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思政”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753032

大小:867.95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思政 视域 提升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研究
2023 年 6 月普洱学院学报Jun.2023第 39 卷第 3 期Journal of Puer UniversityVol.39No.3基金项目院2019 年度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浙西南革命精神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路径研究(Y201943032);2022 年度丽水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项目:新时代高校“四史”教育的功能与路径选择(005)。作者简介院边陈琛(1990-),女,浙江丽水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收稿日期院2023-03-21“大思政”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边陈琛丽水学院,浙江丽水323000摘要: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为民族复兴及社会主义强国建设培育人才。在社会环境及学生心理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受到了严重影响。高校应通过革新育人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联系等方式,努力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感染力,从而帮助大学生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关键词:大思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34(2023)03-0120-03社会实践、校园活动、课堂教育都能作为传播与渗透优秀文化的媒介。在大思政视域下,思政教师应通过不同渠道和形式拓宽原有的思政教育空间,提高思政教育的互动性与趣味性,把握学生的行为动机与思想动态,更好地让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心灵中、头脑中。在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中,思政课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需求为抓手,制定出操作性较强的策略。从而立足大思政理念,努力提高思政教育的整体质量,帮助大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空间。1 野大思政冶的基本内涵大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大思政是通过运用家庭、用人单位、高校、政府、社会的育人合力,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充分运用文化资源、人力资源、政策资源、课程资源、组织资源等多种资源,将思政教育工作的保障机制、管理体制、组织架构、领导架构等内容整合起来,从而构建出系统、协同、多维、多元的思政育人体系。大思政的特点具体体现在如下三个层面:其一是以学生为本。大思政要求思政教师服务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不断提升学生道德品质、政治觉悟、思想水平。进而在尊重心理需求、考虑个性特点、突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推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其二是多维合作。大思政所强调的多维合作具体指全方位、全过程及全员育人,不仅要形成党政协同、师生职工参与的全员格局,还要形成行政部门、保卫处、教师工作部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继而通过营造科学规划、社会实践及自主学习的育人氛围,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成长。其三是多元价值。在社会发展与传统教育路径出现错位的背景下,深化思政教育成果,优化思政教育体系,能够提升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质量,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精神助力。同时,能为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思想指引、理论指引及精神指引。通过大思政观提升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可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为学生获得健康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依托。2 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所存在的问题2.1 思政教育的理念有待更新首先,思想需求及精神诉求难以满足。思政教育工作是通过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推动学生与社会协同发展的教育形态。教师只有在学生需求得以满120足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自觉成为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但当前的思政教育工作却难以满足学生的思想需求及精神诉求,过于注重理论教育,导致学生群体缺乏参与思政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究其原因在于,部分高校思政教师普遍注重课堂教学,忽视对学生生活、情感的关注,导致思政教师无法充分掌握学生的行为动态、思想动态,造成学生的思想需求、精神诉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弱化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其次,缺乏对时代发展与思政教育的总体考量。思政教育的基本要求是结合时代发展特征,动态地调整思政教育内容,使思政教育过程能更好地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将社会主义思想全面渗透到学生成长的不同环节中。但很多思政课教师缺乏此方面的认识,不能结合教育内容及时代发展需求,优化思政教育体系、模式及方法,造成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发展特征相脱节。2.2 思政教育形式尧内容的滞后首先,思政教育形式是影响思想政治实效性的重点,是提升思政教育水平的保障。然而在实效性提升的过程中,高校思政教育过程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导致学生对思政学科产生厌烦心理,弱化了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及政治教育的效果。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积极引入信息化技术,更新了思政教育形式,例如,通过网络思政教育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这种兴趣培养的时效性相对有限,学生参与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依旧不高,容易影响到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提升。因此,高校还需要继续创新和优化教育形式,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思政教育的全过程中。其次,思政教育内容缺乏吸引力。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内容依旧存在“老旧”的问题,即教学内容普遍以十分传统或陈旧的内容为主,缺乏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关的内容。并且与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治理体系的联系不够,容易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政治教育效果不佳。很多思政教育缺乏社会生活内容,不利于学生在生活中巩固思政教育知识。2.3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思政是对思政教育的延伸,是将思政教育渗透到各类课程的开展中,从而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了解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当前,我国部分高校的思政教师并没有深入到其他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与其他课程教师的交流联系仍然不够紧密。在思政课程开展中很少涉及其他课程的内容,导致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连接不够紧密。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开展思政工作的主流趋势,能够引领学生将思政知识自觉融入到专业成长中,进而延伸思政教育的价值范畴。但由于思政教师缺乏渗透相关专业内容的意识,导致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学习及未来职业发展中的有效性受到弱化。此外,课程思政能够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复杂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立场、方法论的认识。然而,由于思政教师缺乏与各类课程教师的联动,导致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缓慢。3野大思政冶背景下思政教育实效性提升的策略3.1 更新思政教师的教育理念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育人理念。以学生为本是大思政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要素,要求思政教师关注学生、关心学生,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教师应树立关注学生生活、了解学生情感的育人理念,从学生学习生活的思想动态、行为规范等层面出发,总结学生的思想需求、精神需求,进而优化思政教育内容、形式,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思政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网络行为信息进行探究,明确其思想与行为动态。高校领导也可通过构建学生思想档案的方式,鼓励不同的教师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或不良行为记录在档案中,帮助思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关注学生及关怀学生。例如,辅导员、心理教师可以在学生工作中,将存在自卑心理的学生记录在思想档案中,任课教师也可以在课程思政工作开展中,将学生所存在的思想问题、道德记录其中。其次,树立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高校思政教师应在深化理解大思政内涵的前提下,充分把握时代发展对思政教育工作所提出的要求,并从学生发展需求、社会主义建设要求等层面,及时优化并调整教育内容与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在实践过程中,高校应通过课题研究、理论研究等方式,指引教师分析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的发展方向、思政教育的目标、传统思政教育与新时代发展的错位等。或通过开展研讨会、座谈会等形式,引领教师通过教学交流活动,明确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的重点及方向,进而发挥边陈琛:“大思政”视域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121大思政的作用,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3.2 革新思政教育形式与内容首先,革新思政教育形式。第一,引入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思政教育工作开展中,思政教师应运用心理学研究成果,对所有学生进行“全脑分析”,绘制出相应的“全脑偏好”图。再根据性格互补的原则,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至少有一名思辨精神、组织能力强的学生。这样学习小组中的其他同学可以在榜样示范、朋辈帮扶的作用下,获得更快的成长,从而形成教师教学与合作学习相互融合的发展态势。为了确保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出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问题,提升思政教学的实效性。在此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感兴趣的、喜闻乐见的、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为抓手,让学生可以在问题探究、分析及解决中提升思政学习的积极性与自主性。第二,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与思政教学的相互融合。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将思政理论知识传授渗透到学生社会实践、网络探究的过程中,并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持续地、积极地参与到思政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在探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不同学习小组进行学习,然后通过问题回答的准确性、全面性,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进行评价。其次,优化思政教育内容。思政教育内容应与时俱进、贴近学生生活。思政教师应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关内容融入到思政教育内容中,帮助学生在坚定政治方向与政治立场的同时,正确看待我国社会发展成果。例如,在课程讲授中,一方面,着重阐述国家“治理体系”“四个全面”“五位一体”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可以从我国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渗透到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正确看待我国社会发展,自觉抵御不良思想对自身所带来的影响。3.3 深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首先,深化思政教师与其他教师的内在联系。高校应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教师沟通机制,通过集体备课或者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方式,让思政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形成良好的互动。专业教师可以在讲解专业内容时融入一定的思政知识,譬如,在医学专业融入与思政有关的医疗政策等。唯有如此,高校才能在大思政的背景下,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视域,让学生学习与国家建设紧密地衔接起来,指引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其次,深化课程思政与实训实习的联系。在大思政背景下,高校应构建出开放式的教育模式,组织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究,加强对我国发展态势、世界发展局势进行全面的认知。而将思政教育工作融入到学生实训实习中,可以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政治态度、政治立场,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为高校育人模式、育人资源、育人理念、育人方法、育人思想的优化提供支持。最后,加强文化教育与思政课程的融合。高校可以将文化教育作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结合的“衔接点”,通过传统文化过渡到红色文化、先进文化,从而发挥思政课程的思想引领价值,使学生对我国文化、道路、制度,拥有强大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而在思政教育视域下,思政教师应加强与红色教育基地的联系,将红色基因融入进意识形态教育中,指引学生忠于信仰,热爱祖国。4 结语大思政是推动现代思政教育发展的必然举措,是实现全程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力保障。深化理解并践行大思政的价值意蕴、科学内涵,可以帮助高校更全面地提升学生道德素养、文化素养、政治素养。为更好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要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抓手,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影响力、感召力,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思政教育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索引,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坚实保障与有力依托。参考文献院1 周星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思考评 探索与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 J.领导科学,2022,(07):154.2李想.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现代职业教育,2022,(25):106-108.3欧海燕.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进程与经验J.高教论坛,2022,(06):1-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