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艺术
终结
行为
0632023.08ARTISTIC LIFE 艺术生活文/魏远哲“艺术终结”后的艺术行为自20世纪以来,各类思潮和艺术流派在西方兴起,传统的美学标准被不断颠覆,艺术家们试图打破艺术界的束缚,由此出现了超越传统美学界限的艺术行为。2021年10月,班克西的作品爱在垃圾桶(图1)以18.858万英镑成交,比三年前的成交价高出了近18倍,此次事件再次引起了艺术界的轰动。早在三年前,该幅画作的前身作品气球女孩(图2)就以班克西原画的双倍价格拍出。然而就在拍卖落槌的一瞬间,却出现了一个让全场观众都傻眼的情况:画框里事先设置的破坏系统突然启动,整个作品的二分之一都落入了碎纸机中被破坏,这个事件也被媒体评论为“2018年最佳行为艺术”。在苏富比推迟的新闻发布会上,拍卖行的所有专家都表明,他们事先并不知道这一切。更让人感到荒唐的是:三年后的今天人们会继续用金钱衡量这幅被毁掉的画作。这一艺术现象被美术批评家和收藏者们称赞为“一次全新的艺术创作”,英国BBC艺术总编威尔贡培兹更是评价其为“21世纪初最重要的艺术品之一”。拍卖活动虽然结束了,但实际上由班克西的创作行为引发的艺术思考才刚刚开始。破坏美学的延续现代艺术产生后,艺术便开始以打破美、质疑美为突破口。毕加索曾说“毁灭的冲动同时也是创造的冲动”。从亚威农少女来看,毕加索是通过破坏线条和重构元素来组织画面的,所以当观者看到毕加索的画之后,就认为美化生活 BETTER LIFE0642023.08图1班克斯爱在垃圾桶图3也许图六图七图八图4扒手图5爱达:机器人画像图2班克斯气球女孩其完全是一个违背客观的新事物,也是一个经过画家多次破坏重构的事物。班克西的这些破坏举动,也正好表明了他对这种破坏美学的延续。而班克西之所以会引发新一轮的轰动,就在于他把二维空间中的破坏性转移到了三维,三维中的破坏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感染力与冲击力,也更富有反叛的能量。同时,班克西破坏气球女孩的这一行为也是对资本的极大嘲讽,比起画作本身,艺术行为更能体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思想观念。如果缺少撕碎的形式,也就难以体会到原画传达出的反叛精神。其实完全可以说“破坏”这个行为就是创作的一部分,通过毁坏画作,班克西才完成了艺术品的最后一步,并且之后班克西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将创作过程与观众连接起来,完成了对艺术行为的思考。身体的介入破坏是一种行为,而行为本身也可以成为艺术。从20世纪开始,随着各种照相技巧的不断发展,行为艺术产生了。艺术界中还出现了偶发创作以及身体艺术的新鲜观念,艺术家随时随地就可以进行创作,并产生各类奇思妙想。与传统艺术的界限不同,行为艺术更关注自发性的动作、过程和观众的参与。在一些行为艺术中,演员可以主动参与设定场景,感受动作与人体的联系。当代艺术也因此不断回归到身体以及生活世界当中。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行为艺术作品也许(图3)分别展出于1995年和2013年,由演员蒂尔达斯文顿和英国艺术家科妮莉亚帕克共同完成。演员全程都身着牛仔裤、运动鞋和衬衫,躺在玻璃柜中睡觉。观众透过玻璃可以看到她在里面的动态。在这场艺术表演中,艺术家像是件完全被“物化”的“展品”出现在博物馆。在以往的艺术中,我们经常以苏格拉底的话为基础去寻找艺术的本质:“理念是世界的最终根源,自然万物的存在是模仿理念的结果,文艺又是模仿自然世界的结果,因此,文艺就像影子的影子,和理念的真实隔着两层。”但在这句话中,苏格拉底却点破了传统艺术表达形式的局限。在行为艺术中,创作者并不是将自己作为表现对象,只是把身体作为情感表现的主要素材,所以艺术家就将自身的意愿与自己的感受全部融合在了创作之中,如此一来,作品的冲击力非但没有减弱,反倒极大增强。同样,身体其实都是被规训了的个体,它也处在一种历史发展的大洪流之中。对身体的介入,还有另外一个角度0652023.08ARTISTIC LIFE 艺术生活行为能否被称为“艺术”。在哲学视角下,AI作品缺失认知理性、自主意识和情感能力,因此人们对于人工智能作品的艺术独创性产生了质疑。如何平衡AI作品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关系,一直是AI艺术发展中的问题。2020年预印论文库arXiv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中显示:AI艺术家可以化身“心灵捕手”。AI可以通过互动式对话了解人类的独特精神、个性和情感,从而创造出符合自身情感特征的人物肖像。DiPaola教授团队的AI系统融合了多种不同的技术,其架构组成分为对话交互循环和生成风格化肖像。这种方式与传统绘制图像系统不同,它不仅是静态的形象,而且采用了聊天的手法用以捕捉用户的内心情感与艺术想法。语音交互系统可以通过与用户聊天,针对一个事情采访他的观点,了解他的情感个性,进而生成模型,在整个绘画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用户的情感个性。同时AI画家需要满足这样几个目标:可以通过AI生成人像模型;从绘画语言、色彩、质感等方面表现不同的用户个性;理解用户的语言和动作;在ECA应用领域,3D虚拟人像系统融合了NLP自然语言生成模式。另外,利用系统内的共情建模技术,也可以通过行为、语言等,对用户情境做出感知化反馈。在实验进行过程中,研究人员仅处理了每个维度中的一个问题就完成了交互,而且只用了不足五分钟。最后的结果显示,84%的用户语言都可以准确识别,而AI画家则给出了17种不同的风格类型,并且这些风格都表现出了其内在的情感特征。人工智能绘画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虚拟性和多样性,同时具有时效性和广泛性以及对先进技术的依赖性。2022年,Google Research就已经发布了一款具备类似特性的图像生成器“Imagen”,生成器可以通过输入的文字说明来制作油画、图像或者用CGI渲染画面。对比OpenAI的DALL-E2,Imagen提供的画面真实性更高,对语音处理的精度也更高。2019年,论文研究Learning to Paint with Model-based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中总结了使用AI机器学习绘画的挑战:模型中可使用的数据组合会非常多。因为绘画中的每一个笔触都涉及幅度、比例、颜色等多个维度的参数设定,所以它将会形成一种数据集合;而对笔画之间关系的设定,将带来更加复杂的操作方式。而一个纹理丰富自然的画作,往往会用多个笔画来完成。如何对笔画进行连接、确定笔画间的覆盖位置,已经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画作的绘制与使用将带来非常大的数据采集挑战。其实AI本质上是人类的工具和技术手段,并不是创作主体,它所呈现的知识与能力依然是内部插值,只是更加密集。AI艺术是数据库创作对人类作品的学习、模仿和组合。ChatGPT和AI确实改变了我们对传统艺术的一些认识,它的运算能力、认知能力、整合能力、判断能力和逻辑能力,都远超我们个体。但是就目前人工智能生成过程中的想象、调试、修改和补充等步骤来说,仍需要创作者全程的参与和把控,属于人的创作行为;AI艺术品的产生过程包括人的先前智力投入和算法自动生成两部分,前者决定并控制后者,人的主观意志、价值判断与审美标准表现在算法生成的过程中。此外,以过程为导向的判断标准,要求创作过程能体现作者的个性与意图;以结果为导向的判断标准,要求作品具有满足观者审美的价值。对AI艺术品的独创性认定而言,如果采用单一以结果为导向或以过程为导向的判断标准,皆存在不足。贡布里希说:“实际上没有艺术这种东西,只有艺术家而已。”所以只要这个世界上还存在艺术家,艺术就不会终结。可以说当代艺术更像是一场“实验”、一次“探索”、一个“过程”。并且随着不断发展的技术,未来的艺术将会有更多的可能性。通过与AI、其他人工制品、自然物相结合,艺术家将能够创作出我们现在无法想象到的作品。不过,无论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何花样翻新,艺术总是会不断回归到人原本生活的世界,回归到我们具体的生存体验。艺术的边界可以被不断扩展,艺术的行为可以不断变化,但是艺术永远不会终结。(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就是观众。第一便是身体必须成为创作展示的客体,让身体成为创作的素材;第二就是将观众的身心活动纳入艺术创作的进程。在这个创作当中,需要调动观众本身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例如2015年,大卫巴鲁拉在巴黎当代艺博会中展出了一件行为艺术作品(图4):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展出的陶瓷材质的徽章,另一部分则是由艺术家和扒手共同完成的:扒手会偷偷从展架上取下展品放进观众的口袋或包里,每完成一次动作扒手都会在原本徽章的位置记录下相应的时间,当徽章一个个消失后,展区中就只剩下了时间。作品最后会以碎片的形式随着人们离开,并将它们散布到各个地方,最终每一个观众都成了艺术品的参与者。按照一般观点来说,上述这种现象很难被界定为美学,因为它几乎和一般的美学没有什么联系。不过,人们仍然能够将它认定为艺术作品。因为德意志著名思想家黑格尔的“艺术史终结论”把美学完全从哲学中解放了出来,从而使美学重新回到艺术本体。其实从杜尚开始,艺术已经不再需要艺术品了,它已经被还原成了一种行为、一种姿态。对待当代艺术,应该抛开模式化的标准,而不是用固定的法则进行衡量和创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如此,行为艺术才能更加贴近艺术作品的本质:还原自身,表达自我。人工智能的开发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艺术家也开始研究机器的艺术行为。相关艺术家逐渐进入人机交互领域以开展探索活动,时至今日,人工智能已经被运用到作品当中。例如英国伦敦设计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名为爱达:机器人画像(图5)的展览,展示了三张由机器人创作的自画像,为了尽可能像人类,艺术家还把机器的绘画风格在预设上调整为抽象。早在1959年,瑞士艺术家丁格力就试图让机器人在画布上作画。此后,艺术家莱昂内尔制造了能够根据密度进行自主绘画的机器人。行为艺术家斯蒂拉克也做过相关的实验,展示了人类与AI共舞的可能性。这些例子也引发了大家对艺术定义的重新思考:机器人的绘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