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公众参与度提升策略研究_刘筱晨.pdf
下载文档

ID:2738656

大小:468.32K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数字化 城市 公共 艺术 公众 参与 提升 策略 研究 刘筱晨
ENVIRONMENTECOLOGYENVIRONMENT&ECOLOGY数字化公共艺术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具有虚拟性、交互性、连接性、跨时空性等特征,在拓宽公共艺术创作领域的同时,定义着城市公共空间与公众参与的新方式。近年来,公众参与公共艺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对它的要求也随之变多,公众参与的问题也不断增多1。相较于传统公共艺术,数字化公共艺术效果的实现更依赖于公众参与。但现有公共艺术作品多设于专项场所,公众生活空间中的数字化公共艺术依旧存在着互动机械化等问题,导致公众参与热情较低。在数字技术广泛应用的今天,如何提高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公众参与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参与形态公众参与是数字化公共艺术的核心诉求,公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水平,决定了公共艺术的实现程度和成熟程度2。从参与程度来看,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参与方式主要分为接受式、引导式、共创式。接受式参与常见于大型的盛会、庆典,公众主动或被动地参与其中,例如奥运会开幕式、音乐节等;引导式参与多见于博物馆、美术馆等特定场所,公众可以配合讲解、宣传进行互动;共创式参与对于场所的限制较低,但要求公众成为数字化公共艺术的创作主体。从参与层次来看,公众主要可以获得三种参与体验:驻足观赏、与之互动、深度体验。要想加强公众的参与体验,在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同时提升数字化公共艺术的价值,离不开公众对数字化公共艺术的进一步认知与解读。心理学家库尔特 勒温(Kurt Lewin)在心理学场论中提出 B=f(P,E)=f(LSP)公式,表明行为(B)依赖于人(P)和环境(E)的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Guagnano 提出了“态度情境行为”的环境行为理论,即情境会调节态度对行为的影响,当情境不符合预期时,态度与行为间的连接较弱,反之,则会增强。由此可见,参与作为一种公众行为,其程度的高低与公众心理及设置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参与行为是公众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同时公共艺术的设置环境与场所氛围也对参与行为具有启发与暗示作用。因此,下文从公众心理感知层面、行为互动层面与空间环境层面三个方面对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公众参与度提升策略进行分析。二、心理感知层面心理感知使公众产生目标,进而激发行为。个体差异使公众的兴趣、追求不能完全一致,因此寻求共性,选择公众易于接受的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能够得到更多的参与及反馈。(一)游戏式设计西格蒙德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追求快乐是人类的天性。游戏式设计能够满足公众对娱乐、追逐、发泄等多种情绪的需要,在吸引公众参与的同时延长参与所获得的愉悦感。游戏式设计理念下的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多利用体感交互、传感器、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增强艺术作品的交互性与娱乐性。为了带给公众更真实的游戏体验,交互对象也逐渐由传统的人机交互转向更为自由的人人互动,充分发挥公众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深层次的体验效果。例如,布加勒斯特灯光节上展示的公共艺术作品 城市弹球 ,该装置利用投影技术等将弹球游戏投影到建筑物表面,公众需要通过相互配合完成游戏。在多人配合、竞技的游戏式场景中,参与者可以获得实时沉浸的交互体验,也大大激发了围观者的参与兴趣。(二)超越式体验设计超越式体验是基于心理体验的精神式的愉悦与满足,可以让公众感受到潜在的共鸣与享受。由于人脑与眼具有探测形象与运动的特殊细胞3,这些细胞使人在观测外界事物时会不断变化视线与角度,使得公众思维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公众参与度提升策略研究刘筱晨摘要:公众参与是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创作的目的之一。基于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指出,心理感知、行为互动与空间环境是影响公众参与度的重要方面,并结合相关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需要统筹公众对心理、行为、环境三方面的需求,在提升公众参与度的同时,建立起双向交流的反馈机制,实现公众对公共艺术作品的深度体验。关键词: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公众参与度【城市公共艺术研究】802022 12具有联想性与跳跃性。因此,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可以利用其非线性、动态性的特点,通过满足公众心理的潜在期望吸引公众的参与。例如,结合蒙太奇的叙事手法,通过多屏影像间的切换与留白,营造空间氛围,为公众带去自内而外的超越式体验。(三)替代性满足式设计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虚拟性能够将公众的想象变为“现实”,从侧面满足公众对本我的追求,从而实现替代性满足,提高公众的参与意愿。首先,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可编程的特点赋予其可定制的功能,使其能够在与不同群体的互动过程中制造不同的效果,通过不确定性吸引公众参与。其次,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能够改变传统雕塑的展现介质,利用数控水景、数字灯光、数控烟火等技术制造反差。最后,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能够为公众创造穿越现实的体验,如赛博空间、未来世界等。上海地铁 15 号线吴中路站即通过充满未来感的通道设计,让公众在日常出行中感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图 1)。(四)体现情绪认同由于个体差异,公众对于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感知不尽相同。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精神、气场的外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公众的感知差异,使公众产生环境认同。此外,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中“共创”的理念,更好地诠释了“人人都是艺术家”的观点,能够加强公众的自我认同感,提升公众参与的主动性,也于无形中赋予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更高的价值。三、行为互动层面行为是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同时,人类的行为动作和姿势,不仅仅关系到作品本身,更是受众与作品直接交流的渠道4。因此,对互动行为的研究可以使公众获得更好的参与体验,从而提升参与的质量。(一)从众行为的转化从群体行为表现来看,群体的规模越大,产生从众行为的可能性也越大。换言之,在公共空间中,由于空间属性与人群性质的改变,一对一的交互方式已经不再适用5。因此,在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设计中,采取1 对 N 甚至是 N 对 N 的形式更易提高公众参与度。例如,深圳万象天地 心动 互动装置,当两人牵手触碰传感器时,即可触发 LED 灯光装置,形成一颗跳动的心,同时装置上方会呈现数字。数字越大,旁观者更易转化为体验者,获得的参与体验也更为深刻。(二)互动便捷性不同于美术馆、博物馆等专项场所,对于生活空间中的数字化公共艺术而言,互动的便捷性与易懂性显得更为重要。穿戴式设备、LED 屏幕及部分沉浸式体验装置往往会受到场地的限制。此时,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也能够通过下列方式提高公众的参与度:触摸式,以墙面交互装置为主;非接触式,通过手势、肢体动作与环境“对话”;地景交互,通过脚部动作与环境互动;增强现实(AR),通过移动设备叠加虚拟与现实。“媒介是人的延伸”,交互时应适当地丰富动作在媒介上的呈现,使公众感知到人与环境交互的更多可能,从而增添公共艺术作品的娱乐性与群众性。(三)具身认知式设计根据“具身认知”的概念,生理体验与心理体验有着强烈的联系。公众的行为更依赖于身体的感觉与经验,身体构造与行为方式也塑造着公众的认知。因此,利用数字化公共艺术仿象、仿真等特点,塑造出公众熟悉的交互方式或场景则更易提高公众参与度。可读的城市 是澳大利亚新媒体艺术家杰弗里肖(JeffreyShaw)创作的艺术作品,该作品将城市转换为可读的文本,以计算机连接脚踏车的把手与踏板,公众可以在“骑行”中感受城市文化。在广场、公园等场所设置 AI虚拟骑行,也能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魅力。四、空间环境层面勒温(Kurt Lewin)提出,行为的发展与人及其所处的情境具有密切联系。就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而言,适合的交互环境与良好的场所氛围往往会激发公众的参与行为,在加强环境与公众联系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社会交往的需求。依据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呈现形式的不同,可将环境分为以下三类。图 1 上海地铁 15 号线吴中路站通道设计81ENVIRONMENTECOLOGYENVIRONMENT&ECOLOGY(一)现实环境现实环境是公众日常生活的场所,也是最容易被感知的空间。依据建筑物、空间形态的不同,形成兼具延展性与场所性的空间范围。不同于传统的公共艺术,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更侧重于现实环境的氛围营造与艺术价值共创。就氛围营造而言,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往往会选择开放式场地,例如广场、街区、公园等。通过声、光、电、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手段赋予环境更强的张力,重塑公众与环境的关系。对于艺术价值共创而言,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并不拘泥于实体形态,而是将公众的体验及参与纳入艺术创作的始终。例如成都太古里裸眼 3D 屏幕,以及青岛首个城市虚拟智能数字人 IP“青岛小嫚”,都采用了裸眼 3D 技术,公众无需佩戴任何设备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沉浸式的动画效果,并与之互动,这大大提高了公共艺术作品的公众参与度。(二)虚拟环境虚拟环境是互联网技术将计算机作为点相连形成的空间,在一定意义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使不同空间的人可以在此环境下进行即时互动。在移动设备时代,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以其虚拟、互动、无限游牧的特性吸引着公众的参与。例如肯 戈德堡(Ken Goldberg)的远程交互作品 远程花园 ,该装置利用遥在技术使公众能够在任意环境下通过网络对花园进行管理,实现集体创作。同时,公众也能够用虚拟身份通过“移情”获得沉浸式的艺术体验,拓展虚拟的社交环境,并享有更多自主权。随着电子通信、5G 网络等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需要为公众创建更多艺术创作、资源共享的平台,满足公众对艺术文化传播与新型社交方式的需求。(三)混合环境混合环境下的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往往是后台参与、实体转换与反馈的结果。由于其参与方式的多样性,相比上述两种环境更易为公众提供全面、深层的交互体验。在此公众权力被进一步放大,形成了自下而上的艺术决策体系。公共艺术装置 D 塔 通过收集城市居民的情绪调查问卷,根据问卷结果利用四种色彩代表恨的绿色、代表爱的红色、代表恐惧的蓝色以及代表幸福的黄色点亮实体塔。在情绪实体化的过程中,为公众提供网络与现场两种参与方式,无形中提升着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体验感及参与度。除此之外,利用手机 App 连接遥控交互装置,控制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灯光走向、图案变化,或以手机 App 代替 3D 设备进行混合现实的体验,也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加即时、便捷的交互方式,从而进一步提升公众的参与热情。五、结语公众参与是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目的、意义与结果,贯穿着艺术设计的始终,与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完成度呈现出正向相关的关系。心理感知、行为互动及空间环境是提升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公众参与度的三个重要因素,三者呈现出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公众心理感知决定着参与的发生;行为互动的表现作用于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呈现;空间环境的选择与营造影响着参与的数量与质量,参与也对空间环境起到积极的塑造作用。由此可见,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满足公众对心理、行为、环境的需求,是提升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公众参与度的关键。在此基础上,还需创造出充满艺术性的艺术作品,给予公众更深刻的参与体验,最终实现公众参与作品共创公众反馈价值提升的良性循环。未来,随着人工智能以及元宇宙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将变得越来越普遍,并成为生活和艺术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6。公众作为城市生活的主体与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再创造者,能够在参与互动中为公共艺术赋予新的内涵,激发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的无限可能。参考文献:1刘倩.公共艺术参与方式中的心理需求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1.2孙振华.公共艺术的观念与方法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9.3徐巍.作为人类艺术思维方式的蒙太奇思维J.榆林学院学报,2004(2):11-13.4王峰,过伟敏.数字化城市公共艺术交互性内涵研究J.包装工程,2010(24):124-127.5郑靖.从“非固体”到“非物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0:100.6保罗.数字艺术 数字技术与艺术观念的探索M.李镇,彦风,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212.作者简介:刘筱晨,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设计历史与理论。【城市公共艺术研究】8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