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北宋
河北
平原
土地
开发
生态环境
互动关系
研究
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庞鸿志肖晓凡(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河北西北大学历史学院,陕西西安摘要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是在与生态环境的互动中进行的。在土地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因子与时人的农业生产实践互相交织,影响着土地开发广度的同时又在农田拓展的深度上打上了环境的烙印。在土地的地域性拓展上,除传统的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地带外,还有黄泛区的土地利用以及北部缘边地带的屯田营建;在土地开发的深层次维度上,主要是盐渍地改良和作物种植选择。受环境等诸因素的影响,该时期河北平原土地开发表现出显著的地域性特征,整体的土地拓展状况不佳,但在土地的改良与作物的种植上,体现出了鲜明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探讨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环境的良性互动,可以揭示出北宋时期二者之间的互动机制。关键词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石家庄050024;710127)农业开发有广度和深度两个层次。就广度而言,主要指横向的外延性开发,即地域性地拓展农田面积;就深度而言,主要是通过提高耕作技术和选种高产作物、改良品种等措施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北宋时期河北平原在土地面积拓展上,展现出了鲜明的区域特性,这些特性是时人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主动或被动的选择。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在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互动机制和发展过程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最终得出北宋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互相适应以致协调的结论。对北宋时期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之间互动关系的研究,学界已有了丰硕的成果。在这些论著中,或以时间为经,以地理空间为纬,全面考察该时期内的农业地理状况;或以黄河中下游(抑或黄淮海平原)地区为考察对象,从环境史和历史地理的角度阐释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具体到河北平原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互动关系方面,多是宏大的历史叙述,而缺乏对其内在机理的深人探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的地域和方式、生态环境(尤其是气候、地形地貌和水文因素)以及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的互动机制等三方面进行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仍然会有很多问题得不到深究,这将是对今后研究的期待。从自然地理区划上看,河北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区内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衍,土层深厚,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29古今农业区。北宋时期的河北平原受历史因素的影响,从燕山南麓至白沟河一带的土地归人辽境,北宋所辖范围限于白沟河以南。本文研究的地理空间是北宋疆域之内的河北平原,不涉及辽统治的区域。一、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的地理分布北宋所辖的河北平原范围与其时的河北路基本一致,河北路“南滨大河,北际幽、朔,东濒海,西压上党”12 130,包括了河北平原的绝大部分。受历史耕作传统和地理条件的影响,北宋时该地区的土地开发主要集中在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地带、黄河冲积淤土地带和缘边塘泊水田三个区域。在开发方式上,相对应为传统农业区的精耕细作、黄泛区引浊淤灌的盐碱地改造以及缘边塘泊的屯田三种类型。(一)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地带太行山山前冲积扇地带在地理构造上是由漳河、溥沱河等河流从太行山流出后泥沙淤积,在山前形成的冲积扇群。由于冲积扇上的淤土经过熟化能形成肥沃的土壤,所以该地带是河北平原传统的农耕区,在北宋以前农业就很发达,北宋的磁、相、邢、洺、赵等州均处其上。然而,北宋前期该地带的农业发展及土地拓展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水利灌溉设施兴建不足。从水利与作物的关系来看,包括该地带在内的河北平原大部分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粟,实行麦粟为主的轮作制。麦子种类为宿麦(即冬小麦),这是与河北平原水热条件相适应的。宿麦在一年之中的秋冬交替时节播种,来年夏初收获,属旱地作物。宿麦虽是典型的旱地作物,但对水分也有一定的要求,尤其是灌浆期,其对水分的需求量最大,“约占冬小麦整个生长期内需水量的302023年第2 期70%一8 0%2 J83。而这一时期河北平原易发生春旱,所以进行人工灌溉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北宋仁宗景祐(10 34一10 38 年)以前,该地带的水利建设并未得到重视,大片的农田由于水患和军需而化为“斥卤之地”或牧监用地。这在宋人王沿的上疏中可窥得一二:“河北为天下根本,魏史起凿十二渠引漳水溉斥卤之田,而河内饶足。唐至德后渠废,而相、魏、磁、洺之地并漳水者,屡遭决溢,今皆斥卤不可耕。19 5 7 山前冲积扇各州由于漳河的决溢泛滥,导致农田成为盐碱地,除此之外,“又牧监台地占民田数百千顷 19 5 8,故王沿力主罢废牧监、兴修水渠,但其建言并未被采纳。由此可以推断,在北宋前期山前冲积扇各州的农田面积应该不大,至少没有达到唐中叶的规模。在传统农业时期,“农业生产取决于灌溉”,“水利灌溉不但决定了主要农耕区的分布,而且也影响着主要农耕区的发展进程。主要农耕区的拓展与衰落均与水利灌溉相关 2 19 4,这一点在河北平原表现得极为突出。至仁宗景祐年间,一方面“导相、卫、邢、赵水,下天平、景祐诸渠,溉田数万顷 19 9 5 9,另一方面,又对天平渠进行了整修。与此同时,将位于邢、洺、赵三州的广平牧监罢废,其所占的一万五千余顷土地“悉以赋民 10 316。通过整修水渠和退牧还农,山前冲积扇各州的农田开发才得以拓展开来。(二)黄河冲积淤土地带历史上的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宋初,黄河结束了其历史上第二个安流期,进人了肆虐横行的时代,尤其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深受其害。河北平原是黄河决溢泛滥的主要受灾区,北宋黄河的历次决口改道都对河北平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泛滥的黄河连同被其扰乱了的沱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河、漳河等河流,毁农田庐舍,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流经地民众的正常生产生活,其带来的次生灾害也不容小靓,如土地盐碱化、粮食减产绝收、流民等问题。但另一方面,黄河的泛决并非百害而无一利。由于黄河泥沙含量大,水退之后会淀积大量肥沃的淤土,土地肥力得到显著提高,所谓的“水去而土肥”即是如此。沈括在河泛对土地质量的影响上谈及:“深、冀、沧、瀛间,惟大河、沱、漳水所淤方为美田,淤淀不至处悉是斥卤,不可种艺。”319 3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河泛区都如此,这与距河的远近有关,在距河流较远之处,水流逐渐澄清,故不易淤积形成沃土。苏轼曾就该状况谈道:熙宁十年(10 7 7)七月十七日,河决瀘州曹村,“八月二十一日,水及徐州城下,至九月二十一日,凡二丈八尺九寸,东西北触山而止,皆清水无复浊流”47,即是明证。黄河冲积淤土地带的形成和开发与黄河自身的水文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淤土区主要是在西南部的怀、卫等州。位于沁河下游冲积扇的怀州,清淇、漳河流域的卫州,由于诸河水流经后大量的泥沙淤积,造就“怀、卫素号沃壤,斛斗至贱 5 J129的景象;再加之该地区“得太行障其后,故寒稍杀,地暖故有梅,且山水清远似江南”6 2 18,由于山体遮,局部小气候优越,故被宋人美誉为“小江南”。然而,怀、卫等州的土地开发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仁宗景祐元年(10 34),“遣职方员外郎沈厚载往怀、卫、磁、相、邢、洺、镇、赵州教民种水田 7 2 6 7 7。依据这则记载,在仁宗景祐元年之前的北宋前期,山前冲积扇各州以及怀、卫等地是不种植水稻的,粮食作物仍是麦、粟等类;而在此之后,水稻才开始在上述地区种植开来,这得益于景祐年间水利灌溉设施的整修。那么,怀、卫等州的农田面积势必会因为水稻的种植而得以拓展,但评价却不能估计得太高,因为受水旱灾害及土壤条件的影响,河北平原的水稻种植在地理分布上基本呈点状或线状分布在河滩地区及河湖周围,面积有限 8 2 0 5除了怀、卫等州,大名府至乾宁军一带的淤地在北宋中期以后才被利用起来,这与黄河的改道有关。宋初,黄河基本循京东故道而行,庆历八年(10 48)河决商胡,改为北流合永济渠人海。北流流经之地泥沙淤积形成淤地,随即被当地民众垦辟为农田。(三)缘边塘泊水田地带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农田拓展还表现在北部缘边地带塘泊水田的开发上,这是河北平原土地利用方式的一个重要特色。对于塘泊构建的过程和作用,学界已有了充分而深人的研究,此处不再赘述,论述的重点则是塘泊体系的规模变化与作物类型大规模的开挖塘泊、兴建水田是太宗时期在何承矩和黄懋二人的主持下开始的,但在何、黄二人之前,宋廷已于顺安军以西至北平一带的平旷地“通导沟渎”142 6 3,开挖了一些塘泊,只是规模相对较小。另外,除人工塘泊外,沿边地区还有许多的天然湖沼,“自雄州东际于海,多积水”17 2 36 3,这些天然和人为的泊淀,成为何、黄二人兴建水田的基础。淳化四年(9 9 3),被搁置的屯田之议重新得到宋廷的重视,遂在何、黄二人的主持下,大规模的开挖塘泊工程开始了。由是自顺安(今河北高阳县境)以东直至濒海,广衰数百里,一个“绵亘七州军、屈曲九百里”的塘泊体系出现在宋辽边境上。此后,又将沱、胡卢(今滏阳河)、唐河、永济渠等河水引人这一地带,不断扩大水田面积,如咸平六年(10 0 3)、景德元年(10 0 4)、宝元元年(10 38)等时期的引诸水人塘。至熙宁中,在全国人人争议水利31古今农业的浪潮下,河北平原缘边塘泊的规模也达到了鼎盛。是时,河北平原北部的大小河流大多都汇注其中,“自保州西北沈苑泊,东尽沽海口,几八百里悉为潴潦,阔者有及六十里者 39 3。北宋中期以后,受黄河北流的淤塞之弊以及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塘泊体系逐渐坏。徽宗时“淤淀干,不复开浚,官司利于稻田,往往泄去积水,自是堤防坏矣 19 32 8。导致此后果的缘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注人泊淀内的水含有大量泥沙,如漳、沱、涿、桑干等河,久而久之,淤塞塘泊。二是农业生产与北部边防之间的矛盾。塘泊的作用主要是“限敌驰突”,次要的才是发展屯田。为了限制辽人的骑兵就必须要保证塘泊水量的充沛,但当地民众迫于生计,往往会盗决塘水以复农田。在正常年份,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比较缓和,若是逢降雨充沛之时,塘水满溢以致“吞没民田,荡溺丘墓,百姓始告病 7 2 7 6 1,塘泊与农田的矛盾就变得十分激烈。在边防与农业生产之间,宋廷的态度也摇摆不定,始终未能协调好这一矛盾。与塘泊体系紧密关联的是周边的军事屯田和普通民众的农田,这些耕地与塘泊兴废的过程相始终,利用塘泊储水的便利条件,北宋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当地都在种植水稻。稻田的规模也经历了一个盈缩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何、黄二人兴建塘泊之初,“自顺安以东濒海,广衰数百里,悉为稻田,而有莞蒲蛤之饶,民赖其利 110;历经真宗、仁宗时期,到熙宁年间(10 6 8 一10 7 7),由于诸河引注,塘泊面积增大,数量也增多,稻田也在之前的基础上继续拓展;北宋中期以后,伴随着塘泊的埋废,水稻的灌溉水源不能得到满足,稻田遂衰落了,徽宗时人王汉之曾言:“自何承矩规塘泊之地屯田,东达于海。今浸失其道。12 8 4塘泊周边的稻田规模在鼎盛时期虽有史书中所载的322023年第2 期那样,从顺安以东到海皆为稻田,但对其的评价不应过高。受制于河北平原的水热条件、北宋时河北平原劳动力数量以及导入塘泊的诸河流的水文状况,稻田规模维持的时间短,发展很不稳定。总体来看,北宋河北平原的农田开发具有阶段性和不稳定性的特点。大体以仁宗朝(10 2 2 一10 6 3)前期为界,仁宗以前的农田开发以北部塘泊体系的构建为主,仁宗中期以后,随着水利灌溉设施的陆续整修,山前冲积扇各州和怀、卫等黄河冲积淤土地带农业渐次发展起来。就后一特点来看,不稳定性主要体现在主要农业生产区受黄河水患和其他自然灾害、政治环境、军事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几经波折,出现衰退的趋势,二、北宋河北平原土地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因子包括农田拓展在内的农业生产是一个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的人类活动,依托于自然条件,人可以能动地进行技术选择和环境改造,环境因子也在动态地参与到人的农业生产活动之中。具体到北宋时期河北平原的土地开发上,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性状和河流水文等环境要素活跃在这一过程的始终,与人共舞,一起推动着农业开发的进程。(一)气候条件影响下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