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产权
视角
农民
合作社
剩余
控制权
优化
配置
研究
年第 期总第 期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收稿日期: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化与经济发展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协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作者简介:盛安琪()女安徽蚌埠人博士生讲师从事涉农产业经济研究耿献辉()男河北保定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研究通讯作者:周应恒()男湖南长沙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农业经济管理研究 产权视角下农民合作社剩余控制权优化配置研究盛安琪耿献辉周应恒(.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南京 .安徽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安徽 蚌埠.江西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 南昌)摘 要:基于 年安徽、江苏、山西、吉林四省共 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与倾向得分匹配模型分析剩余控制权的设计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具体通过分析股权集中度和重要职务关联度的高低来分析剩余控制权的设计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 实证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的提高与重要职务关联度的加深有利于合作社绩效的提升但其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关键词:剩余控制权股权集中度运营绩效中图分类号:.文献标志码:文章编号:()引 言十九大报告将“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位置 年和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提出明确要求为助力合作社产权改革提供了政策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立在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之上地涵盖了农产品加工、销售、物流的产供销一体化基层农村互助组织与散户经营相比农民合作社能够最大限度地整合资源 年 月底我国依法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万家农民合作社辐射带动全国近一半的农户 然而合作社的发展质量和绩效却不尽人意 为此经国务院同意 年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等 个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提升农民合作社规范化水平等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 年 月为规范合作社财务行为保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又制定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制度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合作社治理问题更为复杂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合作社植根于农村具有明显的乡土化特点受农村地缘与社会环境影响较大极易导致合作社治理的松散化第二合作社大规模建立其中大部分相应的产权没有明晰难以避免地存在部分人员“搭便车”等机会主义行为 第三中国的合作社自诞生伊始就受政策导向的影响具有较强的政府主导特点这固然有利于合作社的规范化发展但也影响了小农创造性与能力的发挥 特别是随着合作社发展类型的多元化影响合作社绩效的因素也更加复杂合作社的治理要从合作社内部权力配置和使用方面下功夫 剩余控制权是指事前并没有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的决定资产在合同所限定的特殊用途之外如何被使用的决策权 当出现合同中未事先约定的特殊情况时有权作出决策的主体就享有剩余控制权 合作社剩余控制权的制度安排影响决定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原则与发展方向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许许多多不确定性问题同样需要用剩余控制权来克服化解合理优化配置剩余控制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委托代理理论侧重研究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视角下的股东利益问题 合作社的全体社员共同掌握资产剩余控制权 而决策管理权的落实却存在差异部分合作社采取社员“一人一票”的决策原则有些合作社则采取“一人多票”或“一股多票”的原则也有一些合作社由核心成员完全掌握决策权 在国际研究中关于合作社的研究聚焦的是管理者与全体社员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其中管理者为代理人社员为委托人 而中国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少数核心社员控制合作社的情况在中国较为普遍发展出一种“核心外围”结构这就演变成双重代理模式全体社员与经营者之间、普通社员与核心社员之间均存在委托代理关系 核心社员拥有较强的能力与关系网掌握更多的信息加之与普通社员之间的利益分化极易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核心社员通过把控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倾轧普通社员的利益因此应该控制股权的集中程度、控制重要职位的关联程度以弱化管理层与大股东对剩余控制权的控制减少对中小社员利益的倾轧 但股权集中度与重要职位关联程度的提高一定是不好的吗?这种剩余控制权向管理层的集中倾斜是否也有利于合作社的经营与稳定呢?本文则重点探析各地不同合作社的股权集中度与重要职务关联度设计模式以及其对剩余控制权的深层次影响梳理合作社治理结构的原则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文献综述基于合作社产权治理方式的不同 及 ()从所有权视角出发构建了二叉树划分框架在这一分类中两种极端形态分别是传统合作社和投资者导向企业()资本外联型合作社和投资者股份合作社完全突破了传统合作社原则虽然合作社性质未完全转变但在实质上已经与投资者导向企业类似 廖媛红()在此基础上将划分标准从单一的所有权视角扩展到控制权与收益权将合作社分为传统型合作社、现代型合作社与中间型合作社从合作社领办主体的性质角度 张晓山()首先提出我国农民合作社的主要形式是大户领办和公司加入相结合合作社能否健康发展取决于从事农产品生产或营销的专业农户是否成 为 合 作 社 的 利 益 主 体 徐 旭 初 与 吴 彬()将合作社的治理类型划分为“农民主导型”“企业主导型”与“相关组织主导型”吴晨()按牵头人(单位)的特征将农民合作社分为“社区集体组织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型”“政府主导型”“农村专业大户型”和“供销社型”另外还有根据社员的角色感知差异对合作社进行划分的如 基于社员的角色感知程度将合作社分为传统型合作社、企业化合作社、衰退型合作社与非合作社型即发展前期为合作社后来逐渐转变为非合作社形式 吴彬、徐旭初()认为合作社社员除具有投资者与惠顾者身份外还具有决策者的角色从而构建了一个基于社员在投资者、惠顾者与控制者三种角色方面匹配度的合作社治理结构分析框盛安琪耿献辉周应恒:产权视角下农民合作社剩余控制权优化配置研究架 陆倩、向云()在此基础上把合作社在所有权、决策权和剩余利润索取权方面的集中程度作为衡量标准将合作社分为“大户(资本)奉献型”“决策权与剩余利润索取权架空型”“才华攫取型”与“决策权集中型”等八种类型从梳理合作社的类型可见无论是国外立足于产权结构本身进行分类还是国内领办主体与社员匹配度进行分类都是基于产权视角 而追根溯源由于大部分合作社领办主体是合作社实际的控制权人故而以合作社的领办主体为标准的分类大部分也可归纳为依据产权进行的分类在这类合作社中社员在惠顾者角色、投资者角色与控制者角色三方面的感知匹配度从社员层面反映了合作社的剩余利润索取权、所有权与控制权均属于合作社的产权治理范畴 对农民合作社的治理机制研究及产权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合作社治理机制()把治理结构视为市场、科层制和混合体的集合合作社就是一种将农户外部交易内部化以避免加工企业或其他农产品购买者机会主义行为的治理结构 ()强调社员承诺对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性社员承诺缺失将对合作社的融资能力及生存能力产生严重威胁继而合作社服务社员的能力将受到影响()提出合作社广泛存在管理者控制问题经理人员与合作社外部利益相关者的联系较弱合作社内部成员的参与程度较低因而极易滋生经理人员的机会主义倾向 关于合作社治理对绩效的影响()和()观点相左 认为由于合作社管理者不拥有剩余索取权改善的经营管理收益与个人资产不挂钩从而滋生投机取巧行为进而增加合作社运营成本 则从合作社性质出发认为合作社作为成员基于共同目标自发形成的互助组织成员属于利益共同体为农户有效监督合作社运营提供了动力和机会从而可以降低所有权成本和决策成本从合作社发展沿革上看我国农民合作社在其自身的发展进程中呈现出明显的异化现象 异化主要体现在合作社的章程、产权结构、目标、民主管理和利 益 分 配 等 诸 多 方 面(黄 胜 忠 等)相关文献多为研究合作社模式的划分议题以及各种模式对生产经营效率的影响也有部分研究关注不同模式的农民合作社对盈余分配的影响 徐旭初()提出了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社控制权分析框架 其内涵是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以及所有权结构之下合作社成员有形的经济能力决定了合作社内部规则如何构建与运作而机构和规则、信任和认同又最终决定了合作社控制权的实际运作(二)合作社产权()依据成员对投资者和惠顾者这两种成员角色的认识差异把合作社产权类型分为四种典型据此分析作为一个集体存在的传统合作社非常强调成员的惠顾者角色成员的交易需求明显强于投资需求 国内学者对合作社剩余控制权的机制探索了一些本土化的解释范式 廖媛红()从产权安排研究视角分析“平均股权”和“数股独大”合作社的治理利弊其结果证实了合作社内部社会资本对成员满意度的正向影响 还有黄祖辉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能力和关系的合作社剩余控制权设计框架在这一分析框架下合作社成员的经济能力决定了组织机构的运作模式成员间的社会关系网则对机构控制权的实际运作产生决定性影响 刘同山、礼祥智()从关系视角论述了其对我国农民合作社偏倚性控制权结构所形成的有效约束肯定农村差序格局社会关系在我国农民合作社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崔宝玉()构建基于“股权社会资本”的合作社分析框架将社会资本概念纳入合作社研究当中通过对国内外合作社治理现状的研究进行梳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第 期 .理发现大部分聚焦于对所有权、决策权与剩余利润索取权的探究而较少讨论剩余控制权 其原因在于大部分合作社仍属于集体所有制组织社员将资产投入合作社后个体不再具有占有权与处置权合作社的使用权主要体现为生产指导、技术培训等服务而现有研究表明大部分合作社在提供技术指导与培训等服务方面差异不大 由此可以看出合作社产权治理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为所有权、决策权与剩余利润索取权方面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为这些权利是集中于合作社的核心领导人手中还是分散于普通社员手中本文把对剩余控制权的分析聚焦于股权集中度与重要职位关联程度的考察以及这二者的高低变动对经营绩效的影响 本文与以往研究的区别主要在于:()目前虽有文献对合作社剩余控制权进行探讨但大多集中在合作社治理框架层面很少有剩余控制权设置对合作社绩效的实证研究()目前有关合作社绩效的相关研究当中很少有对农民主导型合作社进行的针对性研究 本文重点关注农民主导型合作社的治理机制异质性()目前关于剩余控制权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上市公司领域 本文将其推广到合作社领域二、研究假设原则上合作社应建立包含成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在内的三会制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种种问题部分合作社三会制度建立不完善也有许多合作社虽建立起三会制度但却存在成员代表大会长期不召开、重大事项由少数管理者讨论解决等问题这就使得剩余控制权向大股东与管理层集中有可能损害到普通社员的利益而影响其盈余分红 另外股权集中度的提高、重要职位关联程度的加深以及剩余控制权向管理层的集中都有利于合作社的长期稳定与运营对于合作社绩效能力的提升有正向作用 合作社的剩余控制权设置对合作社绩效到底有着怎样的影响我们将从以下几方面论证股权集中度对合作社绩效的影响第一虽然农民合作社不同于其他组织但在同样追求盈利时就需要考虑自身的股权结构和经营绩效 合作社全体社员共同拥有合作社产权股东并不拥有其全部产权在理想状态中农民合作社的股权集中度应与合作社绩效呈负向关系但实际情况是核心成员掌握剩余控制权对于生产要素的配置具有重要作用 国内外学者以合作社为研究主体对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的研究虽然并不多但得出的结论均为高股权集中度有助于提升农民合作社绩效 刘洁等()认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绩效与其制度结构密切相关制度结构中的股权集中度等因素均对合作社的绩效有显著影响但股权集中度过高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合作社绩效的提高第二对任何一个企业或组织而言股权集中度的不同必然会影响合作社的决策制定而决策制定直接影响治理方式进而影响合作社的整体经营成效 股权集中度越高越能极大促进合作社的决策效率 以往的研究中也有构建了合作社治理的“股权社会资本”分析框架提出大农户通过股权与社会资本的相互配合从而实现对合作社的控制 有利于合作社整体效率机制的发挥第三基于种种现实原因目前在我国农民合作社的管理体系中理事会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