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维度及其意涵_詹世友.pdf
下载文档

ID:2739413

大小:1.32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类文明 形态 伦理 维度 其意 詹世友
第 卷 第 期总第一八期 作者简介:詹世友,南昌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何欣,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道德文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中华伦理文明新形态的建构实践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收稿日期: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维度及其意涵詹世友,何欣摘要: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非常突出的伦理维度。伦理是文明的实体性存在,是文明体的群体理性的表现。“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人伦关系新形态、达到国家善治的制度伦理新形态、“以善致善”的国际伦理新形态和基于“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态伦理新形态,各自具有自己的独特意涵,组成一个不断深化发展的整体。关键词:人类文明新形态;伦理维度;意涵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通常认为,文明形态是以民族、国家为单位的集生产生活成就、制度创制及其运行机制和精神价值的创造成果于一体的脱离野蛮落后状态的人类造诣的总体性存在,它是一个巨大的时空体。世界上各大文明形态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并在互鉴互学中不断发展进步,尽管也会经历许多碰撞甚至激烈的冲突。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不懈探索和艰苦奋斗,特别是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又有鲜明进步价值和创新性以及显著合理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现在,我们正在持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我们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发展,是通过“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而创造的与世界其他文明形态相比较而言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一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其伦理维度相当突出而重要。伦理就是文明的实体性存在,是文明体的群体理性的表现。我们认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伦理维度可以包含政治人伦关系新形态、制度伦理新形态、国际伦理新形态和生态伦理新形态,这四个维度贯穿在这一文明新形态中,在人伦关系结构、德性内涵、伦理价值引领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各自有着自己独特的意涵。对其伦理维度及其意涵进行深入阐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人伦关系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的确立,是数千年来人类历史观的深刻变革,也是人类政治人伦关系的深刻变革。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并在实际的政治过程、国家治理措施实施中加以贯彻落实,形成一种全新的政治人伦关系结构。这种政治人伦关系把人民始终放在最高位置。马克思创立的唯物史观的伟大变革就在于,从理论上透彻地阐述了历史的前提是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现实的人”,而从事物质生产实践的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正是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基本动力,社会的变革、历史的发展都是由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所内在地要求并实质性地推动的,这雄辩地证明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有在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中才能体现出来。由于物质生产活动需要得到知识的支持和促进,所以直接或间接服务于物质生产活动的知识生产者同样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人社会科学版 民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它是一个历史性的范畴,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体力劳动者和从事精神生产活动的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始终是人民群众的主体,他们是创造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力量。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并且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着“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孟子深刻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也深刻认识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可以说,中国古代贤哲对民众在国家中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有着深刻理解;同时,他们也认识到,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首先就要关注民生,通过制民之产,使民有恒心。也就是说,对民众,要先解决温饱问题,然后要使之过上富裕生活,并要对其进行教育,即从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关心民众,提升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道德水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群众史观高度契合,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到中国,就受到中国先进分子的热烈欢迎。中国共产党秉承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使命,经历了百年来的峥嵘岁月,创造了百年来的辉煌成就,有一个宗旨一以贯之,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建构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人伦关系。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也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对于一个文明体来说,一种健全的政治人伦关系结构是十分基础性的、框架性的,它决定一个社会的稳定和活力,也是践行一种合理的、先进的伦理价值观的基础。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人伦关系框架,必须体现以下三个立场。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是真正的英雄。在“谁是历史的主体”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主张英雄是历史的主体,因为英雄是在历史进程中创造了伟烈丰功的人。唯物史观则主张,英雄人物也是从广大人民群众中产生的,是在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杰出人物的雄心和理想要想实现,必然需要调动、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艰苦奋斗,否则也将一事无成。恩格斯肯定“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历史作用,但是明确指出,只有在他们顺应了历史的潮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时,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和跟随,从而实现他们的目标,成就他们的历史功绩。显然,只有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是真正的英雄。恩格斯明确指出,对这个问题要从事情的底层去看,才能发现其本质要素:“如果要去探究那些隐藏在 自觉地或不自觉地,而且往往是不自觉地 历史人物的动机背后并且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那么问题涉及的,与其说是个别人物,即使是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不如说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而且也不是短暂的爆发和转瞬即逝的火光,而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也就是说,在历史运动中最为基础的力量是广大群众、整个民族的共同意志和愿望,这才是历史中的最深动机或最为基础的动机(英雄人物只是感受或捕捉到这种深层愿望,从而能够唤起人民群众的跟随),只有出于这种动机的行动,才是持久的、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行动。第二,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真正主体,而在历史发展中出现过的惊人的创新创造,都是来自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工具效率的永无止境追求,对劳动生产力的积累、提高和革命性的跃升的深切愿望,对战胜各种灾害的巨大决心,对变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的热切期盼,对政治上层建筑良序发展的诉求和对高级精神生活的追求,这些方面的变革和发展就是历史和现实中的首创精神所指向的对象。历史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发展源自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深层愿望,以及强大的历史首创精神。习近平同志在回顾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成就时,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第三,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血肉相联的关系,党对人们群众而言,是公仆和领路人的高度结合。这是一种亘古未有的新型政治人伦关系。首先,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而以保护好、发展好、促进好人民群众的利益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共产党人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幸福和长远利益为目的。第 卷 第 期总第一八期 要真正构建这种历史上先进、合理的政治人伦关系,就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无产阶级的头脑,并且要建立先进的组织来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为美好未来而进行艰苦卓绝的奋斗,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这个先进组织就是无产阶级政党。马克思恩格斯说:“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始终代表着整个运动的利益”。所以,共产党人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代言,始终为广大人民群众的眼前和未来的利益而奋斗,对人民有无限的深情,体现着服务人民、奉献人民的崇高精神品格。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所以,党是人民群众的公仆。其次,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组织,是由无产阶级中的理想信念最崇高、革命意志最坚定、能深刻理解革命运动的性质和前途的先进分子组成,他们是人民群众的领路人。“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同时,在实践方面,他们是无产阶级中斗争意志最坚决、始终能够起着带领作用和推动作用的人。所以,“以人民为中心”是政治人伦关系的一种彻底变革。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是洞悉了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之后,又能拳拳服膺并全心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政党所必然要建构的一种新型政治人伦关系。这种政治人伦关系的中心是人民,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人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种新型政治人伦关系结构,所表达的正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这是对高尚的政治道德品质的有力引导,也是一种有效塑造。“以人民为中心”所体现的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执政理念,以此为基础的政治人伦关系是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团结带领人民群众通过不懈努力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的政治人伦关系新形态。在这种新型政治人伦关系中,由于利益高度统一,所以党和人民群众、干部和人民群众能够始终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能够同心同德,患难与共。可以说,中国式现代化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以这种新型政治人伦关系结构为其基础框架的。它有着最彻底的伦理立场,是个体与群体的高度有机融合,能够有效塑造人们的价值感和道德感,人生意义因之而得到证实,道德美德因之而塑造成型。我们党和国家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建构了这种最具伦理合理性的政治人伦关系结构。二、达到国家善治的制度伦理新形态一个文明形态是一个巨大的时空体,它的现实主体就是承载和发展文明的现实国家。由于现代国家结构高度复杂,有着各种政权结构、阶层、繁复的行政机构及其分工、众多的社会团体等,为了使之能够有机联系起来,并且能够有序高效运转,我们必须在国家社会政治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建章立制,形成严密的现代化的制度体系,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转化为治理效能,达到国家善治目的。我们看到,制度建设是达到国家善治的必然要求,它有着十分显著的制度伦理价值追求。所谓制度伦理,有学者简要地阐明了其核心内涵,“是指制度本身的伦理属性及其伦理功能,简而言之就是指制度的善的规定性,由此区分出好的制度与坏的制度”。我们可以进一步指明其实质:制度伦理就是指国家制度体系的伦理属性及其伦理价值指向。一个国家的制度体系,从实质上说,就是时代的特定伦理精神的现实存在;从伦理维度上说,国家制度具有普遍性的伦理关系及其秩序、伦理价值追求及人们的道德行为模式,对存在于其中的个人和群体生活有着道德治理力量。制度分为刚性制度和柔性制度,其伦理内涵分别是客观的伦理关系结构和主观的伦理价值态度、道德风尚。在新时代,我们国家的制度伦理,其客观的伦理关系结构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高度有机结合,主观的伦理情意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道德规范体系和对人民群众的道德品质的塑造。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一个国家必须有一套制度,以规范和引导国家各项事业的运行和发展。国家制度是管全局、管长远的。一套好的国家制度系统必须具有一种崇高的价值理念的指导,必须建构较为定型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国家制度体系,国家治理的一切工作和活动都在这个制度体系中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正在逐社会科学版 渐成熟和成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