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采用控压释放技术处置地层圈闭效应.pdf
下载文档

ID:2746777

大小:1.62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采用 释放 技术 处置 地层 圈闭 效应
文章编号:10007393(2023)02017905DOI:10.13639/j.odpt.2023.02.008采用控压释放技术处置地层圈闭效应王军1晏凌1李洪兴1杨博仲21.川庆钻探有限公司川西钻探公司;2.川庆钻探有限公司钻采工艺研究院引用格式:王军,晏凌,李洪兴,杨博仲.采用控压释放技术处置地层圈闭效应J.石油钻采工艺,2023,45(2):179-183.摘要:因井漏或者反推钻井液引起的圈闭压力给现场井控措施的制定带来较大困扰,而控压释放技术是应对钻井过程中地层圈闭效应的有效方法。在充分分析圈闭压力的特点及实钻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了圈闭压力控压释放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圈闭压力控压释放配套技术,通过严格执行关井求压、控压释放、循环排污和节流降密度的工艺流程,让圈闭内流体按一定比例匀速进入井筒,逐步降低圈闭内压力,较好地解决了漏失地层形成的短期圈闭压力难题。川西南部 YT1 井的成功应用表明,采取合理的控压释放方法能够安全降低圈闭内压力,扩展钻井液密度窗口,在溢流与井漏的矛盾中找到压力平衡点,有利于井控安全。关键词:漏失地层;圈闭效应;控压释放;安全密度窗口;井控中图分类号:TE28文献标识码:ATreatment of trap effect via pressure-controlled releaseWANGJun1,YANLing1,LIHongxing1,YANGBozhong21.CCDC Chuanxi Drilling Company,Chuanqing Drilling Co.,Ltd.,Chengdu 610051,Sichuan,China;2.CCDC Drilling and Prod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Chuanqing Drilling Co.,Ltd.,Guanghan 618300,Sichuan,ChinaCitation:WANGJun,YANLing,LIHongxing,YANGBozhong.Treatmentoftrapeffectviapressure-controlledreleaseJ.OilDrilling&ProductionTechnology,2023,45(2):179-183.Abstract:Trappressurecausedbylostcirculationorinjectingdrillingfluidsintoformationsbringsgreatchallengestotheformulationofon-sitewellcontrols.Pressure-controlledreleaseisaneffectivetechniquetodealwithformationtrapeffectsduringdrilling.Afteranalyzingthecharacteristicsoftrappressureandactualdrillingdata,attemptsweremadetodevelopthepressure-controlled release technique for trap pressure.By strictly implementing the technical workflow of shut-in pressure calculation,pressure-controlledrelease,circulatingblow-offandchoke-manifoldmud-densityreduction,thetrappedfluidsenterthewellboreataconstantrateaccordingtoacertainproportion,andthetrappressureisgraduallyreducedtosolvetheshort-termtrappressureproblemofthiefzones.ThesuccessfulapplicationinWellYT1,southwesternSichuanBasin,showsthatareasonablepressure-controlledreleasecansafelyreducethetrappressure,expandthedrillingfluiddensitywindow,andseekapressurebalancebetweenwellkickandlostcirculation,whichisfavorableforwellcontrol.Key words:thiefzone;trapeffect;pressure-controlledrelease;safedensitywindow;wellcontrol在钻井作业中因井漏和堵漏作业、特殊井控工艺需要向地层反推钻井液,当钻井液漏入地层的速度大于地层通过自身漏失通道向远端延伸的漏失速度,因漏斗效应会在一定范围、一定时间内形成圈闭压力1-2,停止循环后,前期漏失进入地层中的钻井液又回吐到井筒,形同溢流。这给现场制定井控措施带来困扰,并且存在较大井控风险。国内外学者基于井控安全考虑对钻井过程中的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重大科技专项“陆上井控应急关键设备与配套技术研究”(编号:2021ZZ03-4)。第一作者:王军(1979-),2000 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现从事钻井技术研究及管理工作。通讯地址:(610051)四川省成都市三友路213号技术应用与研发中心。E-mail:wangjuncx_第45卷第2期石油钻采工艺Vol.45No.22023年3月OILDRILLING&PRODUCTIONTECHNOLOGYMar.2023圈闭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进展。但受重视程度与研究方向的限制,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圈闭压力产生的机理,对地层回吐和井下溢流的识别总结不全面。对圈闭效应的判别主要是反复采用司钻法对井筒排出流体循环检查并以此作为下步措施的依据,对圈闭效应的处置技术主要依靠求取关井立压、加重钻井液压井3-4。这不但增加了井控工作量和作业风险,而且对窄密度窗口井段而言,加重钻井液进一步增加了井漏的风险,让更多的钻井液漏入圈闭之中,停泵后会有更多的流体回流,导致地层圈闭效应更加严重,钻井现场陷入堵漏和压井的恶性循环。因此,笔者提出了新的处置方法,即根据圈闭效应的特殊性质,利用其停泵回流的特性,通过地面控压设备,以少量、多次、受控的方式将圈闭内的流体引入井筒,以达到降低圈闭内压力、减弱圈闭效应的目的。但具体实施过程当中,部分井效率低下,周期较长,降压效果并不明显,部分井因判断失误、操作不当引发井控问题。为了确保圈闭压力的安全有效处置,必须对控压释放的主要方法和工艺、适用性评价、风险分析以及防控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最佳效果。1 技术难点(1)在停泵钻井液外溢的情况下,容易混淆钻井液回吐和井下溢流,判断错误将导致现场技术措施失当。(2)即使是在回吐过程中,天然气等地层流体因与钻井液存在密度差而易通过置换方式侵入井筒,若天然气持续侵入井筒则钻井液回流将转化为溢流,易造成高套压等井控难题。(3)现场实际操作中,缺乏规范,主要依靠经验施工,可能会因为在施工中控压不严、或者过量释放引起井控险情。(4)对释放效果缺乏评价方法。由于释放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根据当前川渝地区控压释放统计结果,其效果差异性较大,部分井释放效率较低、周期较长,降压效果却不够理想。2 技术措施 2.1 正确区分溢流和回流(1)溢流为原始地层流体侵入井筒,而回流为圈闭内钻井液再次返回井筒5-6。在释放之前需仔细分析研究井筒中漏失压力、油气水层压力并判断入侵井筒流体的性质,特别是在同一个裸眼井段中有不同压力系统气层和漏层。若井底压力高于气层压力低于漏失压力且出口处存在停泵不断流的现象,则漏失钻井液回流井筒的可能性比较大。(2)对井筒排出的流体进行循环检查是判断溢流和回流最直接的方法。(3)回流前肯定会出现漏失或者因井控要求进行反推的情况,最终回流量不会大于漏失量7。(4)若为漏失钻井液回流,则其关井立压与套压相近,且关井立压不大于漏失过程中的循环压耗。(5)若为漏失钻井液回流,则井口压力及单位时间内的回流量将始终呈现减小趋势;若压力或者回流量呈增大趋势时,则为裂缝内的地层流体侵入井筒,应及时启动井控程序。2.2 做好井下压力窗口的实时监测根据现场情况,在释放完一定数量的钻井液后,要关井求压以判断圈闭压力的变化,确保不因过度释放,造成钻井液密度小于安全密度窗口的下限而造成井控险情。2.3 选择合理的钻井液密度在窄密度窗口范围内尽量选用合理钻井液密度,从而有效降低漏失量、控压释放的工作量及井控风险。2.4 严格执行控压工艺流程根据现场经验把控压释放全过程划分为关井求压、释放、循环排污和节流降密度等 4 个环节,反复进行直至圈闭压力降至安全密度窗口内8。(1)形成圈闭压力,并出现停泵钻井液回流现象时,采用关井求压的方法,确定圈闭压力的大小。(2)适当开启节流阀,开始释放作业,保证少量、多次、控压地释放降压。根据施工经验,第 1 次释放量按照环空容积的 0.5%来考虑,若以后排污无井控风险时,再逐次提高 0.5%,但最多单次释放量最多不得超过环空容积的 5%,累计释放量不得超过总漏失量。若控压释放过程中单次环空释放量过大,造成进入井筒的天然气等地层流体过多,将使井筒压力下降,并可能使下步循环排污作业中产生高套压。(3)循环排污就是采用低泵冲参数,将井筒中受污染钻井液排放出去的过程。为了维持井筒压力平衡,特别是圈闭压力较大时,需要在整个循环排污过程中,考虑井下漏失等因素,选择适当排量,按照司钻法第一步严格控压,以避免天然气过度膨胀,出现180石油钻采工艺2023 年3月(第45卷)第2期高套压险情。在此过程中应注意调节节流阀,并在井底无溢流时附加 0.51MPa 套压,以确保侵入井筒的地层流体被顺利排出,并对钻井液性能进行监控,记录好立压和套压的变化情况。(4)若节流阀安全打开,出口流量很小或断流,但圈闭压力尚未降至安全密度窗口以内时,逐步递减钻井液密度,一次递减 0.020.03g/cm3。在循环降密度时控制节流压力,使井筒内不发生溢流。2.5 开展释放效果评价影响释放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圈闭特征、井底压差、地层渗透率和释放流体的性质等8。圈闭压力下降主要取决于一定时间内累计释放量的大小,圈闭容积越小则释放效果越好。随着井底压差的增大和井口回压的下降,释放速度及圈闭压力下降速度均明显加快,利于控压释放技术的实施8。地层渗透率越低,地层压力回升越慢,对采用控压释放工艺技术有利。地层流体的特性同样会显著影响释放效果,因为气体与液体的压缩性不同,排放出的地层流体含气量越小,则其释放效果越好。据统计,当前川渝地区地层圈闭压力控压释放效果差异性较大,部分井释放效率较低、周期较长,降压效果不够显著。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可以在先期释放的过程中对地层圈闭特征、流体性质等进行判断。具体做法:观察初始释放时压力变化情况,若压力迅速减小且无回升现象时,可证明圈闭容积是有限的,可应用控压释放技术来降压,持续释放可达到降压目的;若压力下降不明显或能够迅速回升,则说明圈闭内部有足够的能量,持续释放可能无法达到降压效果,为节省钻井成本可采取堵漏后压井的方法继续钻进;如果圈闭内部压力在有效下降之后出现缓慢回升,则很可能是圈闭远端出现能量供给并且地层渗透率偏低所致,这时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执行控压释放技术。3 现场应用实例及效果分析 3.1 应用实例YT1 井177.8mm 套管下深5748m(峨眉山组顶),随后用149.2mm 钻头及密度 2.21g/cm3的油基钻井液在井深5190m 开始侧钻,所钻地层岩性均为玄武岩,钻至井深 5560.56m 发生漏失,平均漏速 4.0m3/h。该段为区域漏层,根据邻井电测资料,漏失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