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酰胺
抗菌
药物
联合
胸腺肽
治疗
慢阻肺
并发
肺部
感染
临床
疗效
短篇论著-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毛立华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 0 0 1 3 6 摘 要:目的 分析慢阻肺(C O P D)并肺部感染患者,予以-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胸腺肽治疗效果。方法 选9 0例C O P D并肺部感染患者,按倚偶数分为2组。对照组行胸腺肽,观察组行-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结果 较之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血气、免疫功能等水平均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均实行常规抗感染、吸氧、祛痰等对症疗法,并注意饮食调整,维持机体营养均衡。对照组行胸腺肽(白医制药(内蒙古)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 2 0 0 0 3 3 2 3)治疗,用法:皮下注射给药,每次1.6 m g,隔日或遵医嘱用药,持续治疗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内酰胺类抗菌药物:选用阿莫西林(信谊万象(上海)药业公司,国药准字H 3 1 0 2 0 3 6 3),口服用药,68 h 1次,每次0.5 g,每天用药剂量不可超过4 g,持续用药1个月。1.3 观察指标(1)利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饱和度(S a 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 a C O2)、血氧分压(P a O2);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 C R法,检测T o l l样受体4(T L R 4)、T o l l样受体2(T L R 2)的表达量4。(2)采取肺功能测试仪,测定1 s用力呼气容积(F E V 1)、用 力 肺 活 量(F V C)、最 大 呼 气 峰 流 速(P E F)5。(3)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C D 4+、C D 3+、C D 4+/C D 8+水平6。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 P S S 2 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P0.0 5),治疗后观察组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见表1。表1 血气、T L R 4、T L R 2指标对比(xs)分组nS a O2(%)治疗前治疗后P a C O2(m m H g)治疗前治疗后P a O2(m m H g)治疗前治疗后T L R 4(m R N A)治疗前治疗后T L R 2(m R N A)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 5 7 7.3 5 5.4 98 1.7 4 6.5 39 1.6 5 6.3 38 0.6 9 4.6 14 7.2 4 3.2 75 8.7 9 3.7 94.3 8 1.2 2 2.4 1 0.3 53.6 9 0.8 5 1.4 9 0.2 5观察组4 5 7 7.6 8 5.5 29 8.7 4 6.1 79 1.3 2 6.3 44 0.6 5 3.2 54 7.5 9 3.2 98 9.6 8 5.2 14.1 5 1.2 1 0.4 2 0.0 83.6 7 0.8 3 0.1 9 0.0 5t0.2 8 4 1 2.6 9 4 0.2 4 7 4 7.6 2 0 0.5 0 6 3 2.1 6 3 0.8 9 8 3 7.1 8 2 0.1 1 3 3 4.2 0 5 P0.7 7 7 0.0 0 1 0.8 0 5 0.0 0 1 0.6 1 4 0.0 0 1 0.3 7 2 0.0 0 1 0.9 1 0 0.0 5),治疗后观察组水平均高于471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 0 2 3年第4 4卷Z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治疗后观察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见表3。表2 肺功能指标(xs)分组nF E V 1(L)治疗前治疗后P E F(L/m i n)治疗前治疗后F V C(L)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 51.2 20.2 52.0 90.4 52 5 1.4 27 2.4 83 4 6.8 27 5.1 91.8 10.3 32.5 70.4 6观察组4 51.2 40.2 72.9 80.6 42 5 2.8 87 3.6 94 6 7.3 17 0.1 31.8 30.3 53.9 50.7 5t0.3 6 57.6 3 10.0 9 57.8 6 10.2 7 91 0.5 2 2P0.7 1 60.0 0 10.9 2 50.0 0 10.7 8 10.0 0 1表3 免疫功能指标(xs)分组nC D 3+(%)治疗前治疗后NK细胞(%)治疗前治疗后C D 4+(%)治疗前治疗后C D 4+/C D 8+治疗前治疗后对照组4 5 5 1.2 63.2 4 5 4.3 33.4 52 0.1 22.0 8 2 2.4 82.5 42 7.3 42.5 6 3 0.0 53.2 61.1 50.4 11.2 50.4 6观察组4 5 5 1.5 93.2 5 6 9.7 84.7 22 0.3 32.1 2 3 3.8 93.1 42 7.6 92.5 8 3 9.7 82.4 71.1 70.4 31.9 70.5 4t0.4 8 21 7.7 2 70.4 7 41 8.9 5 20.6 4 61 5.9 5 80.2 2 66.8 0 9P0.6 3 10.0 0 10.6 3 60.0 0 10.5 2 00.0 0 10.8 2 20.0 0 13 讨 论C O P D属于破坏性肺部疾病,特征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流行病学显示,全世界C O P D发生率处于逐年上升趋势,该类患者并发肺部感染风险,会显著增高,并且是造成8 0岁以上群体死亡的主要因素7。C O P D并肺部感染之后,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若不及时采取治疗,会引起呼吸衰竭,损伤器官功能,影响日常生活,所以寻找合理且有效的疗法尤为重要。C O P D并肺部感染患者,大部分是因免疫力下降而造成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健康人群相比,该类患者的T淋巴细胞存在异常情况。虽然抗菌药物为常用方法,但长期反复使用及慢性刺激,不仅会降低药效,还会导致机体免疫紊乱,出现C D 4+/C D 8+降低情况,所以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需重视患者机体免疫状态,这样对病情改善、疗效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免疫学认为,人体胸腺在免疫功能中,可起到重要中枢性作用,其本身作用虽然无法产生抗体,也不能直接参与到免疫反应中,但其分泌出的胸腺素可参与到免疫调节中,增强细胞免疫能力8。随着年龄增长,胸腺会逐渐退化,熊像素分泌也会随之减少直到完全停止,所以老年人的T细胞数量及活力,明显呈降低表现。其中C D 4+与C D 8+具有提高免疫、抑制淋巴细胞等作用,这就说明,当C D 4+/C D 8+水平越低,表示免疫功能减弱。胸腺肽是一种免疫调节类药物,包含多种激素,归于、三类,可共同诱导T细胞成熟分化。该药物具有增强和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作用,可促使有丝分裂原激活后T淋巴细胞成熟,提升T细胞各种淋巴因子分泌,增加T细胞淋巴受体水平,通过激活辅助细胞增强细胞反应,还会影响NK细胞趋化,进一步增强细胞因子抗体应答。但随着临床不断应用后发现,单一用药的效果不太理想,且改善作用 不够强。阿莫西林是-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杀菌效果和穿透细胞壁能力,也是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口服青霉素;其可以快速与转肽酶结合,致使转肽酶失去活性,切断菌体构建细胞壁的途径,促使细胞破裂溶解,直到菌体胀裂死亡。该药物对大部分致病菌均具有强大的杀菌、抑菌效果,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等有一定抗菌活性。本结果说明,观察组免疫、血气、肺功能等水平均优(P0.0 5)。由此得出,阿莫西林+胸腺肽可抑制T L R 4、T L R 2的表达,改善免疫反应,致使肺功能恢复正常。综上所述,-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胸腺肽的疗效显著,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参考文献1 王丽红.胸腺肽联合五水头孢唑林钠治疗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 0 1 9,1 4(1 9):1 0 2-1 0 3.2 严晓妹,路运健,陶赟臻,等.胸腺肽注射液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 2 0 2 1,4 3(2 0):3 1 1 9-3 1 2 1.3 徐鹿鹿,张晓青,张铁梅,等.全身糖皮质激素对慢阻肺合并肺部571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 0 2 3年第4 4卷Z感染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气指标的影响J.当代医学,2 0 2 0,2 6(1 0):1 3 2-1 3 3.4 全啊芳.胸腺肽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有效性观察J.药品评价,2 0 1 9,1 6(2 4):6 3-6 4.5 党瑞志,刘羽.胸腺肽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老年C O P 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 0 2 0,4 0(2 2):4 7 6 0-4 7 6 2.6 徐利华.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C O P D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 0 2 0,3 1(9):1 3 8 4-1 3 8 5.7 吴忠焕,张运涛,吴清松,等.胸腺肽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 0 2 1,3 1(1 2):1 8 9 1-1 8 9 5.8 阎丽,张春霞,孙希蓉,等.-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联合胸腺肽治疗慢阻肺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 0 2 1,3 1(1 0):1 5 1 7-1 5 2 1.短篇论著关节镜下空心钉固定和高强度缝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疗效比较覃瑞良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人民医院骨科,广西崇左 5 3 2 2 0 0 摘 要:目的 在胫骨髁间棘骨折治疗中分别应用空心钉固定与高强度缝线固定,并比较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 0 2 0年2月至2 0 2 2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7 8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关节镜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3 9例应用高强度缝线固定,观察组3 9例应用空心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指标、膝关节稳定性情况(拉赫曼实验、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及膝关节功能(主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L y s h o l m膝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对照组患者开始功能训练时间更短,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拉赫曼实验等膝关节稳定性评价结果以及主观评分、膝关节活动度、L y s h o l m 评分等膝关节功能评价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高强度缝线、空心钉两种内固定方式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患者膝关节功能、稳定性恢复情况相当,但高强度缝线固定术后功能锻炼开展更早,而空心钉固定的手术时间更短,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关键词:胫骨髁间棘骨折;关节镜;高强度缝线;空心钉固定 胫骨髁间棘骨折多为交通事故、运动损伤所致,多见于81 4 岁儿童,发病率约为2/1 0 0 0 0 0,发生部位为前交叉韧带胫骨侧止点,属于撕脱性骨折类型1。若不能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则可能引起膝关节不稳定、伸直受限或前交叉韧带松弛等并发症,影响其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在临床治疗方面,保守治疗恢复缓慢,且可能遗留关节功能障碍、创伤性关节炎等后遗症。传统术式虽然能够达到治疗效果,但创伤性较大,后遗症较多2。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发展,胫骨髁间棘骨折治疗逐步进入微创时代,关节镜下治疗成为其治疗的主要方式3。同时,研究发现,术中不同固定方式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也不同,常用的固定方式主要包括钢丝、克氏钉、缝线、螺钉等4。其中,高强度缝线、空心钉均是较为常用的固定方式,为分析两者的应用价值,本文将在胫骨髁间棘骨折治疗中分别应用空心钉固定与高强度缝线固定,并比较其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 0 2 0年2月至2 0 2 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7 8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3 9例,男2 0例,女1 9例;年龄1 45 7岁,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