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清代
诗人
黄恩锡
诗文
海涛
黄恩锡,字龙章,号素庵,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 年),卒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 年),云南永北(今云南省永胜县)人。黄恩锡 1752 年考中进士,后官至礼部主事兼例馆纂修,充顺天乡试同考官。乾隆二十一年(1756 年)夏,黄恩锡调任宁夏中卫县令,任期五年。这五年中,他宦绩尤为显著,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包括力务耕桑、兴修水利、振兴文化教育事业和赈灾济民等。中卫县志 载,黄恩锡在任期间“修理文庙,编辑志乘,劝学重农,安良除暴”1136。永北直隶厅志 载,黄恩锡“以雹灾减赋,移中卫县知县,救灾恤患,筑渠缓征,修县志,复水利,士民感爱,勒石纪政,永志不忘云”2262。黄恩锡兼擅诗文。吴蒲云:“壬申同谱能诗者甚多,素庵与赵检斋联捷礼闱,服官中外,游历所至,题咏尤夥,亦江山助人性灵之一证矣。永北僻在金沙江外,前无诗人,素庵草足为江山生色矣。”313-14这些话客观而中允地评价了黄恩锡的诗歌成就。黄恩锡著有 忆山诗草 素庵时文(四卷),还主持编纂了 乾隆中卫县志,但因时代变迁,大部分作品已散佚。乾隆中卫县志 道光中卫县志 乾隆永北府志 永北直隶厅志 永胜旧体诗集 等方志史料收录了他的许多作品,使我们得以一窥其诗文创作的基本情况。一、黄恩锡诗文作品著录概况中卫县志 收录黄恩锡诗歌 18 首,其中组诗 4首。若按照单篇计算,则该书收录其诗歌 47 首,包含以下体裁。(1)五言古体诗,只有 沙坡吟 1 首。(2)竹枝词 20 首,合称 中卫竹枝词。(3)律诗 10 首。其中,五律 2 首,为 朝发白马寺 登石空寺;七律 8 首,分别是 广武元昊避暑宫故址 丁丑春日登中卫城 戊寅秋夜渡河 和张学山广文闻逆回授首西师奏捷原韵 庚辰仲秋登广武北城玉皇阁 辛巳季春广武河堤告成 登牛首山寺 炭山夜照。(4)绝句 16 首。其中,五绝 4 首,分别为 永兴道中 石空道中 和 渠行杂咏 2 首;七绝 12 首,包括 河南道中 2 首、春行杂咏 5 首、渠行杂咏 4 首和 无题 1 首。乾隆永北府志 光绪永北直隶厅志 永胜旧体诗集 收录黄恩锡的诗歌 16 首,其中组诗 1 首。若统计单篇诗歌数量,则上述著作收录黄恩锡诗歌 37 首,包括以下体裁。(1)古体诗 4 首。其中,五言古体 2 首,为 足雨 还家乐;七言古体 2 首,为 咏先君墓旁松 请公招饮瑞光寺,醉宿山房,率笔书奉澹峰禅丈哂正。(2)拟竹枝词,计 24 首,合称 澜沧杂忆词廿四首。(3)律诗 8 首。其中,五律 1 首,登观音阁;七律7 首,有 东圃群芳 卧佛洞云 西关远眺 秋霖瀑布 金江晚渡 春日登北阁 夏雪奇峰);五绝 1首,壶岭秋云。黄恩锡现存文章主要见于 乾隆中卫县志 道光续修中卫县志,共 14 篇。按题材可以分为三类:(1)碑记,有 5 篇,分别是 劝捐粟煮粥碑记 重修廨用碑记 文庙社学碑记 改建冯城沟环洞碑记 捐修广清代诗人黄恩锡诗文简论张海涛(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丽江 674199)摘要:黄恩锡的诗歌主要分为风土诗、行旅诗、登临抒怀诗、写景诗四类;他的文章主要有劝农重桑类、兴修水利类、为民请命类、文化教育类、赈灾类五种。这些诗文集中体现了他的忠君爱国思想、民本思想,以及“事在传信”的修志思想和“学以化中邑”的文教思想,抒发了他对家乡与任所的热爱之情,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关键词:黄恩锡;诗文;题材;思想;艺术中图分类号:I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740(2022)04-0041-06收稿日期:2022-10-11基金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丽江市明清进士与文学研究”(项目编号:2020J0824);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中国文学 特色课程”(项目编号:XJ20210042)作者简介:张海涛(1975-),男,河南安阳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明清西南边疆文学与文献研究。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of Lianyungang Normal CollegeDec.2022No.42022 年 12 月第 4 期DOI:10.15927/ki.lygszxb.2022.04.008武河防碑记;(2)序论,有 5 篇,分别是 中卫志草序桑蚕考 豳风广义宜桑说 养蚕节录 中卫各景考;(3)奏议公文,有 4 篇,分别是 上本府开采铅洞情形书 上各宪言河崩沙压请除差粮书 详夏朔灵粮车直运凉州上本府书 上各宪请建宁安仓就近征收额粮书。这些文章主要记述了他带领中卫百姓发展生产、光大人文教化事业之事,对于了解边地风俗、考校黄恩锡的中卫行状都有重要意义4。二、黄恩锡诗文的题材类型(一)诗歌题材分类从题材内容来看,黄恩锡诗歌主要分为风土诗、行旅诗、登临抒怀诗、写景诗四类。1.风土诗中卫竹枝词 和 澜沧杂忆词廿四首 是黄恩锡风土诗的代表作,这些诗歌以七言四句的体式吟咏了他任所和家乡的物产美景与社会生活,从多个侧面反映了中卫和永胜两地的风土人情。中卫竹枝词 的内容大致涉及以下四个方面:(1)描写中卫冬春季节的自然环境,如 竹枝词(其一)反映了中卫地区冬春季节多雾且天降黑雪的特点;(2)描写中卫地区百姓的劳作场景和日常生活,如漕运捕捞、兴修水利、耘作稼穑、牧羊狩猎、烧炭取暖等,其中有些诗篇反映了中卫百姓生活的艰难,如 竹枝词(其十二、其十三)描述了饥荒来临之时当地民众靠官粮赈济方得幸存的情形;(3)吟咏中卫乡土物产,如枸杞、红枣、黄河鲤鱼、灵武砟子煤、马铃薯等;(4)反映中卫的民风民俗和宗教信仰,如互赠红枣的淳朴民风、尚武风气、清明风俗、“叫魂”民俗、佛教信仰等。王子今评价说:“这组以中卫风光民俗为描述对象的竹枝词作,确实可以看作有价值的民俗史料、经济史料和社会生活史料。”5澜沧杂忆词廿四首主要描写其家乡永胜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大致包含以下方面的内容:(1)描绘山川美景,吟咏对象有玉龙雪山、笔架山、西山关、五松亭等;(2)描写东圃群芳胜景、平畴沃野、稻香鱼肥的丰收景象,以及普通百姓惬意悠闲的生活;(3)家乡风物特产,描写了金沙江细鳞鱼、古山茶花、蕨薇、鸡枞等;(4)题咏当地的名胜古迹,如灵源箐主建筑观音阁、石壁大士像、瑞光寺、白云山寺等;(5)赞扬永胜大地上生活过的历史名人,如以瑞莲诗称一时的陈芝园、著名诗人杨慎。邵文指出,泛咏风土、格律自由和诙谐风趣,是 竹枝词 的艺术特点6。李廷锦也认为,竹枝词讲究真实地状写风土民俗,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现实主义精神7。黄恩锡的 中卫竹枝词 和 澜沧杂忆词廿四首 都属于竹枝词,描写了中卫、永胜两地的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抒发了他对这两地优美景致的喜爱之情和对物阜民丰的怀恋之情。2.行旅诗行旅是黄恩锡诗作重要的题材内容,黄恩锡创作的行旅诗有 19 首。这些诗歌大多描写他出行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具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侧重描绘路途所见景色的诗歌,具有景中融情、含而不露的艺术特点。朝发白马寺 描写他赴白马寺途中所见美景:天空高远,山峰青翠,雾气缭绕;路边柳枝柔嫩,河水远远流淌;寺院的钟声阵阵传来,初升的朝阳照耀着村前的小路。永兴道中 通过春水、堤杨、人家、小桥等意象展现春天宁静恬淡的气息,带有浓郁的江南色彩。此类看似纯粹写景的诗,实际上融入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和满足之感。二是景与情相互映衬,抒情比较直露外显的诗歌。戊寅秋夜渡河 前四句写景,描写了清冷月光下水色一片通明,野鸭受到惊吓后四散飞逃的情景;后四句“玉关消息天威远,银塞风尘驿骑轻。将军已奏平戎策,王会行添几万程”则直抒胸臆,反映了诗人对国事的担忧和对胜利的期盼,表现了诗人希望平定边地动乱、实现民族团结的爱国情怀。沙坡吟书写了黄恩锡赴任中卫路上所见的塞外风光和内心感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前 8 句为第一部分,描绘了奔腾东流的黄河、平坦而漫长的道路、轻快前行的车子,表现了诗人急切赴任的心情;(2)中间16 句为第二部分,描写越过长城后颠簸难行的道路、一路上狂风飞沙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心情的烦躁;(3)最后 8 句为第三部分,通过描写风沙过后马蹄愈发轻快、景色也分外美好,抒写轻松愉快的心情,其中“行堪驰大漠,任将骥足展”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任所大展宏图的愿望。3.登临抒怀诗这类诗歌共有 7 首,主要描写诗人登高之所见所感。丁丑春日登中卫城 创作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春天,黄恩锡到任中卫的第二年。诗歌前两联写诗人在中卫城头放眼望去所见的边塞风景,城墙外黄沙堆积,一派荒凉景象,而贺兰山上一片翠绿,黄河水仿佛从天上的银河奔腾而来;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对边塞战事连年不休的忧心和期盼边疆安宁的心愿,流露出对农事的关注和对百姓生活的关心,抒发了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思想情志。庚辰仲秋登广武北城玉42皇阁 先写高耸入云的玉皇阁激发了诗人提衣登阁远眺的愿望;紧接着描写在玉皇阁上看到的美景,群山如屏风一般护卫着广武城,黄河上漂流的小船如在画中穿行,堤坝上枯黄的残柳与城内的柳色遥遥相应;最后流露出诗人对汛情的担心,抒写了忧民忧生之情。此类诗还有 登石空寺 登牛首山寺 西关远眺登观音阁 等。4.风景诗自然风景也是黄恩锡诗歌的重要题材,诗人对于任所尤其是家乡的风景有着特殊情怀,这种感情促使他常常将两地风景纳入诗篇。“炭山夜照”是中卫十二景之一,黄恩锡的 炭山夜照 诗就描写了夜晚炭山“光焰炳然,烧云绚霞,照水烛空”(道光 中卫县志 卷八“古迹 各景考”)的绚丽景象。黄恩锡绝大部分风景诗描绘的是他家乡永胜的自然风光。东圃群芳描写了永胜壶山一带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洋溢着浓郁的田园气息;卧佛洞云 描写了卧佛洞周边环境和卧佛形象,蕴含着禅性妙理;壶岭秋云 勾勒了壶山秋云从容自得、随意飘散、自由舒卷的形象;秋霖瀑布 着重渲染飞瀑宏大壮观的声势和突显其寒气逼人的特点;夏雪奇峰 在点出玉龙雪山高峻寒冷特点的同时,融入了南诏封山、花马国僭越领地等历史内容,为自然风景增加了文化内涵。(二)文章题材分类黄恩锡存世文章只有 14 篇,内容多与他任中卫县令期间的政事活动有密切关系,反映了他勤政为民的点点滴滴,折射了黄恩锡的为政思想。按照具体内容分,他的文章主要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劝农重桑类,有 桑蚕考 豳风广义宜桑说 养蚕节录;二是兴修水利类,有 改建冯城沟环洞碑记 捐修广武河防碑记;三是为民请命类,有 上本府开采铅洞情形书上各宪言河崩沙压请除差粮书 详夏朔灵粮车直运凉州上本府书 上各宪请建宁安仓就近征收额粮书;四是文化教育类,有 中卫志草序 中卫各景考并序 文庙社学碑记 重修廨用碑记;五是赈灾类,只有 劝捐粟煮粥碑记 1 篇。相比之下,黄恩锡文章的艺术性要弱于他的诗歌。三、黄恩锡诗文的思想内容(一)忠君爱国思想黄恩锡作为一个封建官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在他身上,忠君爱国思想表现得非常鲜明。他的 和张学山广文闻逆回授首西师奏捷原韵 一诗写道:露布飞传星骑还,欢腾到处诵中天。八荒声教觇雷动,万里明威并日悬。兵洗女龙波带血,山通拔达部连干。版图从此无中外,岂但凌唐跨汉前。8413该诗首联写前方胜利消息传来之时,百姓欢呼雀跃,交口称赞乾隆盛世;颔联赞美大清皇帝和朝廷的赫赫声威,仿佛荒远之地的百姓都受到其教化;颈联与尾联通过对惨烈战争场景的想象和对战争胜利意义的议论,歌颂了将士们的卓著战绩,同时点出此次胜利将产生超乎前人的历史影响。诗人在激动欣喜之余,将忠君爱国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中卫竹枝词(其十三)写道:丁赋山民能几何,那堪天旱荐时瘥。连年赈贷如膏雨,千载难酬圣泽多。8424中卫一代天气干旱,庄稼收成时常受损。清廷采用赈济与借贷双管齐下的方式,帮助百姓渡过难关。这首诗以代百姓而言的口吻表达了对皇帝赈贷济民举措的感恩戴德之情,盛赞“连年赈贷如膏雨,千载难酬圣泽多”。在前文提到的 沙坡吟 一诗中,诗人以“今我来朔方,驰驱愧驽蹇”表达了唯恐有负圣恩的心情,以“心嘉汗血功,应重骅骝选。行堪驰大漠,任将骥足展”流露出坚定的报效朝廷的决心。这些诗篇都让读者感受到他严谨守职、忠诚从政的精神风貌。此外,丁丑春日登中卫城 戊寅秋夜渡河 等诗歌都书写了忠君爱国思想,其中 戊寅秋夜渡河 在艺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