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变局中的“历史确定性”_吴宏政.pdf
下载文档

ID:2738321

大小:1.38MB

页数:1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世界 变局 中的 历史 确定性 吴宏政
562023 年第 3 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总第 56 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世界变局中的“历史确定性”吴宏政 摘 要 越是在“变局”中,发现“历史确定性”就越是具有重大的世界历史意义。当“世界之问”“时代之问”日益凸显的时候,这些深刻的追问便始终催促着人类在动荡不安的“变局”中寻求“历史确定性”。“历史确定性”乃是人类生存的安身立命之本,如果不能洞见到“历史确定性”,则会陷入最彻底的历史虚无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为世界找到了“历史确定性”。通过“大历史观”“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等一系列世界历史理论新范畴的创立,推动 21 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焕发新的生机。其中,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没有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潮流没有变、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趋势没有变,这些“没有变”构成了百年变局中的“历史确定性”。关键词 世界变局 历史确定性 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图分类号 D61 文献标识码 A 作者简介 吴宏政,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 长春 130012)。“世界向何处去”这一问题是当代思想理论界的重大关切。这一发问在直观上看,无论对于思想理论界还是现实生活世界,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仿佛世界历史正面临着无从选择的动荡局面。因此,人们很容易被这一问题引向困惑、焦虑和不安。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已经在这一“百年变局”的表象中深刻洞见了“历史确定性”。因此,在“变局”中发现“确定性”,或者在“百年变局”中发现“历史确定性”,为世界历史重新奠定了生存论基础,因此具有重大世界历史意义。一、在“变局”中发现“确定性”的重大意义当我们指认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候,“变局”的不确定性无疑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世界观,基金项目 2020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坚持和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 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显著优势研究”(20AZD008)阶段性成果。6吴宏政.indd 566吴宏政.indd 562023/3/29 09:052023/3/29 09:0557吴宏政 世界变局中的“历史确定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并因此容易陷入世界历史的迷惘当中。然而,透过这一“变局”的表象认知后,特别是随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世界历史问题的一系列重大判断和思考的推进,一种“历史确定性”正在向着越来越清晰的方向穿过“变局”而为人类提供新的生存论基础。因此,看到“变局”固然重要,而透过“变局”看到“新局”则更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看到“不确定性”固然重要,而透过“不确定性”看到“确定性”才是人类创造世界历史的根基。第一,世界历史是人类寻求和确立“生存确定性”的过程。人无法忍受无意义的生活,人类亦无法忍受变动不居的世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明当代世界历史的总体状况处在“变局”当中。在这一“变局”中,每个民族国家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种“生存确定性”被抽空后的危机。关于世界历史的具有终极性的思考直接地被认定为寻求“生存确定性”。人总是要凭借其理性的天然倾向在不确定性的生存境遇中寻求确定性的生存方式。唯当某种生存的可靠基础被绝对地确立,人才获得确定性的生命归属,并以此开展出全部的生存活动及其意义。因此,“生存确定性”乃是根植于人类本性之中的被自我意识所认定的安身立命之本。自 19 世纪以来,各个民族国家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相互形成了彼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共同生存结构被马克思理解为“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1(P541)随着资本的扩张,每个民族国家都扮演着同一个生存命运关联体中的不同角色,在这一结构中包含着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分配关系,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发生的文化关系。每个国家都从自己的生存利益和需要出发,彼此交织在一起。按照马克思社会形态更替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来看,整个世界在世界历史整体的意义上形成了“世界生产关系”。2这些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往来也构成了世界历史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运行机制。然而,当每个国家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和其他民族国家发生关系的时候,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的运动过程就出现了一系列事件和现象。因此,人类是否能够把握到这一世界历史的动向和趋势,就成为历史哲学关注的终极性问题。在审视世界历史动向的过程中,便出现了“世界历史观”。人类审视任何事物的时候,都会天然不自觉地形成“某某观”,如果这个对象足够大以至于包含了宇宙整体,就构成了“宇宙观”或“世界观”。这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而如果把“世界历史”作为对象加以审视,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世界历史观”。但是,“世界历史观”显然取决于更为基础性的“世界观”,即通常对物质和精神关系的总体性判定,这一世界观构成了人类全部思想活动的根本意向及其认识结论。因此,全部世界历史在其终极性意义上便表现为寻求“生存确定性”的过程。这在西方古典世界历史理论中以康德的“永久和平”为标志,直到马克思提出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公有制生产关系,从而实现人类的自由和解放,构成了世界历史寻求“生存确定性”的历史书写范式。习近平也提出对世界历史通往持久和平的总体性构想,他指出:“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3(P62)世界的和平在其哲学的存在论意义上就是人类生存的“本体安全”。失去这一终极性关怀,世界历史便仅仅剩下了“不确定性”,人类无法获得其可靠的生存基础。第二,“历史确定性”为人类生存提供“安身立命之本”。在复杂的变局当中,人类要更加注重对“确6吴宏政.indd 576吴宏政.indd 572023/3/29 09:052023/3/29 09:05582023 年第 3 期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总第 56 期定性”的发现。因为,从世界历史的总体进程来说,人类总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在变局中开辟新局。而新的确定性总是在不确定性的变局中孕育产生。人类是通过自己的思想和意识来为自身确立生存意义的。马克思明确提出:“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4(P273)这一生命活动的结构必然导致如下情况:人类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因而总是要寻求确定 性。所谓“不确定性”意味着,人类对自己的生存意义失去了理性判断,人类对自身命运失去了把控能力,人类对自身的价值观迷失了标准,人类在具体的世界历史关系中迷失了道路。所有这些都表明,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巨大的挑战,对于一个有理性的物种来说,这是不可忍受的生存样态,因此,人类就必须要为自身确立“安身立命之本”,并把这一“安身立命之本”诉诸现实的实践活动,从而把世界改变成符合这一“安身立命之本”的存在方式。在这方面,可以说共产主义就是马克思为人类确立的“安身立命之本”,从而使人类有了明确的价值追求,使世界历史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马克思对古典世界历史理论的批判所得出的首要结论就是:人是历史的创造者。然而,人类创造世界历史总是在“变局”中开创“新局”的过程。人们更多看到的是世界历史的不确定性,这就是对世界充满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担忧。然而,我们沉静下来洞见今天的世界历史,并非完全在不确定性中生存,而是已经“发现”了世界历史进程中的确定性。如果人类总是处在世界历史的不确定性中,就会堕入巨大的历史虚无主义,对人类命运悲观失望,甚至如古典世界历史理论那样,把人类的命运完全交给了大自然或某种神秘力量,这显然是马克思所批判的历史观。第三,“历史确定性”为世界历史进程提供根本方向。世界向何处去,首先是方向问题。在变局的不确定性中世界历史呈现为杂乱的和偶然的。历史进入 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道路上彰显出了新的生机。因此,当置身于历史的不确定性的时候,人类创造历史是没有方向的。诚然,恩格斯说,人们是在不自觉的活动中创造历史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历史进程没有客观规律。“历史事件似乎总的说来同样是由偶然性支配着的。但是,在表面上是偶然性在起作用的地方,这种偶然性始终是受内部的隐蔽着的规律支配的,而问题只是在于发现这些规律。”5(P302)这就是说,世界历史在其表象层面看是充满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的,但是,其背后却存在着客观规律,这便是恩格斯所说的“合力”,即每个人的主观目的是不同的,但是最终所形成的历史合力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马克思和古典世界历史理论的一个重大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历史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是一个自然的客观历史进程,并以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揭示了这一世界历史的客观规律。判断“历史确定性”的最基本的根据就是,是否承认世界历史存在客观规律,以及由此规律所决定的世界历史行进方向。“历史确定性”首先是以历史规律的形式得到其理论明证性的。因此,“历史确定性”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凭借着某种主观臆想而为世界历史设定某种目的。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对世界历史规律的原创性认识,明确判断世界历史在百年变局的情况下已经具有了“历史确定性”,这便是: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不会改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会改变,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潮流不会改变,世界关系的多边主义进程不会改变,创造人类文明6吴宏政.indd 586吴宏政.indd 582023/3/29 09:052023/3/29 09:0559吴宏政 世界变局中的“历史确定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新形态的进程不会改变等。所有这些构成了变局中的“历史确定性”,它为人类指明了方向。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历史确定性”,世界历史才能在百年变局的风云动荡中再一次确立其生存论基础,人类才能摆脱焦虑不安而积极地践行创造历史的伟大行动。二、发现“历史确定性”的主体性前提条件人类驾驭世界变局的首要任务是从“变局”的“表象”中发现世界历史的确定性,这是思想家和理论家的重要使命。而发现“历史确定性”不是偶然和盲目的,而是需要诸多主体性前提条件。其中,确立“大历史观”、树立“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构成了发现“历史确定性”的重要主体性前提条件。第一,探寻“历史确定性”需要“大历史观”。发现“历史确定性”的前提是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历史观。习近平指出:“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6(P20)历史观是对于整个世界历史所持有的根本观念。在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创造历史的行动就具有了人类性意义。世界历史的整体意义决定了每个民族国家的存在意义,可以说,世界历史的整体意义构成了每个民族国家的安身立命之本。假如世界历史没有意义,每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就失去了绝对根基,因此每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就变成偶然的。正如康德所指出的,世界历史就会成为偶然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大历史观”就是要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性出发来理解每个民族国家的生存意义。马克思是从人类整体出发来探索共产主义的,同样,今天的世界历史意义也要根植于 21 世纪科学社会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大历史观”包括空间上的“大”和时间上的“大”。空间上的“大”就是不仅关注某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历史,而是要关注各个民族国家之间构成的整体性的世界历史。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以来所形成的世界格局,要么是“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历史格局,要么是“中心边缘”的世界体系,这些都表明从世界历史的整体性结构来看,始终没有达到各个民族国家的真正的平等地位,这也就意味着没有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因如此,马克思才提出“国家的消亡”和“民族的消亡”问题。从时间来看,“大历史观”要关注以往已经完成了的世界历史,更要关注未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人类的生存结构中的“理想”和“现实”的关系,在时间中就对应性地表现为“未来”和“当下”的关系。而人类创造历史的行动,就是要着眼于未来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而完成创造历史的行动。马克思所提出的“改变世界”,本质上就是把现存的世界改变成为理想的未来世界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在大历史观的时间视野中,人类以理论的方式所证明的世界历史的未来图景,便构成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