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分析——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育人工作为例.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课程 协同 育人 耦合 效应 分析 交通管理 工程 专业 工作
2023年4月第 35 卷 第 2 期四川警察学院学报Journal of Sichuan Police CollegeApr.,2023Vol.35No.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分析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育人工作为例蒋乙豪,高建杰,杨露摘要:协同育人涉及主体认知培育、主体行为塑造和主体价值构建等三个维度。当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在这三个维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育人目标和育人观念的协同性不足,二是育人资源、育人能力、育人方式还存在短板,三是育人规范性和育人机制运行还有所欠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育人工作样本分析结果显示,要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耦合协调发展,需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协同锻造金牌教学团队,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课程;协同育人;耦合协调度;立德树人中图分类号:D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612(2023)02-0119-07一、问题的提出2016 年 12 月 7 日至 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6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高校完成“为党育才,为国育人”的任务指明了方向,是高校打破学科壁垒,寻求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的合力,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体系,实现立德树人、培根育魂,培养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和坚定捍卫者的根本遵循。项目基金: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教育新基建 背景下的一流课程持续改进探索与实践”(JG2021-1231);四川警察学院校级教学改革项目“课程思政 与 思政课程 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分析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为例”(2020SZ02);四川警察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创新重点项目“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建设研究以四川警察学院为例(CJYJG20A002)收稿日期:2022-08-14作者简介:蒋乙豪,男,四川南充人,四川警察学院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交通管理研究;高建杰(通信作者),男,山东栖霞人,重庆交通大学博士研究生,四川警察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交通规划与交通组织研究;杨露,女,四川成都人,四川警察学院组织人事处教师,主要从事基层党建工作研究。119DOI:10.16022/51-1716/d.2023.02.010近年来,不少学者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和路径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工作。陈艳认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相互交叉融合的内在逻辑,促进高校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具有必然性2。石书臣认为正确把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二者的本质联系,又要明确二者的区别,充分发挥各自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育人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增强育人合力3。万林艳等认为“课程思政”改革的核心是要实现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同向同行,一方面各类课程要向思政课程靠拢,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也要向各类课程学习4。徐向飞阐述了高校建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平台的理论依据、基本原则,提出了建构协同育人平台的现实路径5。石丽艳分析了课程思政的价值生成规律及其目标任务,建议从构建全面思政体系、打造立体育人格局、创新课程思政方法等方面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6。学者们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研究,但对二者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缺少定量评价,不利于深入探究协同育人中的问题。公安院校以立德树人、育警铸魂为根本任务,坚持“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公安院校的思政育人目标以“忠诚”为核心,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本文以四川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育人工作为研究样本,探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从主体认知培育、主体行为塑造、主体价值构建等三个维度分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耦合协调度量化分析两者在耦合过程中的突出短板,并针对突出短板提出解决对策,以促进两者协调发展,发挥协同育人正效应。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差异性,又具有价值契合性,是交互融合、同向同行的。二者在育人侧重点、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间接教育和直接教育等方面存在差异性,但可融合课程资源,实现高效育人,落实根本任务、协同推进育人目标的实现。进入新时代以来,“课程思政”改革高潮迭起,取得了可喜成效。但是,对标中央关于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要求,当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工作还存在差距,仍需持续改进。(一)在主体认知培育中,育人目标和育人观念的协同性不足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和实践活动,“课程思政”共识还没有真正达成,并不是所有专业课教师都将“课程思政”入脑入心。少部分任课教师教学观念未完全转变,对思政育人认知不足,在实践中仍存在单向灌输倾向、非思政类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弱化等现象,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理念尚未形成。有的专业课教师没有充分挖掘所授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固守用知识育人、不用智慧育人的思想,导致课程思政路径仍然比较片面。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但自身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不够深厚或运用方法不得当,授课脱离专业内容,思政元素“硬”融入,难以提高课堂吸引力。蒋乙豪高建杰杨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分析120(二)在主体行为塑造中,育人资源、育人能力、育人方式还存在短板党和国家十分重视教师在育人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教书和育人是教师的双重使命。长期以来,在高校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专业课教师重“教书”轻“育人”的弊端未得到彻底革除,部分教师育人资源开拓不够,只注重讲解课本中的专业知识,没有结合当下的时政热点、思政元素。有的教师育人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结合专业知识、技能的特点开展育人工作。有的教师育人方法、手段创新力度不足,课程内容与时政结合不够紧密,内容不够新颖,对学生吸引力不够。(三)在主体价值构建中,育人规范性和育人机制运行还有所欠缺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没有成为教书与育人的双向度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思政育人的规范性和协同性体现还不足,顶层设计中“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等体制机制在建设运行过程中落实落地还不到位,直接影响了育人效果。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虽有各自的长处,但有的专业课教师对思政元素敏感性较差,部分思政课教师对专业课了解不够深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效果还有待加强。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评价“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只有促进二者耦合,才能切实实现协同育人目标。为深入探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耦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两者协同发展,本文以四川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 2017 级 1、2 区队 88 名同学为研究样本,建立共同主体的认知培育、行为塑造和价值构建三个方面评价指标,如表 1 所示。表 1“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耦合指标体系维度主体认知培育主体行为塑造主体价值构建指标育人目标协同育人观念协同育人资源开拓育人能力提升育人方式创新育人规范协同育人机制运用指标解释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素质目标的匹配度、思政元素的挖掘等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科研教研项目等教材著作、课程资源建设、思政案例建设等思政素养、教育培训情况等问题导向、创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教学过程材料体现思政育人的规范性、协同性“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等机制运用耦合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者系统内部单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的一种彼此依赖、协调促进的良性动态关联关系7。协调就是正确处理组织内外各种关系,为组织正常运转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耦合度反映了系统之间或要素内部相互作用的强弱程度,但难以体现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特征。协调度是系统内部要素间通过相互作用,从无序到有序的过程,是在耦合度基础上反映系统间的良性发展程度。因此,实践中通常采用耦合协调度反映系统之间或要素内部的耦合效应。耦合协调度 D 的计算公式为:D=C T(1)蒋乙豪高建杰杨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分析121T=i=1ni Uii=1ni=1(2)C=|i=1nUi()1ni=1nUin1n(3)公式中:n 为子系统个数,Ui为各子系统的值,其分布区间为 0,1,因此耦合度 C 的值区间为 0,1。C 值越大,耦合度越高,子系统间离散程度越小。C 越接小,耦合度越低,子系统间离散程度越大。T 为评价指数,体现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Ui为各子系统的值。i为第 i个子系统的权重。T 0,1,D 0,1为厘清“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调发展程度,借鉴相关研究8,本文的判断标准和基本类型采用表 2 的形式。表 2耦合等级及耦合协调度的划分标准区间耦合协调度0,0.1)极度失调0.1,0.2)严重失调0.2,0.3)中度失调0.3,0.4)轻度失调0.4,0.5)濒临失调0.5,0.6)勉强协调0.6,0.7)初级协调0.7,0.8)中级协调0.8,0.9)良好协调0.9,1优质协调本文以交通管理工程专业 2017 级 1、2 区队同学为例,采取访谈、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各个指标进行赋值并参考文献9 10 11利用熵值法计算“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得到各指标的值,如表 3 所示。表 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耦合指标数值代号含义数值U1思政课的主体认知培育0.76U2专业课程的主体认知培育0.70U3思政课的主体行为塑造0.86U4专业课的主体行为塑造0.80U5思政课的主体价值构建0.68U6专业课的主体价值构建0.64将获取的数据代入建立的模型计算,得出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主体的认知培育、行为塑造和价值构建三个维度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如表 4 所示。表 4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耦合协调类型维度主体的认知培育主体的行为塑造主体的价值构建耦合协调度 D0.820.880.78耦合协调度反映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良性发展程度,体现了二者的共同作用关系。计算结果显示,主体的认知培育和行为塑造维度处于良好协调等级,从主体的认知培育和行为塑造两个维度来看,“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良性发展程度较好,这与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近几年加大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力度,注重加强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交流合作,共同参与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共建思政育人教学资源等举措有直接关系,但尚未蒋乙豪高建杰杨露“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耦合效应分析122达到优质协调等级,仍有上升空间。而主体的价值构建维度处于中级协调等级,说明“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成效还未完全显现出来,专业课程需进一步贯彻落实“三全育人”“大思政育人”等机制,在教学全过程中充分体现思政育人要求。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耦合协调的发展路径分析“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耦合效应的目的是将分析结果应用于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进一步促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调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川警察学院交通管理工程专业这方面的耦合协同结果带给我们的启示是:应继续深入挖掘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此外,还要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效果,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