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准滴灌”视角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753158

大小:1.01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精准 滴灌 视角 高校 教学改革 创新 研究
收稿日期:2023-02-22作者简介:朱自龙(1981-),男,河南宁陵人,商丘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学士。“精准滴灌”视角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创新研究朱自龙(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 商丘 476000)摘 要:“精准滴灌”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的新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引。以“精准滴灌”为指引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学改革整体水平、满足学生群体个性化发展,并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当前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精准教学难以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和高校人才培养要求、教学改革可靠数据支持薄弱、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困境。为此,高校应以“精准滴灌”为指引,优化教学计划、搭建育人平台、增强教学素养,加强管理监督,切实推进教学改革,强化教学实效。关键词:“精准滴灌”;教学改革;创新;高校DOI:10.3969/j.issn.2096-9481.2023.02.007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源于扶贫工作的“精准滴灌”理念被广泛运用于各领域,而高校教学改革作为社会变革中的重要一环亦不例外,该理念强调实事求是、精准帮扶、分类指导、实地调研及分析的重要性,相比“大水漫灌”的方式更加具有灵活性、针对性与实效性。1因此,以“精准滴灌”为指引,结合当前高校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相关创新研究,加大高校教学改革力度,可提升高等教育实效性和全面性。一、“精准滴灌”视角下高校教学改革的意义以“精准滴灌”为指引进行教学改革,要求学校从大学生日常教学、课外实践、就业创业问题、日常人际交往及其他个性化发展诉求出发,在与教育者的协同中重新规划教育过程,推进全面育人,以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因此,以“精准滴灌”为指引进行教学改革,既能提升高校整体教学水平,也能改变以往“大水漫灌”的教学方式,增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一)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学改革整体水平“精准滴灌”以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多样性的提法和视角融入教育领域,引起高等教育教学工作者深思。大数据技术的日趋成熟为“精准滴灌”提供了现实条件和途径,可保障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行更加顺利。一方面,以“精准滴灌”为指引进行教学改革,重新审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顶层设计高度发现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对接脱节问题,同时优化整体教学规划,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更加科学的指导方案。另一方面,以“精准滴灌”为指引进行教学改革,充分体现教育公平原则,可显著改善教育资源不公平现状,且在大数据技术助力下,高校教学改革形成系统性的监督管理体系,在实时的数据接收、汇总和整理中归纳整合至不同数据库,对教学改革水平提升大有裨益。2(二)有利于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学改革始终以“大水漫灌”的方式推进,导致高等教育在亲和力、针对性方面难以实现质的突破。互联网时代,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日益强烈,对高校教学改革提出更高要求,以“精准滴灌”为指引进行教学改8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教育培训革,对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发展诉求具有积极作用。一方面,高校开始重新审视因材施教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教育目标,探究大学生这一主要服务对象,借助大数据技术调研学生学习特征及偏好,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另一方面,高校更加关注学生个性化特征,借助信息技术,精确诊断个体,真正实现“按需供给”,为当代大学生提供自我发展及自我学习的空间和渠道,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三)有利于提升高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高校教师是推进高校教学改革的主要参与者,教师教学能力对教学改革具有决定性影响。以“精准滴灌”为指引进行教学改革,为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指出明确发展方向。一方面,促使高校基于“精准”视角重新审视教学工作和教学服务对象,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使命意识,从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改变凭借经验干预学生的错误行为。3另一方面,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新要求,如网络教学能力、数据收集和整合能力、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等。同时,精准教学能够促使教师深刻反思教学过程,创新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有助于教改效果与预期目标精准对接。二、“精准滴灌”视角下高校教学改革的困境现阶段,“精准滴灌”在农业、扶贫、思政教育及经济管理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成为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广泛关注。以“精准”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发现,高校教学改革难以兼顾大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无法满足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需求,教学改革过程因缺乏长效评价监督及客观数据的支持而有失精准等问题较为突出,严重阻碍高校教学改革推进。(一)精准教学难以兼顾学生个性化发展1.忽视教育服务对象的变化。教育改革推进的主要原因是教育形势的变化,而作为主要教育服务对象的大学生也处于动态发展中,但在高校教学改革中,高校对大学生群体时代变化特征的把握不及时,诸多时代性特征未得到应有重视。例如,与“90”后大学生相比,“00”后大学生思想更加独立,学习习惯和实际需求也发生较大转变。基于此,高校应调整教育模式,创新教育实践。2.忽视教育服务对象的差异性。因材施教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原则,但由于教学工作现代化水平不足、现有教学条件限制、教师队伍整体能力局限等方面的影响,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引导难以在具体教学工作中推行。在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水漫灌”的教育现象普遍存在。3.忽视教育大环境影响。“互联网+”的发展是网络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趋势,与新时代大学生现实需求具有密切联系。高校教育改革虽应用了网络教学这一新型教育模式,但从实际效果来看,网络教学依旧不够精准,网络教学的针对性和及时提供多元化资源的优势也未得以充分发挥,对高校教学改革的助力较为局限。4(二)精准教学难以满足高校人才培养需求1.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对接。高校是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输送人才的重要场域,高校育人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当前阶段,“供需失衡”问题依然是高校教学改革需要重点克服的壁垒性问题。比如,诸多高校课程设置追求大众化,忽视区域发展对特殊人才的需求。2.与大学生自身发展诉求不对接。科学技术带来的社会变革对现有产业发展结构造成巨大冲击,使大学生就业压力逐渐加重。对此,高校着手实施就业创业教育,但忽视了大学生自身发展诉求和潜在的能力水平,导致课程吸引力不足、课程改革效果不佳。3.与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不对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不可逆的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使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对人才的要求呈现出全面化、多元化趋势。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摇篮,并未真正与时代发展对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虽然强调改革的重要性,但未能真正落到实处,在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及教育目标方面都存在偏差。(三)精准教学难以提供可靠的教学数据1.教学内容相对传统。从实际情况来看,教93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教育培训学内容依然与行业发展存在脱节问题,部分普通高校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选择方面存在盲目效仿重点院校,忽视区域发展状况及院校自身特征的问题,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一大阻力。2.教学反馈过于延迟。大学生学习考核与评价存在弊端,虽然开放式评价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过去单纯以成绩评价学生的弊端,但缺乏有效过程记录和数据支撑的教学评价丧失了原本意义,使得“精准”教学失去“精准”意义。3.全过程教学缺乏数据支撑。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选择、学习活动组织等方面缺乏调研,尤其在实践教学环节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存在数据支撑缺失的问题,导致高校教学改革形式化,严重影响教学实效,使得精准教学缺乏有力支撑。(四)精准教学难以实现鼓励性的监督评价1.教学评价形式化。目前,高校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教学评价形式化的问题,反映出高校教学评价存在规划缺失、投入不足及教师评价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教学评价无法有效落实到教学过程,无法以评促教、以评促改。2.教学监督滞后。教学过程中,大数据技术的使用仍存在阻碍,加之数据资源库建设的缺失、教师自身信息素养的不足,使得高校教学评价的主观性突出,难以充分发挥及时干预和鼓励引导的作用,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不强。3.评价维度单一。科学的评价维度是教学评价的标杆,但从实际情况来看,高校教学评价维度的设置局限性较为明显,与教学过程不契合,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脱节。此外,教学评价主体设置的专业性不足,如教学目标体系设置往往包括“知、情、意、行”,但教学评价维度却缺乏与之相对应的内容。5三、“精准滴灌”视角下高校教学改革的路径“精准滴灌”是高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强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新时代背景下,以“精准滴灌”为指引进行教学改革,高校需从构建精准的教学模式、实施精准的教学实践、推进精准的教学交互、开展精准的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入手。(一)优化教学计划,构建精准的教学模式1.优化教学目标。高校应确立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及深化,强调教学各环节的教学引导。在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时,可参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并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其中,收集整理大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差异和独特的自身发展诉求等信息,以保障教学数据的可靠性。2.重视教学准备,包括布置硬件设施设备、储备师资力量及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具体而言,高校需加快构建现代化教学体系,打造信息化教学课堂,与时俱进,推动教学改革。同时,高校还要在教师招聘、日常培训和管理层面下功夫,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打造高水平的师资队伍。3.聚焦教学过程。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课堂表现,包括知识的有效接受程度、课堂上学生出现的思想问题及交流互动过程中的各种突发问题,以此践行全过程育人,全面反映教学实效。(二)搭建育人平台,实施精准的教学实践1.完善理论教学平台。高校教学改革应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做好教学改革的相关准备工作。为此,高校应结合当前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重新审视专业课程设置,开设特色专业,逐渐缩减与“夕阳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并适当添加和删减现有专业教材,保障教学内容的时效性。2.拓展教学实践平台。针对当代大学生学情,高校应在实践教学平台的拓展方面持续下功夫,在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沟通及与社会企业之间合作的同时,建设创业实训基地,通过校企合作,拓展实践教学范围,为大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系统化指导,结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在与时俱进的创新、供需平衡的04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 年第 2 期教育培训教育中,全面强化大学生实践技能。63.搭建现代化教学平台。要想提升教学精准度,高校必须主动适应教学现代化发展趋势,了解网络教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完善校园硬件设施、搭建符合本校实际的网络教学平台,加快现代化教育转型,在传递知识及与大学生学习、就业息息相关信息的同时,理顺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渠道,提升教学亲和力。(三)增强教学能力,引领精准的教学交互1.转变教学思想。高校教师应加强对思政理论、教育学理论、党建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定政治站位,明确职业使命,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忘教书育人职责,将育人放在首位,严格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榜样,为国家培育合格人才。2.提升教学能力。随着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更新步伐。教师作为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工作者更应坚持终身学习,时刻关注学术前沿、专业发展实际、国家和教育部门政策指导的同时,积极开展校外实践,在与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的合作中,巩固专业知识、锻炼教学技能,全面增强个人综合素养,做好新时代教师。3.创新教学方法。组织教研小组调研校内大学生学习特征及学习习惯,探索出与各类课程联系更加紧密的新的教学方法,包括线上教学方式、线下教学方式及与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技巧,有效提升教学吸引力及教学效果。(四)及时干预预警,开展精准的教学评价1.评价标准科学化。高校应持续推行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主体评价等多维度评价模式,并以科学性和客观性为基本原则设定评价标准,确保评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