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747010

大小:1.28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融合 背景 汽车 类专业 人才培养 模式 研究
汽车教育汽车测试报告118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刘 刚1 李晓英2 叶华磊3 张 昊1 王智慧1(1.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0;2.天海汽车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河南 鹤壁 458000;3.新乡北方车辆仪表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河南 新乡 453000)摘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需要高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该文论述产教融合的内涵,分析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以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及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提出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措施,为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助力。关键词:产教融合;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模式注:本文系 2021 年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计划“基于轮毂电机电动汽车的协调控制及防抱死控制研究”(2021GGJS180)、2021 年河南工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2021-YB036)、河南省 2021 年本科高校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河南工学院新工科(车辆工程)实习实践基地”阶段性研究成果。我国的汽车产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汽车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因此具有很强的经济带动作用。汽车产业的技术逐渐由机械领域朝智能化、电气化、共享化、网联化方向发展,对高校汽车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坚持需求导向,解决当前汽车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较弱的问题。2017 年12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这对我国在新形势下提升高校教育质量、鼓励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当前社会的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产教融合的内涵,对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1 产教融合内涵产教融合是指高校和企业共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从而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因此高校应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1。高校与企业开展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教育与产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共享,共同培养适合社会和汽车产业所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最终实现高校、企业和社会 3 方共赢。高校和企业可以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将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经验相结合并融入高校人才培养的整个流程,从而解决当前高校学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不高、企业招聘困难、学生所学知识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出入等问题2。2 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河南省多家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调研,结果显示大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车辆工程专业的课程是以讲解内燃机和传统燃油汽车的相关知识为主,而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课程较少3。课程设置受到学校师资力作者简介:刘刚,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汽车底盘电子控制技术;李晓英,天海汽车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研究方向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叶华磊,新乡北方车辆仪表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研究方向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张昊,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和车辆安全;王智慧,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为车辆工程和车辆安全。汽车教育1192023.6量及企业资源的限制,因此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导致产学脱节。也有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的教学资源偏重理论,教学和实践以校内为主,场景单一,导致汽车类专业学生的能力难以满足新能源车企和智能网联车企的需求。3 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措施3.1制定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制定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调研多家应用型本科院校,并组建了由汽车行业专家、零部件厂家高级工程师、兄弟院校教授组成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指导委员会通过调研、讨论,明确当前汽车类专业人才需求和企业急需岗位后,共同协商制定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和目标如图 1 所示。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出发点,具体从 5 方面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包括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多元培养模式、引入企业先进技术和理念、构建校企结合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3.2完善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汽车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符合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应合理构建课程体系,完善汽车类专业课程标准,从而满足社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4-5。在深入河南省多家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设计企业进行调研后,确定了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岗位为当地车企的核心岗位。专家指导委员会根据调研结果提出课程体系优化建议,学院根据建议优化课程体系,如图 2 所示。课程体系优化包括 4 个部分,分别针对传统课程、多学科交叉课程、实践与创新课程。传统的汽车类专业是机械工程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因此汽车类专业以机械工程学科为主要依托,课程以机械制图、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汽车构造等机械类课程为主。在优化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增加新能源汽车的“3 电”,即电池、电机、电控新能源汽车技术内容,以及与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技术等相关的课程内容,专业课程体系如图 3 所示。3.3建设实践基地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依据汽车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在实践基地需达成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进行合理规划6。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实习基地是在原有实训设备的基础上,外购了混合动力汽车试验台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管理台架、电机控制系统台架、快速原型开发台架等一批反映汽车新技术的试验设备,从而为培养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方面的人才提供有力的实践支持。校外实践基地是对校内实践基地的延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讲授理论和企业实际需求脱节的问题。为开展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践教育基地,图 2 课程体系优化图 1 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措施和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引入企业先进技术和理念构建多元培养模式构建校企结合教学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多元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结构构建多元培养模式图 3 专业课程体系汽车教育汽车测试报告120可以选择学校所在地范围内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制造企业,从而方便学生实习,并为其将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比如,天海汽车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新乡北方车辆仪表有限公司作为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的校外实践基地,能够方便学生了解汽车制造工艺,开阔专业视野,实时掌握专业新技能。此外,教师和汽车行业专家可以在实践基地定期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并且参与学生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环节,从而全面提升学生对汽车行业新技术的认知和实践操作能力。3.4优化教学组织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努力,协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创新思维,使得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在教学和实践等环节,专业课教师和企业导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让学生在展示能力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提升,锻炼主动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除了需要在培养过程中开展理论课和实践教学之外,还需建立本科参与科研团队、参与科技社团、参加竞赛的“三进入”培养机制和制度。引导和鼓励汽车类专业学生参与各种竞赛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第一,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知识能力和兴趣,选择想要加入的教师科研团队,协助教师开展各种科研试验,从而提升创新能力和学术研究能力。第二,学生通过加入各种科技社团,在社团中参与各种常态化的科技培训、线上或者线下讲座及各种科技创新训练项目,如挑战杯等,可以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三,学生可以参与竞赛活动。比如,可以组建巴哈越野车团队、大学生方程式团队等,鼓励学生参与竞赛活动,企业导师和学院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指导,通过学科竞赛活动提高学生对汽车类专业的认识。3.5打造专业师资队伍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培养汽车类专业人才需要高素质、高学历的教学队伍提供教学保证。在传统的车辆工程教师队伍中,教师的专业均是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等专业。目前,在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教师需要掌握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因此,打造一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并掌握新技术的教师队伍是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汽车类专业教师普遍年轻,80%的教师均是硕士毕业后直接来校工作,对车辆设计和生产等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学院和国内整车厂、零部件厂合作,鼓励年轻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培训,要求教师掌握“三电”系统设计、传感器标定、自动驾驶等新技术,了解整车厂、零部件厂生产流程和管理制度,并积极参与相关企业的实际项目设计。这样一来,教师所学知识和能力不仅能够应用于教学和实践的各个环节,还可以应用于教学改革创新和科研项目申请。除了培养现有教师外,河南工学院车辆与交通工程学院还积极引进具有企业经历并且掌握新技术的专家,从而带动和培养年轻教师,建设科研团队,促进学院教师快速成长,进而打造专业师资队伍。4 结束语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和企业共同努力。应用型本科院校可以和企业对接,共同制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共建校内外实践基地,并且根据学生的爱好引导学生加入科技社团,与企业合作共建“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汽车类人才。参考文献:1 张泳.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研究 J .中国成人教育,2 0 1 3(9):7 2-7 4.2 廖高华,代芳.应用型本科院校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 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 0 1 3 (2):8 8-8 9,1 1 1.3 程峰,梁晓娟,李强.车辆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 J .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 0 1 0(5):4 1 8-4 2 2.4 刘旭光,李梦飞,贾江波,等.“双高”背景下汽车类专业群人才培养的困境与对策 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0 2 2(1 1):1-4.5 马正伟.新工科背景下汽车类专业人才实践培养模式探究 J .高教学刊,2 0 2 2(2 8):1 5 7-1 6 0.6 徐奕.提高高职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 J .时代汽车,2 0 2 2(1 6):5 7-5 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