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偿付“历史之债”:论债责伦理与社会记忆再生产.pdf
下载文档

ID:2747449

大小:8.70MB

页数:1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偿付 历史 论债责 伦理 社会 记忆 再生产
思想战线2023年第5期第49卷沁.5,2023Vol.49 偿付“历史之侦:论侦贞伦理与社会记忆再生产丁华东,张燕摘要:债责伦理不仅仅指向经济伦理,更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伦理,具有责任伦理、历史伦理、记忆伦理、情感伦理、发展伦理等性质。将债责伦理引入社会记忆再生产,对坚定唯物史观立场、增强个体身份意识和群体认同、解释社会记忆再生产行动逻辑、深化文化遗产保护历史认知、提高社会记忆意义再生产意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债责伦理角度看,社会记忆再生产既需要推进担负前辈未曾偿付的债责,更需要以记忆管理方式推动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促进记忆资源的开发、传播与共享,在记忆传承中培育红色记忆开创者,并审慎检视数字记忆转型带来的殖民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在社会记忆再生产中,不仅有义务记住过去,偿付“历史之债;更需要面向未来,创造更加美好的世界。关键词:债责伦理;社会记忆;再生产;责任伦理;记忆伦理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78X(2023)05-0104-13 人是善千记忆的动物。作为个体,如果没有记忆,人便无法认识和思维;作为群体,如果没有记忆,社会也无法进步和发展。自哈布瓦赫提出并探讨“集体记忆”以来,社会记忆已进入多学科视域,人们充分认识到一个没有记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没有记忆的国家是一个没有希塑的国家;充分认识到记忆不但关系到人类生存的维系、知识的积淀、文明的延续,更关系到人类尊严的维护和社会正义的捍卫。牢记历史,勿忘过去,不仅仅在千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从历史中汲取思想动力、行动智慧和经验教训,还在千它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在记忆的伦理中,玛格利特将“义务”概念引入记忆问题,讨论“我们有义务记住过去的人和事物吗?”“如果有的话,该义务的性质是什么?”“谁是那个有记住义务的我们?等问题。虽然玛格利特认为“绝对的恶和反人类罪,如奴役、驱逐平民和集体灭绝等”是全人类都应该或有义务记住的事悄,但笔者认为人类“有义务记住的事情“绝不仅限千此,它应该渗透在更为普遍的社会记忆行为中。在人类的记忆事业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道德责任,它对社会记忆再生产又有何影响,玛格利特开辟的研究道路似乎还可接续前行,一方面深化对“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为社会记忆再生产实践提供道德规范和思想动力。一、债责伦理: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伦理(一)“清偿债务”:债与债责在法律上,债”是指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经济权利和义务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债权人有依法要求债务人偿还钱财和履行一定的行为义务,而债务人则必须依法对债权人承担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义务。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档案记忆再生产阶段性成果(19BTQ093)作者简介:丁华东,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444);张燕,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当代实践”研究基地研究员(上海,201620)。104 偿付“历史之债勹论债责伦理与杜会记忆再生产丁华东,张燕债责,简单说即偿还债务的责任,既是法律上规定的债务人需承担的义务,也是道德上要求的债务人需承担的义务。债”在文字学意义上是“从人从责,在古汉语中,债与责皆发古音债(zhai),音近义通,后来音义虽然都发生变化,但反倒强化了债”与“责的关联,意即清偿债务是负债人的基本责任。在债与责的关系上,民法学界存在一种债责不分学说”,即债”与“责任”是不可截然分离。台湾学者林诚二认为:侦务必以责任为前提,亦惟有如是,债权始得有其法律上之力量;责任乃债权关系为法的认定之基础债之本质在千责任,债与责任截然不可分离,亦即债务系为责任所包含。无债务之责任系一种空洞概念,失其法律上之价值。由北京大学法学院魏振瀛教授也指出,中国古代“责任与债务是联系在一起的,责任(实质意义上)是不履行债务的后果”。正是基千债务与责任之间的不可分割性,债责巳成为社会中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一项基本伦理准则债责伦理。仅从经济角度看,债务人欠侦还钱、清偿债务是天经地义、不证自明的公理,也是维系传统社会秩序的重要道德力量。费孝通说中国传统社会是乡土社会,是“面对面的熟人社群,在乡土社会中不需要文字,人们之间H常的借贷行为也不需要“立字为据,完全是靠着传统的礼法和信念来确保债务的兑现。“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冤有头,债有主”,这些传统乡土社会中的流行语,反映出债责作为一种基本观念和道德准则,已根深蒂固地生存千社会机体之中。(二)从经济伦理到社会伦理:债责伦理的普遍性魏振瀛教授指出:根据历史资料,民法上的债最早起源千古代西亚地区文明中基于买卖契约和借贷契约的欠物或者欠钱;中国法上的债起源千基千借贷契约和买卖契约的欠钱或者欠物;罗马法上的债起源千具有私犯性质的罚金责任。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断定债的起源、债责观念及其伦理规范最初都源千经济领域,属千某种经济伦理范畴。但在社会的发展演化中,债的对象(标的)逐渐超越“钱物”,涵括更为丰富的权利、情感、恩惠、人伦、历史等等,债责关系由此突破经济领域的债权债务关系,逐步演变为更具有广泛意义的家庭伦理、社会伦理或历史伦理。在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债责与对父母、先辈的亏欠、感恩、孝敬等相关联。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本元素,包括敬养父母、生育后代、推恩及人、忠孝两全、缅怀先祖等等,子女对父母、先辈孝敬(顺)的前提和内在根基就在千子女从来到人世就欠下父母的一份感情债,一种“原债,即“生命之债”“生养之恩大过天”,行孝(孝敬)是对父母亏欠、恩惠的偿还方式或行为。刘亚秋在记忆伦理与延迟的弥补一文中指出:在“生者”(现在)与“死者”(过去)的记忆交流中,普遍存在着生者对死者进行各种悼念的代际记忆传承现象。对千逝去的父辈,无论子辈生前孝与不孝,都在内心存在对父辈的亏欠,并通过祭奠仪式做出“延迟的弥补。尽管弥补有所延迟,但一种亏欠的感觉激发起个体”向未来世代缴纳它已经尤法向过去世代所缴纳的债务”雇)不仅如此,传统社会中,儒家还历来把孝与感恩视为“人伦之公理将其作为维护社会伦理关系和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并且把孝、感恩与“忠君”“爱国”相联系,以“孝”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出发点,使孝与感恩这种调节亲子关系的家庭伦理规范扩展为具有社会普遍意义的行为准则。费孝通先生曾说,中国传统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联系的增加,社会范围是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在债责的差序格心王艳霞:论民法上的侦责关系,法制与社会2009年第2期。魏振瀛:债与民事责任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法学家2013年第1期。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0页。魏振瀛:债与民事责任的起源及其相互关系,法学家2013年第1期。刘亚秋:记忆伦理与延迟的弥补论记忆中的生和死,江海学刊2018年第3期。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30页。105 思想战线2023年第5期第49卷心.5,2023Vol.49 局”中,可以看到债责主体即债权与债务关系已由同时代的、单纯一对一的个体或群体,推展至不同时代(世代)、不同范畴的个休或群休,如子女与父母、后代与前辈、臣民与君主、个人与国家等等;偿侦的方式也由偿还钱物推展至感情、态度、行为、行动,如尊敬、恭顺、谦卑、效忠、报恩等等。在不同时代(世代)债责伦理关系中,后代(后辈)对前代(前辈)所欠债务的偿付,除了孝顺、报恩、追思、缅怀之外,还涉及对前辈遗产的态度。法国哲学家保罗利科在记忆,历史,遗忘中,首次将债责“引入到记忆伦理探讨中来,他指出:债责和遗产息息相关。我们对那些和我们同属的、先我们离世的人是负债的。记忆的责任,不仅是保存巳经过去的事实的物质、书写或其他形式的痕迹,而且保持对这些我们下文会说不再存在,但巳经存在过的他者的负有债务感。我们会说,偿还债务,以及清点遗产。”心保罗利科不仅强调“我们“对“我们的前辈”是负有债务(感)的,而且将其作为记忆的责任加以考量,相关共同体成员会不自觉卷入一种文化连带责任中这种文化连带责任具有一种不同千政治连带责任的力址,它”意味着存在一种共同体维度的道德记忆,是“历史身份的根源。利科的论述为我们将债责伦理引入社会记忆再生产打开了“天窗”和“接口”。(三)债责伦理作为社会普遍伦理的特质债责伦理作为一种普遍的、潜在的伦理道德规制,深藏在社会行为和社会运行之中,具有普遍的约束力。从与其他伦理的关系看,债责伦理具有以下特质。1.债责伦理是一种责任伦理债责伦理首先与责任相关联,债的本质特征就是责任。康德曾说:责任是一切道德价值的泉源在责任面前一切其他动机都黯然失色。对人来说责任具有一种必要性,也可叫做自我强制性或约束性,所以在伦理学上,责任和义务两者并没有什么本质不同,都是一个人必须去做的事情。,飞)“责任伦理”这一概念首度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并与“信念伦理”相比照。20世纪中叶以来,经由诸多学者的研究探索,责任伦理”得以不断延展问题域,呈现出多维视野,包括企业责任伦理、行政责任伦理、学术责任伦理、环境责任伦理、社会责任伦理以至全球责任伦理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多元价值冲突与自我价值境遇困惑,责任伦理作为“一种与现代人所面临的特定价值处境相适应的价值立场,愈加引人关注。特别是它作为“一种超越时空界限的伦理,将传统伦理的道德对象从着眼当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放大至不同代际、群体和地域。从这一意义上,债责伦理可归为责任伦理的一个内在维度,具有同一的本质规定性,同时又因以偿债”为内核而具有特殊的伦理意蕴。2.债责伦理是一种历史伦理在充分肯定债责作为责任伦理的前设下,尚可进一步说,这种责任理论更是一种历史伦理。人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的一切社会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在历史的时空中进行的,如果说人与人的伦理规范即为传统伦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即为环境伦理,那么人与历史本身之间的关心即为历史伦理,它是“人对历史事实所应采取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要求,它反映了人与历史的价值关系,以及通过这种价值关系所反映的现实中人的伦理关系”。历史伦理反映并强化我们对历史、对过去的认知、观念、态度和责任,人类是需要在“历史为我们已经建构成的伦理网格中存在、生活的,并得以反思过去、创造历史、开拓未来。”正是在历史的连续性和责任的历史性中,债责伦理不断提出人类应当担负历史责任的伦理义务。CD法保罗利科:记忆,历史,遗忘,李彦芩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112-113页。法保罗利科:记忆,历史,遗忘,李彦芩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641页。法保罗利科:记忆,历史,遗忘,李彦芩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641页注释。德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苗力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5-6页。贺来:现代人的价值处境与“责任伦理”的自觉,江海学刊2004年第4期。贾志雄,宫玉宽:责任伦理:变革时代的伦理探索,理论导刊2017年第1期。王建光:人对历史的伦理:不可忽视的大学生品德养成教育,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第12期。106 3.债责伦理是一种记忆伦理偿付“历史之债勹论债责伦理与杜会记忆再生产丁华东,张燕在记忆中的历史中,阿莱达阿斯曼引用托马斯尼培尔代的话说:“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之处就在千,他知道自己的祖父是谁。CD作为一种历史伦理,债责所关心和处理的不仅是同代人或当代人的关系问题,更涉及子女与父母(父辈)、后代与前代、当代与历史之间的关系问题,它不是现实的债务”,而是历史的债务,是记住的责任与义务。历史已经过去,需要人们记住;历史也有过错、罪恶,需要公正评价,吸取教训。记住历史,善待历史,维护历史真实,是记忆的基本责任。利科指出:债责的概念,重要的是不能将其局限在罪责的概念上(2)债责标志着,就遗产来说,我们对过去的依赖。记忆的责任就是通过记忆,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异千自身的他者的责任。4.债责伦理是一种情感伦理张爱玲在经过李鸿章故居时,曾说过这么一旬话:“我没有赶上看见他们,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