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BX
阅读教学
议题
设置
策略
第 39 卷第 2 期2023 年 6 月Vol.39.No.2Jun.2023大连教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Dalian Education University“1+X”群文阅读教学及议题设置策略马红,田园(大连市中山区风景小学,辽宁 大连 116001)摘要: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1+X”群文阅读教学有三种模式: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文、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外文章、一个单元带动多篇课外文章。结合已有理论及课例和自身教学实践,“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置应指向人文主题、本体知识、阅读策略和思维认知。关键词:小学;群文阅读;议题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88X(2023)02-0034-03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广受关注的新型阅读教学模式,指的是根据一定阅读目的选择一组有关联的文本,在单位时间内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其中,将一组文本联系到一起的核心阅读目的,即是“议题”。议题的确定是组织群文阅读教学的起点,亦是关键。在教学实践中,议题的设置方式多种多样,但若想要让群文阅读教学更有效衔接教材内外的阅读资源,宜采取“1+X”的教学模式确定议题。一、“1+X”群文阅读教学概念一般认为,“1+X”群文阅读的教学理念是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提出的。温教授认为,所谓“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这就是为了增加阅读量,改变全是精读精讲而且处处指向写作的那种教学习惯。1可见,在温教授最初关于“1+X”群文阅读的构想中,“1”是指一篇课文,“X”是指若干篇课外文章,“1+X”的阅读更多是一种以讲带读、以讲促读的方式,“1”是由教师带领的精讲精读,而“X”则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泛读补充。二、“1+X”群文阅读教学概念的实践拓展“1+X”的阅读理念一经提出,就在语文教育研究者及一线教师中引起广泛反响。在随之而来的以此为题的大量教研活动及教学实践中,“1+X”群文阅读的概念也得到进一步扩充与完善。以著名特级教师蒋军晶为例,他曾设计议题为“如何帮助别人”的群文阅读,文本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四篇课文。同时,他也尝试过议题为“我们的家园”的群文阅读教学设计,选文则是 山中访友 老人与海鸥 最后一头战象 只有一个地球 鹿和狼的故事等分散于不同单元的课文。2蒋军晶老师的两个课例说明,“1+X”不仅可以是课文与课外文章的组合,也可以是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文的群文阅读形式。在这种情况下,群文阅读与单元整合乃至教材整合关联到一起。此外,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常在结束一个单元的授课后,选取一组与本单元相关的文章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关鲁迅先生的四篇课文教学后,学生阅读 我记忆中的鲁迅先生 记忆中的父亲 回忆鲁迅导师二三事 鲁迅回忆录 怀念鲁迅先生 五篇文章,展开“生活中的鲁迅”群文阅读;学习了第一单元“触摸自然”后,则围绕单元习作“变形记”进行“发挥想象的方法”群文阅读。在笔者的亲身实践中,最常采用的群文阅读模式即是围绕一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或训练重点生发出的议题,选择多篇课外文章。由此可见,“1+X”群文阅读教学可以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文、一篇课文带动多篇课外文章,也可以是教材中的一个单元带动多篇课外文章。综上,“1+X”群文阅读与其他群文阅读最大的不同,即是它要求议题的生发点“1”必须来自教材、依托教材。与此相应,“X”则要为教材的主题或知识点补充。通过此种方式,教材与课外阅读材料得以有效衔接。3相比于全部由课外阅读素材组成的群文阅读,此种方式与教材联系更为紧密,更易在教学中发挥效应。三、“1+X”群文阅读教学议题设置要使“1+X”群文阅读教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日常教学,“议题”的设置就显得至关重要。“议题”是联结“1”与“X”的纽带,它需要从教材中生发,解决教学重收稿日期:2022-10-25作者简介:马红(1978-),女,辽宁大连人,高级教师。大连教育学院学报难点,凸显教材的文本教学价值。1.指向人文主题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因此,议题设置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延续单元的人文主题,设计教材内多篇课文的群文阅读或“课内+课外”的群文阅读教学。(1)写作内容。人文主题的议题可以指向文章写作内容。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为“触摸自然”,由此拓展 听雨 空山鸟语 听潮 染绿的声音 四篇文章,议题为“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让学生继续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第六单元“保护环境”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设计环保相关的议题;第七单元“艺术之美”的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其他艺术形式的阅读材料等。(2)情意品质。人文主题的议题可以指向课文中人物或作者的情感,或是人物的高尚品质。例如统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课文都歌颂了先辈们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议题的设置也可以继续感受“责任”之重;第七单元的主题是“世界各地”,教师就可以继续选择展现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景观的课外文章,激发学生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兴趣。2.指向语文本体知识每一篇课文都承载知识与技能目标,这是日常教学的重难点,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群文议题的设计也可以指向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内容广泛,大至文体知识,小到修辞写法,都可以作为群文阅读的议题,本文仅举两例作以说明。(1)文体知识。以统编版六年级上册为例,第二单元的口语交际是演讲。但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教材并未选编典型的演讲稿。学生对“演讲稿”文体特点并不了解,此时若让学生直接下笔,大部分学生大概是手足无措的。为此,笔者让学生继续阅读 少年中国说 你,并不特别 让全世界的孩子都有书读 我有一个梦想 青年应该怎么做才能担当重任 五篇演讲辞。学生在对比整合中了解如何用举例、说理等方式论述自己的观点等演讲稿相关的文体知识,再进行演讲稿的写作及演讲活动,就能水到渠成。(2)表达特点。教材选编众多语言精美、表达极具风格的名家名篇,文章表达特点毫无疑问应作为课文教学重点。但有时,即便经过细致解读,学生依然难以习得运用,归根究底是因为接触的类似文本数量不够。此时,群文阅读就成为必要的补充方式。统编版六年级上册 穷人 一课中,细腻独特的心理描写令人印象深刻,但学生在习作练习中却总难得其精髓,为此笔者选择五篇心理描写突出的文章,与学生一起阅读后归纳出心理描写的方法:内心独白、梦境幻觉、从旁叙述、动作暗示、神态暗示、环境烘托等。通过自己的梳理归纳,学生加深理解,能够在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心理活动。3.指向阅读策略统编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最大的区别就是每个单元的导语指明语文要素,单元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阅读策略的学习和运用。在世界很多国家中,阅读是跨学科的课程,不单纯指向母语教学,对他们来说,“阅读策略”即是阅读课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西南大学教授魏小娜等多位语文教育专家都曾指出,“阅读力即学习力,阅读策略即学习策略。阅读能力要靠阅读策略来落实”。4阅读策略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蒋军晶老师在群文阅读教学讲座中也特别强调指向策略的群文阅读的重要性,他列举四种实用的阅读策略:求同、比异、整合和判断。统编版教材也设计了“有目的的阅读”“提问”“预测”等阅读策略的单元学习。阅读策略的内涵之广难以简单论述,在此只举两例,一窥全貌。(1)整合策略。学习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关鲁迅的课文后,笔者带领学生们阅读五篇有关鲁迅的文章,分别是学生、儿子、邻居、妻子、好友笔下的鲁迅,并最终让学生以“我眼中的鲁迅”为题进行汇报。在这些材料中,有人说他是伟人,有人说他只是常人;有人认为他严肃刻板,有人认为他亲切随和。文本呈现出的只是事实的“碎片”,需要学生自己“拼装”,将不同人的回忆整合,还原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鲁迅形象。对学生来说,这就是一种比较高阶的阅读策略。(2)判断策略。在学习统编版五年级下册 草船借箭 一课时,曾有学生对课文事件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当时笔者简单地以“文学作品不必还原事件的真实”作解释,打消了这个学生的疑惑。但蒋军晶老师的一个课例,则以更智慧的方式回应了这一问题。蒋老师选取了有关曹操的四组材料,每一组都有一篇选自史书记载,另一篇选自文学作品,设计了“分辨 戏说 和 史记”的群文阅读。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让学生判断哪些材料虚构成分多,哪些材料真实成分多。在大量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材料中分辨真假、判断虚实,这种“判断”的阅读策略需要学生在理解基础上比对、思辨、质疑,同样是一种高阶的阅读策略。而可预见的是,在当今信息时代,这一阅读策略不仅有益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更将惠泽他们的成长与生活。4.指向思维认知一切学习最终都指向思维与认知水平的提升,但除了在重复进行的知识习得与习题操练中无意识地马红,等:“1+X”群文阅读教学及议题设置策略 35大连教育学院学报得到些微的提升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更直截了当地指向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呢?群文阅读也许可以作为一个路径。5(1)思辨意识。在统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园地中,有学生对 渔歌子 一词产生了疑惑。根据资料,“箬笠”和“蓑衣”都是由晒干的竹子、稻草等编制而成的,按理说应该是土黄色的,为什么会是青色和绿色的呢?笔者由这一疑问获得启发,又带领学生们阅读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约客 三衢道中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等诗作,围绕“诗歌中的 矛盾”展开群文阅读教学。学生们利用对比分析、联系背景资料、揣摩诗人情感等方式,尝试自己解释“矛盾”,培养思辨意识。课后,笔者又让学生自己选择两到三首诗,围绕一个矛盾或其他自己感兴趣的概念设计“比较阅读”。学生们有的发现其他诗歌中的矛盾,有的围绕一个意象在不同诗歌中的作用组织文本,都体现了思辨意识的发展与提升。(2)高级认知。在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一诗中,经典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蕴含着较深刻的哲理,学生不易理解,或者仅停留于表层的理解。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于生存、死亡等重要的哲学命题了解甚少、思考甚少。蒋军晶老师就针对“死亡”这一话题,选择了四篇文章,设计了“如何面对死亡”的群文教学,让学生思考对于自己生命的必然消亡与亲人的离世,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静下心来思考平日不曾触及的话题,在思考中感悟“向死而生”的生命重量。这样的语文课,给予学生极难得的哲学思考与人文涵养,带给学生生命教育的高级认知,可算得上是为学生构建“精神谱系”的一节有分量的语文课。在设置议题的四种方式中,指向阅读策略的议题设置应是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却也是难点。目前,学界依然尚未形成详尽、系统的阅读策略理论知识,需要教师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与教学实践中时时反思、刻刻钻研,对已有的阅读策略知识进行补充和发展,以指导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这也是笔者及广大语文教育同仁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思考和迈进的方向。参考文献:1 张晓安.“1+X”群文阅读,建构语文阅读教学新方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11):32-34.2 蒋军晶.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140.3 温儒敏.语文教科书编写(修订)的十二个问题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各个版本主编会上的讲话J.语文教学通讯,2013(31):8-11.4 于泽元,王雁玲,陈际航.基于统编语文教材的“1+X”群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评论,2019(6):66-72.5 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王荣生给语文教师的建议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24.责任编辑:赵国惠On Teaching of“1+X”Group Text Reading and Strategies for Topic DesignMAHong,TIAN Yuan(Fengjing Primary School of Zhongshan District,Dalian,Liaoning 116001)Abstract:Group text reading i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