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常识
知识
科学
陈阿江
教授
环境
社会学
研究
方法
鄱陽湖學刊2023年第4 期D01:10.3969/j.issn.1674-6848.2023.04.005JournalofPoyangLakeNo.42023常识、知识与科学陈阿江教授谈环境社会学研究方法陈阿江王婧编者按:2 1 世纪初以来,中国环境社会学快速发展,河海大学社会学系陈阿江教授是这一领域的领跑者和代表性学者。他长期深耕于工业污染、面源污染、环境健康、垃圾治理、气候变化、绿色发展等诸多环境社会学议题,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2 0 0 0 年)、次生焦虑一一太湖流域水污染的社会解读(2 0 1 0年)、“癌症村”调查(2 0 1 3 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的困境与出路(2 0 1 6 年)、面源污染的社会成因及其应对一一太湖流域、巢湖流域农村地区的经验研究(2 0 2 0 年)等多部;在社会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社会学评论、探索与争鸣学海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录。2 0 2 2 年主持创办环境社会学集刊并担任主编。陈阿江教授不仅具有丰厚的学术理论积淀,而且在研究方法上不拘一格,颇有自己的心得。受鄱阳湖学刊委托,贵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王婧副教授邀请陈阿江教授就环境社会学研究方法进行访谈。毫无疑问,研究方法的推进是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最为关键的部分。环境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即环境问题兼具“科学”与“社会”双重属性,决定了环境社会学研究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理论和方法,或是局限于社会学其他分支学科的方法。在此次访谈中,陈阿江教授回答了王婧副教授提出的多个重要问题,谈到了如何在环境社会学研究中应用科学知识,如何对待当地人的常识,如何面向具体的环境问题以及在特殊的社会情境中学习、选择和创制适宜的研究方法,又如何运用综合比对法在研究中求实求真。总体而言,他强调在环境社会学研究中要从实求知,深耕中国社会,以最大可能精准呈现科学事实和社会事实为原则,打破研究方法上的教条主义和文本呈现上的墨守成规,形成具有中国特色和学科特性的研究方法,推动环境社会学的学科发展,形成符合中国实情和社会需求的研究成果。现将访谈内容分享如下。一、将科学作为常识王婧:陈老师,您好!我注意到您从撰写博士论文到现在的研究,一直都非常关注科学技术。作为社会学研究者,您在环境社会学研究中是如何处理科学技术与社会学研究的关系的?作者简介 陈阿江,河海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南京2 1 0 0 9 8);王婧,社会学博士,贵州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贵州贵阳5 5 0 0 2 5)42常识、知识与科学一一陈阿江教授谈环境社会学研究方法陈阿江:我在环境社会学研究里常说一句话:把科学当作背景知识或常识来使用。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环境社会学研究往往借助于环境这个特别的窗口、特殊的舞台来研究社会事实,把环境事实等科学技术议题作为社会学研究的前提来了解,自然科学成果在我们今天的环境社会学研究里常常作为背景或常识来使用。环境社会学涉及许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知识,比如污染问题常常与化学知识有关,当然也会涉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的知识。王婧:记得有段时间您正在研究环境健康议题,我无意中看到您的书桌上放了多本厚厚的医学书,当时感到很谊异。后来我自己也去了解癌症的发病机理,发现您在“癌症村”的研究成果里说得非常清楚。陈阿江:当我们在从事环境健康如“癌症村”等的研究时,要学习很多医学知识。当然我们不可能真正从事化学研究、环境科学研究或医学研究,但是如果缺乏这些前端的科学知识,你的研究将寸步难行,或者虽然写出了许多文字,却是缺乏解释力的,甚至会是南北辙的。因此,学习和理解与研究主题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知识是必需的。我对正在做医学社会学博士论文的学生说,你要成为半个医学生,因为只有当你明白这些科学知识以后,后端的社会学才不至于迷失方向,且有可能精准地推进。从此意义上讲,我们学习了解科学知识,其主要目的是为后端的社会学或社会科学服务的。将科学作为社会学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常识来使用,有助于理解社会事实,避免走偏。王婧:您可以说说具体的例子吗?陈阿江:比如2 0 1 0 年在江西某地一个“癌症村”进行调查时,居民指责磷肥厂是该村健康问题的根源,但根据我所掌握的科学知识,这个磷肥厂与癌症高发的关联程度应该很低。这是一家小肥料厂,只是购买了一些磷矿粉,将它与氮肥混合制成复合肥料,从磷矿粉的化学成分以及该磷肥厂的生产工艺都很难推断出它是居民癌症高发的原因。此外,他们还声称该村水质有问题,并且出示了江西省卫生防疫站的检测报告,其检验结论引用如下:该送检水样经分析,(刘宅)水样PH、浑浊度、氨氮、亚硝酸盐、总硬度、镉、溶解性总固体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其他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李宅)水样,浑浊度、氨氮、氯化物、总硬度、锰、锌超标,其他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事实上,该检测报告指出了哪些水质指标不合格、哪些合格。须知,不合格的饮用水并不一定导致癌症高发。就其成因来看,某些水质指标的不合格,有的可能是地质原因,有的则可能是历史上生产、生活影响造成的。虽然环境与居民癌症高发的关系极其复杂,且难以下一个简单的结论,但通过阅读科学文献,以及访问县疾控中心、环保局等机构,我们大致可以发现居民对健康问题原因的指向偏离事实,这一点应是比较清楚的。而他们的偏向,恰恰是与后面需要我们解读的社会背景与社会结构、社会关系有关联。事实上,居民的认知偏离,与其改革后尴尬的农场人身份、特殊的个人境遇都有密切的关系。科学事实与社会事实构成了这个研究重要的逻辑链。事实上,在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的十多年前,受害者或替弱势发声的人群发生认知偏离是常有的事。在某次会议上,一个NGO机构的发言者指着PPT上的图片说,垃圾焚烧厂燃烧不充分,以至于炉渣中还残留一些旧衣服。那个时候我已经做了很多垃圾焚烧厂的调查,起初也同情受害者,他们对垃圾焚烧厂都会有很大的意见,但不管怎么说,研究必须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我觉得发言人的说法值得怀疑,因为根据相关要求,生活垃圾焚烧炉炉陈阿江、程鹏立:“癌症-污染”的认知与风险应对一一基于若干“癌症村”的经验研究,学海2 0 1 1 年第3 期。43鄱陽湖學利2023年第4 期膛内的焚烧温度不得低于8 5 0。她是想通过显示“炉渣”里有衣服来证明炉温低而容易产生二嗯英。在早期技术不太完善、管理不够规范的情况下,炉温达不到8 5 0 是可能的,但即使达不到这个温度,炉温也不至于低太多,而且化纤类衣服放进焚烧炉即使燃烧不充分,应该也被熔融成团,不大可能像她所给出的图片那样在炉渣上出现完整的衣服。不管是无知还是故意,作假都是不可原谅的。这提醒我们,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或科学常识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就会出现方向性偏差。王婧:在此意义上看,您主持撰写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平面上升的生计影响与社区响应以色林错周边村庄为例将科学事实、社会事实逻辑链梳理得非常清楚,您能说说其中具体的研究方法吗?陈阿江:是的,这篇文章前面呈现的是科学事实,我们主要通过科学文献把它梳理清楚。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冰川融化速率加快,以冰川融水为主要补给源的湖泊出现湖平面上升的现象,湖平面上升淹没了周边地区。沿湖地区海拔低,水土条件好,这些地方被淹没,就会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发生一系列的社会事实。草场被淹没,面积减少,导致载畜量减少,影响当地牧民的生计。这一点很像水库移民因农田被淹而产生的生计影响,但因水库移民是人为影响,所以可以获得政策性补偿,而气候变化产生的经济社会影响,一般而言比较微弱,且尚无完整的应对政策。这样,村民通过讨论,把划分到户的草场重新合并形成集体放牧的格局,通过形成新的生产组织模式以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这里面的逻辑链很清楚,科学事实、社会事实的链条很长也很完整,或许可以成为气候变化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模式。科学作为背景或常识,是理解气候变化社会科学研究主题的基础。而我们的重心则在于研究气候变化对牧民生计的影响以及他们的集体性应对。我的一位早年毕业的博士最近在南疆进行实地调查,她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电话联系我,讨论实地调查的收获与疑问。她在塔里木河上游地区调查时,注意到了气候变化的社会影响。我们就此讨论了两种理想类型:一种是气候变化,因高山融水增多,使高海拔地区草场变得湿润,短期内有助于畜牧业的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可能存在风险;另一种是气候变化引发山洪、泥石流,使在峡谷里的一个乡镇被泥石流冲毁,不得不进行迁移,而迁移之后将面临生计和生活再适应的问题。通过不同类型的分析,我们发现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社会事实的影响链变得复杂且丰富了。王婧:请问您是如何了解自然科学成果,并将它作为一种“常识”运用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陈阿江:我高中是理科生,最喜欢化学这门课程;大学读的是工科,号称学过“四大化学”;读研究生之前工作了6 年,其中有几年是在化工矿山行业内部的技术刊物做翻译和编辑工作。早期所学的科学知识,在后来的研究中转化为我进行社会学研究的背景与常识。中学的数理化知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具备中学的数理化知识,但是能否把这些基础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则各有差异。比如用电热水壶烧水,我们都知道水的比热系数比较大,电是优质的能源,用电烧水是比较耗能的,因此应尽量用多少水烧多少水,但有时学生烧水,如果不是特别提醒,即使我们快要离开办公室了,他也多半会接满一壶水来烧,他没有想到喝不完的水会消耗不少电能。所以,就此而言,把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包括把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是十分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应用知识比学习科学还要重要。参见陈阿江、王昭、周伟:气候变化背景下湖平面上升的生计影响与社区响应一一以色林错周边村庄为例,云南社会科学2 0 1 9 年第2 期。44常识、知识与科学一一陈阿江教授谈环境社会学研究方法二、常识理性与科学王婧:由此可见,背景信息或常识非常重要,但是现实中的某些做法,比如您过去提到的环境治理中某些看似“高大上”实则荒唐的做法,又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仅仅是因为缺乏常识吗?陈阿江: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我想,支撑常识的背后或许还存在一般的理念或方法论的问题,我们不妨称之为“常识理性”。在前些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时期,简单的经济理性超越了常识理性,一家小小的工厂可以把整条河流甚至整个流域污染。现在某些地方的农村环境治理,为了打造想象中的美丽乡村,不准农民在房前屋后种菜,不准农民养猪养鸡。试想,如果有基本的常识,或者说能够从常识理性出发,这些问题就不大可能产生。我想,其实这也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一般方法论,它的底色是坚持常识理性。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讨论这个话题。试问,普通人的常识有没有意义?我们发现很多事情都是从常识理性出发的,比如小工厂往河道里排污水,老百姓看到这种场景,即使他没有什么环境科学的知识,也说不出什么科学道理,他也会凭经验和直觉认识到企业这样的做法是不妥当的。又比如一些环境治理要求农村无条件地变得很干净,这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治理吗?至少在目前阶段,美丽乡村建设需要与乡村发展、居民就业与收人保持适度的平衡。今年春节回家,村民讲了这样一件事:村里派人到竹园里去扫竹叶,村民觉得无比滑稽。按照当地的常识,竹园本是生产之地,非城市公园之类的景观之处,竹子一年四季掉叶子,落下后自然腐化回归土壤,还有必要进行环境整治吗?有的环境治理成本非常高,完全脱离当地人的实际和当地人的生活状态,这是我们所需要的治理吗?所以,普通人的常识是一种有意义的看问题的视角,值得重视。普通人文化程度不高,甚至不识字,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但他就真的傻吗?我们在农村里常常见到一些村民文化程度不高,但做事很有条理,管理也井井有条,你会发现他说的话是很有道理的,作出的判断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是非常有智慧的。费孝通曾对“知”与“智”进行过专门的辩论。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喇叭声,不知道怎么躲避,慌了手脚,这恰如城里人到乡下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