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互联网
”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研究
互联网
背景
大学生
就业指导
策略
研究
辽宁青年 2023 年 02 月 第 03 期 综合论坛257“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研究曾奕博 马良玉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摘要: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发严峻,为使每一位毕业生都能顺利找到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尤为必要。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愈发多元化,就业指导工作有所创新,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较为滞后、就业指导方式较为单一等等。对此,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现状加以阐述,进一步探讨大学生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关键词:“互联网+”;大学生;就业指导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体系愈发完善。高校作为培育高素质和专业化人才的主阵地,应结合社会发展的需求,以“互联网+”背景下的相关教育理念为依据,大力进行信息化就业指导模式的构建,以期促使学生的整体就业率得到提升。当前,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专业不对口问题,因而针对当代大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工作极为重要。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现状(一)大学生求职期望较高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目前,高校大学生中 90%以上的学生对于自身的能力都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于毕业后的薪资水平期待较高。事实上,即便是一二线城市的大学生,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薪资水平也普遍为 3000 元左右,三线及三线以下城市的大学生毕业后首份工作的薪资甚至在 3000 元以下。这种薪资水平显然与当代大学生对薪资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大学生的求职欲望大大降低,难以在求职过程中找准自己的定位,甚至对求职产生恐惧心理。(二)大学生群体相对庞大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整体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据统计,每年入学的大学生高达 1000 万名以上,同时也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正式步入社会。据统计,截止到 2022 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总人数突破 1000 万人,然而许多大学毕业生普遍将其就业岗位集中到高端经营和管理等岗位中去,无形中加剧了这些岗位的竞争压力。由于各行各业对于人才的需求量都是固定的,倘若都扎堆于同一个行业,势必会造成该行业人才过剩,其他行业人才不足等问题的产生,从而导致社会结构不合理。据调查,目前,互联网行业是许多大学毕业生首选的行业,“35 岁定律”、“996”等便是从该行业中流传出来的。由于该行业的就业人口众多,内卷比较严重,导致大多数从业人员都被动接受这种行业规律。互联网行业人才供过于求的局面,也使得该行业的各大厂商为了保持公司结构的“年轻化”,开始对 35岁以上的员工加以“优化”,但这也意味着广大求职者的职业生涯正呈现出逐年缩短的趋势。(三)高校未全面发挥就业指导功能高校普遍注重学生的学业问题,在学生的学业指导等方面往往会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较少关注学生的就业指导,使得高校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仅仅流于表面,并未严格遵循国家最新出台的就业政策与学生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另外,一些高校在学生大一和大二时期,没有结合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个人技能、兴趣爱好以及求职意向等,引导学生进行个人职业规划的制定,也没有将就业指导方面的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职业规划,对自身未来的求职方向较为模糊。二、“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一)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匹配度不高一方面,随着各高校招生规模的逐步扩张,其在本文系【2018年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专业实验实训平台建设项目(编号:201802332010)2023 年 02 月 第 03 期 辽宁青年综合论坛 258培养模式方面的同质化现象愈发严重,难以凸显出自身的办学特色。一些高校过于注重科学研究项目的研发、论文发表数量以及学校的招生规模等,忽视了设置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专业等的重要性,使得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的需求不匹配,从而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许多高校都没有专门针对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展开就业调查,缺乏与用人单位之间进行良性沟通,导致高校所设置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等与社会需求不符,所培育的人才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二)就业观念陈旧在传统的就业理念中,高校大学生在毕业后应尽可能地选择到政府机关或大型企业等就业,倘若选择到一些中小型企业或私营企业中就职,或者自主创业等,则会被认定为是教育的失败。个别家庭的学生家长甚至学生本人也会认为自身预期的职业目标没有达成。另外,传统的就业思维中对于大学生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误区,普遍认为学生正式进入大学校园后比普通人更加优秀,他们毕业后本应在高端写字楼中从事相关工作。正是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导致大学生的就业选择范围愈发狭窄。再加上刚进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本身的抗压能力比较差,面对诸多方面的压力,很难积极应对,极易出现随波逐流、缺乏主观判断、盲目就业等现象。(三)传统就业指导方式亟待优化就当前来看,许多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所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的教学模式,除了进行统一的教学大纲的制定以外,还在课堂中为大学生传授一些关于就业信息的搜集、简历的制作等方面的内容。然而在“互联网+”背景下,这种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显然已经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迫切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模式,为大学生普及就业方面的相关知识与信息,从而促使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四)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能力有待提升教育部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进行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及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的颁发,意见中强调,专门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和大学毕业生之间的比例应控制在 1:500 左右。据调查,许多高校仅有 1-2 名专职的就业指导老师,并未针对就业指导工作专门进行专职指导教师岗位的设置,大多数就业指导教师都是由辅导员担任的,这也导致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专业化的就业指导能力有待提高。另外,由于许多就业指导老师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都只是机械化的完成学校所布置的任务,很少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对于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就业过程中的难题以及求职意向等缺乏深入了解,只考虑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忽视了学生的就业质量以及学生未来的职业前景,无疑对学生的就业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影响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三、“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策略(一)注重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的顶层设计从某种意义来讲,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仅与学生本人和学校有关,还会直接关乎到政府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因此,大力进行大学生就业体制机制的构建,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的顶层设计等尤为必要。一方面,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应尽可能地为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就业指导,结合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人技能以及就业意向等,有针对性地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从而促使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达到预期目标。另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过程中,应不断引导学生转变传统的就业思维,使他们不再将留在一线大城市工作或者找与专业对口的工作作为唯一的择业目标,而是能够借助舆论等媒介,到基层或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与此同时,可以为这些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补贴和适当的精神奖励,从而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树立职业自信。(二)不断转变就业观念随着病毒的爆发,许多行业陷入持续低迷状态,但同时也催生出许多新的行业。当前,人口密集型的行业往往是受到病毒影响最为严重的行业,那些对员工需求比较小的行业受病毒的影响较小。高校大学生最为突出的特点就在于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不管其所从事的是哪种类型的行业,都能够短时间内对行业的基本技能有所掌握。由于一些基层岗位对于员工的需求量较大,因而高校大学毕业生可以不断创新自身辽宁青年 2023 年 02 月 第 03 期 综合论坛259的就业观念,拓宽就业领域,将就业方向向基层岗位延伸。转变以往留在一、二线大城市就业的思维,到乡镇基层地区寻找工作岗位,将会成为未来大学生的一大就业方向。另外,高校还可以采用互联网等新技术进行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直接在线上面试,将大学生求职过程中产生的成本降到最低。(三)大力创新就业指导模式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95 后”大学生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个性特点,传统的就业指导模式已经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多元化的需求,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应大力进行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借助职业生涯设计理论,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合理搭建职业框架,以期促使整体的就业水平得以提升。具体来讲,高校应以大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为依据,从以下几点进行就业指导模式的创新。第一,注重大数据的建立。随着当前高校大学生个性化特点的愈发凸显,各高校应结合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求职意向等,合理进行大数据的构建,对其进行分类指导,以便促使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更加具有针对性,提高就业指导工作的效果。第二,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高校应注重培育一批具备专业化知识和技能的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并对他们进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培训,使这些专职就业指导教师的整体业务能力大大增强,更好地促进高校就业指导水平和就业服务质量的提高。第三,积极推进“互联网+”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高校针对大学生所开展的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涵盖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应大力进行“互联网+创业”、“创业沙龙”等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以便激发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四)有效提升就业信息质量在现代社会,信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对于高校大学毕业生来说,掌握充分的信息资源,具备一定的获取信息的渠道,能够为其顺利就业提供保障。而就业信息的质量则是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各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采用微信、微博、求职 APP 等媒介,将不同类型的就业信息第一时间推送给广大学生,并确保所推送的就业信息高效、优质。此外,各高校还可以采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将用人单位和学生连接在一起,引导大学生进行线上面试,从而避免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花费较高的成本。总之,大学生就业事关学生自身与学校的发展,并且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息息相关。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应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好顶层设计,转变以往单一的就业指导方式,将更加高效且优质的就业指导服务提供给广大学生,尽可能地提高就业信息的质量,以便促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得以提升。四、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在对大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仍旧存在诸多问题,如专业培育目标和社会需求不匹配、就业观念相对滞后、就业指导模式有待创新、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等。对此,各高校应根据“互联网+”时代给大学生创造的就业机会,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予以优化和调整,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的顶层设计,转变传统的就业观念,大力创新就业指导模式,有效提高就业信息的质量等,以便从根本上促进高校大学毕业生整体就业率的提高。参考文献1 席银联.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与策略 J.互联网周刊,2023(9):79-81.2 冯坤,朱伟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策略探究 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8):128-130.3 刘军伟.“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路径的探索 J.就业与保障,2022,(09):100-102.4 冯坤,朱伟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工作策略探究 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08):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