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博物馆拒绝自媒体、研学团之后.pdf
下载文档

ID:2746250

大小:753.58KB

页数: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博物馆 拒绝 媒体 研学团 之后
上海人大2023 年第 8 期博物馆拒绝自媒体、研学团之后文/朱光近来,“自”文化在各地文博场馆连续碰壁。6 月 30 日起,故宫博物院禁止未经允许的商业性拍摄和自媒体直播。7 月 16 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实施新规,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与此同时,多地博物馆均已出台相似管理办法。一方面是嗷嗷待哺的假期市场需求,一方面是力求公平的公共资源,两者如何有序平衡?先分析一下看起来“不”实则“对”的内因。首先,公众热爱博物馆是大好事。文旅融合的推进、传播力度的加强、展陈方式的创新、家国情怀的提升等都大大增强了民众把“以物证史”付诸行动的期待。其次,博物馆带来了丰富而璀璨的中外文明。无论通过影视剧、电视综艺、网文小说所呈现的中外文明及其碰撞是何种绚丽多姿,均是取材自历史的遐想。从文艺出发,关心历史、社会乃至世界格局的民众越来越想去博物馆“看到证据”,对于想了解自身来路与去处的热情远远高于以往几十年。再者,如今旅游只分旺季和暑假“旺旺季”,“美而免费”的博物馆顺理成章地成为网红打卡景点,自然而然形成自拍杆林立、研学团接踵的盛况。那么,博物院、博物馆为何此时对自媒体和研学团说“不”?主要源于其“公共”空间的属性所带来的三对矛盾。第一,人数与空间承载力。这个矛盾没有一锤定音的有效解决方案。就像任何时候的卢浮宫都很难预约一样,即便在 20 年前,参观三鹰之森吉卜力美术馆也是要提前 3 个月预约的。有魅力就是招人呐!但哪怕魅力再大,场馆所考虑的首先是公共安全。如果每平方米超过 1 个人(这个数字只可能降不可能升),公安消防等安全管理部门就要来“现场办公”甚至提出关门了。同时,文物都“脆弱”,出来“晒”完,还要回去“休养生息”。再加上每周一“闭馆”的国际惯例,确实,文物与观众见面的时间并非“年中无休”。因而,预约是当前最合理的方案。第二,公益与牟利。这也是当前正在探索、需要解决的根本矛盾。根据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不得将公共文化设施用于与公共文化服务无关的商业经营活动”,并要“向公众免费或者优惠开放”。这也是博物馆终于向研学团等商业机构说“不”的法律依据。同时,为了向始终处于“满员”状态的观众提供匹配的服务,博物馆也开设了低于市场价的特展,增开夜场,开发文创产品“把博物馆带回家”。当前,正处于探索公共文化空间适当收费的过渡阶段。第三个矛盾在于,博物馆追求真实历史、严谨治学的态度与自媒体以浮光掠影、虚幻自拍为“美”的导向。大部分自媒体、研学团未必都能为自己所作所为承担责任,为求“关注”、上“热搜”,他们所“扮演”的故事真实性叵测,引流盈利的成分更高,这对于需要精确传播、精准传递的“史实”而言,很容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而观众可能还不自知地一传十、十传百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就像是如今为人熟知的名言其实也都有下半句。所谓不看全,误终身。面对矛盾当然不能一禁了之,那博物馆后续应当如何更好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呢?其实早在年初的市人代会上,关于让学校工作日和寒暑假送学生去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空间体验“沉浸式美育课”的建议 就已提出并被采纳,旨在把中小学美育列入常态化课程,保证孩子的审美学习优先。例如市文旅局 2 月启动的“社会大美育”就是以中华艺术宫的美术馆现场教学课的第一课为标志,为孩子导览的也都是艺术家、专家。当然,博物馆本身也要尽快推出由馆内专家为核心的高端导赏服务。在作为高端研究机构的同时,博物馆也是零门槛教育展示平台。由上博与新民晚报携手推出的上博讲坛、“美在博物馆”系列就是利用融媒体推广、介绍上博藏品中的精品。在杜绝自媒体、研学团“乱入”之际,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也应该“出品”内容更精准、形式更创新的公共文化推荐“产品”。如此,第二个根本矛盾也就有了解决的突破口,供需之间至少有序对接,大家就会更心平一点、气和一点。作者系市人大代表,新民晚报社文体新闻中心(文化新闻部)主编4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