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思政”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探索.pdf
下载文档

ID:2752901

大小:1.49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思政 教育 视角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实效性 探索
2023 年 02 月 第 03 期 辽宁青年教育教学036“大思政”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探索王瑞春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 北京 100013摘要:高校的“大思政”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党和国家的思想引导下,学校积极开展的一项整合式的教育,旨在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为后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因此在“大思政”教育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效性也就逐渐凸显出来了。基于此本文通过大量的教学调研分析,重点研究出高校“大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之间的关联性,找出当前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重要的实践参考。关键词:“大思政”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很多高校开始积极地探索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力争找到一个平衡点,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力争构建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格局,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落实与发展增加更为可靠的思想依据。就当前的教育情况而言,高校的“大思政”教育主要还是以整合式的教育模式为主,将各种思想道德观念和心理教育融为一体,切实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当然在“大思政”的视角下,增强教育的内驱力才是教学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够建立一个联动式的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可持续性发展。一、分析“大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之间的内在联系(一)“大思政”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之间呈现正向比例的关系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国家开始重点推行教育改革的相关工作,从多个角度出发,综合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习总书记曾在大会中指出:培养学生的根本就在于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只有增强学生思想道德方面的认知,才能够有效落实学生的能力培养工作。因此高校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聚集地,其思政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并进而行,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思政教育作为工作的核心支撑点,积极构建“大思政”的教育格局,切实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首先,在“大思政”教育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将人本思想作为核心理念,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主动地帮助每一位学生树立自信心,提升自我认知程度,使其在遇到挫折时都能够勇敢的面对,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做出良好的思想铺垫。因此“大思政”的教育工作更应该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创造性的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才能够重点突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其次,在“大思政”的教育视角下,高校的师资力量也需要进行不断地充实,切实提升每位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在教育改革工作推行以前,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由辅导员和政工处的教导主任等人承担,所以教学水平普遍比较低下。而在融入了“大思政”的教学元素以后,高校开始积极聘请专业的思政教师,不断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为其提供正向的心理干预与辅导,切实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大思政”的教育工作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呈现正向的比例关系,只有利用“大思政”的教育平台才能够不断强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与发展性,为学生的综合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保障。(二)“大思政”教育中提升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大思政”教育主要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设立的,所以在大学阶段的授课过程中应该进一步的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找到属于自身的课堂归属感,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的主客观统一,王瑞春(1970-),女,北京,本科,讲师,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讲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哲学学士,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向教育学硕士。辽宁青年 2023 年 02 月 第 03 期 教育教学037提升课堂教学的实际价值。在传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严重缺乏对自身的主观认知,这也就直接影响了后期的教学效率。而“大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以一个客观公正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思考,进一步明确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重点突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如果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引入到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域,那么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此一来教师和学生就可以站在一个平等的地位上进行互动谈心,教师也就能更为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发育情况,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效率。除此之外,大学生一旦接受了这种课堂的模式设定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寻找自身的存在价值,这对学生的三观培养以及综合素质提升都有着很大的帮助。如上所述,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想获得良性的发展就一定要积极融合“大思政”的教育模式,以更加多元化的教育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重点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放在首位,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发展,为后期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教学参考。二、当前“大思政”教育在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中所遇到的困境(一)“大思政”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缺失“大思政”教育作为一种集理论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教学体系,在落实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教师一定要积极的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构建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这样就可以有效打破教学思想的禁锢,将学生放到课堂的主体地位之上,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程体验。但是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当前我国高校的“大思政”教育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仍旧保持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授课时教师依旧是课堂的主导者,这也就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学生的抵触心理,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笔者认为一直以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始终应该作为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一部分去落实,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应该是平等且独立的,这样在教学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才不会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大大增强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反观现阶段高校的“大思政”教育工作,其中仍旧存在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问题,这种单边的教育行为很容易导致思政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脱节。而且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性的互动,所以学生的主体性很难在课堂中发挥出来,最终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减退,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教学效果。(二)“大思政”课堂的教学方式过于开放一般而言,“大思政”的教育工作主要是以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是呈现一种放松的状态,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多数都是以教材为核心,紧跟时事政策,串讲社会中发生的热点问题,有效打破教材的束缚的同时也为学生的思政教学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教师也可以结合现代的信息科技,在课堂中创造性的融入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不断增加教学的灵活性,创造出更加贴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模式。此外“大思政”的教育工作涉猎的知识面都是比较广阔的,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知识互动环节也是比较少的,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所以很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都采用科普宣传的授课模式,这对后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是极为不利的。再加上思政教育多数都是大班授课,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直接套用该授课模式,这也就为后期的心理教学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而且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围绕着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展开的,教师在课上为学生提供心理上的疏导,所以课堂的意识形态也没有那么明确且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多半采用的都是访谈说教的教学手段,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也是极少的。因此在“大思政”教育的视角下高校应该将思政教育的开放性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排他性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改往日的教学模式,找出二者之间的共同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有效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三)“大思政”教育的队伍建设比较滞后近些年来,随着高校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各校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因此思政教育工作的师资力量也就出现了明显的不足。很多院校由于自身的经费紧张,所以并没有聘请专业的思政教师,而是安排一些后勤教师培训上岗,导致了教师专业技能严重滞后,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大思政”教育工作的落实。而且这样一来很多年龄较大的教师不能够同时兼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出现了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脱节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发展。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属于思政教育,但是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二者却存在很大的教学2023 年 02 月 第 03 期 辽宁青年教育教学038差异。而高校这种劣质的师资队伍建设也在无形中增加了这两种教学工作的难度,由于缺乏积极正向的思想引导,使得很多学生无法真正的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严重的还会导致学生的心理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有悖教育的初衷。由此观之,在“大思政”教育的视角下积极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尤为重要的。三、落实“大思政”教育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一)在“大思政”教育中增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当今社会,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是比较强的,多数时候都渴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所以在“大思政”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尊重学生的思想言行,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积极正向的课堂引导。首先,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设置一个“大思政”的教育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找到自身的定位,进而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最大化的满足学生被关注的心理需求;其次,在大学生的思政活动中,教师要建立与学生之间平等互助的关心模式,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合理有序的引导学生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为后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更好的衔接;最后,在“大思政”教育的情境中,教师应该积极关注学生的一言一行,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针对性的帮助他们选择更为合理的心理调解方式,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重要的助力支持。(二)充分协调“大思政”教育的开放性与心理健康教育排他性之间的关系就当前教育的发展形态而言,“大思政”教育当属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其教育的各个阶段都呈现开放式的状态。可见“大思政”的教育工作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时效性的互补,从而增强学生的培养力度,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但是现阶段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从学生的心理发育情况入手,积极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所以这种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排他性,与“大思政”教育工作也是背道而驰的。鉴于此,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更好的借助“大思政”课堂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打破常规的同时也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通过更为专业的教学手段将二者进行有机的融合,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专排他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层次。(三)加强“大思政”教育队伍的建设工作,为学生提供基础的师资保障师资力量的建设工作对于高校的教学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尤其是针对“大思政”的教育工作,高校更应该积极引进专业化的师资力量,打破常规的教育格局,将思政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纳入学校的正式编制中,切实提升教学的专业水平。而且高校在招聘思政教师的时候还应该设置一定的准入标准,只有那些具备良好思想道德水平和专业素质的人才能够纳入招收范围之内,如此就可以在思政的教学实践中完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引导,有效增强了教学工作的实效性。当然在不断壮大师资队伍的同时高校也应该注重校内现有思政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升工作,不断组织开展培训教学活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当前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积极改进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赢得广大学生的认可与支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高校在充盈教师队伍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师资结构的调整,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适当返聘一些退休的老教师,这样就可以帮助青年教师尽快的成长蜕变,全面提升思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与技能。而且在人员遴选结束以后,高校一定要对每一位入选的教师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工作,时刻坚持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树立教师的师风师德,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总结综上所述,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大思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