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慕课
背景
高校
思想
政治课
教学
实效性
92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23,21(01):107-112.DOI:10.16825/13-1400/tb.2023.01.023.张立明,赵黎明.城郊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与空间格局J.商业研究,2006(06):181-184.DOI:10.13902/ki.syyj.2006.06.059.何雨,刘顺伶.城郊游憩带形成及其系统结构研究进展J.旅游科学,2006(02):25-29.DOI:10.16323/ki.lykx.2006.02.006.刘丽梅,陶都.我国城郊旅游发展的动因分析J.北方经济,2005(08):31-32.张艳莹,吴辉,杨绪军.如何进行产品热流耦合分析J.魅力中国,2013(28):306-306.陈汉添,孙锐,冯晓兵.基于问卷调查与情感分析的峨眉山游客满意度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2,No.447(09):63-66.DOI:10.16184/prg.2022.09.020.陈伟忠,周春应.中国区域科技金融与技术创新耦合协调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21,No.347(06):113-118+161.DOI:10.19374/ki.14-1145/f.2021.06.021.庞艳华.河南省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关联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9,40(11):315-320.赵威,许博慧,刘文明.全面提升延庆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J.前线,2020,No.483(12):77-79.赖启福,刘森茂,黄源财.福州乡村旅游配套设施研究J.林 业 经 济 问 题,2009,29(06):534-538.DOI:10.16832/-ki.1005-9709.2009.06.014.詹岚,杨杰宁,林明水等.基于扎根理论的中国文旅融合发展要素解析J/OL.资源开发与市场:1-92023-04-21.http:/ 要:“慕课”是一种新式的教学模式,它具有提升教学实效性的作用。但是,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来说,如何更好的发挥“慕课”这一作用还需进行深入的分析。相比于其他课程而言,思想政治课更加注重师生之间情感价值的交流,而“慕课”所营造的虚拟师生共同体在一定程上弱化了这一交流。这就需要我们科学、客观的分析“慕课”,发挥其积极效用,这样才能发挥其在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中的积极作用。关键词:“慕课”;大学;思政课教学韩 雷(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 300350)“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探论93“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的缩写,在我国音译为“慕课”,以下简称“慕课”)“慕课”肇始于西方,一经推出便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同,美国纽约时报 曾形象的将2012 年形象的比喻为“慕课”年。我国学界在2012 年末才对慕课有了详实的了解,2014 年逐渐进入高校教育、教学环节,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慕课”在我国的发展也已日臻完善,并且成为辅助教学的重要方式。随着“慕课”的普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增强学生学习便利性和自主性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但是,“慕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较为新颖的教学范式的同时也存在隐忧。确切地说,“慕课”是以一种虚拟的师生在场为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现。因此,本文意在探讨“慕课”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及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生成。一、“慕课”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信息化作为生产力的外显正在被更多的人所熟识、掌握和运用,这就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诸多挑战。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而不局限于课本中的信息;信息化技术所带来的视觉冲击起到了“吸睛”的作用,使得大学生群体游离于传统纸质课本;更为重要的是信息化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人们对信息接收的时间可以随时掌控。相比之下,高校思想政治课定期、定时性特点致使大学生群体去求解网络而非思想政治课。为此,高校思想政治课面临着“抬头率”不高、关注度下降等诸多问题。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而“慕课”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契机。“慕课”与传统课堂教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其一,通过“慕课”,教师能与同学之间形成更多的互动,同学们也可以在“慕课”平台上随时发问、提出感想和疑惑,而思政教师在应答中也可以发现同学们所关注焦点问题,进一步提升备课效度。其二,通过“慕课”可以达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思想政治课是大学中的公共课,每次公共课上课的班级、专业多则4 至5个,少则也有2 至3 个,在传统课堂讲授中,同学之间很难形成互动,而在“慕课”平台上不同专业的同学可以各抒己见,表达自己的观点,无形中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拓宽了同学们的视野和审视问题的视角。其三,通过“慕课”,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先进的媒体技术,对课程进行重新的编排(如视频的植入、历史回放等)增加同学们对教科书中知识点产生背景的理解,提高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进而达到提升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之效。但是,每一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慕课”同样具有这一特点。“慕课”本身是一种教学形式或载体,缺少相关教育内容;在“慕课”的设计过程中,投资方将2023-03-12韩雷(1981-),男,天津人,博士,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意识形态建设。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教学体系研究(编号 22VSZ0642021);2021 年 度 教 育 部 高 校 思 想 政 治 理 论 课 教师研究专项教学方法择优推广项目(编号21SZK1005900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国民航大学专项资助(编号 3122021105)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作者简介:项目名称:Abstract:MOOC is a new teaching mode,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improving teaching effectiveness.However,for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how to better play the role of MOOC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analyzed.Com-pared with other courses,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exchange of emotional values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while the virtual community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created by MOOC weakens this exchange in a certain way.This requires us to scientifically and objectively analyze MOOC and play its positive role in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Key words:MOOC;university;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中图分类号:G641;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079(2023)02-0092-05第28卷 第2期 韩雷 “慕课”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探论94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与“慕课”相关的平台建设、网络编程等硬件设施上,忽视教师能力的提高以及如何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2。尽管“慕课”对于开放教育和终身学习均有积极作用,但“慕课”本身在内容上所存在的问题导致同学们在注册后出现的缺勤、逃课等现象,降低了“慕课”的质量。在“慕课”的课堂教学上,教师不能照顾到课堂上的每一位同学,致使同学们容易出现精神懈怠、走神,降低学习效率等现象,因此一些专家建议采取小组式授课的方式来替代“慕课”。Andrew A.Twawfik 等人以化学课为案例进行“慕课”教学质量测试,结果发现同学们一旦在网上获得信息便很少参与课堂互动;同时,在“慕课”进行中缺少老师的帮助也成为降低“慕课”效率的主要问题。随着课程的延续只有那些对课程真正感兴趣的同学才真正将课程进行到底3。在我国,一些学者对“慕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效进行了实证调查,并指出通过“慕课”提升同学们对思想政治的认知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对日常具体行为的影响不直接相关4。另具调查显示,“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思政课有将近一半的大学生不了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方面,经常浏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的大学生非常少,有些大学生根本就不知道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题网站。当问及是否喜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时,有七成大学生都表示喜欢这种教育方式。”5综合而言,在我国“慕课”兴起的时间不长,却在很短的时间内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课,不乏有不足之处。作为“慕课”本身所指向的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方式,通过其现代化的载体使同学们感受到一种与传统相区别的新鲜感,在教学中突出了科技含量和视觉冲击之效,而同学在“慕课”中所获得的是一种兴趣的提升,但是“慕课”是否真正达到解惑、形成科学的价值观或让学生从思想政治课中有所受益呢?因此,还需对如何发挥“慕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进行重新估量。二、“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审思马克思曾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6通过“慕课”能够为同学和老师创造一个彼此共在的场域,使得老师和同学、同学和同学在线上和线下均能进行互动,提升思想政治课对同学们的吸引力,使得思政教师的作用得以体现。客观来说,“慕课”是一种教学方式的革新,教师应通过这一形式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同学,而同学也会在这一新的形式中重新形成对思想政治课的认知。为此,“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应充分考虑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间的统一、突出实践性的价值追寻。第一,“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体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是人们实践中所必备的应然要素。工具理性,即“通过对外界事物的情况和其他人的举止的期待,并利用这种期待作为条件 或者作为手段,以期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争取和考虑的作为成果的目的。”7因此,工具理性更侧重于人们在实践中如何做。与之相比,价值理性则突出人们实践的目的性,以及通过实践为主体所带的“收益”。从目前“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存在着分离之嫌。主要表现在,“慕课”运用中工具理性的凸显与人文关怀之间的非平衡性,确切来说通过“慕课”中多媒体的使用占据人文关怀的空间;对技术的要求置换对教育者教学能力的要求;“慕课”的运用提升了教师对课堂驾驭的效度,但间接中也提升了同学们对工具的依赖,以及对教师讲解的懈怠。如能对上述三个问题作出合理的回应,“慕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使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达到统一。第二,突出实践性要求问题。实践性是构成常态教学的必然要素,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主要指同学的实践。其一课上实践,使同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仅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同学的潜力;其二,课下实践,当同学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后,能否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慕课”在运行过程中的特点可以看出,“慕课”的设计、实施均由教师发起,同学们仅是按照进行“慕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