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数字化
发展
存在
伦理
问题
应对
策略
戴春勤
70 2023.32023年第3期数字化发展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当今世界,数字技术已成为全球创新与发展的新引擎,推动着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数字经济随之迅速崛起,成为引领世界数字化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指出:“适时启动5G商用,支持企业发展面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5G创新应用,积极拓展5G业务应用领域。”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5G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2021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专门设置了“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章节,并对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营造良好数字生态作出明确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但随着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也引发了诸多伦理问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将压力转化为动力,应对和把握好数字化发展趋势。一、我国数字化发展取得的成就所谓数字化,是指用计算机技术将自然信息与表述信息(所有字符、图、文、语言等)转换为以 0、1 为代表的数字信号的过程,以及由此给生产生活方式带来的广泛影响。1数字化强调数字技术和物理组件对企业数字资源、基础设施和战略的影响。2数字化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戴春勤贾文琪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50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但随着数字化发展程度的不断加深,也引发了众多数字伦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数据隐私安全伦理问题、劳动者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和数字化应用中的价值选择问题等。为此,应通过构建健康良好的网络环境、探索建立以劳动者为中心的市场竞争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伦理问题治理等来规避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伦理问题,以期实现数字化持续健康发展。关键词:数字化发展;伦理问题;应对策略中图分类号:F49;B8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81/ki.1006-3676.2023.03.09 作者简介:戴春勤,男,1968年生,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维科学。贾文琪,女,1997年生,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科技伦理71 2023.3步有巨大影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领导下,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建设全面提速,一系列重要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在各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数字化发展助力数字经济欣欣向荣数字技术不断突破,加速创新,数字经济领域涌现出了众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一批数字化转型新动能加速成长,催生出新产业结构,加快了数字经济规模化、集约化特征,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依托庞大数据基础,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行业整体运营效率和运营质量。2022年7月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指出,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加速器”作用更加凸显。32021 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新突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 45.5 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 16.2,高于同期 GDP 名义增速 3.4 个百分点,占 GDP 比重达到 39.8,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32022 年 10 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的报告指出:“十年来,我国数字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总体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日益凸显。”42022年12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 年)指出,从数字经济发展规模来看,中国在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格局中位居第二,规模为 7.1 万亿美元。5数字经济以数字信息作为核心要素,通过数据与信息的融合,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以数字技术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提高质量效益。以数据为核心的数字经济,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二)数字化发展推动数字社会建设成效显著数字社会的内容十分宽泛,涉及诸多领域:数字民生、数字生态、数字服务和数字治理等。近年来,数字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在数字民生方面,从 2012 年到 2022 年 6 月,我国网民规模从 5.64 亿增长到 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从 42.1提升到 74.4。6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建设数字乡村民生服务平台和开发“数字乡村 App”,全方位集成信息,适时适度配置民生资源,互联网技术使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领域出现了远程共享模式,线上医疗、在线教育等新型民生服务方式不断涌现。在数字生态方面,以生态化为趋向和原则,强化数字经济的生态标准,深入开展“数字治污”“数字监管”提升环境质量,聚焦生态领域减污、减排、生态保护和修复等重大需求,发挥数据等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作用。在数字服务方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拓展了公共服务场景,使政务、生活服务日趋智慧化、便利化,让人民少跑腿。在数字治理方面,积极构建数字化发展治理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组织开展“净网”专项行动。数字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如网购、送餐、在线理财等,网络上强大的搜索引擎也使人们学习信息变得更为方便,同时也扩大了大数据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三)数字化发展促使文化数字化成绩优异近年来,我国文化数字化建设卓有成效。在文化传播数字化方面,2012年,中央财政支持北京歌华开展“电视图书馆”试验,至2017年试验成果已推广9个省市,覆盖高清互动电视用户近 5000 万户;在文化生产数字化方面,国家于 2014 年支持数据库建设、2015 年建设行业级平台、支持新闻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 301个。72019 年,科学技术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明确贯彻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数字化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化技术支持下,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涌现了一系列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戴春勤,贾文琪.数字化发展存在的伦理问题及应对策略72 2023.32023年第3期为创意来源,通过 5G、3D 打印、AR(增强现实)、数字建模等技术,让诗文、戏曲、绘画等古代文艺作品直观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融通古今、雅俗共赏的优秀文化产品。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公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和转型,通过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将线下传统服务模式拓展为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服务模式,各种可感知、可参与、可体验的数字设备,拓宽了公众的体验空间和产品的服务范围,同时也使公众有较好的体验感。以数字化为手段,增强了文化产品的影响力和表现力,也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实现路径。二、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数字化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彰显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唯数字至上。数字技术归根到底不能脱离科学技术的本质,科学技术自诞生以来,在给人类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具有潜在的破坏性。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当今世界数字化发展表现出其特有的强势和控制力:其一,数字资本的推动强化了金融对社会的穿透力,加速了金融资本脱域的进程。其二,信息和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开创了公共空间商品化的全新维度。其三,数字化对工作与公共空间、个体闲暇时间的整个概念体系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沟通型社会关系被深度殖民化,从而改变了民众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8数字功能愈加强大,使我们现在能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交换和处理大量信息,但同时其存在的瑕疵也愈加明显,引发了众多“数字伦理”问题。邱仁宗表示,“数字身份”“个人隐私”“数据可及”“数据安全”“数字鸿沟”等伦理问题尤其值得关注。9赵素锦从利益主体的角度思考,认为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活动都是整个高科技活动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每一个人几乎都是伦理风险的直接或间接制造者,这使伦理风险的制造主体处于“漂流”中的不确定状态,而这种不确定使得责任主体难以判定,扩大了伦理问题的危害。10袁立科认为,技术快速更迭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引发挑战现有法律法规、技术滥用等新问题,对传统道德伦理准则带来冲击。11数字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的表现主要有以下 3个方面。(一)大数据隐私安全伦理问题开放、共享是技术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实践应遵循的原则,但这个过程也必然伴随着个人的隐私与安全保障等伦理问题。首先,在大数据背景下的个人信息数据采集中,由于监控对个人的数据采集过程通常不会被监控的对象所知晓,从而导致了用户的隐私风险。收集、比较、分析、收集大量零散的个体数据,也会给用户带来潜在的危害,原本零散的、无关的小数据,在经过加工、重组、编辑等一系列的加工后,可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从而泄露个人的一些隐私信息。其次,当今世界的信息爆炸式发展,由于人类使用技术时的偏颇,使诸如“算法歧视”等伦理问题层出不穷。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数据但算法推荐越来越趋于完善,但这些数据的生产者不是机器,也不只是技术发明者和使用者,更多是千千万万的普通用户。用户在各种软件填写的信息、浏览记录都是反映着他们的需求和喜好特征的数据信息,有的数据是个人基于需要主动交换的,有的是无意间操作泄露出去的,有的是基于软件平台服务的要求必须要填写的。例如,一些购物软件、社交软件中的“推荐网页”“红包”“优惠券”等,往往是通过获取跟踪用户信息,个性化推荐算法得到的。除了信息泄露,也存在着一些“偏见”的问题,因为从根本上说,算法是一种体现设计主体的选择带有目标和价值取向的设计,所以,算法会依据个体的特征个性化推荐产品和服务,难免导致用户的信息被不同群体所掌握引导消费。客观上来说,一些数据是为了方便生活,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但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将个人信息输入到数据平台,势必会加大用户的隐私泄露风险,从而加大社会风险。科技伦理73 2023.32023年第3期最后,民众隐私保护意识薄弱导致隐私安全侵犯问题。我国大部分网民的隐私保护意识薄弱,隐私安全问题没有得到自身足够的重视,面对复杂的条款,选择不看或者直接同意,没有考虑自身行为可能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而通常这种问题是潜在的、隐蔽的。因此,大数据隐私安全伦理问题亟待解决。(二)劳动者主体地位受到冲击马克思表示,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1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社会让劳动主体被数字所裹挟,劳动者自身越来越虚拟化、数字化,在高度的数字信息化环境中衍生出更为明显的时代问题,技术、数据等工具手段的发达在助长了主体劳动工作惰性的同时,也削弱了主体进行理性思考的能力。数字化所承载、代表的是一种符号化的生存状态,其背后蕴含着异化思维的深刻内涵,它使人们在数字化的生活中,更加难以摆脱对数字化工具的依赖,这种生存状态对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人工智能加剧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并逐渐转化为一种特殊的权力”。13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劳动者的威胁和挑战还表现在数字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完成人力劳动无法完成的生产任务,并能承受更大的工作和相对较差的生存环境。相对于人力资源,具有成本低、效率高、普适性强等优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就意味着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和资源,在这个领域里,很容易就会形成一种垄断,这就导致了人工智能对普通劳动力的替代,尤其是一些从事简单生产劳动的底层劳动者会丧失工作机会。基于以上种种,社会保障将会面临更严重的压力,贫富差距将进一步扩大,对我国的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了巨大的挑战。数字技术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