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力资源
管理
专业人才
培养
模式
探索
学院
赵平
2023 年第 04 期总第 346 期57【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 A 学院为例赵平(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江西九江332020)摘要 以 A 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探讨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模块构建,提出深化教育改革,强化人才培养体系保障的具体措施,包括协同式人才培养机制、提升教师主导能力、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探索新文科建设思路。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283(2023)04-0057-04Explor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Taking College A as an ExampleZhao Ping(College of Moder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JUFE,Jiujiang Jiangxi 332020)Abstract:Taking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of College A as an example,starting from the training goal of applied talents,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implementation situation of th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ajor in universities in the aspects of the student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urriculum modules,etc.,the concret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guarantee of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re:cooperative talent training mechanism,improving teachers leading ability,teach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exploring new ideas of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Key Words: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Personnel Training;Educational Reform目前,全国已有 300 多所高校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发展与市场所需要的人才队伍有着密切联系,人才培养效果直接影响企业发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方案是现阶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理念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取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质量1。文辅相认为,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满足一定教育需求,推动预期教育目的实现的导向标志或标准,其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2。张应强认为,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依据国家教育目的和大学教育的性质和使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对人才的要求、人才成长教育教学规律,提出关于大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价值观、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等方面的目标、标准和要求3。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高校应根据国家、社会和高等教育发展变化、行业产业发展、高校自身定位、学生发展等对其人才培养目标做出适当的调整,使得高校培养的人才能为社会服务,创造社会价值。目前,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本采用成果导向教育(OBE,OutcomeBasedEducation)4来制定,从需求开始,直到制定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结束,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化人才培养保障体系,如图 1 所示:图 1基于 OEC 教育理念的人力资源培养目标示意图 作者简介 赵平(1982),女,湖北枣阳人,汉族,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2023 年第 04 期总第 346 期58培养目标制定可分为“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一般目标”概括说明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价值塑造,也就说培养类型是什么样的,陈述的是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具体目标”是在“一般目标”基础上更具体化,转化为可量化评估的学习成效,也就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规格,陈述的是培养的毕业生具备哪些具体的特质5。A 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坚持思政教育、立德树人常规化,培养具有扎实学识、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的一流人才,为发展人文领域“中国学派”奠定人才基础。培养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实操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从事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一)品德修养方面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家国情怀、公益意识、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具有文化自信,能够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职业认同和职业伦理;了解国情、社情、民情,能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学科知识方面具备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理解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经济学及相关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前沿动态;掌握职务管理与设计、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员工培训与开发、薪酬管理、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等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模块的功能与基本操作专业技能;具有跨学科知识储备,能够中西融汇、文理渗透。(三)能力展现方面具有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信息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具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整理的基本能力;具有分析和解决专业领域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相应对策或方案;具有较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能熟练使用相关信息软件、技术和工具,获取、分析相关信息。具有较强的沟通表达能力,能够使用准确规范的语言文字,逻辑清晰地进行表达,能够与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四)素质养成方面具有团队合作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和尊重企业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了解国际动态,关注本领域的全球重大问题,具有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具有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主动提升自己,适应社会和个人高层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三、满足不同需求,搭建课程体系一是按照国家思政教育发展的新要求,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对学生思想素质、实践能力的培养,达到品德修养的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注重思政元素,将时政知识融合专业课程中,宣传新时期国家、行业、企业发展取得的成果,让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如,组织行为学课程中的涉及的行为理论,则从理论起源、提出、应用及案例分析等多方面进行分析,让学生体会科学的严谨态度及精神、人性关怀等积极思想。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中的选人、用人、识人、激励人等理论,可从古代三顾茅庐、曾国藩识人用人、宋太祖用人智慧等典故,以及现代海尔赛马不相马的选人机制,华为、阿里巴巴用人标准等成功企业的人力管理实践讲述,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中国企业,增强文化自信与认同感。二是按照对人才培养的专业知识要求,在学科基础上完善学生专业知识结构,开设专业核心课程。如,管理学总共 48 学时,3 学分,是一门综合性、知识性和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管理学的思想发展,熟练掌握基本内容及原理,把握管理基本规律,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观察和分析管理问题,能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组织行为学总共 48 课时,3 学分,主要讲述个体、群体、组织行为的发展、关系及管理。通过学习,使学生更系统地认识和了解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有助于更好地“识人”,有助于了解组织中人的认识水平,为进一步推动认识的进步奠定基础,有助于强化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理论自信。三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需求,注重实践教育。专业秉承“切合需求,注重特色、服务市场”的宗旨,以就业为目标,按照“理论实验模拟体验”教学思路,创建实践教育体系。一是注重实验教学设计。职务管理与设计、招聘模拟、培训模拟、绩效管理与案例、薪酬管理与设计、劳动关系与案例分析等;如:在招聘模拟的实践教学环节中,首先让学生角色扮演招聘人员与求职者,现场模拟招聘环节,求职者投递简历,招聘人员分析简历和组织面试等,让学生经历招聘过程,然后再通过互换身份体验不同角色;最后集体研讨,学生发表意见。二是加强实操环节指导。包括专业技能大赛、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如增设管理决策模拟创业学等实践课程,提倡学生参加数字化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规划、创新创业等学科竞赛,以2023 年第 04 期总第 346 期59赛促学,提升专业技能。三是落实实习实训,做好为期3 个月的实习指导。四是适应“1+X”证书制度相关的职业技能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与“1+X”证书制度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确定各项人力资源类证书,如,人力资源管理师、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职业指导师、劳动关系协调师、人力资源数字化技能等级证书、薪酬管理技能等级证书等,可在条件成熟下转换相应专业课学分。同时引导教师在课程教学上适当融合证书内容,让学生在减轻学业压力下收获技能证书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四、构建课程模块,优化人才培养为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构成人力资源专业课程模块。该模块分为“4+2”课程群(见表 1),其中“4”包含公共课课程群、通识教育课程群、专业教育课程群(包含 HRM 模块课程群)、素质拓展课程群,“2”为以实习实训为主,包括实践教育和发展指导课程群。为拓宽学生专业基础,每门课程设置为 13学分、1648 学时。同时坚持上课即建课的理念,课程群中每一门课程形成课程组,一位教师任组长并负责该课程建设。一位教师可以同时归属多个课程群和课程组。表 1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分布表课程模块课程1公共课程思想政治理论、公共数学课、公共计算机、公共外语课2通识教育写作与沟通、申论写作、经典阅读、创业学3专业教育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会计学、劳动经济学、战略管理、公司治理、运营管理专业主干课职务管理与设计、招聘、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与案例分析、管理决策模拟、银行货币学、管理统计、经济法、公共关系学、管理文秘、投资管理等4素质拓展体育、劳育、美育、国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5实践教育课外科研创新实践、实习实训6发展指导职业发展指导、创新创业指导五、深化教育改革,强化人才培养保障体系(一)激活协同式人才培养机制,促进专业立体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打通了学生从大学学习到走上工作岗位的“最后一公里”6。一方面,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明确定位,充分利用高校教育教学资源,在校企合作基础上,邀请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参与到高校的专业设置、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计划的制订、实践实习等过程中,建立多元化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另一方面,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师资互相兼聘,建立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区域产学研相融合的合作办学运行机制。创建多种课程教学队伍、实践指导队伍、论文指导队伍、创新创业队伍等兼职教学团队,让企业走进来传授实践经验,让学生走出去参与实地研究。(二)提升教师主导能力,推进共创式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以德为首,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必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打造一批优秀的师资队伍。在教育教学中要提倡“自主学习、团队学习、发展成长”的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融合大数据信息技术,采用实体课堂与学习平台相结合,共建 MOOC、SPOC 和混合式课堂教学模式。另外,运用任务分析教学法,把传统灌输模式转化为任务导向的共创模式,将章节内容进行模块分析,做到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