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创新
驱动
国有企业
质量
发展
Jul.,2023Vol.31 No.7河南社会科学HENAN SOCIAL SCIENCES2023年7月第31卷 第7期创新驱动与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丁蕾(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55)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政治基础,能否激发潜在优势实现其高质量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是否稳固。本文从创新驱动发展的视角对国企高质量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国有企业;创新驱动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5X(2023)07-0121-04收稿日期:2023-05-15作者简介:丁蕾,女,北京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部常务副部长,高级经济师。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推动经济建设不断向高级形态迈进、解决新的时代课题而形成的重大战略。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中流砥柱,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意义的角度来说,国有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将会促进我国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一、高质量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涵高质量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内涵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1。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任何社会的发展进程和形式均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基本矛盾支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我们不断改善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活动的体制机制,才能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包括劳动力、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大实体性要素的发展,还涉及科技、管理、教育、数据等新的要素的融入。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需要调整生产关系,历史经验表明,要摆脱生产力发展桎梏,就要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调整生产关系,以达到最优平衡。“高质量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与生产力高度适应、高质量融合,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减少供给端生产剩余的前提下实现供给体系新的均衡,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为切入口,达到生产关系高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最佳效果。”2因此,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是推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是实现生产力充分完全发挥作用的长远发展。二、国企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一)国企高质量发展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121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为确保这一战略目标实现,必须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20172021年,全国企业国有资本权益从50.3万亿元增长到86.9万亿元,年均增长14.6%;金融企业国有资本权益从16.2万亿元增长到25.3万亿元,年均增长11.8%;行政事业性国有净资产从20.5万亿元增长到42.9万亿元,年均增长20.3%;截至2021年,全国企业国有资产总额为308.3万亿元。”4发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已经踏上新的历史征程,必须提高效率、增强活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石。(二)国企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必然要求人民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经济活动的最活跃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阅卷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内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不断升级的需求的发展。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其满足人民需要的程度,在这方面当前国有企业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改革发展不平衡、体制机制不健全、布局结构不合理等,限制了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也成为满足人民群众更高水平需要的掣肘因素。我们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推动国有企业向实力更加雄厚、运转更加协调、联动更加顺畅、产能水平更优方向转变,以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三)国企高质量发展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主动选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就要不断适应速度转变、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转变和动力转变,推动我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实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循环通畅的稳健发展。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经济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各类要素的大量投入,更多地注重“量”的投入,而忽略了“质”和“效率”的提高。国有企业有行业产业发展速度快、影响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特点,也是先进生产力、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代表,理应在新发展阶段持续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盈利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水平。三、创新驱动是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科技创新史。创新是人类特有的有意识、富于智慧的实践活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归根结底是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由科学技术水平及创新能力决定。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3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也是发展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国企的必然选择。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纪疫情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复苏乏力,通胀水平居高不下,主要发达经济体大幅调整宏观政策,国际需求可能进一步波动收缩。“俄乌冲突”延续,对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和区域布局产生广泛深刻影响,能源资源等供应稳定性下降,全球经济原有供需体系受到干扰。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打着本国优先的旗号,罔顾国际关系准则和经贸规则,挑起经贸摩擦,通过脱钩断链、打压企业等方式极限施压,对我国国内企业发展特别是稳定市场预期、增强企业信心造成了很大影响5。与此同时,全球变革正在快速进行,特别是计算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模块横跨了所有领域,而以环保、AI为特征的重大技术变革,导致国际产业大分工的调整、产业链的平移、国际竞争格局的重塑、国家力量对比的改变。从国内环境看,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在AI技术、环保科技、现代化农业、智能建造等领域的创新是不断进步的,尤其是注重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拓展数字人民币、跨境电商、现代物流、互联网金融等新兴资本行业,全面发展数字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模式、平台经济模式、智能经济模式,很多领域在科技方面都有重大突破,科学技术正逐渐走在世界的前列。另外,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该阶段是改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增强增长动能的攻关期,很多领域的基础不牢固,研究薄弱,部分领域创新能力较弱,原创产品不多,核心技术不全,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受制于人,存在“卡脖子”问题。从国企自身看,自创新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国有企业创新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尤其是在核心技术、有效专利、技术应用、标准制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有一些技术实现了弯道超车,至今领跑世界6。但与世界的领头羊企业相比,一些国企122存在“脱实向虚”倾向,热衷于“挣快钱”,耐心专注、开拓创新的精神消退;一些国企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企业缺乏创新活力;一些国企整体影响力还不强,能比肩全球创新型领军企业的数量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不相称,产业分工仍处在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一些国企领军人才、复合型人才不足,很多专业人才培育存在青黄不接的问题。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处在难得的历史机遇期,但也面临着科技脱钩、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只有加快创新发展能力,将要素驱动变为创新驱动,将追求高品质、高附加值、高效率发展转变为发展目标,摆脱过度追求规模和速度的局面,才能全面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的高质量发展,使中国在未来的全球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权。四、创新驱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国有企业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主体,发挥着支撑和引领作用,要不断充分发挥制度优势,不断增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内生动力,让国有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领头羊,在国际竞争中占得先机。(一)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国有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具有资金雄厚、资本充足、人才较多的先天优势,并且掌握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在这种大环境下,国有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有能力、有计划、有实力开展自主创新,做到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相比不落下风。与此同时,国有企业能够更为高效地利用政府集中资源、实施鼓励支持创新的产业政策,减少企业外部性依赖,避免信息误差,提高效率。在技术领域,我国国企能够按流程开展技术引进和研发,更为集中地使用资源,增加技术经费投入,承担技术研发风险,产生更多的技术外溢效应,更好地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进步7。在创新领域,要推进我国国企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加大投入,加强与世界的合作,研发和掌握一批先进技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享誉世界的优质品牌,形成一批拥有国际口碑与先进技术的领军企业,使国有企业成为创新要素集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在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方面贡献更大力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好引领和表率作用。(二)通过推进国有企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国企创新力一是培育创新体系要严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针对市场,重视客户的需求,开展研发前的调研,使自身技术创新符合市场需求;加快创新发展成果的运用,推动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二是要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在当前环境下,要充分发挥我国国企整体性、长期性、战略性优势,通过高强度、高需求、高创新力的研发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获得关键技术,向世界价值链高端攀升。加大对生态环境、能源资源、基础设施、材料装备、技术研发、前沿科学等领域生产要素的投入,发挥国企对国家经济的引领作用。三是要大力发展创新型平台经济。充分发挥产品平台建设的带动力、辐射力、整合力,建设覆盖基础技术水平、科技水平、产业水平、工程水平、市场水平、管理水平全链条的创新管理集群。在具有明显优势的行业,国有企业更应该主动承担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研发任务,不断推动技术攻关与集成,扩大科研规模,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支撑国家战略的实施。(三)深化改革构建有利于国有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我国国企不断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也将面临研发经费投入不够、市场体制机制不成熟、经济效益导向不强、科技创新专业化管理水平不高、创新创业氛围不浓厚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能力。一是要注重制度创新,增强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合理地进行管理变革,消除体制机制和管理上的弊病,完善公司管理,构建出高效、灵活、符合行业特征、有利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发展模式,促进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为激发创新动力提供制度保障。二是要推动国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资产监督管理从管企业向管资本改变,提高监督管理效能,推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完善激励奖励机制,不断推进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激发国有企业内生活力8。三是要打造全球化、开放式创新平台,以行业和企业创新短板为抓手,与国内、国际知名科研院校合作,打造产业联盟,实现共赢发展,互惠互利。四是要不断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尤其在科技创新方面更要建立高质量的人才培育体系,不断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与此同时,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晋升机123制,通过薪酬分配机制、人才持股机制、创新失败容错机制,不断鼓励和吸引各类人才,特别是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不断激发创新人才和企业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带动企业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