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滨湖村落产业变迁的经济人类学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746119

大小:3.11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滨湖 村落 产业 变迁 经济 人类学 研究
2023年8 月第37 卷第3期文章编号:1 6 7 3-9 9 7 3(2 0 2 3)0 3-0 0 8 7-0 4陕西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Academy of GovernaceAug.,2023Vol.37,No.3经济管理滨湖村落产业变迁的经济人类学研究许宫秀子(中共铜陵市委党校社会教研室,安徽铜陵2 440 0 0)摘要:长久以来,在现代化的主流话语表述中,乡村一直被看作是“非现代”“落后”的城市反面参照物。现在人类学家重新反思,相较于西方的乡村,中国的乡村文明是独特的、完整的、悠久的,发展和研究乡村都必须回到乡村的历史,将其作为一种特有的以农耕文明为基础,拥有较强韧性文化网络,有着较强自我调整适应的存在。每个村落都有着独特的发展轨迹,所有发展规划都必须结合村落的历史与文化网络。研究滨湖村落的产业变迁,其经济活动变迁背后的社会网络变化,以及在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应对策略,可以为滨湖村落的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关键词:滨湖村落;经济人类学;产业变迁;乡村振兴中图分类号:C911Economic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Industrial Changes in Binhu Villages文献标识码:AD0I:10.13411/ki.sxsx.2023.03.017XU Gong-xiu-zi(Social 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Party School of Tongli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Tongling 244000,China)Abstract:For a long time,in the mainstream discourse of modernization,the countryside has been portrayed as“backward“non-modernity place.Now some anthropologists point out that compared with the western country,Chinas rural civilization is unique,complete,and long-standing.The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f rural areas must return to the history of rural areas,as a unique agricul-tural civilization based culture with a strong resilient cultural network and a strong self adjustment and adaptation.Each village has a u-nique development trajectory,and all development plans must incorporate the village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networks.This paper takesthe industrial change of a lakeside village as a case study to explore the social network change behind economical transition,and analysesthe coping strategies under market,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of Binhu vllages.Key words:Binhu village;economic anthropology;industrial changes;rural revitalization一、问题的提出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级政府都积极投身于整治农村居住环境、深化农村产业结构、丰富农村经济业态,涌现了一大批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特色模式,取得了不少成效。在此过程中不乏跑偏的现象,部分基层政府一味把“现代化”作为唯一价值判断,急切地要求发展农村经济,并设计以产业振兴为目的发展规划,出现了打着“特色镇”“示范园”旗号的面子工程、烂尾工程等 。这些倾向与中央倡导的乡村振兴战略不相符,背离了农民群众的期待。乡村振兴不仅是繁荣乡村经济,还要使其成为留住乡愁之所在,要综合考虑经济与文化多个层面。人类学家很早就关注到原始族群的交换行为,从前工业社会的互惠式交换到市场经济下的契约劳动,人类学家倾向于从社会环境、社会关系网络变化等层面去解释经济活动。2 0 世纪6 0 年代以来,世界大部收稿日期:2 0 2 3-0 5-2 8基金项目:安徽省委党校重点课题“长江禁捕后退捕渔民的生活安置与转产就业问题研究”(QSCSJ202015)作者简介:许宫秀子(1 990),女,安徽巢湖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社会人类学研究。分地区的农业经济皆遭遇市场经济,农业经济与市场的研究日渐增多,对于经济、社会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可谓是众说纷绘。以卡尔波兰尼为代表的实质主义经济人类学家认为,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人的经济劳动会脱嵌于社会,形成以价格机制自我调节的市场社会,导致政治、文化与经济相分离 2 。而以詹姆斯斯科特为代表的道德人类学家则认为东南亚的小农社会存在一种“道义经济”,东南亚小农与村落精英之间存在着政治上的庇护关系,村落以精英为主的再分配制度蕴含着道德精英会对穷人施以恩惠从而获取尊敬与服从 3。虽然经济人类学仍然存在着经济与文化的争论,但是双方都认为市场、资本与利润全体涌向农村,必然会对农村改革造成极大影响。笔者选择了一个滨湖村落产业变迁作为案例,关注的是其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作出怎样的反应,农村经济是否会走向价格调控的小型市场社会。从经济872023年8 月第37 卷第3期经济管理人类学的视角出发,通过田野调查方法解析了一个有着土地资源与水面资源的滨湖村落经济变迁过程以及其社会网络关系变化,以期为更好地了解乡村振兴提供参考。乙村地处“鱼米之乡”的巢湖北岸,距离巢湖与合肥各48 千米,地理位置优越,拥有较好的水产资源与旅游资源。整个村下辖4个自然村,居民2 40 0 人,是一个典型的依山傍水的滨湖村落。在这样的传统滨湖村落里,一直延续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计模式,但是随着保护长江生态政策的不断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到来,当地居民的经济模式正在发生变化,经济形态从自给自足走向市场,社会关系网络却仍然是差序格局,市场经济活动很长时间都和当地文化网络共同发展。二、茬伙:农业经济里的亲戚邻里互助(一)农业经济的基本情况乙村地处水土之滨,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却不是田地富足、生活优越的地方。根据巢湖志记载,乙村因为位于合肥与巢湖的中间,成了船运的港口枢纽,有着相对繁荣的渔业、商业与船运行业,然而这一切浮华都随着战争而去,商业自此一蹶不振,渔业与船运又饱受巢湖风高浪急之苦,村民有着很深的忧患意识,竭力在追寻相对安全稳定的生产生活。2 0 世纪7 0 年代初,在国家的号召与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全村人民开始转向农业生产,满怀对田地的憧憬积极投入土地“条田化”改造工程中。对于村民来说,农业最重要的不是获取更多的利益,而是相较于木帆船捕捞的生产方式更加安全。Z村在1 9 8 1 年分田到户时期分为4个农业小组,最初人口仅有8 31 人,耕种面积不到50 0 亩,人均不足一亩,如何维持基本生活就是个问题。第四小队的原生产队长解释,当时第一、第二生产小队是粮食队,也称包吃队,一般种植多少吃多少,而第三、第四小队很多土地都是旱地,所以属于产棉队,粮食不够吃的情况下可以由政府供应。但在实际田野中,笔者发现当地人与政府之间心照不宣,每个农业小组都有自已的小金库,甚至有种说法是“规规整整是公家地,弯弯曲曲是格子田”,格子田产出归属于每个小组。这样模糊的田地意识可以维持当地农民的生计也可以确保国家缴纳公余粮的数量。在此操作过程中,亦不缺乏当地政府与民众的共同合作。田地的质量依据灌溉情况可以分为冲田、质田两种类型:冲田即地势低平,连接或毗邻水塘的放水渠旁的田地;质田是偏居一隅,远离水塘的放水渠的田地。质田往往被认为是蛮地,出货少,连水稻种在里面都发黄。干旱之时,众多小水塘的水容量很少,灌溉只能依靠主放水渠,而质田偏离水塘或巢湖,就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去挑水灌溉。(二)传统的亲缘血缘互助网络为了应对繁重的农业作业,也为了平摊遭遇洪涝的风险,当地民众发展出稳固的合作关系一一茬伙(4。茬伙不是在农业里首创,只是在农业经济中被强化。茬伙最初指的是乙村人经常在捕鱼之余或者88Aug.,2023许宫秀子:滨湖村落产业变迁的经济人类学研究Vol.37,No.3船运停运的时候寻找短暂的活计贴补家用,后期则演变成民众寻找关系好的搭档与伙伴。基于安全第一的意识,乙村人一直倾向于寻找稳定合作的生产生活伙伴或搭档。在农业经济中,不属于一个农业小组的人亦可以茬成一伙,这种茬伙最稳固的关系在亲戚邻里之间,其次是田地相近的人之间。茬伙形成之后,一群人有共同的义务维护相关水塘,一起出钱购买打谷机,一起维护晒谷地等。茬伙关系的形成虽然在于共同的农业耕作,但是其核心仍然是基于血缘与地缘,是符合詹姆斯斯科特所说的安全第一生存伦理。正如波兰尼说小农经济蕴含着一体两面的政治与道德,中国的小农经济存在着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不同的因素。有部分道义经济学家认为是小农经济当中存在着传统道德与精英支配者的同情心,不管如何解释,小农经济与市场的关联在传统农业社会联系是不大的。三、茬帮:渔业经济里的渔老板渔民搭档(一)渔业经济的兴起与变化1990年初,村子里的人出于对外地与未知的恐惧都不敢出外务工,纷纷选择弃农从渔,推动当地农业转向渔业的第一次产业变迁。在2 0 0 1 年镇政府进一步确定乡镇的未来发展方向为旅游专业化与渔业专业化,乙村的大船作业与渔产品精加工产业迅速崛起。早在1 9 8 0 年前后,Z村就因为是港口,聚集了大量来自各地的渔民,包括天长高邮湖、嘉山仙女湖、霍邱城东西湖、泰西石埠湖四只专业捕捞队伍以及许多散户渔民。到了2 0 1 9 年前后,Z村成为巢湖流域最大的水产品集散地,每年毛鱼网汛期,全国各地商贩云集收购,有山东、滕州、辛庄、微山县、东北鸡西、湖南岳阳、湖北黄石、江西南昌,本省宿北、潜山、寿县、瓦埠、六安霍邱,村子里小旅馆都挤满商贩,每天发往全国各地有十几车货。根据乡政府的记载,乙村全部村民都是兼业渔民,每户家庭都手握一本捕捞证,区别只在于是捕鱼或者捕虾。当地涌现了不少水产商、渔老板,他们包揽了许多琐碎的收购、分装过程,因为水产收购需要不少人手,负责称重、讲价、与外地贩子交际,所以水产收购小组普遍都在5人以上(都是渔老板)。乙村大约有七八个水产收购小组,他们与当地渔民、外湖渔民进行口头协商,约定某些渔民归某些水产商收购。水产收购小组皆为熟人,是比较固定的组织,依据小组负责的船帮多寡,每个小组收人多少不一,工作主要集中在9 月到1 1 月,有的每个月赚2万到3万元,也有一些大户一年赚个40 万到50 万元。这些渔业收人也被当地人称为“暴钱”,使得村子里大大小小矛盾不断,为了维护稳定的盈利状态,一些渔业带头人总是试图与所有本地或外地的渔民形成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于是出现了茬帮。(二)新型的半商品化合作网络茬帮实际上是茬伙的拓展,茬是处关系,帮是动词亦是名词,即渔民捕捞毛鱼的协作形态。毛鱼被称为“湖中水稻”,早年衡量渔民年收成的标准就是毛鱼的捕捞量。毛鱼作业流程复杂,需要6 1 0 个渔民共同作业长达一个月的时间。乙村渔民多为兼业渔民,2023年8 月第37 卷第3期没有熟练的捕捞毛鱼技巧与完备的捕捞工具,往往会选择每月2 0 0 0 30 0 0 元雇用临时工。这种不是茬帮,只是简单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