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子语类》词语札记%28四%29.pdf
下载文档

ID:2752601

大小:3.14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朱子语类 词语 札记 28 29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Jun.2023/No.3语言文字朱子语类词语札记(四)吴亦琦(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江西南昌330 0 13)摘要:朱子语类反映了宋代文人的语言使用情况,为目录版本学、域外汉籍、朱熹思想传播史等多个研究领域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朱子语类中“烦”和“繁”的使用情况表明,“烦”更侧重于人的心情与感受,“繁”则侧重于相对客观的现象描述。就词义而言,二字都有“繁多”“复杂,烦琐”等义,而“劳苦”“烦扰”“乱”“烦劳”“讨厌;不满”等义“烦”有“繁”无,“茂盛”“繁荣”等义“繁”有“烦”无。我们认为,现代汉语中,如需就“烦”“繁”相互关涉的词语推荐规范词形,表义与心绪有关时宜选用“烦”,表义侧重客观描述时宜选用“繁”。关键词:朱子语类;烦;繁中图分类号:H13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 0 96-8 54X(2023)03-0020-07朱子语类大致可以看作朱熹及其门生弟子讲学论学的实录,反映了宋代文人的语言使用情况,不少词语沿用至今。本文选取朱子语类中的“烦”和“繁”,在逐条分析两词单用和搭配使用的基础上,辨析其异同。冀略窥以朱子语类为代表的宋代语言与现代汉语的承袭关系,为现代汉语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化服务。一、“烦”“烦”本指热头痛病,引申有烦躁义。说文页部:“烦,热头痛也。从页从火。一日焚省声。”左传昭公元年:“至于烦乃止也已,无以生疾。”杜预注:“烦不舍则生疾。”史记扁鹊仓公列传:“病使人烦,食不下,时呕沫。”素问生气通天论:“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幡炭,汗出而散。”王冰注:“烦,谓烦躁。”又有“繁多;繁杂”义。书说命中:“礼烦则乱,事神则难。”引申有“乱”义。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烦,引申为烦乱。”周礼考工记弓人“凡为弓夏治筋,则不烦。”郑玄注:“烦,乱。”又有“劳苦”义。广雅疏证:“罢、倦、烦、御、贤、勤、屑、秘、往,劳也。诸字为劳苦之劳。”曹植洛神赋:“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引申有“烦劳”义。左传公三十年:“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还可指“厌烦;腻烦”义。杜甫上白帝城:“不是烦形胜,深惭畏损神。”朱子语类中“烦”单用2 1处,可指“繁多”“复杂,烦琐”“烦扰”“乱”“烦劳”等义。如卷一百十五:“先将朱笔抹出语意好处;又熟读得趣,觉见朱抹处太烦,再用墨抹出;又熟读得趣,别用青笔抹出;又熟读得其要收稿日期:2 0 2 3-0 1-15基金项目: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江西朱子门人所录朱子语录词汇研究”(编号:YY22217)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吴亦琦(1994-),女,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和汉语史。本文所据如未特别注明皆为王星贤点校本,中华书局198 6 年版。清仇兆鳌注:“公流落风尘,方与故乡人饮酒,登跳忽见输饷赴京者,不觉触目生愁,因叹云:我非厌烦此间形胜。,”020领,乃用黄笔抹出。”例中朱熹用“烦”来形容其读论语时朱笔抹写处多。又卷三十八:“古者槟介之仪甚烦。如九命槟五人,介则如命数,是九人。”例中“槟介之仪”即古人相见作揖的礼节,用“烦”来说明此礼节烦琐。又卷三十:“问:“居敬行简”之“居”,如居室之“居”?先生应。复问:何谓简?日:“简是凡事据见定。又日:简静。复问:“简者不烦之谓”,何谓烦?日:烦是烦扰。又日:“居敬是所守正而行之以简。,”例中“烦”与“简”相对,“简”指简静,“烦”指烦扰。又卷八十六:“子由古史论得也忒烦,前后都不相照。”例中“烦”指混乱,用以说明子由论古史时前后矛盾混乱。其后又言:“想是子由老后昏眩,说得怎地。”又卷一百六:“明日烦教授诸职事共商量一规程,将来参定,发下两学,共讲磨此事。”例中“烦”为敬辞,指“劳烦”。朱熹到岳麓书院时,两位讲大学的士人语意皆不分明,故朱熹请各学官共同讨论学院规则章程。朱子语类中“烦”复音词共计52 处,有“耐烦”“奈(奈)烦”“烦恼”“烦扰”“心烦”“烦碎”“厌烦”“烦数”“烦多”“生烦”“烦渎”“烦”“烦闷”“烦絮”“烦文礼”等搭配,下以“耐烦”“奈(奈)烦”和“烦恼”为例。“耐”有“忍受,禁得住”义。苟子仲尼:“能耐任之,则慎行此道也。”杨惊注:“耐,忍也。”“耐烦”较早出现在三国时期。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心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朱子语类沿用,表耐心,不怕繁琐或不厌烦。如卷十:“为学读书,须是耐烦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又有“奈烦”“奈烦”,与“耐烦”义同。“奈烦”和“奈烦”较早出现在宋代。如二程遗书洛阳议论:“正叔言某见居位者百事不理会,只个大肚皮,于子厚却愿奈烦处之。”朱子语类卷八:“学者须是奈烦,奈辛苦。”又卷一百十三:“今却不烦去做这样工夫,只管要求捷径去意见。”“烦恼”本为佛教语,指迷惑不觉。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捞答众生。”朱子语类中,“烦恼”有“思量,挂虑”“苦闷;困惑”“厌烦”义。如卷四十五:“某五六岁时,心便烦恼个天体是如何?外面是何物?”朱熹年少时就思量天体问题,例中“烦恼”,徽州本作“思量”,此义为朱子语类特色义。又卷三十七:“仁者心与理一,心纯是这道理。看甚么事来,自有这道理在处置他,自不烦恼。”例中“烦恼”用来表示自身不苦闷困惑。又卷一百十六:“某尝喜那钝底人,他若是做得工夫透彻时,极好;却烦恼那敏底,只是略绰看过,不曾深去思量。”例中“烦恼”用以说明朱熹不喜欢那些反应快但不深究问题的人。二、“繁”“繁”本作“”“繁”为其俗字,指繁多。正字通卷八:“,繁本字。”说文系部:“,马饰也。从系,每声。”段注:“,盖集丝条下垂为饰日,引申为多。又俗改其字作繁,俗形行而本形废,引申之义行而本义废矣。”小尔雅广话:“繁,多也。”左传昭公三年:“公日:何贵何贱?于是景公繁于刑,有踊者故对日:踊贵屡贱。”杜预注:“繁,多也。”引申有繁杂义。韩非子难一:“舅犯日: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又有茂盛义。玉篇系部:“繁,盛也。”宋书徐湛之列传:“城北有陂泽,水在“禁得起,受得住”义上,“奈”“奈”与“耐”通假。如司空图退居漫题:“花缺伤难缀,莺喧奈细听。”欧阳修四月九日幽谷见桃盛开:“深红浅紫看虽好,颜色不奈东风吹。”汉语大词典书证偏晚,宜据此补。此外,“奈”和“奈”也可同时与“无”“何”“河”“素”等搭配,组成“无奈”“无奈 奈何”“奈何”奈河”“奈河“素奈”“素”等词。小字注:“礼繁缚故日繁礼。”021物丰盛。湛之更起风亭、月观、吹台、琴室,果竹繁茂,花药成行,招集文士,尽游玩之适,一时之盛也。”朱子语类中“繁”单用32 处,可指“繁多”“繁杂,烦琐”“茂盛”等义。如卷十二:“吴公济云:“逐日应接事物之中,须得一时辰宁静,以养卫精神。要使事愈繁而心愈暇,彼不足而我有余。”吴公济认为在应酬接待时事情越繁多,越需从容。例中“繁”与“暇”对举,分别修饰事务和心境。又卷八十七:“大抵古人制度恐不便于今。如乡饮酒礼,节文甚繁,今强行之,毕竟无益,不若取今之礼酌而行之。”例中“繁”形容古人乡饮酒礼的礼节仪式繁琐。又卷一百三十九:“譬如一树,枝叶太繁时,本根自是衰枯。”例中“繁”指枝叶茂盛。又有“繁茂”。如卷二十:“可学云:如草木之有本根,方始枝叶繁茂。日:固是。但有本根,则枝叶自然繁茂。不是要得枝叶繁茂,方始去培植本根。,”朱子语类中“繁”复音词共计48 处,有“繁碎”“繁文”“繁细”“繁”“繁絮”“繁多”“繁允”“繁密”“繁扰”“繁难”“繁据”“繁剧”“繁盛”“繁茂”“繁苛”“繁杂”“浩繁”“繁文末节”“繁文滋礼”“不胜其繁”等搭配,下以“繁剧”“繁据”为例。“剧”有“繁多;繁忙”义。史记平准书:“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饷,作业剧而财匮。”也指繁重的职务。孟浩然赠萧少府:“处能不润,居剧体常闲。”还可表程度。班彪北征赋:“剧蒙公之疲民兮,为强秦乎筑怨。”李善注引说文日:“剧,甚也。”“据 主要有“依靠”“根据”“证据”等义,单用时一般无“繁多”义。“繁剧”较早见于魏晋时期,表示事务极其繁重。郭璞辞尚书表:“以无用之才,管繁剧之任。”朱子语类沿用,如卷一百十二:“前辈说话可法。某尝见吴公路云:他作县,不敢作旬假。一日假,则积下一日事,到底自家用做,转添得繁剧,则多粗率不子细,不害事!,”例中“繁剧”同义连用,指(因长期堆积)事务繁重。经义述闻尔雅中三达谓之剧旁:“家大人日:史记郦生传日:“陈留者,天下之据冲也。据与剧同。”“繁据 较早出现在朱子语类中,指复杂烦。如卷一百十二:“今铨曹注拟小官,繁据而又不能择贤。”此外,古代文献中还有“碎剧”和“碎据”,指杂乱繁重。如魏书术艺传蒋少游:“虽有文藻,而不得伸其才用,恒以剖绳尺,碎剧忽忽,徙倚园湖城殿之侧,识者为之叹慨。”例中“碎剧”,北史作“碎据”。三、“烦”“繁”辨析“烦”“繁”音同,且词义相关联。书仲之诰:“简贤附势,繁有徒。”陆德明音义:“繁,音烦。”释迦氏略谱:“繁,上音烦,考声云:多也,众也。”释名释言语:“烦,繁也。物繁则相杂挠也。”王先谦释名疏证补:“烦、繁义相因。”大戴礼记少间“公日:“大哉!子之教我政也,列五王之德,烦烦如繁诸乎!例中“烦”与“繁 表示繁多。古籍中“烦”“繁”常通用。如束皙崇丘:“何类不繁,何生不茂。”李善注:“五臣作烦。”韩愈和侯协律咏笋:“乍出真堪赏,初多未觉烦。”廖莹中注:“烦或作繁。方崧卿韩集举正:“(烦)阁本作繁。”朱子语类中“烦”和“繁”有同有异。就词义而言,二字都有“繁多”“复杂,烦琐”等义。“烦”还有“劳苦”“烦扰”“乱”“烦劳”“讨厌;不满”等义,侧重于人的心情与感受;“繁”还有“茂盛”“繁荣”等义,侧重于相对客观的现象描述。就复音词而言,“烦”和“繁”都可与“碎”“絮”“扰”“”“多”“文”组词,即组成复音词“烦碎”和“繁碎”“繁絮”和“烦絮”“繁扰”和“烦扰”“繁缪”和“烦”“繁多”和“烦多”“烦文礼”和“繁文”“繁文末“乎”,许颜彦周诗话明津速秘书本一作“而”。小字注:“烦者也如繁者,言如万物之繁芜也。”022节”“繁文滋礼”等。以下就这六组复音词进行辨析。(一)“烦碎”和“繁碎”“碎”有“琐细;繁杂”义。叶适纪年备遗)序:“南北华戎之离合,争夺之碎,人所厌简,亦备论之。”朱子语类中有“杂碎”“琐碎”。如卷八十三:“礼经要须编成门类,如冠、昏、丧、祭,及他杂碎礼数,皆须分门类编出,考其异同,而订其当否,方见得。”又卷一百一:“如孟子在战国时已自见得许多琐碎不可行,故说丧服、经界诸处,只是理会大体,此便是后来要行古礼之法。”“烦碎”较早见于汉书,指繁杂琐碎。汉书王莽传:“今众事烦碎,朕春秋高,精气不堪,非所以安体而育养皇帝者也。”朱子语类沿用。如卷三十五:“以豆之事告孟敬子,必其所为有以烦碎为务者。”“繁碎 后出,也指繁杂琐碎。十三僧残法:“阿那律报言卿之所说极为繁碎。”朱子语类沿用此义。如卷七十四:“若其中险深不可测,则谁亲之?做事不繁碎,人所易从;有人从之,功便可成。”又可形容声音杂乱。如卷三十九:“若弄手弄脚,撰出无限不好底声音,只见繁碎耳。”(二)“繁絮 和“烦絮”“絮”表“絮叼;啰嗪”义较早见于朱子语类。如卷六十九:“此交何曾有这义!都是硬入这意,所以说得絮了。”“繁絮”和“烦絮 亦较早见于朱子语类。“繁絮形容礼节或文字繁琐长。如卷八十九:“数日见公说丧礼太繁絮,礼不如此看,说得人都心闷。”又卷一百三十九:“有治世之文,有衰世之文,有乱世之文。六经,治世之文也。如国语委靡繁絮,真衰世之文耳。”“烦絮”则指啰唆杂脊,不简洁。如卷一百四十:“人多说杜子美夔州诗好,此不可晓。夔州诗却说得郑重烦絮,不如他中前有一节诗好。”(三)“繁扰”和“烦扰”“扰”本作“”,表示烦劳。说文手部:“,烦也。”邵英群经正字:“()今经典并从夏作援,此隶书转写之讹。”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无扰乎阳。”王冰注:“扰,谓烦也,劳也。”又有“扰乱”义。书胤征:“沉乱于酒,畔官离次。椒扰天纪,遐弃厥司。”孔安国传:“扰,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