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震》中的非线性叙事研究.pdf
下载文档

ID:2744924

大小:1.62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时震 中的 非线性 叙事 研究
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o.0 8 2 0 2 3116黑河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IHE UNIVERSITYdoi:10.3969/j.issn.1674-9499.2023.08.033美国著名后现代主义小说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在1997年发表了其创作生涯中的最后一部作品时震。这部作品甫一问世,即引起广泛关注。学界普遍认为,小说中充满了作家对后现代世界的深邃思考,凝聚着作家深切的人文关怀。对库尔特冯内古特的关注,国外学界起步较早,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是Jerome Klinkowitz 编写的Kurt Vonnegut(1982)和由Robert Merrill 编辑的 Critical Essays on Kurt Vonnegut(1990)。这两位学者不约而同地认为,“黑色幽默”是冯内古特及其创作的典型特征。随着关于冯内古特作品译介的兴起,国内学界也开始对其关注,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包括虞建华冯内古特的后现代小说艺术、尚晓进走向艺术冯内古特小说研究等。这些学者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整体上系统研究了冯内古特的写作特点及其大部分作品。对于具体文本的解析,五号屠场猫的摇篮和冠军早餐等作品颇受学界青睐,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后现代主题与写作技巧等层面上。近年来,国内对冯内古特的小说时震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果,多数为其后现代主题的研究,其中虽有一些针对叙事方式的研究,但针对其非线性叙事方面的研究仍有尚需深入之处。一、非线性叙事概念后现代主义认为:“各种各样不稳定、不确定、非连续、无序、断裂和突变现象的重要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所重视。”1于是,新的思维法则和思想概念逐步参与到人类的意识当中。即坚决反对以简单的、稳定而不变化的思维模式、方法和原理,或者以普适的规则来解释和治理事物,而应更多地强调变化才是常态、包容并接受变化性事物的态度、重视开放化和多元化。这种思想关照下的思维模式对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在叙事层面,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突破传统小说的线性叙述模式,采用非线性叙事模式把文章中所描述的故事割裂为一些片段,使故事看起来支离破碎并难以理解,以此呈现出后现代主义世界的不确定、无秩序、非稳定等特征。相较于传统小说线性的、规则化的叙事方式,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叙事散乱各出,小说文本由各种片段组成,其叙事是非线性的,读者很难在小说文本中找到任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西。因此,读者的思想不再受情节和情节框架的限制。读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阅读小说,让自己的意识流和小说一起流动。冯内古特时震也是采取了以上这种对传统小说线性模式突破的方式达到对自己认知下的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呈现。“时震完全抛开了线性叙事结构,整个文本宛如一幅由轶事、回忆、生平、笑话、故事片断等构成的拼贴画。”2在这部作品里,冯内古特以碎片化的情节加之侵入性的叙述冲出语境的局限和传统的线性叙述模式的桎梏,将虚构和历史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于共时与历时的纷繁错位中实现对作者、读者、文本三者之间关系的重构,进而把后现代主义小说世界里的开放、无序、不确定、碎片化等特征呈现于读者眼前。二、碎片化的虚构与现实在时震中,现实与虚幻、历史和当下被后现代主义非线性、碎片化的叙事方式编织在一起。虚构与现实的界限在真实的历史事件与虚构的故事融合之间、现实形象与虚拟人物的杂糅之中渐渐地模糊了界限。同时,后现代主义作家普遍认为现实事实上是语言构成的虚拟世界,并非确定的。冯内古特也在自己的创作中表达出这一观点。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语言的功能不仅仅是叙述情节和构建角色,语言变成了一种游戏,在这种游戏中,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游戏性质的改变而随时变化着。在时震里,语言的这一游戏化存在体现为通俗、零散、不确定。因此,由语言游戏所构建的文本本身便是虚构的,任何虚构的文本都不收稿日期:2 0 2 3-0 6-1 5作者简介:段继芳(1 9 8 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时震中的非线性叙事研究段继芳(黑龙江外国语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摘 要:非线性叙事方法解构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模式,是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主要叙事方法。冯内古特在小说时震中通过非线性叙事,将一段段碎片化的虚构与现实用交错式的共时与历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时空逆转的小说世界。同时,作者通过侵入式的非线性叙事方式,在颠覆文本的同时,映射出了现实世界的混乱、无序、荒诞与虚无,重建了作者、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让读者成为文本重要的创造者与阐释者,从而实现了小说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重重建,提升了文本的艺术价值与审美意义。关键词:时震;非线性叙事;小说叙事模式中图分类号:I 1 0 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6 7 4-9 4 9 9(2 0 2 3)0 8-0 1 1 6-0 3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o.0 8 2 0 2 3117文学研究能表现出真实的现实。在时震中,冯内古特在前几章中就反复对读者强调文本是虚构的,是一种语言游戏。小说家基尔戈特劳特形象的存在就是这一语言观念的体现。基尔戈特劳特是作者虚构出的科幻小说家,也是作者自身的影子,其在第五章中提到基尔戈特劳特在其写的科幻小说中虚构了布布星人,并称文本为“特殊横向排列的二十六个发音符号、十个数字和八个左右标点符号”318。从而告诉读者,无论是现实世界中的作者,还是虚构的小说世界中的作者(特劳特)都在使用语言游戏。同时,在第八章中,作者又重复写基尔戈特劳特沉迷于这种语言符号的排列,用以再次提醒读者文本的虚构性。作者通过非线性叙事,第三次提醒读者文本的虚构性是在小说中作者借“我”的两任妻子之口说出在这方面“我”同特劳特十分相似,从而反复暗示:由语言符号所完成的语言游戏本身就是虚假而无意义的,而由语言游戏所形成的文本也是虚假的。此外,戴维赫尔曼认为:“无论是虚构世界还是历史世界,栖居其中者都不是真实和实际的人,而是他们的可能对应者。”4如时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由于时空统一体出现的故障问题,世界从2001年2月13日退回到1991年2月17日,然后开始重播,在重播的过程中,所有人都必须完全重复历史,即使知道后来的结果也不能改变当初的选择。在这个时震中的虚构世界里,冯内古特创造了“我的另一个自我”39基尔戈特劳特,于是,特劳特是作者的一个代言人,而文本中的“我”是作者的另一个代言人。这种叙述者差异性的蓄意混淆破坏了时震文本本身所应当具有的封闭性。于是,读者不得不依据自身的经验与想象来判断并解决讲故事的人到底是谁、故事本身的真假等问题。作者运用元小说技巧通过特劳特的科幻小说戏说了多个历史事件,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虚虚实实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作者与另一个虚构的自己的代言者特劳特漫无目的地聊天,在没有任何中心指向的碎片化的片段描绘中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甚至在作家的虚构下,二人还一起去参加度假村的野餐晚会。虚构的人物与真实的人物在文本中交叉出现,例如,在小说中罗德岛舰船设计师艾利亚斯潘布洛克这一虚构人物与约翰威尔斯共同出现,而后者是历史中刺杀林肯的凶手;还有现实世界中的作家、哲学家、画家等诸多领域中的名流都和作者笔下的虚拟人物共同出现在作品里。正如作者通过特劳特常说的活着就是“烂屎一滩”和“我”及文本中多个人物曾反复表示的“反正我本来就没让人把我生出来”,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现实生活毫无意义。在特劳特的小说掩体里的宾戈游艺会中,作者通过戏说希特勒死前的一段历史,巧妙地将历史与幻想相结合,向读者传达了无论是小说世界还是现实世界都不是完整的观点。文本世界和现实世界在作者碎片化的拼接中纷然呈现,在读者的共同参与下完成最终的叙事。在小说中,二战期间的大屠杀、战后、越南战争、大萧条、阿波罗十一号、21世纪初期的审判这些真实的时代和历史事件被叠加和混合在一起,随机插入人们的观点、记忆和经历中,然后再随机闪回。同时,作家的创作成果如猫的摇篮五号屠场,也与老人与海欲望号街车推销员之死永别了武器等其他作品共同出现在时震中,给读者以文本是真实的错觉,然而下一秒各种荒唐的事件就将读者又拉回到虚幻的小说世界,让人猝不及防。在时震中,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在非线性叙述模式中变得模糊而不确定,虚构与现实、历史与幻想,一次又一次地将人与人的关系扭曲,交流也随之变得荒谬、无序而无意义。例如,在第十二章中,“我”与德国小说家、已故的海因里希伯尔发生对话,向其询问德国人性格中的根本弱点,对方回答是“顺从”;“我”曾问外甥我的舞跳得怎么样,他说还过得去;“我”对波士顿的一个助理会说冯内古特是德国姓氏,他说德国人杀害了六百万他的同胞这些交流看起来杂乱无章,所表达的内容支离破碎,似乎毫不相关,呈现出毫无头绪的意识流状态。但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是相同的:它们是对生活的无序和荒诞的模仿。不管是现实世界,亦或是虚构的世界,其存在都是荒诞而无意义的,是无法用理性能够把握和理解的。正如尼采所说:“价值判断已经失灵,一切意义都是虚伪的”。作品时震用非线性的叙述方式碎片化呈现出现实世界与虚构故事的虚假性,读者在解读过程中,以自身经验为基础,于阅读中重新拼接,在思考里再次感知原本十分熟悉却又无限陌生的周遭。在与作品的亲密接触中,读者能够深切领悟文本在自身的未完成性中表现出的开放与包容:接纳并依赖读者的“完成”,以获得意义的完满,可以说是读者的解读使这种符号组合获得了某种意义5。三、交错式的共时与历时情节无序、片段勾连是整个时震作品的表达特点。全书63个章节,每个章节包含一个或多个无关的片段,包括序言和后记在内的整个文本的内容排列都毫无逻辑,所有情节都仿佛碎片般无序地散落在小说的各个角落,而所谓的“情节”却连传统小说中的故事梗概都算不上,正如中译本译者虞建华所说:“我们很难为时震写出一个故事梗概”6。不仅如此,时震在叙事层面上对读者本有的依赖于时间或逻辑规律的阅读方式进行了挑战,以时震中2001年2月13日自由意志闯入时为例,原本短短一瞬间发生的事,这一行为的发生是一瞬间的,但作者冯内古特却用尽笔墨,以八章之长的篇幅完成这一瞬间行为。当然,这八章中并非仅仅描写了时震,还有真假难辨的事件、虚实相依的瞬间。这种描写宛若拼图散落在地,并混杂着其他无关的拼图。对于读者来说,唯有将作品全部阅读完毕,对每一片段都了然于心,方可最终拼接出时震发生瞬间的场面。这种非线性讲述又极具空间感的阅读体验之于读者是新奇而具有挑战性的。作者运用了蒙太奇技巧来表示时震之时不同空间的人物状态,像电影画面一般,用多种手段表现了这一神奇时刻,包括多视角、剪辑、特写、闪回等。例如,作者以交错尼采全集,第三卷,第4 2 4 页。转引自虞建华,冯内古特新作时震与后现代主义小说特征.当代外国文学,2 0 0 0(3).2023年第08期(2023年08月)No.0 8 2 0 2 3118文学研究式的情节安排,将时震结束时自由意志闯入的事件以碎片化的方式散落在二十八章至五十四章,只有将这些章节都读完才能从这些片段中得知:时震完结自由意志闯入之时,特劳特正在写作;“我”正在把面汤从裤子上抹去;大部分欧洲、非洲、亚洲人都正在黑夜中沉沉睡去;流浪汉不是坐着就是斜倚着或仰卧着;西一百五十五大街上乱作一团,车辆失控,行人摔倒,多人伤亡;文学艺术院入口被车辆撞坏,大门倒地,内部混乱;莫妮卡佩帕正在做离宫的预算,同时等她的丈夫左尔顿来接她,而左尔顿正要按门铃;文学艺术院的警卫普林斯正要走向大门等。以上这种非线性的、空间化的讲故事方式给读者带来一种“同时性”的阅读体验,即读者能够知晓在同一时间点上不同空间下的多种行为,从而在头脑中建立事件的共时性的逻辑关系。当然,尽管后现代主义奉若圭皋的反传统、不确定、无意识等创作手法使最终成就的文本的确与传统文本大相径庭,但这依旧不能抹杀文本的创作背后依旧是作家有意识的操控这一根本事实。因此,尽管冯内古特试图运用各种后现代技巧来表现时震的去中心化,文本中依然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历时的影子。例如,在时震序言中,作者就毫不讳言“不错,我本人也是时震之一中的一个人物。”310然而,实际上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