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带一路”倡议下甘肃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现状与对策研究.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一带 一路 倡议 甘肃 高职 院校 来华 留学生 文化 适应 现状 对策 研究
78总第34 8 期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 0 2 3)第36 卷第1 4 期“一带一路”倡议下甘肃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刘红霞(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兰州730060)摘要针对甘肃高职院校留学生主要分布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些国家分布广泛、数量较多和文化差异较大,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产生观念冲突、文化休克等跨文化问题,本文提出应用跨文化适应理论调查分析在甘高职院校来华留学生在跨文化方面的真实适应性现状,归纳他们在跨文化适应性方面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甘肃高职院校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和留学生管理能力提供一定参考,同时助力留学生提升跨文化适应能力。【关键词“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中图分类号 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2 0 9 6-7 1 1 X(2023)14-0078-03doi:10.3969/j.issn.2096-711X.2023.14.029本刊网址http:/引言当前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国际教育合作交流方面更加广泛和深人,中国教育的品牌也不断在沿线国家打响,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品牌近年来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尽管职业院校留学生培养起步较晚,但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技能支持。甘肃作为“一带一路”的黄金段,近年来高职院校留学生实现了由零的突破到规模化增长。留学生主要源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生源质量普遍不高,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等都相对较差,他们在初人留学目的地时,面临语言不通、气候不适应、饮食和生活习惯、宗教信仰不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留学生活造成了一定困扰,使得他们感到孤独、紧张和情绪不稳定,进而影响到留学的目标。以上问题归根结底是跨文化问题,该问题是将他们培养成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面临的首要问题。该问题的解决不仅关乎高职院校留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而且关乎社会稳定,因此,对高职院校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甘肃高职院校留学生的调查研究,有助于为甘肃高职院校留学生提供跨文化适应性的对策,以期他们能够更快地融入留学的校园生活,顺利跨过初期在文化差异方面的壁垒,同时为甘肃高职院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提供借鉴一、跨文化适应情况调查分析本文从留学生学习、校园生活、文化障碍、人际交往以及心理状况等方面出发设计调查问卷,选取甘肃省招收和培养留学生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白银矿冶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高职院校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星平台进行线上调查。同时,还根据意向对四位留学生和两位留学生任课教师进行了线上交流与访谈。调查结果显示,甘肃省高职院校招收的来华留学生人数共计约2 0 0 人,他们大多来自中亚和东南亚国家,其中男生人数多于女生,年龄以2 0 2 5 岁之间居多,约6 6%的留学生来中国的时间为一年以上,汉语水平达到HSK4级的留学生比例为4 6.8%,所学专业较为分散。大部分留学生来中国之前对中国不甚了解;留学生来中国的目的和动机主要有父母或朋友的建议、喜欢汉语、喜欢中国文化、想体验异国风情等;留学生刚来甘肃时对交通、饮食、气候方面不太适应;随着生活时间加长,熟悉之后基本可以适应,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对甘肃的气候适应较为困难;留学生在与当地人的交往、适应当地文化方面表现出来的困难较多;由于语言不通,对学校的不熟悉等原因造成留学生在学习上面临的困难较多;刚来时表现为思念自己的亲人,导致情绪有时不稳定。总体而言,甘肃省高职院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整体状况比较良好,也存在一定的跨文化适应问题,造成以上问题的因素主要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方面,主要包括生活环境的改变、亲朋好友的支持、旅居中国的时间、两国文化的差异等外部因素,学生的认知方式、个体性格、技能和知识水平等内部因素。随着留学生在甘肃生活时间越长,适应能力越强,以上各种问题都会有所改变,只有少数学生会选择退学,大多数学生能够克服困难,顺利完成学业。二、跨文化适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留学生对留学目的地的文化了解不够通过调查发现,来甘高职院校留学的留学生来甘之前对甘肃认知较少,对甘肃的历史、文化、风俗、气候、地貌等几乎不了解,多数是从网络、书本等地方获取的信息,存在认知浅显和片面的现象,留学生来到甘肃后,实际情况和其预期的想象存在较大偏差,加之两国文化之间的较大差异,导致来华留学生很难适应在甘肃的学习生活。二留学生的语关需要继续提升语言不通导致沟通交流存在困难。语言在来华留学生收稿日期:2 0 2 2-8-2 4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 0 2 2 年度“一带一路”教育国际合作交流专项研究课题“一带一路背景下甘肃省职业院校国际化发展能力提升策略研究”(项目编号:CS2022GHBZX219);甘肃省教育厅创新基金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职业院校服务走出去 企业的实践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 0 2 2 B-305);2 0 2 1 年度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下职业院校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性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2021-02)。作者简介:刘红霞(1 9 9 2 一),女,甘肃庆阳人,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教育、留学生教育与管理。79Journal of HUBEI Open Vocational CollegeJul.(lasthalf)20232023年7 月(下)Vol.36.No.en.No.348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总第34 8 期第36 卷第1 4 期的跨文化适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留学生来中国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问题。刚来中国的留学生在出门坐车、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等场景下需要大量的使用汉语交流,然而由于留学生汉语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为零基础或者只会简单的日常打招呼用语,无法顺畅地进行交流,这给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带来许多不便。同时,当前在高职院校的留学生培养中,一般采取第一年进行汉语基础知识学习,在不断熟悉中国教育体系和尊重个人爱好的前提下留学生会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专业,根据所学专业在第二年会被分配到不同的专业学院学习专业知识,这时由于专业课程中词汇难度增加、授课与中国学生同步以及国外基础教育体系的差别等原因,导致其在专业学习中面临一定的困难,这将对留学生校园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对专业学习失去兴趣和对留学生活失去期望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因素是语言基础不过关。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需进一步加强中国学校的教育制度和模式、上课时间、教师的授课方式与风格等和留学生自己国家存在差异,如中国教育具备严格的考试制度和作息制度规律,上课中也比较安静和注重纪律意识,教师以传授知识为主,这些都让留学生难以适应和理解,需要留学生调整自己的习惯来慢慢适应。同时对于初次来华的留学生来说,短时间还不能接受完全的汉语课堂,很难适应课堂节奏,加上留学生的专注力普遍不够,课堂管理难度较大,相比中国学生更愿意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四)留学生的日宝常生活适应能力有待加强生活方面需要留学生适应的更多,也是直接影响其身心状态的因素。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气候差巨大,导致其对新的环境不适应而发生容易生病等现象,比如东南亚留学生开始普遍难以适应甘肃气候的干燥和冬季的寒冷,甚至有学生在冬天穿短裤和拖鞋。其次是饮食习惯的不适应,甘肃地区饮食偏咸或偏辣,和留学生所在国饮食习惯存在差异,部分来自伊斯兰国家的留学生对饮食有一些特殊要求,因此在饮食上难免产生不适应,导致出现情绪问题,一些留学生会选择在宿舍自已做饭。调查中,2 3%的留学生对中国的饮食适应完全没有困难,部分留学生非常喜欢中国的美食,只有2%的留学生对中国的饮食适应特别困难,他们都表示起初对中国饮食习惯存在一定困难,但是后续基本可以接受,甚至喜欢上中国美食,如他们非常喜欢兰州牛肉面。五学生对中国的人际交往规则不适应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只有不到30%的留学生有在其他国家学习和生活的经历,大多数留学生之前没有来过中国,因此,面对新的环境和交际规则留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同时,受个体差异的影响,相比性格开朗的留学生,一些性格内向的留学生接受新环境和各种变化的能力较差,其跨文化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弱。留学生喜欢中国文化,也喜欢和中国人交往,但是对中国人办事和待人接物的习惯不太适应,在和中国朋友、老师的交往过程中常常会因打招呼、告别等的方式不同而产生误会,导致要真正融人中国的交际圈比较困难,过程也较漫长。生的理制度针对性不足部分高职院校的留学生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一些制度和中国学生的制度区别不大,没有考虑到留学生的文化差异和个性特征等,导致留学生难以适应。另外,高职院校缺乏专业的留学生管理人员,一些学校的留学生管理人员由没有外事管理经验的老师兼任,这些人员的跨文化管理意识淡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高。同时,高职院校留学生人数相对较少,缺乏一定规模,加上一些高职院校没能根据来华留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课程,也没有配备懂得跨文化适应的专业心理人才,因而无法对留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这些都导致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过程变得漫长。此外,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渠道不畅,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留学生在第一年语言学习期间单独设班且留学生宿舍楼单独分开,缺少在课外和中国学生进一步融合和交流的平台与机会升对策和建议对于以上来华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问题需要学校、留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和留学生共同努力来解决。)针对学校层面的建议学校作为接收来华留学生的主体,要从制度和体系建设方面充分考虑留学生人学后在跨文化适应方面的问题,积极构建有助于促进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制度体系,从根本上提升留学生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从而增加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其在校期间的学习,提升高职院校留学生教育管理水平。笔者认为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文化管理服务一是在留学生来中国前利用网络等多种途径向学生发放中国概况、甘肃简介、学校宣传资料以及人学注意事项、所需材料、人校注册流程、校园环境、住宿条件等,让学生提前了解甘肃的饮食习惯、气候状况等相关信息并做好充足的准备;留学生人校后,学校及相关部门要对他们在人学初的教育工作尽量做到全面周到,如开展留学生人学后的教育引导、介绍甘肃的历史、风俗文化、学籍注册、居留许可办理、奖学金申请、日常生活信息、法律常识、专业设置、公寓管理规定等基本信息,带领学生熟悉校园及医院、银行、超市等周边生活环境,对留学生学习生活方面遇到的问题及时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帮助,缓解压力;二是尊重不同国家留学生的文化、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为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便利,如针对留学生设计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修建留学生公寓、开设清真食堂,提供多种口味的美食等,让留学生体会到学校的人文关怀和温暖,缓解留学生的思乡情结,以便其更加安心的在学校学习。三是根据留学生生源的不同,制定符合其国家文化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并配备综合素质过硬的来华留学生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对留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四是重视留学生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留学生教师和管理人员外事政策、外语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的培训,提升教师和留学生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五是尽量简化来华留学生手续办理程序,并指派专人对留学生进行辅助,帮助学生减轻不适应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2.加强留学生跨交际能力培养一是开设跨文化交际类课程,让留学生通过课堂专门传授来了解中外文化、行为方式的差异性;同时,在课外设立心理健康咨询的定期服务窗口,专门针对留学生跨文化方面遇到的心理障碍问题进行咨询或专题讲座,从而能够科学归纳跨文化方面的心理问题并总结经验以助于后续做好制度建设,让留学生跨过门槛从而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二是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化体验活动,如定期在校园里组织“汉语角”活动或汉语知识竞赛、开展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和举办年度中国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