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的构建与实践——以广州市“民族之家”为例.pdf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市 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社会支持 构建 实践 广州市 民族
2023/03总第8 9 期JOURNALOFETHNOLOGY民旅學利D0I:10.3969/j.issn.1674-9391.2023.03.010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的构建与实践以广州市“民族之家”为例余翔李敏【摘要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益增多。广州市创建社区“民族之家”,搭建了政府、社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之间的多元交流共融平台。以“民族之家”为典型个案,探索构建三者合一的社会支持网,能有效提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群体的城市融入度。但由于正式社会支持的不完善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的力量薄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难以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为此,本文提出了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构建的有效路径:积极推进政府、社会、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三者共同发力,形成强大合力,提升社会支持质量,即健全基层民族工作部门组织建设;社会各方力量整合资源,增强社会支持的可持续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主动作为,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如此,才能编织好各方期待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成功经验。【关键词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网;民族之家;构建实证;实践困境;路径探索中图分类号:C957文章编号:1 6 7 4-9 39 1(2 0 2 3)0 3-0 0 8 9-0 7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重大研究专项“整体性视角下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十条历史经验 研究”(CD22ZDZ01-11);广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攀登计划专项)“社会认同视角下居民生活数字低碳研究一一基于粤港澳大湾区之实证调查分析”(pdjh2023b0314);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博士点建设单位科研能力提升项目“珠三角地区城市职业院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研究”(22GPNUZDJS04)。作者简介:余翔(1 9 6 7-),男,汉族,河南信阳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李敏(1 9 9 6-),女,汉族,河南焦作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广东广州5 1 0 6 6 5第四卷文献标识码:A习近平总书记在2 0 2 1 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断追求,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日益增加。截至2020年1 1 月,广州有少数民族人口8 2.7 万,其中非户籍少数民族人口7 0.9 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约占8 5.7 3%。2 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经济水平等的差异,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中的融人状况不理想。面对大量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如何增强他们的城市融入感,是城市民族工89民旅学利作的重中之重,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整合社会资源并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社会支持网,不但能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摄取周围资源,更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人城市生活,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进而铸牢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世纪7 0 年代,有学者提出社会支持网理论,这一理论最初主要研究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随后逐渐研究社会支持网络本身。3 个人的社会支持网是指一个人能藉以获得的各种资源支持的社会网络,它能帮助人们解决生活难题,改善生活现状。4 张友琴基于社会网络理论,提出社会支持网是一种网络互动式的社会支持工作模式。5 社会支持的内容包括情感、实际、社会交往和信息支持等方面,社会支持的途径和来源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各种途径之间纵横交错。并且社会支持网第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不仅是点和线的单纯组+合,6 它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体系,分为四正式与非正式两种,是个人重要的社会资源。卷当前社会支持网研究多集中于弱势群体,如城市贫困人口、老年人、留守儿童、农民工、少数民族人口等。由于政府、社区和个人支持的缺失,JOURNAL OF ETHNOLOGY2023/03总第 8 9 期项目合作,落脚学习、沟通、服务、活动和价值五大平台,以专业化、精细化服务配合基层政府开展民族工作,强化了城市少数民族人口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民族关系,1 0 1 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阵地和平台。本文基于社会支持网理论,结合“民族之家”典型个案,探究政府、社会、个人三者如何通过“民族之家”进行交流互动,进而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人有何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一、“民族之家”中社会支持网的构建实证党的十八大以来,广州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在政府带动下,由政府主导、社会支持、个人参与的社会支持网逐步形成并发挥作用,为其他都市有效促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提供了宝贵经验。如图1 所示。政府(民族工作部门、街道、社区)购买服务民族之家(多元主体互动场域)项目合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很难融人城市社会。7 因此,构建政府、社会、个人三者统一的社会支持网是帮助他们实现城市融入的一个重要路径。8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正式社会支持是指由政府、社会组织等机构提供的社会保障支持,非正式社会支持指来自亲属、朋友、邻居等提供的经济、劳务、精神方面的支持。9 马伟华将政府部门提供的支持列为正式的,由政府以外的组织和个人提供的支持列为非正式的社会支持。8 本研究中,笔者结合社会支持网类别,将城市民族工作部门、街道、社区提供的支持视为正式的社会支持,将社会各方力量和个人提供的支持视为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并以此展开论述。为加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工作,自2 0 1 1 年起广州市通过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创建社区“民族之家”,形成以街镇社工服务站为载体,以社工人员为支持的基层民族工作模式,目前在广州的1 0 1 个重点镇(街)及部分企业、学校皆已建立“民族之家”。“民族之家”深入扎根基层,在党建引领下,与社会组织进行90社会(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图1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一)政府主导:保障城市民族工作有序进行在社会支持网中,广州市城市民族工作部门、街道、社区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的政策、信息和实际支持属于正式的社会支持。广州市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有效保障广州城市民族工作良好而有序开展。具体而言:一是建立“民族之家”组织体系。广州市海珠区R街道发挥党建引领,擦亮“民族之家”品牌,协同社区居委会、街道志愿服务站、物业、律师、治安等团队组建“蜂巢党建结构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同时,街道通过建立少数民族管理服务领导小组,不定期组织一线基层干部和社工人员进行理论培训,强化民族团结意识,保证党的各项民族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发挥“民族之家”政策宣传站功能。在政府部门指导下,“民族之家”充分发挥学习平台功能,岗位卖习摄取资源信息及物资个体(少数民族流动人口)2023/03总第8 9 期不仅设置有宣传栏、阅览室,还通过编印广州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服务指南等读物和张贴标语,广泛宣传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政策,惠及各族同胞。三是发挥“民族之家”服务站功能。“民族之家”以街镇社工服务站为载体,通过微信群、街道社工服务站公众号,定期发布活动信息,并通过公众号链接线上心理咨询、就业资讯,积极发挥“民族之家”沟通和服务平台功能。此外,“民族之家”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健康教育、就业指导、技术和法律培训等服务,帮助少数民族群众适应并融人社会。四是发挥“民族之家”活动平台功能。中秋节、古尔邦节等节日,“民族之家”联合社会组织开展系列庆祝活动,吸引并鼓励社区各族群众分享民族风俗和美食,促进社区各族居民交流互动、团结友爱。街道还通过“民族之家”开展青少年民族音乐文化夏令营活动,组织少数民族学生绘制民族文化墙,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在心中深植中华文化之根,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中,政府部门借助“民族之家”平台,通过建立组织体系,联合社会组织提供多样化服务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摆脱困境,加快融人城市生活,在服务管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然而,部分社区“民族之家”在组织体系建设方面尚不完善,基层工作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对社区民族工作的重视有待加强,且各“民族之家”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其效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获得的正式社会支持较少。(二)社会支持:推动城市民族工作可持续发展政府部门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了多种支持,保障他们基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但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支持与帮助,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难以在城市中获得长远发展,还需要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基金会等社会力量提供全面、贴心、系统的服务,这些社会力量在社会支持网构建中发挥了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广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的指导下,市民族团结进步协会联合民族团结艺术团和“民族之家”,通过举办民族知识问答、民族舞蹈表演和工艺品展示等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精神JOURNALOF ETHNOLOGY文化生活,以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凝聚居民情感向心力。正如“民族之家”工作人员所讲:“我们辖区的居民都很愿意参加社区的这些活动,尤其是小孩子和老年人,举办这些活动也使社区居民更加团结,凝聚力更强。”除了社会团体,广州的企事业单位也通过“民族之家”积极为少数民族人口提供支持。比如,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不仅吸纳少数民族员工,还与“民族之家”合作共同开展服务,以庆祝传统节日的形式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情感支持和社会交往,促进他们在心理和社会生活层面进一步融人城市。疫情期间,洋河酒业、海珠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公益机构等社会力量通过“民族之家”为少数民族群众捐钱捐物、免费进行培训,增强其城市获得感。街道社工服务站是“民族之家运行的重要载体,社工人员在提供服务时,全面落实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具体政策。针对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具体情况,在就业、子女教育、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方面为其提供精准服务与帮助,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区民族工作的压力。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社会力量是基层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在政府引导下,一些社会力量积极回馈社会,借助“民族之家”平台,通过组织活动,提供信息、物资和就业岗位等形式为少数民族人口提供支持,在政府部门深入不到的地方发挥辅助作用,保障政府政策落到实处,同时也通过“民族之家”促进了各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学习。但在调研中也发现,目前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提供支持的社会组织还不多,且部分社会组织在提供社会支持时出现了间断、不可持续的现象,其提供的服务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实际需求之间亦存在一定差距,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改善(三)个体参与: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网是双向、互动的,既包括政府、社区及社会各方力量提供的帮助与支持,也应包括其自身综合能力和社会关系网络,因此个体的支持力量在整个社会支持网中占有重要位置基于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可以为人们提供情感、信息和实际支持,对其生活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广州拉面店店主大部分来自青海省化隆县,其中的91民旅學利第+四卷民旅学利很大一部分人是通过熟人介绍来到都市谋生。海珠区某位牛肉面店老板说:“之前生意还是很好的,但是疫情之后,生意大不如前,现在都是自家人在经营,利润也仅能维持日常开销。我的老乡中也有开拉面店的,在交流时他们说现在也是自已和家人一块经营,这样能省点儿钱。”相比较之下,家人和朋友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更亲切和熟悉的人,在融人城市过程中他们不仅能提供情感支持,也会适当提供实际支持,但最重要的还是靠自身的不断努力。广州市“民族之家”在服务管理少数民族群众时,也发挥价值平台功能,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活动,为建设广州贡献力量。撒拉族同胞韩木海买在创业初期非常艰难时收到社区“民族之家”送来的温暖,生意好转后积极利用闲暇时间投人到社区公益活动中,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