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报纸发声:1950年代初上海工人读报小组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747428

大小:5.18MB

页数:7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报纸 发声 1950 年代初 上海 工人 读报 小组 研究
74现代中文学刊双月刊2023年第3 期(总第8 4 期)BimonthlyNO.3,2023Sum NO.84Journal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报纸发声:1 9 5 0 年代初上海工人读报小组研究孙维(上海大学文学院)内容提要:本文考察了1 9 5 0 年代上海工人读报活动,在读报活动中,作为上海地方报刊的劳动报为培养读报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读报运动中形成新的群众读报、办报方式;读报文化利用报纸重塑全新的城市工人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读报影响了后来的工人书面语写作,它不仅让工人学文化,听时事,也有力促进了工厂生产,让报纸成功介入工厂生产,渗透到工人的情感生活中。读报组不断的培养读报员和团结大多数工人群众,由此也有助于形成了单位情感共同体。关键词:读报、读报员、劳动报、口语文化一、读:从阅读史到朗读史阅读史研究者认为以声音媒介为主的听读是前现代阅读方式,1 8 世纪前人声仍然是重要的表达情感手段。随着扩音技术的发明,2 0 世纪后直接的人声传播逐渐衰落,这一变化深刻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本雅明发现一战后回到家乡的士兵全部沉默不语,在他看来,正是战争改变了现代人的感官,重新召唤讲故事的人以有效应对印刷资本主义带来的灵光消逝与经验贫乏。在书籍的秩序中,夏蒂埃考察西方现代阅读方式如何诞生了现代读者,启蒙运动之后,视觉文化逐渐取代听觉文化并取得优势地位,“西方现代文明,就是建立在视觉这一感官主导地位之上的”,2 1 8 世纪欧洲去声音化的阅读文化普遍营造“默读”环境,印刷技术的改进和印刷物的暴涨需要推进阅读速度,于是,“从大声朗读到默读行为成为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转变”,在夏蒂埃看来,正是“默读”的阅读方式催生了资产阶级主体。320世纪初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进程中,也曾有过“言文一致”运动,书面语和口语的不一致说明了通过声音转化书面语的重要性。在中国,报刊的普及仍然需要借助人声。有学者从声音文化的角度关注中国近代报刊的“俗讲”现象,早期中国京话日报和申报等报纸,经由各地讲报所的“讲报”活动进人下层社会,“这些讲报所往往与圣谕宣讲结合在一起”,如此读报成为一种类似集市节庆的娱乐功能,不识字的民众“与其说是遗憾不能自己读报,不如说是唯恐聚集之将散,娱乐活动夏然而止”。4 在现代文化传播格局中重新重视人声,目的是为了找回语言因原初意义的耗散而造成的词与物分隔。声音可以穿透纸张书写、机械复制等物质媒介的限制,通过恢复人声的直接交流,反思印刷资本主义的宰制,后者在提高传播速度的同时抹去了人的情感,以及说话情境丰富的“歧义”。中国最初的吟诵源于蒙学,这种朗读活动在启蒙者和听众(被启蒙者)之间展开;五四时期在胡适等人提倡“手口”一致的新文化改革后,朗诵演讲运动曾方兴未艾,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中也有知识分子为动员工人,下工厂给工厂朗读,让工人学习文化,所有这些活动的主体还是知识分子或青年学生,工人只是作为倾听者,自身仍然没有获得朗诵的能力和权利。工人朗读活动最早可追溯到1 9 世纪中叶古巴工厂。1 8 6 5 年6 月2 1 日,费加罗雪茄工厂从识字工人中选出朗读者,进行了首次朗读,自此,工厂里的朗读者成为古巴雪茄工厂里的一项传统。苏联在战争及和平建设时大量征用声音媒介作为宣传工具,成功75现代中文学刊进行了战争动员和民族动员,电台除了播放政治新闻,还设有小说联播等娱乐专栏。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不仅高度重视办报,也重视新型媒介的国家动员功能。“按照列宁的说法,报纸的教育宣传力量比期刊要大,书则更次之”。列宁之所以认为报纸比期刊重要,就是因为报纸不仅能及时传播重要新闻,还因为“日报”与资本主义休闲文化的“夜报”“晚报”大不相同:日报除了传播政策法令社论,还能组织和引导人民的日常生活。列宁号召报刊要接近人民生活,“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7 强调要建立更高级的鼓动方式,所谓“更高级”,就是要求政治不能太生硬,意识形态要更体现出生动的召唤功能,以寻求民众的积极赞同。抗战爆发后,简陋的物质条件都迫使中国知识界开始重视声音媒介的重要性,它不仅成为政治艺术化的手段,更是艺术政治化的新形式,在街头剧、民众剧团以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声口叙事上都体现了4 0 年代解放区文艺的新颖性。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重视办报,1 9 3 3 年8 月1 0 日红色中华即要求它“不仅是报纸,而且是学校”。“毛泽东在“整风”运动后亲自抓解放日报改版,让报纸重视报道地方政治生活,毛泽东指出“整风”前最大问题是中央的声音不能贯彻到乡村基层社会,直至2 0 世纪四五十年代,一个现实难题是区乡负责干部也常常不识字,报纸虽然发行到了基层,但是作为党的“喉舌”,如何让其真正发出声音?这是一个技术问题。这一现实难题早在江西苏维埃时期就尝试解决,苏区“读报组”就是最重要的方式。1 9 3 2 年7 月2 0日,湘赣省委要求“各级宣传组织应领导同志划分读报组”,同时还要求读报组应根据具体对象采取不同的读报方法。1 9 3 3 年红星报从第7 期开设读报工作专栏,1 介绍、组织和指导读报。1 9 3 8 年1 2 月边区政府进一步要求“读报进村”:“普遍建立读报组,吸收广大的群众到无数的读报组来”,到1 9 4 0 年3月仅边区群众报就组织了2 1 个模范大众读报小组和6 0 8 个大众通讯员,全边区有一万多群众加人读报组。2 1 9 4 4 年1 1 月,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进一步强调读报进入合作社:各地尚未进行读报的识字组、变工队、合作社、妇纺组等,在可能的条件下,均应组织读报;各地区乡千部、小学教师、工作人员及一切文化工作者,均应积极组织这个工作,应该细心研究群众的兴趣所在,以便引起群众参加读报的热情;应该使读报工作与群众的生产、卫生、识字、娱乐及各种日常问题的解决相联系,并应注意培养群众中的积极份子,以便使读报组成为能够持久的团结群众推动工作的核心13可见,苏区读报活动上承中国的“圣谕宣讲”传统,外续中西左翼办报实践,解放区的“劳动读报组”为建国后读报运动,尤其是上海读报活动积累了经验。二、作为生活方式的读报本节重点论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的读报运动。上海开埠后即成为全国报刊生产中心,由此培养了上海人买报读报的生活习惯,2 0 世纪初的上海主要流行休闲的“夜报”“晚报”和“小报”。新中国成立后上海急需改造以娱乐阅读为时尚的“夜报”文化,而日报取代晚报,是重要的政治事件,罗伯特弗尔福德认为日报的出现是公众认识论变化的标志:新闻业始于一些零散的小册子、月刊和周报,这些出版物最终促成了日报的诞生,这一新闻创新可能比此后新闻业的任何发展都更具意义。日报体现了公众认识的一个根本变化,它的诞生代表其跨越了一条重大的分水岭。哲学家黑格尔在日报的早期阶段就看到了这一点,他说这种读报的仪式就相当于世俗的晨祷。新闻业创造了一种新的人类欲望:对有关时事的新鲜故事的饥渴。14黑格尔将日报当作现代社会的“晨祷”,形象地说明日报控制大众精神的神学性力量,日报也使得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新中国成立后,如何治理“魔都”,把消费型上海变成生产型上海,是共产党进城“赶考”的新课题,但起初“究竟如何管治城市,共产党毫无经验,领导人也承认感到手足无措。5 关于上海办报,早在1 9 4 5 年毛泽东电报要求“以群众面目出现的日报,必须尽速出版”,1 6 在具体策略上,要求办“以群众面目出现的报纸”,“既充分地要求普遍性的文化领导权,又要求有地方性的喜闻乐见的形式,显示着文化治理上的既硬又软、既政治又文化的治理方式。可是群众面目的报纸是什么样子呢?对于有成熟消费趣味的上海,延安经验还没有提供给城市群众,市民城市的办报方式,这也是建国后报刊不断调整整顿的原因。7 1 9 5 3 年报刊分级制实行后,地方报纸重新定义了报刊的地方身份,中央报刊和地方报刊功能定位进一步细分,地方报除了要与中央报刊保持舆论一律外,其另一功能即组织地方文化活动,培养地方报刊的通讯员,为当地文化和生产建设服务。与中央大报相比,地方报纸除了转载大报重要新闻外,还及时刊载地方消息和身边新闻,因此与读者联系更紧密,也更亲和。劳动报即是解放后专为上海工人创办的地方报,它在5 0 一6 0 年代工厂读报中起了重要作用。上海工人对“劳动报”的重视正体现了雷蒙威廉斯指现代中文学刊76出的,地方报纸在文化组织功能中的优先地位。1 8新中国读报运动1 9 5 0 年始在城市工厂推行,成为工厂识字扫盲、文化学习、政治动员和群众娱乐的重要组织形式。上海工人作为新中国工人的派头兵,其文化建设自然走在前列。上海的读报工作开始于1950年1 2 月2 0 日华东军政委员会新闻出版局(后文简称为华东出版局)召开的通讯和读报组工作会议之后。1 9 1 9 5 0 年4 月2 1 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通过的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报纸应当把建立和领导通讯员网和读报组的工作当做重要的政治任务”,“读报组应当是报纸内容的经常的和有组织的学习者和宣传者。读报组同时应当向报纸报告地方情况和群众意见”。2 决定明确了读报学习承担着宣传政治、组织群众和向报纸编辑部报告基层实情的双向任务,这也是进城之后读报组率先在宣传网大力发展的原因。2 1 1 9 5 0 年1 0 月,中央新闻总署连续发文致华东出版局,要求“普遍了解各报读报组和工农通讯员工作开展的情况”,2 2 并要求各大行政区新闻出版局“调查各地读报组及工农通讯员工作情况”。2 3 华东出版局于1 2 月2 0 日召开华东各主要报纸的通讯和读报工作座谈会议,“交换1 9 5 0 年的通讯与读报工作情况及研讨、计划1 9 5 1 年的通讯和读报组工作”,2 4 上海市新闻出版处即要求“解放、劳动、青年、大公、新闻、文汇、新民、农民等八报各派编辑部负责工作同志”做好准备开好会议,2 5 以上可见宣传系统试图通过报纸来管理基层工人群众的策略。会后华东出版局还将浙江日报通讯工作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苏北日报开展工农通讯工作两点经验传达给各报社,自此以上海为首的华东读报工作全面启动。2 据此可知,通讯员网和“读报”组是新中国成立后双管齐下的文化建设运动,文宣部门创造性地将建设基层通讯员制度和读报员制度结合起来,读报员一般具有双重身份。1 9 5 1 年1 1 月2 8 日新闻总署发文各新闻出版处并发各报社的通报,转达政务院有关文化教育工作会议通知,再次要求基层单位“大力发展读报组的工作,使每一份报纸充分发挥作用”,2 7 这是在1 9 5 0 年全国第一次新闻工作会议通过的“三个决定”基础上要求推进读报组,2 8 并更进一步明确读报组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力提倡在全国发展读报组。到1 9 5 1 年底全国共建立读报组6 0 2 7 2个,其中上海已经组成读报组1 2 5 2 个,参加读报的工人达2 4 6 4 7 人,2 9 机关、工厂、学校、商店,甚至里弄居民和家庭妇女也被吸收到读报组中。读报小组并非松散的学习团体,因为承担重要的政治教育功能,各单位也重视对读报的组织,读报主要由单位工会对口管理。因为有的单位初办,没有经验或重视不够,也出现单位读报搞形式,甚至垮台的情况,“有的组由于读报员缺乏经验,群众对读报不感兴趣,有的组因天气炎热,工人们工作完毕需要洗澡洗衣服,晚上进夜校读书”,3 因此能够成功把下班的工人召集起来读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何处理工作和休息、其他教育机构的关系,如何让工人在日常事务之外,挤出时间,如何引起兴趣,如何克服天气等种种困难,这些都是对读报组的挑战。1 9 5 2 年上海读报组运动鼎盛时,各工厂读报组得到强化巩固。3 1三、读报员的技艺1952年访苏归来的劳模李顺达深有感触地说:“我希望大家学习苏联人民的先进经验,应该在读报组或者互助组等组织里,最好讨论讨论,来改进咱们的工作”,3 2 李顺达倡议学习苏联读报组里讨论生产问题,正是读报组在全国已成风气。前文指出上海总工会要求上海工人带头看报,并将总工会主办的劳动报指定为上海工人读报的主要材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