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口负增长经济转型都是后人口红利周期的必然_王玮.pdf
下载文档

ID:2739411

大小:883.48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口 负增长 经济 转型 都是 红利 周期 必然 王玮
027封面特稿人口负增长,经济转型都是后人口红利周期的必然文/王玮随着2023年初公布的2022年人口数据,人口负增长提前到来。这引发了两方面的讨论,一种是悲观论,认为生育欲望下降带来的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巨大的负面影响,如老龄化社会、养老金缺口等;另一种是乐观论,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改革和经济转型的机会。其实,正确认识“人口红利”是关键,人口红利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本身也有其周期,以及随后的阶段。“人口红利”的正确认知“人口红利”指的是无议价能力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极大。这里面本身就蕴藏着误区,“人口红利”说白了就是劳动者收入极低,资本方利用劳动者低成本而赚得盆满钵满;因为大量的劳动者没有议价能力,不得不拼命干活,否则就会被其他劳动者抢占位置,导致大量的劳动力只能拿着最低廉的工资,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而渴望降低成本的资本们,纷纷投资建厂。就这样,从劳动力中攫取利润,又将利润拿去再投资,工厂越建越大,越建越多。而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则以较慢的、不公正的速度上升,这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还有一个更典型的案例,当企业遇到经营困难,第一反应是什么?是的,大多数会选择裁员(当然不会裁高级人才,而是处于底层的“人力资源”)来降低成本,而不是卖机器、厂房和原材料。因此如今的劳动力已经不再是“人”的属性,而是“人力资源”,跟土地、厂房、机器、资源一样都是生产要素,而且还是地位最低的生产要素。我们说的很多“红利”,其实都是对资本方有利,也意味着另外一方的付出,甚至是“牺牲”,比如说大城市如今享受着各种外卖、快递的低廉价格,就是大量骑手的辛苦付出,以很低的人力成本价格支撑。工程师红利也类似,广大工程师以自己的低收入、低地位成就了资本方,但工程师本身没有获得足够的尊重。因此,人口红利其实也是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劳动人口多带来的成本下降;另一部分是消费人口多,带来的市场需求庞大。第一部分,我们以制造业为例,由于劳动人口多,工厂里工人的工资被压低,劳动时间被拉长,企业可以以相对其他同行更低的成本生产商品,从而依靠低价在与其他国家的产品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早期低端制造业几乎被我国垄断,中国制造遍布全球,看上去我们获得了不少收入,但实际上,这种利润是非常微薄的;尤王玮微博名玉名,投资达人,微博知名财经博主,财经撰稿人,著有日历买股法解套第一课。028封面特稿其是相比于国外科技含量很高的产品来说,这种差距更加明显。所以只有高附加值的产品,才能获得高额的利润。第二部分,有大量的劳动人口,消费方可以占据有利的地位,从而能以较低的价格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一线城市能有如此快捷方便的生活,其实也源于底层劳动者的“牺牲”和辛苦付出。那么,“人口红利”的消失,就该悲观吗?如果从“人口红利”角度来看,的确如此,新生人口代表着未来的劳动力,人口负增长会导致劳动力减少,那么,自然无法维系这种低廉劳动力。但如果我们看懂前面的分析,就能够明白,“人口红利”也绝不是可以一劳永逸、始终享受的,毕竟其本身也意味着大量劳动人的巨大付出,他们配得上过好日子的,所以,必然需要改善分配制度,扩大国内的消费市场,带动经济上涨,让普通人的生活压力降低,这样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必需。同样,人口老龄化总会到来,这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升,医药科技的发展,人类平均寿命增长是必然的,所以老龄化也是这一行为的必然,不可能逃避。人口红利之后要面对的发展转型期是必然此时,我们应该明白了,国家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的人口数量,还包括人口质量,既有强烈消费能力与意愿,又能创造社会价值和就业的人口,才是一个国家人口竞争力的核心,因此大量廉价劳动力只能是初级阶段,随着人们越来越富裕,必然要结束“人口红利”,而进入到新的转型。人口红利的另一个发展核心,必然是生育率的下降,因为人口红利导致的工作压力大,本来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工作收入,结果因大量人竞争,薪水自然就下降了,累死累活,还想着以后孩子过这样的生活吗?资源有限,很多人任凭怎么努力,也只能为生存奔波劳碌。人口多的压力,让各行各业在激烈的竞争下,纷纷开始“内卷”。你不干,后面一大堆人排队等着干,为了生存,你别无选择,这就是“人口红利”末端的典型特征。而且当廉价劳动力获得了相关收入,也会有变化的。现代教育觉醒了人的精神追求,提高了年轻人的思维层次,人知道得多了,观念就变了,对自身就有了新的定位。尤其是看到更加富裕阶层的生活状态之后,开始对自身产生各种不满,更多的欲望和追求产生了,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也不可能再追求所谓的“人口红利”。因此,尽快推动从传统的“人口红利”向“技术红利”转变,显得既紧迫又必要。为保证未来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地发展,尽快向以科学技术创新为主要推动力的“技术红利”转变,几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企业需要全面转型升级,不能再依靠低成本打价格战,而必须努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把029封面特稿主要精力放到做品质、搞创新上来。所以,人口负增长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所谓“历史性拐点”到来之前,充分挖掘人口发展潜力、优化人口结构、提升人口质量。共同富裕是结束人口红利的核心有没有刺激出生率的好方法?从全球历史来看,答案是没有。类似国家发钱养孩子等手法,局部有用,很快又会失效的。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等是典型,几乎是用了所有能想到的招儿,但结果还是一样,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29%,韩国出生率0.64%,2021年也开始了人口负增长。所以,“人口红利”结束是必然,也就倒逼着企业寻求新的发展。劳动力的短缺会促使资本转向科技研发和升级,促进科技进步和效率提升。因为,人口红利促进的只是低端产业链的繁荣,而弊端是锁死了低端产业链转型升级的空间。这个类似于仿制药,有简单的仿制,谁还会费力费心地研发?都简单地使用廉价劳动力,谁还会转型?人口红利这个词,只是被美化后的名词,人口红利本质上就是大多数人的廉价劳动,获得剩余价值的方式,给少数人积累大量社会财富。我国1978年的GDP总量是3678.7亿元,在世界排名第11位,过去的几十年内,依靠着人多,我们拼命创造,2010年,我国的GDP总量已经突破40万亿元,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世界中等国家,但人们的收入水平并不高,幸福指数也较低,两极分化压力大,所以需要改变这一切的就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处在低收入水平、启动“先富论”阶段。“民生经济”,即扩大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公共品供给,这样能确保底层人民的收入有保障;同时,容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就是要将蛋糕做大,只有蛋糕做大了,才能分配更多。第二个阶段是进入中等收入水平、转向“共富论”阶段,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解决贫困。差别富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中间状态、过渡阶段。机会公平,差距是暂时的,让后富者看到通过生产性努力取得成功的希望;而且先富起来的,将整个社会平均水平拉高,这样也提高了社会保障水平,对最差的那部分老弱病残弱势群体要有社会保障兜底。第三个阶段是进入高收入水平、迈向全面共同富裕阶段。富裕代表的是生产性努力的奖励,而非不劳而获依靠继承、收租等分配性努力实现的财富自由。尤其是提高社会保障在分配体系中的作用,让先富者更主动、更自愿地承担起带动后富的社会责任,此时走向富裕的关键是国家合理科学的分配性努力,通过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的基础制度性改革,降低对生产性努力的征税(工资所得税),提高对分配性努力成果的征税(财产税、资本利得税等)。所以,共同富裕是让我们能够实现收入突破的关键,也是结束“人口红利”等初级发展模式的关键。而老龄化社会也有类似的因素,是人口红利之后必然要接受的,说白了,人口高峰就必然带来老龄化的高峰,这是相对的,毕竟科学发展、医疗水平提升、人口平均寿命提升也是必然的。迎接老龄化社会,是必然结果,早解决早受益人口减少不可怕,如以国内来说,消化50后、60后、70后这三个生育高峰期之后,人口结构也就会有很大的改善,这需要时间,甚至是必要的阵痛。实际上,只要产业升级,很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的。如过去10个人干活挣1000块钱养家,年轻时吃苦受累可以攒钱盖房子养孩子,但老了还能如此?就算这一辈人吃苦耐劳地如此奋斗,后面孩子还让如此?总要改变的。产业升级之后,产品附加值高,工人就业报酬足够,1个年轻人干活挣1000块钱,哪怕家里要养多位老人和孩子,依然有不错的平均生活水平。而人都是要老的,就算如今大量人口出生,不也是要老吗?生得越多,未来老得也越多啊,这是必然的,不能说只享受年轻劳动力的“人口红利”,老了就不管了,如何管呢?这是需要解决的,而且这个绝不是靠生育率能解决老龄化问题,因此需要尽快建立解决老龄化社会的机制。尽管各个发达国家进入人口老年型社会的时间有早有晚(法国最早为1865年,日本最晚为1970年),各国的老年人口比重有高有低,但有一个事实,这些国家都没有被老龄化击垮,而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机制,无非是解决了两个关键要素,第一,合理的养老保障体系;第二,老龄化服务体系。与其逃避老龄化,不如接受,将老龄工作纳入国家发展规划,传统的“养儿防老”的做法也需要改变,需要建立一套社会保障机制。即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科研,提高附加值,然后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用财政收入补贴养老金的不足,这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有就是需要建立更多为老年人服务的结构,除了养老院、福利院之外,还需要医疗、娱乐等一整套的保障体系。所以,“人口红利”注定不可持续,科技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关键,同时老龄化是必然,尽早建立保障体系,也是可以应对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