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工智能
主体性
反思
卢卫红
年 月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卷第 期 ():引用格式:卢卫红,杨新福人工智能与人的主体性反思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人工智能与人的主体性反思卢卫红,杨新福(同济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摘 要:人工智能发展给人的主体性带来诸多挑战,主要体现在思维领域,表现出超强的“类人智能”;在技术领域,智能机器开始替代人类从事技术性工作,造成主客体颠倒;在平台消费领域,智能机器助力人类借助资本对人进行宰制。即便如此,人工智能并不会造成人的主体性的丧失,因为人工智能不具有建构社会关系的能力、不具有感性思维,人工智能系统正常运转无法离开人的参与。从本质上来说,人工智能是人的机体的延伸,是人类实践手段的外化,其被人类运用并对物质世界进行探索和改造,是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起到解放作用的一种工具。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社会关系,人才是主体。关键词:人工智能;人的本质;感性思维;主体性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人类的自由发展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人工智能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阿尔法狗()在围棋对弈中战胜人类、机器人小冰诗集的出版、新一代“聊天机器人”的问世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的主体地位受到巨大挑战。人类逐渐用“自主性”“类意识”“类人性”等词汇标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和人类之间的界限开始模糊起来,“机器是人”“主体”“智能主宰”等声音游荡在人类世界,让人类开始审思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千古哲学命题。关于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是否受到“侵犯”,不同学者从多角度进行了解构,观点主要集中在“人是机器的尺度”“智能工具论”“人脑的延伸”“人造关系物”“赋予其法律意义上的主体”等。人工智能在 世纪的发展和“惊人”表现,让人类开始对不确定的未来产生了某种臆想的恐慌。人类将如何解决有机体和无机体之间的关系?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真地会受到挑战吗?笔者主要基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对智能时代的人的主体性进行审视,并试图回答智能时代人的主体性是否受到挑战这一收稿日期:修订日期: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重大专项: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核心技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作者简介:卢卫红,副教授,哲学博士,主要从事科学技术与社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杨新福,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问题。一、人工智能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挑战古往今来,不管是在哲学家还是历史学家的笔下,人都是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但人工智能的出现对这一传统思维提出了挑战。目前,人工智能发展尚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但人工智能所表现出的超强拟人性(深度学习和模仿能力)足以让人类感到恐慌,人类开始忧思自身的主体地位。人在工作中也逐渐沦为人工智能的“配角”,听从人工智能的指挥,人的认知、工作、思维、消费以及生活深受人工智能的影响,“人是机器”还是“机器是人”这样看似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问题开始引发人们的关注和讨论。(一)人工智能可能造成“主客体”颠倒自人猿相揖别以来,人就在劳动中不断发展自己,并且在劳动过程中以主体自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进入智能时代,智能人工物使人机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协作,人机之间的“主客体”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从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可知,目前有些学者提出的人工智能拥有“主体意识”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如图灵、莱布尼兹、帕斯卡等学者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让人工智能模拟人的思维活动,玛格丽特博登()将 定义为“让计算机完成人类心智()能做的各种事情”。国内学者对人工智能拥有自主性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法理上指出,“人工智能具有独立自主的行为能力,有资格享有法律权利并承担责任义务”,“赋予机器人权利是立法者应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一种策略性妥协”,所以,“人工智能具有成为法律主体的能力”。二是从科学技术发展的角度指出,“突破技术基点的强人工智能具有意向性和自主性”,“人工智能将具有发明的意识能力,未来成为法律意义上的人 也不存在理论障碍”。三是在理性回应论上指出,“人工智能可能是完全自主的,并且能够承担义务责任”。从上述学者提出的观点来看,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确实可以像人一样思考和工作,人工智能将成为“类主体”。人工智能从诞生到现在历经了四个阶段:即“专家系统阶段 搜索工作,特征工程阶段 对数据进行分类和回归,第三阶段 对语音、文字和图像的处理,第四阶段 对数据进行自动挖掘和重构”。通过对人工智能发展历程进行溯源可知,人工智能的发展源于人类的客观需要。人类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解放和延展自身的某些器官,发明出各种机器来替代人类进行物质生产,从而使人拥有更多闲暇时间。同时,当下的人工智能也恰恰在某些方面迎合了人类的需求,如以往繁琐、重复、单调的生产线工作和危险指数高的工作,现大多已被智能机器所取代,人只需要在机器工作过程中充当“稻草人”的角色即可。人工智能的本质在于其本身就拥有某种单一的自主性(自动化),这种自主性可以使人工智能进行某种类人性的工作,如可以自行编程、自行进行诗歌创作、介入人类的信息决策之中。于是,人开始越来越依赖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还被赋予像人类一样的知识、情感、认知和思维,在“行为、认知、交互”等方面表现出超强的类人性。例如,陪伴机器人可以和老人或孤独者进行情感互动聊天,使孤独者的内心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慰藉;马路机器人通过红外扫描及时阻止闯红灯的行人,避免潜在的车祸,等等。这些智能人工物所表现出的恰是一种属人性的能力。人工智能所表现出的这种类人性会润物无声地溶解人类的主体性,使人的情感认知力被削弱,使作为人的主体和作为物的客体的人工智能之间的角色发生颠倒。今天,人工智能的发展虽然还处在弱人工智能阶段,其表现出的大抵都是模仿人的意识和行为,不会对人类造成很大的威胁。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的人工智能体可能会像人类一样拥有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能力,而不再限于简单的模仿,如果人工智能真的拥有这些行为,那么人类的主体地位和人工智能的客体地位很有可能发生转换,人的主体地位将受到极大威胁。(二)人工智能可能造成人自主性的弱化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出现,人在现实生活中已离不开功能各异的智能化机器。计算机、智能手机、智能机器人等电子产品把人们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方式串联了起来。人在工作的地方就可以远程遥控家中的智能设备。智能设备给人以便利的同时也让人对其有了极大的依赖,在智能体帮助下,人更少地启用自身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人的自主性受到智能体的弱化。所以,智能化设备的出现使人成了只会执行命令的“机器”,主动去思考、主动去实践的劳动形式作为人的传统生存形式,正在被现代智能化设备所解构。智能化设备的出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其给人带来了更多的便捷,使人慢慢地从“台前退往幕后”。人的出场机会受到智能设备的制约,开始变得“安逸”起来。人越安逸表明其越依赖智能化设备,柯尔比在人机共生中根据 年的一项调查数据指出:“有 的人承认,他们在每天的通信活动中完全依赖于自动更正功能来确保拼写的正确。其中超过半数的人说,如果他们无法使用拼写检查功能的话,就会惊慌失措。”个人对高科技智能化设备的依赖越来越高,人的自主性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削弱。人的自主性丧失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自我意识()的弱化。智能体通过算法的重塑建构出一个虚拟的世界,人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会被各种纷繁冗杂的事情所困扰,但在虚拟世界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按照程序和算法所设定的“轨道”运行,井然有序的虚拟世界成了现实人心向往之的场所。久而久之两个世界之间的界限开始被模糊和淡化,人也就无法通过现实的“镜子测试”分清现实的我和虚拟的我。第二,自由意志()的消散。智能体通过算法窃取个人的喜好,再通过碎片化的方式,不断地给个体推送相关信息,个体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慢慢习惯这样的方式,久而久之个体从被动变成主动地接受智能体所推送的信息,自身的判断能力被智能体干扰。人的自主创新和创造能力逐渐被消弭,个体在不知不觉中成了福柯笔下的“驯顺的肉体”。总之,智能化设备的出现使人成了只会执行命令的“机器”,人的自由意志的消散和自我意识的弱化致使人的自主性弱化,人主动思考、主动实践的传统生存形式正在被现代智能化设备所解构。(三)人工智能可能加速资本对人的“宰制”“技术不管再怎么飞跃,本质上依然属于资本。”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车轮向前滚动的助推剂,人工智能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活动方式,使人类进入了一个多元、自由、虚拟和超时空的“新世界”,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出场方式,“重构了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活动条件”。但人工智能世界是一个计算的逻辑化世界,这个世界赋予其“深度学习”的能力,如果人类的某些工作可以被人工智能拆解成程序或算法,那么此工作一定会被机器所替代。“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份报告指出 年,主要工业化国家由于机器和人工智能的冲击,将导致工作岗位净减少 万个”,大量劳动力会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人与机器之间的问题更加凸显和紧张。目前众多学者对人工智能潜在威胁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平台垄断上。智能时代的平台工作给人提供了一种看似比传统工作模式更方便、简洁、灵活、不受时空限制的工作环境,劳动者看似更加自由,但事实果真如此吗?过去,资本家对人的剥削是在生产性劳动中进行,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以榨取其剩余价值,对工人的压榨和剥削中间不需要“中介”参与。智能时代劳动力看似被解放,但只要有技术参与,资本就会被植入其中,劳动者被资本家剥削就会被智能技术掩盖起来,劳动者的剩余价值就被智能机器的算法和程序所榨取,平台成了资本家对劳动者实施剥削的中介平台。“资本剥削的全部秘密隐藏在资本对劳动的控制过程之中。”智能时代劳动者是如何被资本宰制的?这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劳动者服务的平台会制定规则对劳动者进行规训,并集中在对劳动者“定时速度”和“定时数量”的要求上,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成果数量的多与少,从而间接影响资本家的收入。其次,平台会利用大数据“窃取”劳动者的隐私数据,劳动者平时的健康状况、生活状况、个人喜好、浏览记录等都被平台所窃取,平台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偷偷地把这些数据运用到劳动者劳动过程中,更好地监视劳动者并对其进行要求(限制),使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屈服于平台。最后,区别于传统劳资关系、对工人的压榨关系发生在资本家和工人之间,平台通过第三方来要求劳动者,资本家对工人的压榨来源还包括第三方(消费者),消费者对平台劳动者的态度评价会影响劳动者收入,消费者对劳动者的评价越高其获得的福利就越优厚,反之则越低廉。总之,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确实给人类带来诸多益处,但仔细剖析却发现,技术的发展并没有把我们从繁琐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反而让人感觉更忙、更累和更不安全。过去资本对劳动过程的控制依靠行业分工,现在的智能时代则借助数字平台对行业进行整合。比如,某平台“菜单”栏目里就包括了美食、住宿、出行、医疗、电影、购物等功能,资本利用技术把各行各业整合在一起,让劳动者和消费者在其预定的轨道上“运行”选择。同时,智能时代劳动者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界限被消弭了。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生产是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的基础,但在智能时代,每个人既充当生产者又充当消费者,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被融合在一起。此处提及的生产不是物质生产,而是一种抽象上的生产,是数据算法的生产。消费者在平台上多次进行商品筛选,平台就会利用大数据分析整合出消费者的喜好并存之于网络空间之中,之后消费者如果打开界面购买商品,平台就会根据其喜好推荐商品,以更好地操控其购买欲,即所谓的“互联网比你更懂你”。平台由算法(技术)建构出来,有技术的植入就会有资本的渗透;生活在智能时代的人只要使用了平台进行劳动和消费,必定会受到平台的束缚和监控。资本对人的剥削形式已经改变,不再把人规制在固定的场所;人可以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但在效率上需满足更高的要求,要想获得更多收入就要屈服于平台制定的规则。在平台上,“人被简化成一组易于管理的数据流、类别和数字”,人被数据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