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论张岂
学术
思想
精神
特质
年 月第 卷第 期 唐 都 学 刊 【儒学与新时代】“道通为一”:论张岂之学术思想的精神特质郑建钟(重庆理工大学 国学研究所重庆)摘 要:人的一生需要承担不同的身份角色学术人的一生也会从事多种类型的研究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以其九十余年的历程向我们展示了集教育、管理和研究于一身的“求道者”的生动形象 综合梳理张先生各阶段学术思想中的五个维度:“真假孔子观”“伦理两重观”“儒学人学观”“文明历史观”“会通文化观”清晰地展现了其学术“殊途而同归”的思想轴心在于“人”在于求索一个整全而完善的“人”这是张岂之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与学术的“求道之思”而通达“道通为一”的精神特质关键词:张岂之学术思想精神特质道通为一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郑建钟男福建政和人重庆理工大学国学研究所所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儒家思想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张岂之是侯外庐学派最重要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从 世纪 年代初开始张岂之先后协助侯外庐整理修订中国思想通史 卷参与编撰中国思想通史第 卷参与主编并修订宋明理学史等自著或主编的著作有中华人文精神儒学理学实学新学张岂之自选集乐此不疲集中国思想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思想文化史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国历史(卷本)、中国思想学说史(卷本)等数十种 通过梳理张岂之近 年学术生涯的主要论著所体现的丰富学术观点和深层学理脉络可见其独特的学术贡献和卓越的学术思想一、“真假孔子观”:统合思想的“还原诠释”学术路径孔子诞生于春秋末期自其开始授徒讲学以来的两千五百多年里围绕着对他的认识和评价出现了不同的声音其形象的呈现和思想的阐释也发生多光谱的映射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真假孔子”孔子在世时弟子们就想树其为“圣人”最著名的是太宰与子贡的对话子贡认为其师是上天安排的圣人 但孔子本人并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以为自己多为“贱”或“卑”虽然孔子自述不是“圣人”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孔子的地位逐步抬升其面貌也逐渐多样化是一个客观事实 清初思想家颜元说:“某窃悲盈世尊夫子之名而未尊夫子之实也”在颜元看来“尊孔”的道学家实是“有名无实”到了近代易白沙指出需要“评议孔子”:“天下论孔子者约分两端:谓孔子为之厉阶非人人崇拜孔子”而这两端皆为“末流”和“瞽说”李大钊则发出“何者为孔子之道?何者为非孔子之道”的疑问 近年来探讨孔子的“真假”也成一种现象李零教授说:“汉以来或宋以来大家顶礼膜拜的孔子是人造孔子 现在的孔子更是假得不能再假 活孔子和死孔子就是不一样 前者是真孔子后者是假孔子”年 月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张岂之发表了真孔子和假孔子学术论文率先提出了孔子学说的“思想还原”与“思想史诠释”议题标志着他学术生涯的重启:“我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是 年以后的事”而这正是本文以“真假孔子之辩”作为开始阐述张岂之学术思想世界的缘由 在真孔子和假孔子中张岂之开篇就指出论述该问题的起因是过去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政治化地“利用”孔子及其思想所带来的危害 要破除这种危害人们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和评价:在中国思想学说史上有的思想家是“代孔子立言相标榜”而有的思想家“则对孔子提出了非议”这些“标榜与非议”与“孔子思想本身有什么关系?他们笔下的孔子是真孔子还是假孔子?”就这个疑问张岂之以董仲舒、王充、朱熹、李贽、王夫之等人为例进行细致的剖析张岂之认为董仲舒儒学思想是根据当时的政治需要融合了“思孟学派的天人合一的天命说”和“阴阳家的神学观和五德终始说”以此神化“天”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是为当朝者论证永恒不变的统治秩序“打着孔子的旗号把孔子神学化了”张岂之指出董仲舒“仁”思想与孔子的“仁”观念是不同的:“和孔子的原意有了相当大的距离”以“天心”论“仁”是董仲舒从“政治上和思想上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策略而孔子的“仁”观念虽然主要是“维护西周礼制”但也进行了“容纳一些平民阶层的要求”的局部改造虽然董仲舒与孔子的思想有“渊源关系”但却有着“自己时代的特征”“标志着早期儒学思想到西汉时期的儒学、即神学正宗思想的演变”东汉王充不仅批判“神学化的孔子和谶纬化的孔子”也“批判了春秋末期的孔子、即真孔子”的一些方面“在不少问题上不同意孔子的观点”对“真孔子”的思想并非全然赞同 宋代理学融合儒道佛三家集大成者的朱熹通过对四书集注的注释诠解对孔子的思想“继承中有改造改造中又有继承 形象地说朱熹笔下的孔子既有假孔子也有真孔子”在改造方面如朱熹论“仁”以“仁”为“心”之“本性”是以禅宗之论证方法而近于孟子之“良知”的概念与孔子之“仁”观念大不同以“存天理、灭人欲”等于孔子之“克己复礼为仁”说实际是朱熹的“微言大义”在继承方面朱熹的“三纲不变论”与孔子的“正名”思想、朱熹“继天立极”的圣人治理社会秩序的思想与孔子的“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理念等都有明显前后相序的思想脉络 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对待孔子和论语“并不是亦步亦趋他一面孜孜不倦地爬梳儒家的经书一面又小心翼翼地对孔子思想的某些方面提出异议”王夫之在批判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问题上虽然使用了孔子之名号与某些言论实际是“借用孔子的名义批道学事实上孔子本人并没有谈过理和欲的问题”王夫之以“仁是心德”又“以心循理”而得“当然之则”的这种解释逻辑与孔子“仁”的观念显然差异较大张岂之通过上述的案例分析指出:“改造和利用孔子”与思想家们探讨“孔子思想本身”是“不能割断”的“文化思想领域内的真孔子和假孔子是辩证的统一片面地强调某一个方面忽略另一面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张岂之以历史学者的客观视角发现中国思想史上复杂多样的“真假孔子”实际是让学人们明白:辨析“真假孔子”本身并不是目的而在于知晓历史上各种思想学说的“贡献”与“弊端”“精华”与“糟粕”而且“要力求把死历史(过去的事)看成有生命的活历史 只有从多角度去研究它我们才能够从历史中找到智慧从而有益于对现实的考察”作为张岂之的后学弟子我们能从先生“一以贯之”的理论主张研究中国思想学说史而得出两个鲜明的体会:思想的还原即探求“典范型”思想观念“不变的真相”思想史诠释即探求“典范型”思想观念在历史发展脉络中“变化的真相”这正是与著名哲学史家汤一介晚年孜孜不倦构建的“中国诠释学”具有相通性的“思想史诠释”的路径“思想的还原”是“如实地反映历史的真相虽然很难做到但要力求这样去做”“思想史诠释”则是对“研究的成果需要加工、改造尽可能地赋予新意”序 学术重启期的张岂之以探求历史真相、剖析历史脉络与汲取历史智慧、经世致用宗旨相结合为自己的致思方向显然是继承了中国史学“求真与经世辩证统一”的优良传统二、“伦理两重观”:求解思想“古今异同”的学术思维伦理思想史是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张岂之认为伦理思想史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人的善与恶如何正确区别善恶什么是完善的人格人应该具备怎样的道德什么是权利与义务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调整怎样对待国家、民族、家庭、朋友、师长、学生和自己如何调节人的理智和感情的关系对若干道德范畴怎样从理论上加以阐释”这是对蔡元培观点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化明确了中国伦理思想的主体范畴:“善与恶”“权利与义务”“七伦(国族家、师友生以及自己)”“情与理”等张岂之在其学术生涯中集中探讨道德与伦理问题的著作和论文多种涉及传统道德伦理学说、近代伦理思想变迁、生态伦理、医学伦理、科技伦理以及道德与法律等等视野广泛且深入体现了他厚重的史学修养和深切的现实情怀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学说是贯穿张岂之对伦理问题思索的恒久命题即传统伦理思想的特征、性质及其现代转化的“古今问题”张岂之认为儒家的伦理思想在先秦就已形成两种范式:“道德心理学派”和“道德制度学派”孟子的“四心说”是最初的“道德心理学”因为人有这种普遍性的道德心理因此道德规范才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基于孟子之“四心”而提出“道德心理学”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而这种突破是在侯外庐“一般人类的心理要素”论说孔子“仁”观念的基础上的推进 侯外庐曾指出孔子讲“仁”这种道德范畴是从人类普及性的“心理因素”出发因而具有超越时代性正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同时代的人在心理结构上具有“同构性”将这种“心理同构性”运用于思想观念的研究本质上是要解决“文化的古今”问题即文化的古代形态向现代转型何以可能 年侯外庐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提出:“孔子的仁学在一般的道德律方面是国民的而在具体的制度法方面则是君子的在前者孔子还元于心理要素在后者孔子根据这制度传统”在侯外庐一般性和特殊性角度探讨古典思想范畴的特征之后的 年冯友兰才提出“抽象继承法”以“特殊意义和一般意义”来作为“传统与现代”相容互通的方法论原则加以阐释 张岂之提出“道德心理学派”界定以孟子“四心四端”为代表的伦理思想学说旨在回答伦理道德的“普遍性”“稳定性”“继承性”:“因为伦理道德经过历史的锤炼已经包含有人类共性的因素成为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和文化品格有其连续性、可继承性”张岂之还提出“道德制度学派”命题特别指出儒家道德是与“封建制度紧密相连”的逻辑关系以荀子为例指出荀子“着重于社会制度与道德伦理关系之分析”而这种分析的思想底色是“封建道德观”意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带有浓厚的伦理政治色彩伦理观念总是和治国安邦联结在一起”政治伦理化和伦理政治化是中国古代政治与伦理关系的理论特质 从政治伦理化层面看梁启超指出:“我国古代于氏族方面之组织尤极完密且能活用其精神故家与国之联络关系甚圆滑形成一种伦理的政治”比如孔子之言政治曰:“为政以德”以道德规范引导民众以礼仪制度整治民众民众就会有羞耻之心且会归服 从伦理政治化的角度看“西周初期德的观念是对商代天命论的某些修正 在西周初年的统治者看来谁有德天命就归属于谁并且为敬天保民的伦理政治哲学规定了若干具体内容 这时德还专属统治者所有”张岂之认为孔子开启了知识下移到“平民阶层”而相应的阐释普遍意义上的“德”观念但这种“普遍性”在现实中总与“历史性”相伴随进而形成“中国儒家伦理道德学说的两重性十分鲜明”某些特殊性的、历史性的礼仪规范被解释为普遍性原理进而被推论为整体性的宇宙体系和永恒的宇宙本体 宗法伦理的家国关系和贵贱尊卑的等级身份在漫长的封建时代逐渐形成了僵死形式的“封建礼教”实际成了“中世纪的神学变种”即便到了近代伦理与政治纠结依然是桎梏“新伦理”和“新道德”生成的直接性力量张岂之研究近代伦理思想变迁的一个重要结论是如果不从道德伦理观念所对应的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形态范式出发要“整顿人心”建立良好的“道德意识”树立积极的“道德风尚”是“无从下手”的 在政治与伦理的关系问题上张岂之指出龚自珍批判官僚士大夫的道德败坏的根源是封建专制主义是看到了问题所在而魏源提出要整肃人心、整顿道德的关键在于整顿封建统治及其士大夫集团的道德则并非是根本性的“而且存在着内在的矛盾性”很显然传统的伦理范畴在当时既有的政治框架内调整人际关系教化百姓不过是为已经腐朽的封建统治继续服务并没有摆脱固有的政治关系所导致的必然相对应的腐朽的伦理关系 当然由于伦理与政治关系具有深刻的互涉性以政治替代伦理以为“政治问题解决了伦理道德问题便迎刃而解”也是错误的因此近代的革命志士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的民主主义者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同时把提倡“新伦理”作为重要的“政治战场”:“推翻专制独裁统治、抛弃专制思想就成为民主主义者的政治伦理领域与封建旧伦理、旧道德进行斗争的针对“封建”概念的论争张岂之撰文从“概念的言不尽意、概念表达的优化和学术的继往开来”的综合性角度指出:“在社会发展中和学术研究中已经发生了语义变化我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回到过去”历史学的创新发展是“推陈”与“出新”的统一 参见张岂之自选集学习出版社 年版第 页第一个战役”这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一个重要结论”张岂之提出“道德心理学派”的命题旨在为伦理学说的“古今贯通”奠定方法论基础即“历史人与现实人”之间的某种“结构性共相”“道德制度学派”命题深刻揭示了伦理学说“古今之异”的主体性根源即根本的经济基础与主体的政治形态的差异 张岂之以历史学家的深邃眼光解剖“伦理两重性”的表现形态和理论脉络为科学认识伦理道德乃至更广的思想史的“古今问题”提供了门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