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堂曲谱
寒山
曲谱
文献
张大
理念
寒山堂曲谱 文献考论 兼论张大复的编谱理念*董诗琪 摘 要:张大复的 寒山堂曲谱,编订于康熙二十二年(1 6 8 3)至康熙四十二年(1 7 0 3)。此谱可分为五卷本、十五卷本两种版本系统。另有 元词备考、南词便览、词格备考 等书,为张氏编订十五卷本之前做的准备工作。五卷本完成在先,十五卷本完成在后。通过版本对比,可知张大复先完成过曲、尾声的编订工作。后又增补了犯调、引子等卷,并增添尾声的相关内容,最终完成完整的曲谱。通过 寒山堂曲谱 的版本变化,我们可以了解张大复从复古到从俗,从尊崇古曲到接纳犯调的编谱理念,也能探究明末清初曲谱观念的变化。关键词:张大复 寒山堂曲谱 版本 随园谱张大复,又名彝宣,字心其,号寒山子、西园老其、寒山道人。生活于万历至康熙年间。作有传奇 醉菩提、如是观、金刚凤、快活三 等,又编有 寒山堂曲谱。寒山堂曲谱 仅有抄本流传,可分为两个系统。一为五卷残本,题 寒山堂新定九宫十三摄南曲谱;一为十五卷残本,题 寒山曲谱。钱南扬先生 论明清南曲谱的流派 对这两种版本进行了区分,并认为十五卷本在前,此时张大复刚接触到宋元南曲的原始资料,五卷本在后,张大复遇到钮少雅后,转变了自己的思想。2 0 0 6年,李佳莲撰 清张大复 考辨 亦延续了此观点。而1 9 9 7年,黄仕忠先生撰 考 则认为五卷本在先,十五卷本在后。除十五卷本、五卷本之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有 元词备考、南词便览,浙江图书馆藏有 词格备考 等书,也署名为张心其作。1 9 8 6年,周巩平发表 张大复戏曲作品考辨 已经对上述三书的基本内容有所介绍,1 9 9 7年,黄仕忠撰 考991*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清代戏曲稿抄本整理与研究”(批准号2 2&Z D 2 6 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稿抄本明清戏曲叙录与研究”(批准号1 8 A Z W 0 0 9)的阶段性成果。钱南扬:汉上宧文存续编,中华书局2 0 0 9年版,第1 7 41 7 5页。李佳莲:清张大复 考辨,台湾戏专学刊2 0 0 6年第1 2期。黄仕忠: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 9 9 7年第6期。周巩平:张大复戏曲作品考辨,戏曲研究 第1 9辑,文化艺术出版社1 9 8 6年版,第1 2 71 3 0页。南大戏剧论丛因未能目验三书,故延续了周氏的说法,他推测 南词便览 当即 寒山堂曲谱 的初稿,元词备考 和 词格备考 当是十五卷本的稿本。李佳莲又于台湾“国家图书馆”查得一种 词格备考,她认为 词格备考 是十五卷本的前身。但李氏来大陆不便,大陆所藏的版本,她未能比勘校阅,故 寒山堂曲谱 的版本问题仍须考察。一、版本情况 寒山堂曲谱 的两种版本,情况如下:一、十五卷残本。现存两本。一为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本,民国学者张其锽旧藏,索书号:S B/8 1 2.0 3/1 1 4 2。续修四库全书 第1 7 5 0册据此影印。此本残,存南吕过曲、南吕犯调、中吕过曲、中吕犯调、黄钟过曲、黄钟犯调、正宫过曲、正宫犯调、大石过曲、大石犯调、小石过曲、小石犯调、仙吕过曲、仙吕犯调十四卷,双调过曲仅存四分之一的曲文(以下称“十五卷本”)。二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藏本,一函五册,半叶十行,行二十字。此本为民国间蔡仲埙抄本。存十四卷,第十五卷双调过曲,为现代人据北京大学图书馆本补钞。二、五卷残本。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藏本,任讷旧藏。续修四库全书 第1 7 5 0册据此影印。此书一函三册,为康熙后抄本,避“玄”字讳。此本残,仅存仙吕、正宫、大石调、小石调、黄钟五章。(以下称“五卷本”)此外,还有同样署名为张心其所作的作品,其内容与五卷本、十五卷本有相似之处,笔者今已知见三种,共六本:一、元词备考,康熙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索书号:1 5 6 7 2。此本残,存黄钟犯调、正宫犯调、大石犯调、小石犯调、仙吕犯调五部分内容,黄钟犯调卷首第一行题“元词备考犯调 寒山张心其定”。末页署“康熙二十七年(1 6 8 8)仲春 日君玉录”。二、南词便览,清抄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索书号:1 6 8 6 8。此本残,存引总论、犯调总论、尾声套数总论、全书目录、黄钟引子、黄钟过曲、黄钟犯调、黄钟尾声套数等内容。此外安徽师范大学藏有一本 元曲备考,索书号:集4 5 3 4/0 0 0 0。此本残,不署作者名,存总目一册、引子一册、过曲三册、犯调二册、尾声套数一册,共八册。经对比,内容与 南词便览 较接近。002南吕过曲下钤“未能免俗聊复尔尔”、“无竞先生独志堂物”印。张其锽(1 8 7 71 9 2 7),字子武,号无竞,广西桂林人,著有 谭张遗迹、墨经通解 等书。此书影印本得自黄仕忠先生,特此感谢。正宫犯调【桃红醉】末句阙,有批注“仲埙按:以下缺十余字”。蔡仲埙,即蔡寄甫(1 9 1 9?),字仲埙。梁帅 的版本及其他(戏曲研究 第1 1 6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 0 2 0年版,第1 5 1页)提到蔡寄甫批校的 传奇汇考标目,亦藏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此本为安徽师范大学李万营老师代为查阅,特此感谢。寒山堂曲谱 文献考论三、词格备考,浙江图书馆有藏,索书号:善旧5 7 5 2。此本残,存越调过曲、越调犯调、商角犯调三卷内容。台湾“国家图书馆”有藏,索书号:4 0 7.2 41 5 2 0 3。此本为康熙后抄本,如“高玄斋”处避“玄”字讳,写作“高元斋”。存羽调过曲、高平过曲、中吕过曲、双调过曲、越调过曲、黄钟犯调、正宫犯调、大石犯调、小石犯调、仙吕犯调、商调犯调、商角犯调、羽调犯调、高平犯调、南吕犯调、中吕犯调、双调犯调十七卷内容。卷末有宋文献跋语,谓:“右 词林备考 不分卷,题为寒山张心其订,盖选各家之词,殿以己作。并经沈建芳先生朱笔加评,极其精审。心其为清乾隆间姑苏名士,居近寒山寺,故名寒山子,所著 醉菩提 海潮音 天下乐 三曲,收入 曲海,元以后曲界仅有存者,且所选之曲又多佚不传,孤本获传,致堪玩索,愿以诒海内之知音者。淮安宋文献识于精思轩。”二、十五卷本与五卷本的先后十五卷本与五卷本最大的差异在于,五卷本不收犯调,仅有几支古曲犯调放置在本宫附收中,而十五卷本为犯调设置专章。此外,五卷本多采用早期南戏的旧称,而十五卷本标曲文出处时常使用“X X记”的形式。元词备考、南词便览、词格备考等,都为犯调设置了专章,且曲文出处都标作“X X记”,可以视作十五卷本完成之前的工作底本。前文已经提到钱南扬先生、李佳莲与黄仕忠先生的看法相左。黄仕忠先生认为五卷本在先,十五卷本在后。五卷本到十五卷本曲目标注的变化,“更加真实地反映了曲谱所引南戏文本的真实情况,标明他所依据文本材料的实际来源”。且十五卷本订正了许多五卷本的错误。比如【鹅鸭满渡船】二曲,【赤马儿】二曲与【泣秦娥】一曲,五卷本注云:“元传奇 元永和。”十五卷本将前四曲订为“散曲”,后一曲改作“无名氏”。又如大石调【催拍】“受君恩居从班”一曲,五卷本注云:“元传奇 古城会”,查 拜月亭 各个版本,此曲出自第十出。反观 古城会,据名字来看,应当是关羽斩蔡阳的故事,与曲文内容不合,故十五卷本已改正。此外,【河传序】在五卷本初作犯调处理,评语作:“不如之为正调之为当也。”而十五卷本已经入过曲。而李佳莲将五卷本与十五卷本的犯调部分进行对比,发现相同的曲文有四支,即102此本为中山大学博士后黄金龙老师代为查阅,特此感谢。按:宋文献疑为淮安人宋焜(1 8 8 91 9 5 5),字文献,有 静思轩藏书记。然查 静思轩藏书记 未录此书。此外,此本有二十四条朱色批注,宋文献以为是沈建芳所书。笔者认为此注为乾隆年间吴陵人纪桂芳所书。黄仕忠:考,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 9 9 7年第6期。汲本、凌本、陈评本、李评本 重校拜月亭记 此段曲文相同。南大戏剧论丛仙吕调【一秤金】、【八仙过海】,大石调【催拍子】,小石调【十样锦】。仙吕【八仙过海】,十五卷本作【八声甘州】犯【月上海棠】。五卷本评注道:“世以为此曲起自曹玄斋,非也,随园谱 谓 乃【八声甘州】犯【月上海棠】,似是而非且亦不必也。”又,大石调【催拍子】,十五卷本作【催拍】犯【一撮棹】,而五卷本注:“或将前七句作【催拍】,后四句作犯【一撮棹】,何处两句似是矣,末二句却不同,且子字与一撮何关?”小石调“姻缘将谓是五百年”,十五卷本放入犯调章,并认为是十个曲牌相犯。而五卷本认为此曲牌虽作犯调,但“支离破碎,不如作为正调为当”,故而李氏认为这三个证据可以证明五卷本为后出的修订本。笔者认为张大复的文本经历过多次修改,其编谱观念也有调整,如果只是局限于文字的对比,会忽略张大复有反复修改的可能性。故而应该先确定两个曲谱所服务的对象。第一,先看五卷本之凡例:“曲创自胡元,故选词订谱者自当以元曲为圭臬故予于此谱不以旧谱为据,一一力求元词,万不获己,始用一二明人传奇之较早者实之。”由此可知五卷本为求“本色当行为主”,希望编制的是一个元谱,收录元曲,以求恢复元人的本色。而 词格备考、南词便览 本犯调章名为“元曲备考”,南词便览 引子章名为“元词备考”。所谓“备考”,有留作参考之意,五卷本为元曲作谱,元曲备考、元词备考收录时贤作品,以作为元曲之外的参考。到了十五卷本,既收录元曲,也保留时代流行的曲子,使得曲谱更加完善。第二,五卷本凡例谈及“引子”,谓:引子只是略道一回大意,无论文情声情,极不重要。引子无甚谬体,各谱皆同,俱可为法,不必求于本谱也。南词便览,有“引子总论”,则谓:引者,在曲之前,而引其音调者也。至于今人无体无调,无正无覆,张扯李戴,视如余文,旧谱又从,而滥收两句三句,无韵无调,杜撰各引,以误后人。可知,五卷本强调引子只须依前人习惯,不必另立新体,而 南词便览 本则认为旧谱无体无调不应该尊崇。张大复所谓的“旧谱”,应当是沈璟和沈自晋等人的曲谱。将 南词便览 与沈璟、沈自晋的曲谱进行比较,就黄钟章引子来看,张大复不仅将慢词归入引子,近词归入过曲,删去了所有明人的曲子,还将引子的犯调一一标出,移至曲末。与此同时,他也不同意沈璟、沈自晋对一些曲牌的宫调标注,比如说【狮子引】,沈自晋202 寒山堂曲谱 文献考论放在南吕,而张大复移至黄钟,【风马儿引】沈璟、沈自晋放在南吕,张大复移至正宫。此外,【红衲袄】、【青衲袄】,沈璟、沈自晋皆放在南吕过曲,然沈璟觉得这种做法有不妥,故谓:“按古曲如 八义、金印、拜月亭 以【红衲袄】为引子,独 琵琶记 不作引子,故旧谱载于过曲。今不敢轻改,毕竟是引子也。”张大复则将【红衲袄】、【青衲袄】放置在南吕引子。以上皆可以看出张大复的修改之意,若五卷本在后,张大复抹杀了他自己所有的修改,反而认为以旧谱为是,则不合情理。第三,五卷本和 南词便览 对尾声的论述存在不同,也能够体现出张大复观念的变化。五卷本为:尾声定格本是三句二十一字十二拍,不分宫调,皆是如此某宫调必用某尾声格者,此故作深语欺人,不须从也。南词便览 谓:词家之套数,如医家之方,各有君臣主位三句二十余字,目为余文,张帽李戴,遂致溷乱,旧谱说而未详,集古今合律套数尾声,一一注明,分列各调,作者留心,方见全喻。据凡例可知,五卷本认为尾声俱可通用,不必过分在意。而 南词便览 则列出了每一个宫调的尾声套数。将 南词新谱 与 南词便览 黄钟宫的尾声套数进行比较,沈自晋只标注了三套曲子的尾声规则,而张大复标注了六套。此外,张大复还为每套曲文的尾声套数举出了相应的曲例。若五卷本在后,张大复抛弃了他新增订的内容,反而认为应该延续旧谱,不合情理。此外,在五卷本中,张大复认为尾声皆三句二十一字十二拍,其格律未变,故而无须为尾声单设一卷,而到了 南词便览 时,张氏也发现尾声并非只有二十一字,思想更为开阔。第四,犯调总论,五卷本的凡例谓:犯调只是将同一宫调、同一管色之宫调中,二调以上,以至若干调,各摘数句,合成一曲便是,凡稍明律法者,皆可为之故此谱但收过曲,不收犯调,但古曲中之犯调,其音韵美听,沿用已久,如【一秤金】、【五马风云会】、【渡江云】之类,则直可作正调看,不必问其所犯何调也。302南大戏剧论丛十五卷本及 词格备考、南词便览 等皆有犯调总论,仅有个别字不同,附录于下:犯者,音之变也,亦调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