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承行知教育思想
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基于素养立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传承
教育
思想
培育
学生
核心
素养
基于
立意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2023年第1 期412023年第1 期FUJIAN TAO YAN生活课堂传承行知教育思想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基于素养立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惠安科山中学彭福安摘要:核心素养是当今时代发展对教育目标的重新定位,教师需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着重从激励主体探究、筑牢时空观念、引领历史解释、强化史料实证、涵养家国情怀、培育唯物史观等方面来探讨基于素养立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方法陶行知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曾指出“教育是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的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的教育”,强调新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养成“自主”“自立”和“自动”的国民,这些蕴含丰富哲理的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很强借鉴价值。长期以来,受到升学率与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教师在教学中聚焦于学生“知识应试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利用历史学科人文底蕴丰富的优势来渗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人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 0 2 2 版指出:“历史课程的目标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明理、增信、崇德、力行。”那么,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一、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我国的课程改革在教学目标上经历从注重“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目前突出“核心素养”三个阶段。当前核心素养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落脚点。学生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基于知识而又高于知识,是从知识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和“营养素”,关注学生适应现实社会与未来发展、终身学习、成功生活等关键素养。教育的本质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的综合性人才,这就需要教师在育人方式和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变革和创新。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五大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了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和唯物史观。而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可能一而就,需要通过学生的课程学习,以及社会实践、动手实践、技术实践等活动中逐步形成。通过培养这些学科素养,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展现个性与发挥潜力,促进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从而为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奠基。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也是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建立新课堂的现实需要,更是关乎国家发展的教育大计。二、基于素养立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方法历史课堂教学是培养与发展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当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必须纠正“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真正构建一种由“知识立意”42福陶琳2023年第1 期FUJIAN TAO YAN生活课堂向“素养立意”转变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就是要确立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核心地位,使教学的一切要素、资源、环节、活动都围绕核心素养组织开展,并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和发展。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构建中心课堂,激励主体探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要以学生为中心,教育者应“以学生之乐而乐”。新历史课标指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学方式的创新,实现历史课程育人方式的变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结合初中生成长特点与思维特征,营造民主平等、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通过情境再现、问题引领、故事讲述和多样化的资源运用等方式,建立学习中心课堂,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依靠、利用、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能力和实力之上,注重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形式,从以教为主走向以学为主,通过关注学生学的力量和学的活动,将核心素养渗透于各教学环节学习中。一是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陶行知先生指出:“教育者要通过学问上的熏染和督促的力量,为学生创设激发兴趣、开启智慧的主动探索之旅。”教师要关注信息化条件下的历史教学方式的创新,如利用希沃白板的多媒体互动软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如在讲述九年级上册君主立宪制的英国一课时,课堂小结可改变传统的知识梳理,引领学生自行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把原歌词改编为简洁押韵的知识内容,通过多媒体播放歌曲小苹果的伴奏旋律,让学生自编自唱:苏格兰人民在起义,筹集军费开议会,查理一世恼羞成怒;抓捕议员挑起内战,显得很硬气,克伦威尔击溃王军,获得了胜利;查理一世满脸苦逼,推上断头台,生命虽短,荣华享尽,永远不见;英国成立共呀共和国.”伴着轻松愉悦的节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潜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此外,也可利用希沃软件互动游戏进行知识竞答比赛,激活课堂气氛,提升教学实效,使知识转变为素养。二是组织角色扮演,引领体验感悟。陶行知先生主张“六大解放”,大力倡导解放学生的眼晴、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实现“教学做合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引领学生通过小组相互合作等方式推动其学习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一课时,教师可让同学进行角色扮演分别代表道家、儒家、法家和墨家四个不同派别,通过小组合作展开辩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参与热情高涨,不同能力层次的同学都有话可说,大家的表现欲会得到充分满足,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也渗透了“历史解释”核心素养的培育。三是切入时政要闻,激发探究动力。生活是教育的本原,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恰当地引入时政热点,采社会现实中鲜活生动的素材,架起历史与现实沟通的桥梁,引导学生实践探究,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讲授原始农耕文明一课时,导入时通过幻灯让同学欣赏一组“2 0 2 2 年北京冬奥会的精美奖牌”,其设计灵感来自安徽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同心圆玉璧,让学生了解远古先民的图腾崇拜和蕴含“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以此来导入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的教学探究;而在讲授宋代经济的发展一课时,通过展播2 0 2 1 年第4 4 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视频,导入“宋代海外贸易发达”的讲述,便能一下子激活学生的探究兴趣,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知福建陶研432023年第1 期FUJIAN TAO YAN生活课堂识的来源和背景,体会到知识的价值并发展学以致用的能力。这也是核心素养形成的有效途径。四是整合学科资源,注重五育并举。格式塔心理学认为学习与思维具有整体性,历史新课标倡导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强调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培养,使学生以更宽阔的视野全面理解历史事实。因此,教师要注重整合学科资源,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比如,在讲授八年级下册海峡两岸的交往一课时,我们可以采用主题探究课教学,通过历史探寻两岸交往的溯源、语文一一余光中诗词朗诵、地理一台湾风土人情视频介绍、政治一“台独”活动的时政点评、大陆台商创业园介绍、音乐歌曲欣赏爸爸的草鞋2 0 3 5 去台湾等多学科资源的有机整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渗透学科素养的培育,包括“美育”“德育”“劳动教育”“智育”等并举,以德育人,以美育心,以劳育美,凝心聚魂,落实新时代德才兼备的育人方式,让历史学习中心课堂更充实、更具魅力。(二)理清历史脉络,筑牢时空观念任何历史事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下发生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从历史时空的角度思考历史事件形成、发生、发展的基本素养。首先,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地图,让学生直感历史。如在讲述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可以先引领学生自主阅读,之后让学生小组代表上台演示,根据地图讲述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四位航海家的航行轨迹,再引导学生讨论大航海的历史意义。“以图述史”有助于学生整体感知历史事件,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也培养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其次,通过制作时间轴、年代尺构建时空,辨析历史。陶行知先生提出“行是知之始”的主张,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动手动脑,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在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将二战的重大历史事件“全面爆发一扩大一最大规模一转折点一胜利”的时序特点绘制成时间轴或设计成“树枝状”的思维导图,概括各个历史事件的主要特征,分析推断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然后再借助幻灯投影部分同学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当堂互评。这样课堂就能凸显学生“主体”,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增强“时空观念”素养。最后,也可通过选择时空,引领学生横向对比,感悟历史。如讲述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对外交流,教师可适当拓展延伸,选择同一时期的亚欧文明进行比较,如“当中国处于唐宋开放繁荣时,西方正处于黑暗的中世纪;而中国清朝闭关锁国时,西方开始进入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通过加强中外关联,放大时空视角,帮助学生学会树立全球史观。(三)渗透问题意识,引领历史解释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的。传统教学中的“听讲、背诵、作业、刷题、考试”学习方式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教师要善于以问题为引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注重学科探究实验活动,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让探究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常态。如讲述九年级上册希腊罗马古典文化一课时,教师就不能简单停留于梳理课本知识点,在总结时可抛出深层次的问题,设疑提问“古希腊古罗马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古典文化”,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鼓励踊跃发言,让学生思维火花产生碰撞,引导从经济发展、民主制度推动、政府重视、海洋交通拓展、人民的勤劳、学者艺术家的钻研等多个层面不同角度进行说明分析,培养学生以史料为依据对历44福陶琳2023年第1 期FUJIANTAO YAN生活课堂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运用多元视角去认知、解释历史,使得“历史解释”核心素养能力在探究中得到升华。此外,也可借助于有趣学习情境的创设,通过比较、辨析、归纳等思维方式,探究历史本质所在。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课中,在分析“二战的胜利给予后人的历史启迪”时,可以通过创设历史漫画情境,让学生轻松融入历史氛围,引导学生概括“雪茄(丘吉尔)+长烟嘴(罗斯福)+烟斗(斯大林)=V”的寓意,通过探究得出:英美苏三国结成反法西斯联盟,最终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之后进一步探究总结出漫画蕴含的启示:“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合作;团结就是力量等。”这样就能将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形成新的知识迁移,推动学生认知的拓展,进而丰富学科素养。(四)立足史料分析,强化史料实证史学追求的是真实,它不同于文学追求的秀美,因而历史教学重在培养学生求真的精神和实证的意识。陶行知先生指出:“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因此教师要加强学法指导,通过课堂探究感悟,培养学生独立搜集史料、析史料和提炼史料观点等素养,如讲授八年级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一课时,可通过“史料研读”,引导学生掌握提取关键信息、提炼观点的方法与技巧,得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的观点,之后引导学生联系以前所学知识进行论证,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近代化的探索失败作为反面证据史料,再以“1921年中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作为正面证据史料,教会学生从正反两面论证观点,最后再对观点进行拓展延伸,总结出结论。也可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提取观点,如“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作出重大贡献”等。通过“授之以渔”,培养“论从史出 的意识,使“史料实证”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有声。此外,还需指引学生对历史材料真伪性进行辨别及运用不同史料相互印证的能力。如在讲授秦末农民大起义一目时,展示史料“史记记载,胡亥是赵高和李斯篡改秦始皇遗诏而立,但北京大学收藏的西汉竹书第三卷赵正书(成书于西汉初期)却记载,胡亥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