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浅析
王莽
撵刘秀
传说
陕县
侯晓芳
对联2023.2 下增/强/文/化/自/信文 学 研 究民间传说作为口头文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经由民众想象并加以艺术化的加工,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世代传承下来的。同时,民间传说作为地方性知识,也成为民众获取知识、承载民众情感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方式。“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在中原地带流传甚广,尤其是在湖北、河南、河北三省。当前,对“王莽撵刘秀”传说的研究大多以区域性为主,这是基于传说的地方性特征所决定的。湖北作为刘秀的故乡,自然会流传着关于刘秀的传说。张治国在 襄阳刘秀传说的审美特征 中,通过传说塑造了一位具有传奇性和感召力的帝王形象。王俊文在硕士论文 枣阳刘秀传说研究 中,从多角度探讨了枣阳刘秀传说与当代社会的多维融合。南阳作为刘秀的起兵之地,也多有关于刘秀的传说在流传。刘璐在 民间文化视野下的南阳刘秀传说 中,论述了该传说之所以在南阳流传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何梅琴在 昆阳大战与王莽撵刘秀的民间传说 中,论述了在河南叶县刘秀这场以少胜多的昆阳大战对推翻王莽新朝,兴复汉室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也有学者从整体视角对“王莽撵刘秀”传说进行探究。梅娟娟在硕士论文“王莽赶刘秀”传说的研究 中并未对传说进行区域划分,而是将该传说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不同省份所流传的关于“王莽撵刘秀”的传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传说的产生和流传既有真实历史作为基础,同时也附会人们对统治者和当时社会的期望。综上所述,对“王莽撵刘秀”传说的研究多是从历史学和民间文学的角度探讨,而文本内容作为传说主体多是简单归类,并未详细论述,且较少论及传说的现状。本文则选取陕县境内所流传的关于“王莽撵刘秀”的传说,着重分析其文本内容和所体现出的艺术特征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民俗事象。一、陕县概况陕县位于河南省西部,东接渑池,西连灵宝,南依洛宁,北傍黄河。其历史悠久,从秦惠公十年置县起,历来为州、县所在地。“假虞灭虢”“崤之战”“周召分陕”等历史事件都源于此地。“大禹开三门”“王莽撵刘秀”等民间传说也在这里广泛流传,传说中的人物、事件和当地现有的地名、自然景观,皆能相互印证。二、“王莽撵刘秀”传说概述以三门峡陕县作为传说的地域范围,通过查阅文献和田野调查,共收集了 13 则关于“王莽撵刘秀”的传说。该地区传说多以分散式、口头传承为主,各乡镇均有流传,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传承谱系。以公元 9 年,王莽废汉建立新朝为历史背景。根据 陕州志 关于陕州地势的记载,“东有崤陵之险,西有函谷之固,南距乾山,北临黄河,号曰天险”,优越的地势使得陕州易守难攻。而且陕县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早在周代,陕县就已成为西去镐京、东通洛阳的重要交通要道。陕县志 中有载:“秦汉时走南道,魏晋后皆走北道。”由此可见,在“王莽撵刘秀”的传说中走的是南道。(一)解释性传说1.山川名胜传说“王莽撵刘秀”传说作为民间口头文学,传承方式主要是口口相传,但也有将其记录成文的。陕县志(1988)、三门峡民间故事集(2002)、陕县民间故事(2006)等书籍中都有对“王莽撵刘秀”传说的记载。这两浅析“王莽撵刘秀”传说以陕县为例侯晓芳摘要:随着非遗文化保护热的开展,陕县境内有关“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再一次进入人们的视野。陕县境内关于“王莽撵刘秀”的传说根据侧重点有着不同的版本,而这些解释性与描述性的版本共同构成了其所具有的艺术特征和价值,以及背后所蕴含着的民俗文化。关键词:陕县;“王莽撵刘秀”;艺术特征;民俗文化37COUPLETS传/承/民/族/艺/术文 学 研 究种传承方式虽然在载体上有所不同,但互为补充,使该传说在当地得以保留。根据传说内容和叙述对象的不同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描叙性传说”,另一类是“解释性传说”。这些传说并不是为了反映真实的历史或科学的认识,而是作为寄托创造者和传播者思想感情、价值观念的载体存在。陕县境内关于“王莽撵刘秀”的传说以解释性传说为主,尤其是有关山川名胜的传说,讲述了大量地名、村名的来历。例如“黄汤”村和“罐煮梨村”的来历。传说中关于这两个村名的来历,都属于“皇帝口封型”。情节简单,篇幅短小,且有相似的故事情节,如“逃亡遇难(饥饿)获救感恩”。只是在救助地点、救助者、食物等方面有所改变。在讲述上,采用当地方言,例如“跑乏了”“肚饥哩很”“瞎说”等词语。传说作为民间口头文学,由民众自己创造、改编,所以采用民众所熟悉的语言更有利于该传说在当地的传播。“橿树”村和“铁瓦庙”的传说与上述两则传说在“救助者”的性质上有所不同,救助刘秀的并非普通村民,而是作为自然物的“天”和“风”。这类传说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神的崇拜与信仰,一方面,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有限,无法对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科学的认识;另一方面,受到了正统观念和谶纬之学流行的影响。刘秀作为汉朝后裔理应是汉朝的继承人,所以刘秀每次遇难都会逢凶化吉。民众对于刘秀的评价也都是正面的,而且有意将刘秀的经历神化,使传说充满神奇性,这也正是传说的特征之一。2.动植物的传说“王莽撵刘秀”传说中有关动植物的传说被称为“刘秀误”,是因为刘秀对当地的动植物特征缺乏了解,报恩时错将其他动植物当作救助者。如错将喜鹊当老鸹,椿树当桑树。如“桑树称王”中,刘秀错将椿树认作桑树,抱着椿树说“我是人王,你是树王,你发粗,我长长”。此后,这则传说就在当地演变成为一个节俗。每当过年,当地的老人就会让小孩抱住椿树念“椿树,椿树,你是王,你发粗,我长长”,认为这样的做法能让小孩长高。(二)描叙性传说描叙性传说以“刘秀逃亡”的事迹为主。如“鸡鸣诗”的传说,在逃亡途中大臣们借一首诗来判断刘秀的志向,即“鸡叫头遍歇一歇,鸡叫二遍歇两歇。鸡叫三遍红日现,打尽满天星和月”。通过这首鸡鸣诗,表明了刘秀兴复汉室、渴望一统的志向,也坚定了那些跟随刘秀之人的忠心。这则传说反映了当地民众对刘秀本人以及所建政权的认可,所以刘秀处处都能得到人们的帮助和支持。三、传说中的艺术特征(一)可信性传说总是会与一定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地方风物、社会习俗有关,而且这些历史人物和事件大多是真实存在的。因此,传说与历史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王莽撵刘秀”传说中的两位主人公“王莽”和“刘秀”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后汉书 光武帝纪 中有记载“刘秀出自景帝生长沙定王发”,而且“王莽篡权”也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二)传奇性传说虽与历史有关,但不等同于历史。民间传说是围绕某一个历史人物或事件进行艺术性加工后得到的产物,往往在叙述情节上有着离奇、巧合的因素。例如,在“刘秀误”传说中的老鸹、椿树等动植物都被拟人化。在故事情节的设定上,根据动植物原有的特征,利用巧合的手法,将相类似的两种事物“椿树和桑树”相关联。在“铁瓦庙”传说中利用夸张、想象的手法,比如“一阵风将刘秀带到安全的地方”这些离奇的情节,向民众传达“刘秀有老天的保佑,活该当皇帝”的观念。(三)具有地方化倾向当一个传说流传到另一个地方,便会与当地的风物相联系。湖北、河南、河北三省都有关于“王莽撵刘秀”的传说,但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民俗观念的差异等因素,在讲述者与听者之间营造出了不同的讲述环境,造成讲述的具体内容、语言、情感等方面的不同,但都体现了当地的民俗文化。尤其是传说中关于不同地区山川名胜的由来更加突显了传说的在地性特征。如在南阳的传说中所讲述的“伏牛山”“莽将庄与刘秀营”等故事,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关联。(四)具有纪念物柳田国男在 传说论 中提及“传说的核心,必有纪念物”。刘秀在陕县境内活动所遗留的痕迹,如“王莽寨”“马武寨”“铁瓦庙”等都被开发成景观供人游览。这些可观可感的实物再加上充满传奇色彩的传说更容易对游客产生吸引力,从而使游客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景观。四、传说中的民俗文化传说背后所传达的思想情感反映了民众的信仰,是传说的核心。其一,反映了民众对暴政的厌恶。据 后38对联2023.2 下增/强/文/化/自/信文 学 研 究参考文献:1张治国.襄阳刘秀传说的审美特征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39(03):22-26.2王俊文.枣阳刘秀传说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3刘璐.民间文化视野下的南阳刘秀传说J.文化学刊,2020(11):238-240.4何梅琴.昆阳大战与王莽撵刘秀的民间传说J.文史知识,2010(11):32-37.5梅娟娟.“王莽赶刘秀”传说的研究D.西宁:青海师范大学,2011.6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7刘珍.东观汉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6.8柳田国男.传说论M.北京:中国民间文学出版社,1987.9陕县志编纂委员会.陕县志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1988.10程蔷.中国民间传说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31)汉书 光武帝纪 记载“莽末,天下连岁灾蝗,寇盗蜂起”。“宗庙废绝,豪杰愤怒,兆人涂炭”,自然灾害加之王莽新朝改革,激起了民众和地方豪强的反抗。刘秀平定了地方贼寇,自然赢得了民心。在“王莽撵刘秀”的传说中,刘秀多次遇到危难,但都得到了村民的帮助。由此可见,民众对王莽暴政的强烈反对。其二,体现了正统观念。传统的宗族制使“家国一体”的观念深入民心,尤其看重血缘关系。东观汉记 中记载“世祖光武皇帝,高祖九世孙,承文、景之统”。因此,刘秀作为皇室后裔理应推翻外戚王莽的政权,统一汉室。其三,告诫民众要知恩图报。“王莽撵刘秀”的传说根据刘秀遇难情况的不同,所讲述的故事也各异,但都属于同一主题,即报恩。刘秀在躲避王莽追杀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困难,也得到了不同的人或动植物甚至神灵的帮助,而刘秀称帝后都报答了这些救助者。五、传说的现状与价值(一)传说现状陕县境内“王莽撵刘秀”传说的分布呈分散性,传承方式以口头传承为主,很少有家族传承,因此并未形成传承谱系。讲述语言采用当地方言,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今随着大量新兴媒体的涌入和民众审美需求的改变,传统的“一人叙说,众人倾听”的文化场景已经不复存在,民间传说失去了所依托的现实基础。同时也存在传承断代的问题,老一辈的讲述者相继谢世,年轻一代对于传说的延续并不感兴趣。由此一来,口头传承的链条出现断档。因此,当前对传说的保护已经迫在眉睫。2009 年,陕县境内的“王莽撵刘秀”传说被列入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莽撵刘秀”传说也由此再一次走进了人们的生活。首先,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传说内容,如先后出版的三门峡民间故事集 陕县志 陕县民间故事 等书籍。其次,通过田野调查并借助现代科技,形成图片、视频等记录方式。最后,借助这些资料集对相关的遗迹如王莽寨、光武洞、铁瓦庙等进行开发,使之成为旅游景观。(二)研究价值首先,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通过对“王莽撵刘秀”传说的搜集整理,对从西汉末年至东汉之间的历史进程以及农民起义军的发展过程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具有文学价值。传说的讲述与记载均采用方言,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域特性,且叙事情节简洁明快、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及语言生动鲜明,对当代的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此外,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陕县干山、高阳山等景区借助“王莽撵刘秀”的传说,已对相关的遗迹进行了开发,为旅游景点增添了文化内涵,吸引了更多游客,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六、小结“王莽撵刘秀”的传说通过“非遗运动”形成了相关的资料集,借助旅游形式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该传说的扩布。但这种保护只是一种“静态保护”,并没有实现活态传承。传说的讲述语境和传承人断代的问题并未因此得到改善和解决。这也是当前非遗保护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实现立项并不是最终目的。其所在的整个文化生态空间也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并且要尽可能地扩大这个空间。此外,传承人的存续问题也尤为重要,确保一定的演出市场是传承人存在的基础。因此,“王莽撵刘秀”传说的保护和传承是需要政府、传承人以及普通民众等多方共同发力才能有效实现的。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