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低收入居民搬迁后就业响应及影响因素——基于情景分层的视角.pdf
下载文档

ID:2744184

大小:3.32MB

页数:5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市 低收入 居民 搬迁 就业 响应 影响 因素 基于 情景 分层 视角
城市研究|107 Employment Respons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Urban Low-income Residents after Reloc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tuational Stratification城市低收入居民搬迁后就业响应及影响因素*基于情景分层的视角孔子然 肖佳琦 夏永久 KONG Ziran,XIAO Jiaqi,XIA Yongjiu中国城市经过40年的大规模空间调整导致城市居民不断迁移,而以住宅搬迁为主要内容的研究为城市空间结构和社会空间重构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其中低收入搬迁者由于在社会资源占有和环境适应能力上相对较弱,使得其就业及经济收入成为关注焦点。利用2017年南京市绕城公路周边8个拆迁安置社区近千户家庭抽样问卷调查数据,从情景分层的视角出发,采用多项Logistic模型回归方法针对低收入搬迁居民的就业响应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属性、职业、职住距离是就业响应的显著影响因素,家庭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其研究结论对于正确认识搬迁对居民个体就业产生的影响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以期理性认识转型期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重构及其影响效应。The large-scale spatial adjustment of Chinese cities in the past 40 years has led to the continuous migration of urban residents,and the research on residential relocation provides an important perspective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and social space.Among them,the employment and economic income of the non-autonomous migrants hav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due to their relatively weak possession of soci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adaptability.This paper uses households sampling survey data in eight resettlement communities around Nanjing Ring Road in 2017 and the method of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ituational stratification to study residents employment response after the relocation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The study finds out that social and economic attributes,occupation,and job-housing distance are significant influence factors,while the family factors are not significant.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can promote the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of relocation on residents employment,which is helpful to rationally underst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as urban social space structure and its influence effects during the transition period.摘 要Abstract关 键 词Key words1 国内外相关案例研究在过去40年里,中国城市经历了大规模空间结构调整,一个重要结果就是城市居民向周边外围地区不断迁移。依据搬迁的自主性,可将搬迁人群分为自主搬迁者和非自主搬迁者。前者因向往现代化住宅或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从老城区搬出,后者是因为租金上涨或政府对其居住地进行再开发而搬出。以住宅搬迁为主要内容的居住迁移成为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社会空间重构的重要视角。近年来,研究重心逐步从迁居过程、机制,转向迁居后的行为响应及效应。随着熟悉的空间环境、社会关系和生活习俗的失去,迁居者在心理和行为上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转变和适应过程,甚至引起多方面应激反应,包括身心健康、社会活动,以及就业就学等。其中低收入搬迁者由于在社会资源占有和环境适应能力上相对较弱进而引起更多关注,研究焦点主要是搬迁对个体就业和经济收入产生的影响。*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被动迁居后城市低收入家庭空间行为响应研究以南京为例”(编号41401162);安徽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编号SK2019A0660);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编号gxyqZD2016142);高校优秀青年骨干人才国外访问研修重点项目(编号gxgwfx2018044)资助。搬迁;低收入居民;就业响应;影响因素relocation;low-income residents;employment response;influencing factors文章编号 1673-8985(2023)03-0107-05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1982/j.supr.20230315作者简介孔子然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肖佳琦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夏永久(通信作者)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108|城市研究对荷兰阿姆斯特丹5个城市更新项目涉迁人口的跟踪研究发现,住房升级似乎并没有带来经济前景的改善,搬迁后居民就业率未见显著提高1。虽然能通过重建小商店或杂货铺维持生计,但由于离开原有的社会支持网络且缺乏必要的社会联系,仍然有部分居民无法通过当地社会机构找到就业机会249,3170,且低收入家庭从市中心迁移到郊区安置点扰乱了搬迁者与客户的商业联系,造成区位优势和就业机会的双重丧失,使得绝大多数迁移者的收入出现大幅下降,造成失业率升高的趋势4。城市再开发引发的拆迁对低收入迁居居民的生活和资产造成破坏,因此缺乏客户、市场和高昂的交通运输成本是造成迁居居民收入中断的主要原因5,有研究表明搬迁安置对低收入群体也会带来失业风险6,在就业机会、通勤时间和可支配收入等方面有一定的负面影响7772,779,785,同时也可能引发就业变化8,并且由于安置地附近没有工业和商业区导致居民安置后工作机会减少9。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异地安置距离越远,导致上班距离和费用显著增加,低收入群体的贫困程度有加剧的趋势7764,10242。国内对广州亚运村拆迁居民时间序列上的研究发现,社区居民的经济和心理均受到了较大负面影响,导致社会经济状况恶化且面临失业问题11-12;在迁居后,低收入者住房条件确实得以改善,但却以社会经济和住宅区位双重损失为代价13。对重庆城市更新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大部分低收入原住居民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迁居,职住分离加剧14-15。总的来看,城市更新造成的搬迁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使得搬迁后的低收入居民脱离现有的生计模式,给直接受影响的人带来贫困风险。除此之外,就业效应的影响因素则是另一个研究热点。美国明尼阿波利斯市案例研究发现,较高比例的低收入居民在安置后经济收入下降,且随着入住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贫穷16。有研究显示,迁居前居民是否有丰富的城市生活经验、专业技能、家庭责任及良好的经济条件会影响居民安置后是否有更好的经济稳定性和就业率17-18,如在印度尼西亚迁居居民安置案例中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安置过程中面临的风险越大,与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相比,受教育程度高的户主在重新安置后损失更大,因为在安置前他们有更好的工作3171。综上所述,搬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失业、工作更换等不同的社会情景的变化,目前在对就业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多关注失业与否、职业变换与否、收入增减与否,较少从搬迁后群体所处的情景视角来进行探究。“情景”一词在辞典中的定义为“情形”或“情况”,本文的情景分层指人们在社会的发展趋势中所处的不同境况。可以发现,搬迁后的群体可能处于不同的情景,即失业(即使是短暂性的)和更换工作。有研究显示,在一些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其所处的情景也需要考虑19,在不同情景分层下的就业影响因素可能并不相同,其机制仍然值得进一步探究。因此,从不同的情景分层视角出发探究影响因素有助于更加清晰地认识搬迁后就业响应情况及影响机制差异,进而为城市决策者提供更加精准的科学指引。2 数据与研究方法2.1 数据采集及基本概况江苏省省会南京是长三角城市群3大副中心城市之一。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其城市更新起步早、拆迁体量大、涉迁人口多,是研究城市绅士化、社会空间重构以及搬迁安置等问题的优选城市。在综合考虑建成年代、规模体量、地理位置等因素后,从南京绕城公路周边20多个拆迁安置小区中遴选出8个代表。研究小组于2017年3月5月对南京市8个安置房小区近千户家庭开展搬迁后就业响应情况调查,了解搬迁后城市低收入居民就业响应类型及具体原因。采用问卷调查和社会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内容涵盖受访者个体社会经济基本属性、家庭属性特征、搬迁前后的职业类型、职住距离、安置方式、安置年份等信息。调查采取随机抽样方式开展,共投放80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630份,问卷有效率为78.75%。630份有效样本在抽样小区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本文调研的8个样本社区,是在专家咨询、预调研基础上确定的,综合考虑了社区的地理位置、建设年代、规模体量等因素,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630位受访者中,男性和女性占比分别为58%、42%;职业类型分为4类,分别为普通职员、自营就业者、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其中,普通职员占比为64.98%,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全体样本的教育程度偏低,以初中和高中学历为主,本科及以上占比不足20%,而2017年南京市城市居民本科以上学历百分比为35.36%,高于调查样本17.61个百分点。据有关部门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南京市普通家庭户均可支配月收入为12 771元,高于70%以上的抽样家庭。综上所述,本文研究对象在学历、职业、家庭收入上整体层次偏低,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样本的社会经济属性统计结果见表2。由于居住区建成环境、职住空间关系变动或内在诉求等因素,搬迁后部分城市低收入居民就业发生了一定调整,这种因外界环境变化或内在诉求驱动而导致的就业变化可称之为就业响应。调查显示,搬迁后城市低收入居民就业响应分为两个基本类型:第一种类型为短暂性失业,受访者在研究期内发生短暂性失业,失业现象持续时间不等,平均为3个月;第二种类型为就业发生变动,具体表现为工作单位发生变动或因拆迁搬迁后职住距离过大,从单位内其他工作地点调整至离家较近岗位。在630位受访者中,有83个样本发生短暂性失业、399个样本发生就业变动、148个样本就业未发生变动,3类样本占比分别为13.17%、63.32%、23.49%。就业未发生变动指的是搬迁后受访者工作保持不变或发生变动但变动幅度较小,如职位晋升、正常退休等。表1 有效样本的社区分布一览表Tab.1 Community distribution of valid samples资料来源:笔者自制。社区名称所在区有效样本数/份景明佳园雨花区110兴贤家园栖霞区66恒盛嘉园下关区62汇景家园秦淮区114银龙花园白下区99百水芊城栖霞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