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融合
背景
高职
师范
专业人才
培养
探析
2023年第4 期(总1 4 8 期)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OFLIAONI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SEDITION)NO.4 2023GeneralNo.148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探析朴燕淑(辽宁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辽宁省沈阳市1 1 0 0 3 2)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教育行业需求日新月异,产教融合已成为创新人才的重点培养模式。为了达到高职师范专业与企业在教育上的深度融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实用型专业人才,探析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非常必要。目前,我国在高职师范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职业教育特性、企业需求开展人才教育活动。应采取根据企业产业技术需求转变教育理念、盘活校企合作资源、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培养机制及政府资金支持等措施,构建新型高职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适应企业需要的实用型专业人才。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范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64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8-3 8 9 8(2 0 2 3)0 4-0 1 1 3-0 3随着我国产教融合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对高职师范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进行模式创新是新时期高职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产教融合能够有效提高高职师范生的教学水准,既能帮助学生掌握较为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能帮助学生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的能力,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充分意识到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积极推动产教融合的发展,不断提升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和质量。一、概念界定根据对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内学者对产教融合的定义主要有微观和宏观层面的两种观点。微观层面的产教融合,将产教融合简单视为校企合作,认为产教融合的主体只有“企业”和“学校”,是指产教过程中的教育融合,主要包含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融合和教学内容与生产技术之间的融合,分别代表了育人方式和育人内容上的融合。宏观层面的产教融合被认为是产业体系和职业教育体系融合而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具体而言,社会框架内的教育教学部门和产业部门充分依托自身资源和优势,以互信和契约为基础,以合作办学为核心,共同服务经济和产业转型,实现合作共赢。产业体系不仅包括公司,还包括工业部门及其所有生产活动,而教育体系包括学校、教育部门、协会、科技部门、科研和学术机构等。具体而言,产教融合不仅是浅层次的学校和企业的合作,还是教育体系和产业体系的深度融合,产教融合的程度关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二、产教融合对高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随着教育与人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人才供给的质量和结构以及水平与产业的需求尚未完全适应,急需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和创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来满足多元化的人才需求,高职院校必须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培养符合企事业单位需求的人才,是高职师范专业课程建设的源头。对于高职师范教育来说,“产”与“教”的融合尤为重要。产教融合不仅是职业教育与企业简单合作,更是产业与教育融为一体而产生的新特质,是有利于产业和高职师范教育共同发展的优化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对新形势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扩大就业创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具有重要意义。高职师范专业推行产教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学生在校期间接触实践方面的内容,获得实践经历,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技巧,掌握教学经验。要培养符合行业需要的师范人才,就要求学校与企业建立起一种紧密的合作关系,产教深度融合,共建资源,共同培养,造就符合时代需求的专业人才。产教融合无疑是当前培养师范专业人才的最优途径。收稿日期:2 0 2 3-0 6 1 0基金项目:2 0 2 2 年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办项目以职业素养推动高职师范专业产教融合研究(JC21EB178)阶段成果作者简介:朴燕淑(1 9 8 3),女,辽宁省沈阳市人,讲师,主要从事外国文学研究。113三、高职师范专业产教融合现状我国在高职师范人才培养机制方面还存在守旧不敢创新的现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职业教育特性、企业需求开展教育活动。(一)学校和企业的经营理念有差别学校和企业的经营理念差别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首先,经营目标存在较大的区别。学校的经营目标是培养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的未来教书育人的学生;而企业的经营目标是有高超操作技巧和能力的应用型工作人员。其次,经营目的存在较大的区别。高职院校师范专业更加注重提高师范生的专业基础、学业成绩、综合素质,更加侧重通过就业来对师范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衡量和评价。而企业则是通过发挥不同岗位工作人员的能力来为企业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最终通过收益、成本、利润等作为衡量的重要参考依据和指标。最后,经营业绩存在较大的区别。高职师范专业的经营更加侧重于对教育领域和社会的贡献,而企业的经营则更多贡献于经济领域。(二)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积极性不高。从企业当前与高职师范专业合作的现状来看,高职师范专业更加侧重于社会公益,更加强调通过自身的教学活动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满足社会发展需要,推动社会发展进程。而企业更多以追求利润为日的,刚人职的师范生缺少行业一线工作经历和经验,不知怎样把自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转换成学生需要学习的行业实践技能,在教学时难免感到力不从心(2)。多数刚毕业的师范生不能给企业带来满意的效果和收益,所以极大地影响了企业合作的积极性。且在目前的合作机制下,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没有明确,自然也就没有真正达到产教融合的目的。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环节中缺乏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战略性思考和实践性经验,不能将企业的需求和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有机结合。(三)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产教融合的整体进程中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近几年,随着“双减”政策落地,企业也在不断转型和升级。在产教融合进程中,高职师范专业与企业生产运营存在不同步甚至脱节的现象,导致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与企业人才需求不匹配。产教融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过程,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组建专门管理机构并编制具有权威性的校企合作指导手册显得尤为必要。产教融合涉及资源分配和政策驱动机制、人才驱动机制的重构等问题,而目前高职师范专业产教114融合的相关机制并未紧密衔接,尚未形成完善的发展模式,存在供给与需求脱节等问题。(四)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深度有限高职师范专业与企业产教融合协同发展深度有限。产教融合无论是对社会产业还是对高职师范专业发展都有不可替代的意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促进高职师范专业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从而对企业进行优质的人才输出,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而在企业与高职师范专业相互融合进行人才培养的实际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学校与企业责任分配不均、定位不清晰等现象。这些现象导致校企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流于形式,融合深度有限。虽然产教融合内容涉及课程设置、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建设课程标准等相关内容,但是程度相对较浅。(五)缺乏充足的资金支持想要建立高职师范专业和企业间的桥梁,加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需要充足的经费支持。目前高职师范院校的财政拨付机制尚不完善,对参与产教融合企业的信贷优惠、奖励政策等还未落实到位,有限的经费阻碍了产教融合的发展进程,激励政策的缺乏影响了企业产教融合的积极性。目前,我国高职师范专业主要由国家投资,多元化投资体系尚未建立。因此,高职师范专业一直处于资金紧张状态,导致管理相对落后,设施不足,给高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国内多数高职师范院校与传统本科院校相比缺少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造成教学和科研设备严重不足。四、推动高职师范专业产教融合的有效措施高职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机制需要根据企业需求转变教育理念、盘活校企合作资源、健全法律法规、完善培养机制及政府资金支持等。探索构建新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直接影响高职师范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质量。(一)转变教育理念想要有效提高产教融合效率和质量,提升高职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就必须不断转变教育理念。在产教融合的整体政策影响下,学生主体性得到了有效提升,在企业的相关活动过程中也能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想要进一步提高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应不断健全“三全育人”理念,突出产教融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首先,加强校企合作,成立专项小组,构建相对科学且完整的模式架构,围绕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更加清晰明了的培训方案,更有针对性地提高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其次,加强对教学内容的优化和完善,并且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制度,更加侧重培养师范生的技术素质。最后,要实现对高职师范生的全覆盖式教育,建立更加清晰明了的育人方案,加强资源支持,实施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措施,加强高职师范专业和企业之间的对接,从而有效提高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二)盘活校企资源想要有效提高产教融合效率,还应不断盘活校企资源,构建资源共享的机制体制,为产教融合奠定良好基础和前提。企业和高职师范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明确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角色和定位,能更好满足教学需要,集中力量,加强对学生的培养。高职师范专业应当加强对产教融合的认知,充分意识到产教融合对于提高师范生教学水平的重要性,加强对产教融合方案的细致梳理,明确双方承担的角色和职责,建立健全更加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有效推动双向沟通和协作。加强高职师范专业内部的改革和优化,不断提高办学效果和质量。企业则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提供设备、时间、场地等,满足产教融合需要,充分借助信息化的相关手段,加强与高职师范专业之间的沟通和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从而有效促进双方互补,提高产教融合效率和质量。(三)健全法律法规有效提高产教融合效率和质量还应不断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西方发达国家更早推行产教融合培养模式,且已取得一定的成果。我国应充分借鉴先进的实践经验,总结有益措施,有效提高产教融合水平。尤其要充分重视对高职师范专业产教融合法制法规的建立和健全,充分明确校企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产教融合过程需要时间较长,且过程涉及的环节相对较多,因此须加强对校企的监督,确保高职师范专业能够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完成教学活动,教育部门作为主管部门也应当积极介人,了解产教融合的进程情况,不断加强政策引导和资源投人,并牵头构建监督机制和奖惩机制,更好地明确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和处理,从而有效提高高职师范专业育人水平和质量。(四)完善培养机制想要有效提高学校和企业产教融合效率和质量,应不断优化校企合作模式。首先,积极搭建工作平台,构建利益共同体。将与产教融合提升职业素养工作相关的行业和相关主体都纳人到共同体中,从而有效实现共同依存、共同参与、共同责任、共同出资、共同利益,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师范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有效开展合作项目,加强对优质资源的引人和利用,从而有效提高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就业对接、招生对接的优质平台。其次,健全合作关系。需要政府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责和功能,要处理好校企之间的关系,引导企业积极融人到校企合作中,让其成为校企合作的主体,更好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和使命。最后,健全校企联合培训相关机制,从而有效提高师资力量水平。要加强对高职师范专业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实践水平,从而更好满足教学需要。(五)政府推进作用现代高职师范院校发展的主要瓶颈在于投资不足,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运行机制,以保证财政支持。当地政府作为产教融合实施主体,对产教融合发展起到推进作用。出台政策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建立相应鼓励政策,为积极参加产教融合模式的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程度的扶持与奖励,有效改善当前“学校热,企业冷 的尴尬局面3)。加强高职师范专业产教融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也能更好满足教育行业发展需要,更能助推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