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双加工理论视角下孤独症儿童的分配平等性_张静.pdf
下载文档

ID:2738125

大小:1.43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加工 理论 视角 孤独症 儿童 分配 平等
应用心理学2023 年第 29 卷第 1 期双加工理论视角下孤独症儿童的分配平等性*张静1杨福义1孙庆洲2*(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学系,上海 200062;2.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杭州310023)摘要分配平等性反映了孤独症儿童的公平意识和行为,是道德判断的重要内容。双加工理论认为,孤独症儿童对分配信息加工时,直觉推理和审慎推理相互竞争。作为回应者以直觉推理为主,作为提议者以审慎推理为主。个体信息处理能力和分配情境影响加工系统的使用。未来需提供更多实证依据,探讨不同社会关系、主客场环境对孤独症儿童分配行为的影响,以及教育干预对儿童平等概念的促进。研究要点1.分配平等性反映了 ASD 儿童的公平意识,影响其社会交往中的行为,是道德判断的重要内容。2.ASD 儿童对分配信息加工时,作为回应者以直觉推理为主,作为提议者以审慎推理为主。3.ASD 儿童信息加工系统选择的影响因素:分配角色、博弈次数、个体信息处理能力、分配情境。关键词孤独症儿童;分配平等性;双加工理论;直觉推理;审慎推理中图分类号:B849DOI:10.20058/ki.CJAP.021210*基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20C09001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80119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18YJC630155)。*通信作者:孙庆洲,男,博士,浙江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e-mail:。1引言“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核心价值范畴,也是合作行为的发展基础,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Falk et al.,2003;Fehret al.,2008;Lobue et al.,2011;刘泾,2019)。儿童对“公平”的理解会影响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研究发现,典型发展儿童(Typical Development,TD)在资源分配中已应用心理学2023 年第 29 卷第 1 期,060-070Chinese Journal ofApplied Psychology2023.Vol.29.No.1,060-070双加工理论视角下孤独症儿童的分配平等性获得并发展出公平意识。例如,面对不平等要约,TD 儿童宁可牺牲自身利益,也要拒绝该分配(Blake,2018;Fehr et al.,2008)。而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儿童在社会互动中存在困难,并且有着受限和重复的行为、兴趣及活动模式(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导致他们在资源分配中难以对互惠信息进行深层加工、难以理解对方情绪和推断他人意图,因此更容易接受不平等要约(Sally&Hill,2006;Woodcock et al.,2020;陈童,伍珍,2017)。ASD 儿童对不平等分配的较高接受率,常引发一系列社会困扰。在社会知觉方面,ASD 儿童的公平意识发展相对滞后,在社会融入过程中受到多重阻碍(Miao et al.,2021;吕飒飒等,2021);在生活环境方面,ASD 儿童长期与不公环境相伴,会加剧该群体被剥削或欺凌的风险(如校园欺凌、辍学等),甚至恶性循环(Chandler et al.,2019;Del Pozzo et al.,2018;Silva et al.,2020)。例如,对被收养的罗马尼亚孤儿的长期追踪结果显示,早期严重和长期的资源不均,会导致儿童永久性认知缺陷(Kay-rouz et al.,2017;Luo et al.,2018)。那么,ASD 儿童分配平等性表现背后的心理过程和机制是什么呢?本研究试图从双加工理论(dual process theory)的视角探讨 ASD 儿童分配平等性行为的发展,并对信息加工系统采用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最后从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提出展望。2分配平等性与双加工理论2.1分配平等性分配公平性(distributive justice),是指“个人如何以公平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分配”(Hsu et al.,2008)。分配公平性主要依据三个原则:平等(equality)原则(平均分配)、贡献(equity)原则(按劳分配)和需要(need)原则(按需分配)(Deutsch,1975)。经典认知发展阶段模型(见表 1)认为,随年龄增长,儿童公平分配原则的使用也由简单到复杂:年幼儿童认为糖果或贴纸更应利己分配(Fehr et al.,2008);56 岁时产生不平等厌恶观念(Geraci&Surian,2011;Lobue et al.,2011);68 岁儿童更关注价值和个体差异,也愿意牺牲自己的资源以维护公平(Blake&McAuliffe,2011)。与 TD 儿童相比,ASD 儿童分配公平性发展相对滞后(Hartley&Fisher,2018;Townsend et al.,2021)。其研究多以自我与陌生他人间的利益博弈为主,并不涉及个体的贡献和需求。因此,对 ASD 儿童分配公平性发展的研究,其多种范式重点考察阶段012分配原则及行为表现纯粹自利:“我应该得到它,因为我想拥有它”基于外部特征的自利:“应该给我,因为我是女生”平等分配:“所有人都应该一样多”价值和应得概念出现:“他干得多,应该给他”关注个体差异:“他应该最多,她也应有一些”协调平等、贡献和需要:“虽然不平等,但应该这样”水平0-A0-B1-A1-B2-A2-B年龄观点采择4不区分自我、他人观点4556意识到他人可能有别于自己的观点678综合自我、他人观点构建新观点8表 1分配公平性的认知发展阶段模型(Deutsch,1975)61应用心理学2023 年第 29 卷第 1 期的是“平等(equality)(平均分配)”这一原则。2.2ASD 儿童分配平等性研究常用范式公平决策之分歧,是人类生活的基础,为更好地了解这些分歧,心理学、社会学及经济学领域已展开诸多探索。其中,独裁者博弈游戏(dictator game,DG)和最后通牒博弈游戏(ultimatum game,UG)是最常用范式。在 DG 和 UG 中,均有两位陌生人参与,分别扮演提议者(proposer,p)和回应者(responder,r),p 需要将一定数量资源在 p 和r 之间进行分配。在 DG 中,p 提出分配方案,r 必须无条件接受(Kahneman et al.,1986);在 UG 中,p 提出分配方案,r 可以选择接受也可以选择拒绝,若 r 接受 p 的提议,则按照该方案分配,若 r 拒绝 p 的提议,则双方都得不到资源(Gth et al.,1982)。在 DG 中,游戏只进行一次,r 无法在后续环节对 p 进行回报或惩罚,因此常用来测量儿童的公平意图和分享行为。与 DG不同的是,在 UG 中 r 有拒绝权,当面对不公平要约时,r 可以选择拒绝,作为一种利他惩罚来表达对不公平提议的不满,致使双方均无资源。因此,在 UG 中,p 会在自身利益中进行权衡并做出妥协,策略性地提高出价(陈童,伍珍,2017)。2.3双加工理论及其在 ASD 儿童资源分配中的作用双加工理论指出,人们对信息的加工有两个相互独立且平行的系统,分别为系统 1:直觉推理(Intuitive Reasoning,IR);系统 2:审慎推理(Deliberate Reasoning,DR)(Brosnan et al.,2017;Epstein et al.,1996)。直觉推理是一种快速、无意识、自动提取社会及情感信息的浅层信息加工系统,独立于个体的工作记忆和认知,受个体内部固有知识背景(如刻板印象、图式等)影响;审慎推理则是一种慢速、有意识、有逻辑的深层信息加工系统,依赖于个体的工作记忆和认知,受个体对外部相关线索(如情绪、动机等)认知的影响(Chen et al.,1999)。在判断与决策中,两个系统同时存在。当信息呈现时,个体以内部固有知识或外部相关线索为参照对信息进行表征,检索大脑中与该信息相关的效价,进行判断决策。根据信息表征的精确程度,可进一步将表征形式分为要义表征(gist representation)和 字 面 表 征(verbatim representation)(Brainerd&Reyna,1990;李彬等,2015)。要义表征是对信息的主旨意义进行加工;字面表征是对信息的形式进行逐字加工,包括词语信息、数字信息等。研究发现,ASD 个体面对较难寻找逻辑规律任务时,倾向于直觉推理,面对有逻辑可循任务时,倾向于审慎推理。例如,Jin等(2020)认为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抑制 ASD个体的直觉推理、激活审慎推理,于是随机给儿童呈现不同分享行为,ASD 儿童对不友善分享的拒绝率较低,并且与其自我调节能力呈正相关,因此直觉推理占优;而Brosnan 等(2017)采用认知反应测试(cog-nitive reflections test,CRT)比较了 ASD 和TD 儿童直觉推理和审慎推理的过程(例如:球拍和球共 1.1 元,球拍比球贵 1 元,球多少元?回答 0.05 元审慎推理占优;回答 0.1 元直觉推理占优),发现 ASD 儿童更少使用直觉推理。Lewton 等(2019)在此基础上使用三段论推理法对 189 个孤独特质成人进行施测,再次证明了孤独特质群体面对逻辑任务时的审慎推理偏好,并且发现孤独特质与审慎推理偏好呈正相关。与这些观点一致的发现还包括 ASD 群体有更强的逻辑一致性(Farmer et al.,2017)、框架效应减弱(Shah et al.,2016)等。此外,有学者指出,ASD 儿童心理理论(theory of62mind,ToM)能力普遍受损,这也可能是导致其与 TD 儿童在加工情感类信息时,系统采用相异的关键因素(Lewton et al.,2019)。多重动机假设认为,ASD 儿童在资源分配中,内部固有知识和外部相关线索相互竞争,儿童对信息的表征方式取决于其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r/p)。作为 r,外部相关线索主要包括他人情绪或意图,对这些信息的表征受个体 ToM 能力影响,而ASD 儿童 ToM 普遍受损,因此常以内部固有知识为参照,对信息进行要义表征(Brosnan et al.,2016;Woodcock et al.,2020),ToM 在其中起调节作用,ToM 能力越高,越能挖掘外部相关线索(如他人情绪、意图等),越倾向字面加工,即审慎推理(Yu et al.,2016;陈童,伍珍,2017);作为 p,ASD 儿童更善于提取外部相关线索,策略性出价,因此多采用字面表征,即审慎推理占优(Hartley&Fisher,2018;Yu et al.,2016)。由此可见,ASD 儿童在不同角色、不同研究范式、不同情境中,信息加工的系统相异。那么随着扮演角色、研究范式以及实验情境的不同,ASD 儿童何时会以直觉推理为主?何时又会以审慎推理为主?这也是学者们对 ASD 儿童分配平等性研究关注和讨论的重点。3双加工理论与 ASD 儿童分配平等性ASD 儿童在资源分配时,不同角色(r/p)的转变以及不同研究范式下,信息加工的系统相异(具体总结见表 2)。在儿童分配平等性的研究中,其范式主要由经典博弈游戏(DG/UG)、迫选式(在两个给定方案中进行选择)博弈游戏和重复式(轮流)博弈游戏组成。3.1作为回应者3.1.1单次博弈在经典 UG 中,作为 r,不平等要约会引发个体的社会比较。TD 儿童有较强不平等厌恶(inequality aversion)观念,这一观念是在理性的外部相关线索的比较中产生,因此以审慎推理为主(DRIR)。而 ASD 儿童不平等厌恶信念并不占优,在资源分配中更关注自己是否拥有资源,而不在乎拥有资源的多少,这与 TD 儿童的推理路径并不相同(审慎比较),并且,作为 p,ASD 儿童也并不吝啬,更愿意将资源分出去,因此,排除了 ASD 儿童经济人审慎推理的可能性,所以直觉推理占优(IRDR)。研究发现,ASD 儿童有基本的自我-他人情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