分享
“德福一致”:人应有的生活方式——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启示与思考.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尼各马可伦理学 一致 应有 生活方式 亚里士多德 马可 伦理学 启示 思考
社会科学家2023 年第 04 期【哲学与当今世界】社会科学家SOCIALSCIENTIST2023 年 4 月(第 4 期,总第 312 期)Apr.,2023(No.4,GeneralNo.312)收稿日期:20230208基金项目:2018 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近现代中国价值观念史”(项目批准号:18ZDA020)作者简介:张曙光(1956),江苏沛县人,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与哲学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与现代社会;闫静静(1991),女,山西吕梁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唯物史观与现代社会。“德福一致”:人应有的生活方式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的启示与思考张曙光1,闫静静2(1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北京100875)摘要:人类社会的道德本质上应当是对人健康而合理地生存的支持、引导和规范,即人如何实现“德福一致”的学问。亚里士多德的 尼各马可伦理学 是基于“善”的本性来理解“德”“福”何以一致问题的,为了深入地说明这个论题,这本论著从理性目的论出发并参照人们的现实生活,详细地论述了善、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人们的潜能、习惯与有意识的选择,快乐与适度(中道),等等问题。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启示,并进一步思考现代价值问题。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善;德性;潜能;习惯;节制;中道中图分类号:B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3)04002409当代中国人对道德有一种颇为复杂的心态:一方面,人们不愿意再承受传统道德之重,对假道学更是特别厌恶;另一方面,人们又感叹德性的缺失,呼唤符合现代生活要求的道德的普遍确立。今天,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规则与制度在现代社会的根本性作用,这是认识上的重大进步。而现代社会的规则与制度,仍然需要一定的道德为其奠基和发挥辅助作用。其实,任何社会都不能没有道德,关键在于要“什么样”的道德。道德不是一味约束人的身心的消极的东西,它本质上是对人健康而合理地生存的支持和引导,是关于人如何实现“德福一致”的学问,即“善”的学问。今天,我们用“价值”(观)替代了“善”,就要重视探讨狭义的道德与社会公正和个人幸福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切实建构现代广义的道德即现代价值观。堪称西方伦理学开山之作的亚里士多德的 尼各马可伦理学,就是基于“善”的本性来理解“德”“福”何以一致问题的。重新研讨这部著作,不仅可以得到许多启示,还能引发我们做出批判性思考,让我们认识到传统的德性伦理并非没有缺陷。在今天,要做到既推进现代化又避免现代性弊端,除了相应的政治法律的制度性安排,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让传统伦理转化为现代交往理性的资源。一在西方也像在中国一样,古人普遍推崇“善”(good),并且是既有伦理道德意义,还包括功能、效用,关乎人的整个生活性质和目的的广义的善。亚里士多德传承希腊前贤,认为万物都“向善”,因为善就是事物的潜能或本性的充分展开或实现状态;当然,由于事物活动的目的不同,其善的性质与内涵也不同。亚里士多德24尼各马可伦理学 开门见山,即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讨论“善”这一主题,广泛地涉及人们在生活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感受、情感、品质、能力、性格和心理倾向,从而表明这不是一本狭义的伦理学著作,而是关于人性和人应有的生活方式的著作。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说人的活动或行动体现了它自身的目的,因而是善的,那么,这一“目的”也一定是人的“本性”或潜能的开显。这不同于效用一类的善,效用一类的善是在工具、手段意义上讲的,如造出一间好房子,为了让人住着舒服。然而,在他看来,这类功利性或技术性的活动,体现不出人之所以为人,或人高出于物的优越性;人高于物的优越性,在于人的活动以自身为目的,是自身本性或潜能之实现的过程。作为人的善,特别是至善,一定只服从于自身,而不服从于任何外在目的。亚里士多德和当时多数的希腊学者一样,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只有人不是为了什么外在目的而活着,而是以自身为目的,这也就是趋向自身的完善,即自足而无待。但亚里士多德明确地意识到,其一,由于先天与后天的原因,特别是后天活动性质的不同,人们能够实现出来的目的是不同的,即善或完善的程度是大有区别的,所以他强调:“一定要十分重视现实活动的性质,品质正是以现实活动而区别。从小就养成这样的或那样的习惯不是件小事情,相反,非常重要,比一切都重要。”因而,“我们所探讨的必然是行动或应该怎样去行动。”1其二,人及其生活是作为共同体成员的生活,不是任何孤立个人的生活,因为人在“本性”上就是“政治”的或“社会性”的,所以人的自足不是指一个孤独的人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而是指他有父母、儿女、妻子,以及朋友和同邦人。2这样,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善,虽然着眼于人类,却又非一般的人或人性,而是基于人的内在目的的实现与完善,由此而让人与人的差异突显出来;同时,他又重视人的“社会性”,将社会性视为“人”及其“内在”“目的”的基本维度或底色。相对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思想的特点,是结合经验常识看待人这个特殊生物及其生活,体现了一种现实的态度,虽然他也重视人的灵魂及理性。他说,人有着和其他生物一样与生俱来的功能或本能,如有生物性的生长、营养和感觉的功能。但人不同于一般的生物,研究人就要把人的独特性凸显出来,这个特殊性就是属人的善、属人的生活,包括幸福、友爱、公正、德性,从而展示出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多维性与复杂性,从与生俱来的生物性到偏离、高出于或优越于生物性。于是,从最接近生物性到最远离生物性,也就是“外在”因果性与“内在”目的性的角度,亚里士多德区分了人的三种生活,由低到高,一是肉体官能方面的,称为享乐,这是一般人都想过的生活,喜欢过这种生活的人也都把快乐等同于善或幸福;二是属于作为公民的政治生活,如某些人喜好的名声、荣耀;第三种是沉思的生活,这种精神活动也是最高的善,它是亚里士多德最为看重和推崇的。2按照当时多数人的看法,最高的善是人的好生活或幸福,幸福也被流俗地理解为“健康、快乐和财富”。亚里士多德不反对这种看法,但他认为关键问题在于对“幸福”能否达到一种究竟至极的、根本性的理解。流行的世俗的幸福观虽然不无道理,但也是有问题的,因为这样理解的幸福既无确定的内涵,与德性也无内在的关联,体现不出属于人自身的目的性,且往往因人因时而异,具有明显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如人生病时觉得健康幸福,穷困时觉得有钱财幸福,认识到自己无知时又会崇拜那些知识宏富的人。并且,现世的幸福总是离不开外在的手段和运气。然而,幸福既然是最高的善,是完善,它就要来自人的内在目的,不能只是维系于外在的手段和运气,否则是偶然的、靠不住的:“如果幸福通过努力获得比通过运气获得更好,我们就有理由认为这就是获得它的方式。因为在自然中,事物总是被安排得最好。在艺术以及所有因果联系,尤其是在最好的因果联系中,也都是如此。如果所有事物中最大、最高贵的事物竟听命于运气,那就同事物的秩序相反了。”2凭借自己的努力而非外在的运气得到幸福,这种内在目的论的理解,无疑将人的自主性、自为性亦即优越性凸显出来。诚然,人的幸福即使不“听命于”或取决于外部条件,却总是“离不开”一定的外部条件,因此也会受到手段和运气的影响。于是,在人的幸福问题上,就有了内在目的与外在运气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认为,幸福“需要完全的善和一生的时间。因为,人一生中变化很多且机缘不卜,并且最幸运的人都有可能晚年遭受劫难然而没有人会说遭受那种劫难而痛苦地死去的人是幸福的”。2通过对“幸福”多方面地辨析,亚里士多德认定“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实现活动”,如果说生活需要运气,那么幸福则依赖于“合德性的活动”。也只有这样理解的幸福,才属于“善自身”。所以,“幸福的人不会因为运气的变故而改变自己。他不会轻易地离开幸福,也不会因一般的不幸就痛苦,只有重大而频繁的灾祸才使他痛“德福一致”:人应有的生活方式/张曙光,闫静静25社会科学家2023 年第 04 期苦”。2可见,亚里士多德既不完全反对世俗的幸福观,如有儿有女、衣食无忧,又主要从人的内在目的性和自主性方面来看待幸福,即只有为德性所主导的人,才会获得最稳定和持久的幸福。然而,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甚至德性这样一个目的也不完善,“有德性的人甚至还可能最操劳,而没有人会把这样一个有德性的人说成是幸福的”。2而“沉思”则不然,亚里士多德一口气讲了沉思的七大优越性,也是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幸福:沉思是最高等的一种实现活动,因为“努斯”(nous)是我们身上最高等的神性的部分,努斯的对象是最好的知识对象;爱智慧的活动具有惊人的快乐,因这种快乐既纯净又持久。他甚至认为,“这是一种比人的生活更好的生活。因为,一个人不是以他的人的东西,而是以他自身中的神性的东西,而过这种生活。”“如果努斯是与人的东西不同的神性的东西,这种生活就是与人的生活不同的神性的生活。不要理会有人说,人就要想人的事,有死的存在就要想有死的存在的事。应当努力追求不朽”。然而,“这个部分也似乎就是人自身。因为它是人身上主宰的、较好的部分。属于一种存在自身的东西就对于它最好、最愉悦。同样,合于努斯生活对于人是最好、最愉悦的,因为努斯最属于人。所以说,这种生活是最幸福的”2。由此,亚里士多德全面地说明了他对人的三种生活的排序,尤其是沉思何以是最高的幸福,因为沉思生活既是人的最自由最可宝贵的精神活动,又由于这种活动而使幸福与德性完满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充分地实现了人自身的目的,实现了善。如果有人问,既然“沉思”的生活才是最能体现的人的目的,因而使人自足的、最幸福的生活,那么,沉思之人还需要一般人所需要的夫妻、儿女、朋友、财富吗?如果需要,那么,它们是沉思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还是构成沉思之人幸福的内容?如果说沉思是努斯这一“神性”的活动,那它为什么也离不开凡人所必需的那些经验性的东西?其实,“沉思的人”与“人的沉思”不是一码事,沉思本身属于人的灵魂的事情或功能,不依附任何外在的事物,但沉思的人因其肉体和情感需要却必须过尘世的生活,因而,可以说,世俗的幸福构成了沉思这一最高级的幸福的必要条件。亚里士多德虽然最为赞赏人的沉思的生活,但他知道这种生活唯其最高,故普通人不易达到;人们自然地追求幸福,但真正的持久的幸福必须合于德性,如其所言,“既然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于完满德性的活动,我们就必须考察德性的本性。这样我们就能更清楚地了解幸福的本性”2。他还在另一处指出,“作为一个人并且与许多人一起生活,他也要选择德性的生活,也需要那些外在的东西来过人的生活”2。因而,在 尼各马可伦理学 中,亚里士多德用大量篇幅分析论述的是人的道德德性和理智德性。二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人的灵魂中逻各斯发挥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灵魂中无逻各斯的欲望的产物,人的德性有先天的潜能,但又须通过后天反复学习与训练方能形成。他把德性区分为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前者指向人的实践,是体现在人际交往或人际关系方面的善,在人们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和态度中表现出来;后者则紧密地关联着人的智力,与知识的学习和经验相关,它使人趋向“明智”,明智的人类似我们说的“见多识广”“多谋善断”的人,也有思想开明、不教条僵化之意。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在人们身上的养成既不是出于自然,也不是反乎于自然的。因为,“首先,自然赋予我们接受德性的能力,而这种能力通过习惯而完善。其次,自然馈赠我们的所有能力都是先以潜能形式为我们所获得,然后才表现在我们的活动中但是德性却不同:我们先运用它们而后才获得它们。这就像技艺的情况一样。对于要学习才会做的事情,我们是通过做那些学会后所应当做的事来学的。比如,我们通过造房子而成为建筑师,通过弹竖琴而成为竖琴手。同样,我们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成为勇敢的人。这一点也为城邦的经验所见证”。2应当说,这段话比较清楚地说明了人的道德德性既有先天的潜能又是在后天的反复学习和实践中获得和实现的。更具体地说,人的德性的潜能是先天的,德性则是后天形成的,亦即人们接受习惯的结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