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天山
卡拉
地区
玉带
铜矿
地质
特征
成因
396第31卷第3期2023 年 6 月Vol.31 No.3Jun.,2023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玉带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陈磊1,2,段宝福1,吕道1,曾建朋1,张朔1,曾兴富1,黄美俊3*1.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2.中南大学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3.江西省地质调查勘查院矿产勘查所,江西 南昌 330038摘 要:玉带铜矿床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缘的卡拉塔格地区,为近年来发现的中型铜矿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研究,对该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进行探讨,发现矿床含矿地质建造为一套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成矿地质体为石英闪长玢岩,矿体产于石英闪长玢岩体及其与围岩接触带,受断裂控制,主要呈脉状和透镜状。矿石类型以浸染状和细脉状为主,矿石组构以粒状结构,浸染状和细脉状构造为主,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铜矿和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绿泥石和绢云母。成矿过程可划分为石英磁铁矿、钾长石石英黄铁矿、石英黄铁矿黄铜矿辉钼矿和石英碳酸盐石膏4个阶段。矿区普遍发育钾化、硅化、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等蚀变,具带状分布特征,水平方向上由石英闪长玢岩中心向外可划分为钾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带、泥化带和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带;垂向上由石英闪长玢岩中心向外可划分为钾化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带和绿泥石绿帘石化碳酸盐化带。玉带铜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体特征及围岩蚀变特征均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斑岩型矿床一致,属于斑岩型铜矿床。关键词:斑岩型铜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玉带铜矿床;卡拉塔格地区;东天山中图分类号:P618.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518(2023)03-0396-12 DOI:10.11872/j.issn.1005-2518.2023.03.134引用格式:CHEN Lei,DUAN Baofu,LV Dao,et al.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sis of Yudai Copper Deposit in Kalatag District,Eastern Tianshan J.Go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3,31(3):396-407.陈磊,段宝福,吕道,等.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玉带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J.黄金科学技术,2023,31(3):396-407.东天山位于新疆东部,西起小热泉子,东至甘新交界,面积约为6104 km2,是我国重要的铜、金、铁、铅、锌等大型矿集区,其中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是东天山最重要的成矿区域。该岛弧带位于吐哈盆地南缘,呈EW向展布于康古尔塔格断裂带北缘(庞博宸等,2020),自西向东分布有延西(张达玉等,2010)、土屋延东(Tan et al.,2021)、灵龙(Sun et al.,2020)、赤湖(刘仲存等,2020)、玉海(张照伟等,2016)、三岔口(王超等,2015;Wang et al.,2022)和白山(涂其军等,2019)等一系列斑岩型矿床。目前,许多学者对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上的斑岩型铜矿进行了大量研究,包括构造背景(王超等,2015;Mao et al.,2022;何西恒等,2023)、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Chen et al.,2017)、成岩成矿年代学(刘彬等,2016;张照伟等,2016)、岩石学和矿物学(王超等,2015)以及成矿规律(张连昌等,2021)等,收稿日期:2022-10-08;修订日期:2023-02-20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东天山卡拉塔格铜矿床成矿条件和矿床成因研究”(编号:41572077)、有色金属成矿预测与地质环境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开放基金资助项目“卡拉塔格玉带斑岩铜矿成矿作用研究”(编号:2019YSJS09)、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东天山卡拉塔格玉带斑岩铜矿成矿机制研究”(编号:GJJ2200760)和东华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东天山卡拉塔格西二区铁铜矿成矿作用研究”(编号:DHBK2019007)联合资助作者简介:陈磊(1988-),男,湖南郴州人,讲师,从事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工作。*通信作者:黄美俊(1990-),男,湖南娄底人,工程师,从事矿产勘查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卡拉塔格地区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北部,近年来该区内相继发现红石梅岭热液型脉状铜矿床(于明杰,2016;王鑫等,2021)、红海 VMS 型铜锌矿床(毛启贵,2014)、玉带铜矿床(Chen et al.,2017)、西二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陈磊等,2018)和月牙湾铜镍硫化物矿床(Mao et al.,2021)等。玉带铜矿床于2011年发现,探明铜金属量超过 30104 t,铜平均品位为 0.38%。目前玉带铜矿床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低,相关研究仅限于年代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地质特征(Chen et al.,2017),缺乏对矿床成矿期次、围岩蚀变和控矿因素的系统研究,不利于矿床的勘查工作和成因研究。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开展了玉带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次和围岩蚀变等研究工作,以期为矿床地质勘查和成因研究提供参考。1 区域地质背景东天山造山带由北向南被 EW 向克拉麦里断裂和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划分为3个构造成矿单元,即博格达哈尔里克带、觉罗塔格带和中天山地块,每个成矿单元的地层、构造、岩石和矿床类型均存在较大差异(Qin et al.,2011)(图 1)。觉罗塔格带发育有古生代火山岩和沉积岩,产出众多铜、铁、金矿床,由北向南被EW向康古尔断裂和雅满苏断裂划分为3个构造成矿亚单元,即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和雅满苏岛弧带(Qin et al.,2011)(图 1)。卡拉塔格位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缘与吐哈盆地相邻。卡拉塔格地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大柳沟组、志留系红柳峡组、泥盆系大南湖组、石炭系脐山组和二叠系阿尔巴萨依组(图2)。其中,大柳沟组多出露于该地区中部,构成卡拉塔格复式背斜核部,为海相安山岩(450 Ma)、凝灰岩(450440 Ma)和英安岩(440420 Ma)(陈磊等,2018);红柳峡组由海相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碎屑岩组成,不整合叠加于大柳沟组之上;大南湖组系一套海相火山碎屑岩、碎屑沉积岩夹中基性火山熔岩与碳酸盐岩建造,与下伏红柳峡组呈不整合接触;脐山组出露岩性为基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熔岩;阿尔巴萨依组分布于卡拉塔格南北两侧,为一套陆相火山熔岩夹少量火山碎屑岩建造。卡拉塔格地区褶皱和断裂发育,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褶皱以近EW向宽缓褶皱为主,断裂可划分为NW、NNW和NEE向3组(图2)。其中,NW向断裂是区内控制火山作用和成矿作用的主干断裂,显示多阶段演化和多性质转换特征;NNW向断裂系 NW 向断裂的次级断裂,仅出露于火山岩地层中;NEE向断裂错断NNW向断裂和晚期花岗岩类,系左行走滑断裂(陈磊等,2018)。卡拉塔格地区主要出露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期侵入岩。其中,加里东期侵入体岩性有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等,Deng et al.(2017)测得其SIMS锆石U-Pb年龄为(430.01.7)Ma。华力西期侵入体主要产于泥盆纪,在卡拉塔格地区广泛发育,但侵入体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为中酸性脉岩或次火山岩。卡拉塔格地区成矿时代跨度较大,从奥陶纪到石炭纪再到二叠纪均有成矿作用,且主要集中在450430 Ma、400380 Ma和300280 Ma 3个阶段。成岩成矿时代由老到新,矿床成因类型具有一定的规律,具体表现为VMS型(奥陶纪志留纪)斑岩型(志留纪)矽卡岩型(泥盆纪)浅成低温热液型(志留纪、石炭纪)岩浆熔离型(二叠纪),对应区域构造背景从俯冲(奥陶泥盆纪)碰撞(石炭纪),到后碰撞板内(二叠纪)环境的演化过程。在空间上,卡拉塔格地区矿产由南向北可划分为4个成矿带或系列:(1)南部海相火山岩型块状硫化物矿床(VMS)成矿带;(2)中部热液型脉状矿成矿带;(3)西北部斑岩型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成矿带;(4)北部铜镍硫化物成矿带。2 矿床地质特征玉带铜矿床位于卡拉塔格地区西部,矿区出露地层为奥陶系大柳沟组和泥盆系大南湖组,均为一套海相火山岩建造(图3)。其中,奥陶系大柳沟组主体出露于矿区中南部,大致呈NW-SE向展布,为一套巨厚的海相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岩性以灰绿色安山岩为主,矿区西部见椭圆状和不规则状玄武岩2023 年 6 月 第 31 卷 第 3 期397陈磊等:东天山卡拉塔格地区玉带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取得了丰硕成果。卡拉塔格地区位于东天山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的北部,近年来该区内相继发现红石梅岭热液型脉状铜矿床(于明杰,2016;王鑫等,2021)、红海 VMS 型铜锌矿床(毛启贵,2014)、玉带铜矿床(Chen et al.,2017)、西二区矽卡岩型铁铜矿床(陈磊等,2018)和月牙湾铜镍硫化物矿床(Mao et al.,2021)等。玉带铜矿床于2011年发现,探明铜金属量超过 30104 t,铜平均品位为 0.38%。目前玉带铜矿床地质勘查程度相对较低,相关研究仅限于年代学、地球化学和矿床地质特征(Chen et al.,2017),缺乏对矿床成矿期次、围岩蚀变和控矿因素的系统研究,不利于矿床的勘查工作和成因研究。为此,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以及系统的岩相学和矿相学研究,开展了玉带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期次和围岩蚀变等研究工作,以期为矿床地质勘查和成因研究提供参考。1 区域地质背景东天山造山带由北向南被 EW 向克拉麦里断裂和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划分为3个构造成矿单元,即博格达哈尔里克带、觉罗塔格带和中天山地块,每个成矿单元的地层、构造、岩石和矿床类型均存在较大差异(Qin et al.,2011)(图 1)。觉罗塔格带发育有古生代火山岩和沉积岩,产出众多铜、铁、金矿床,由北向南被EW向康古尔断裂和雅满苏断裂划分为3个构造成矿亚单元,即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康古尔黄山韧性剪切带和雅满苏岛弧带(Qin et al.,2011)(图 1)。卡拉塔格位于大南湖头苏泉岛弧带,北缘与吐哈盆地相邻。卡拉塔格地区出露地层有奥陶系大柳沟组、志留系红柳峡组、泥盆系大南湖组、石炭系脐山组和二叠系阿尔巴萨依组(图2)。其中,大柳沟组多出露于该地区中部,构成卡拉塔格复式背斜核部,为海相安山岩(450 Ma)、凝灰岩(450440 Ma)和英安岩(440420 Ma)(陈磊等,2018);红柳峡组由海相火山碎屑岩和沉积碎屑岩组成,不整合叠加于大柳沟组之上;大南湖组系一套海相火山碎屑岩、碎屑沉积岩夹中基性火山熔岩与碳酸盐岩建造,与下伏红柳峡组呈不整合接触;脐山组出露岩性为基性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夹中基性火山熔岩;阿尔巴萨依组分布于卡拉塔格南北两侧,为一套陆相火山熔岩夹少量火山碎屑岩建造。卡拉塔格地区褶皱和断裂发育,与区域构造方向一致。褶皱以近EW向宽缓褶皱为主,断裂可划分为NW、NNW和NEE向3组(图2)。其中,NW向断裂是区内控制火山作用和成矿作用的主干断裂,显示多阶段演化和多性质转换特征;NNW向断裂系 NW 向断裂的次级断裂,仅出露于火山岩地层中;NEE向断裂错断NNW向断裂和晚期花岗岩类,系左行走滑断裂(陈磊等,2018)。卡拉塔格地区主要出露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期侵入岩。其中,加里东期侵入体岩性有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等,Deng et al.(2017)测得其SIMS锆石U-Pb年龄为(430.01.7)Ma。华力西期侵入体主要产于泥盆纪,在卡拉塔格地区广泛发育,但侵入体规模相对较小,主要为中酸性脉岩或次火山岩。卡拉塔格地区成矿时代跨度较大,从奥陶纪到石炭纪再到二叠纪均有成矿作用,且主要集中在450430 Ma、400380 Ma和300280 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