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数字化
会计学
研究
理论
国际
学术研讨会
会议
综述
数字化与会计学研究:新理论、新问题与新方法 “数字化与会计:重构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袁红陈雪颖熊枫刘峰(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会计发展研究中心)数字化重新定义了社会运行、企业存在的形态、商业模式等等。数字化对会计的影响,全面且彻底,包括资产的存在形态、资产价值及其确定、会计确认与计量、财务报告及其信息传递、会计信息的社会作用等;进一步,会计在社会运行中的地位与作用也在被逐步改写。我们需要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是必然趋势。建设发展数字化时代的会计,需要在实践中提出问题,在学术研究中总结形成新的理论,在政府部门中规范相关准则,从而共同更好地为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基于上述考虑,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会计发展研究中心和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系联合发起的“数字化与会计:重构未来”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年 月 至 日在厦门大学举办。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来自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咨询委员会、财政部会计司、日本注册会计师协会、耶鲁大学、早稻田大学、麦吉尔大学、马里兰大学、昆士兰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厦门国家会计学院、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瑞幸咖啡、上海艾芒等国内外的准则制定部门、学术界、实务界等多方面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共同讨论,相互激发,围绕会计界如何更好地认识数字化带来的冲击及有效应对展开探讨。会议共分四个单元,各单元的主题分别是:数字化与会计变迁;数字化与会计:理论与准则;数字化与会计:实务与应用;数字化与会计:百家争鸣。接下来,本文将按照与会嘉宾演讲报告的主题内容,分别从基本理论、准则探讨、数字化应用的新问题和学术研究的新方法四类主题,分别报告各位专家的精彩观点,并深入讨论其对会计学术研究的启发意义,以飨读者。一、数字数字化会计:理论思考我们在谈到数字化时,都是以计算机、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特别是 年苹果手机发明、移动互联网全面商用开始的。但是,来自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 教授,从历史与哲学思考的高度对数字化进行了讨论,将数字化与人类的认知能力演化结合起来。教授提出,“数字化”实质上表示了人类认知能力的飞跃:从早期的类比或模拟式的描述,发展为定量的数字形式的描述。例如,在定量的“摄氏度”或“华氏度”的定义与计量出现之前,人们只能用更热、更冷等方式描述温度。“数字”的出现,是一种人类抽象认知能力的体现,这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发展出来的高等能力。当今日益普及的数字化,是人类社会这种高级认知能力的一种体现。将事物数字化,很大程度上涉及的是一个分类的工作,分类取决于分类标准的确立。然而在现实世界中,事物的细节特征几乎是无限的。因此,对事物的分类结果取决于人类既有认知条件下对事物不同特性之间的取舍,因此数字化一定会伴随着部分信息的丧失。现今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机器计算与存储能力的提升,以及人类对事物认知的深化,这一切实际上使得分类(在不同群体间达成对事物本次会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资助。特性的取舍)变得更难。要依据一套给定的规则,对现实事物进行统一且一致的分类,这几乎是无法实现的。教授认为,如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巴塞尔协议等政策规范推行遇到的阻碍或挫折,一定程度上正是这一现实事物的无限性与人为分类标准有限性之间的矛盾的体现。会计,涉及了大量分类、确认、计量等;数字化由此也给会计带来了许多挑战与新的问题。基于此,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数字化的本质,区分技术的优势与局限,理解什么是不可实现的,才能更好地向正确的方向努力。教授认为,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作用于会计的教育、实务和研究等方方面面;如同人类社会离不开法官一样,人类社会也离不开会计;然而,回顾行业政策规范的一些失败与挫折,政策制定者们或许可以更多地借鉴法学(编制法律规范体系)或语言学(编制词典)从业者的做法。同会计一样,法律规范或语言文字也都与人类社会活动密切相关,再完备的法律法规也无法对每一种人类行为予以一一规范;类似的,语言和文字的意义也是在使用中不断变化发展,无法对其所有释义进行一一列举。事实上,太过于琐碎和细致的法律规定要么流于形式,要么会压抑社会发展的活力,而太过于精确的文字释义则可能损害语言文字自然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但是,即使同样面临上述的困境,人类社会也仍然创造和编制出了若干经典的法律体系和文字词典。这需要相关人员在变与不变的法则之中找到平衡,从而使得相关的规则体系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学术研究的功能之一,是能够为从业者把握变与不变的法则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近些年来,基于数字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一方面,学者们开辟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积累新的研究成果(如本文第三、四章的讨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学者们对传统的财务或会计基本理论适用 性 的 思 考 也 从 未 停 止。早 在 年,()就发现,随着新形式公司的萌发,传统的公司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新经济的诸多现象;为此,他对适用于新时代的公司理论框架进行讨论,以期为公司财务领域的相关研究与应用提供更为恰当的理论基础。回归会计本身的基本理论或属性,刘峰()从人类文明与发展的角度切入,综合会计史、人类史、文明史等多方面的资料与认识,思考和讨论会计在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并尝试性地提出会计是人类社会发明的、有效的、低成本的信任工具。这些对学科基本理论的思考与研究是重要的。理论是对“为什么”的回答,它能够解释现象之间的联系、强调因果关系的本质、预示相关事件的发展。简而言之,好的理论具有解释、预测,和启发的功能(和,)。因此,好的学科基本理论可以囊括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原理或元素,能够指导人们在实务运用中把握变与不变的平衡,启迪学科相关理论或实证研究的方向。在数字化时代,人类社会的变化发展加速,这种理论思考与探讨更加具有重要意义。二、数字化与会计:准则探讨(一)数字化与会计准则数字化转型实务的蓬勃发展需要理论的指引,新经济的出现也呼吁相关政策的规范。会计信息披露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因此,作为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会计准则,如何响应数字化时代的需求,是多方关注的重要命题之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咨询委员会主席 指出,数字化财务报告()具有机器可读性()、信息标签化()的特性,使得人们能够钻取()数据及其背后的信息,大大降低信息搜集成本与处理效率,提升资本市场的透明度。长期以来,数字化财务报告一直是 关注的议题;近期,在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决定适度调高数字化财务报告议题的优先程度,以期提升数字化财务报告的有用性、质量、可得性,以及可比性。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理事陆建桥博士、财政部会计司准则二处处长陈瑜博士分别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动向与思考进行了介绍。陆建桥理事首先为大家介绍了 当前阶段议程的磋商情况,决定将无形资产项目加入其未来五年的工作议程,数字化相关会计问题可能在该项目下得到讨论与研究。陆建桥理事也提到数字化财务报告的优点、重要性,及其发展现状和当前面临的挑战,希望通过更完善的数字化分类标准指引(),打造决策有用的高质量数字化信息体系。陈瑜处长介绍道,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完善发展的体系,相关部门对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国际上准则制定机构的动向都保持着密切的关注。(二)数字资源的规范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工业经济逐渐向数字经济转变,“数据”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 中,正式将数据纳入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鉴于此,对于会计行业的人员来说,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是:如何认识和理解数据资产,并指导数据资产的会计处理,包括分类、确认与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已经意识到数据资源的重要性,并对相关问题展开积极调研与思考。数据资源作为一种相对新兴的人类社会产物,在对其相关的会计处理作出具体的规范之前,需要对其定义、分类、基本特征等属性具有深刻的认识。社会上不同组织或机构对数据资源的属性有许多相关的观点,但尚未形成广泛的共识。针对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我国准则制定机构目前考虑,在近期,将更多地结合改进披露的方式,在当前的会计规范框架下解决已有的问题;在未来,将通过积极开展前瞻性的研究,并参与国际相关活动,推动改善相关的会计处理。围绕数据资源的确认与规范,一些学者也展开了各自的探讨,厦门国家会计学院的黄世忠院长、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的曲晓辉教授团队都对此问题展开了一定的研究。黄世忠教授认为,在经济形态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数据成为了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数据要素的“入表”成为需要;然而目前相关准则规范的滞后使得在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会计信息与股价的相关性下降。关于对数据资源的会计处理,黄教授认为企业的商业模式,即企业创造营业收入和现金流量的主要方式,与企业数据资产的会计处理密切相关;基于企业的商业模式,数据资产可以被分为内部使用和外部出售两类;并根据相关数据资源是否满足资产的定义、以及业务模式是否转移数据所有权属,将其分别确认为无形资产(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内部使用类、或不转移所有权属的外部出售类)或存货(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转移所有权属的外部出售类);对于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数据资源,则可以通过表外披露的方式进行处理。与黄世忠教授观点略有不同,曲晓辉教授团队基于数据资产的价值创造特征,认为可以将数据资产分为三类:自用型、可供交易型与平台价值型的数据资产。企业可以在财务报表的无形资产项目下,对数据资产进行分类列报。对于数据资产具体的确认方法,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曾于 年提出了一个较有影响力的思考框架,即根据不同的情况可以选择直接确认、临界值确认、条件确认或内部不确认的方法;该框架为数据资产确认的相关思考提供了一定的启发。最后,关于数据资产的计量,黄世忠教授和曲晓辉教授团队都基于各自对数据资产的具体分类与确认条件,提出了可供采用的计量方法。三、数字化与会计审计实务:新问题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我国千行万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始进入深水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应用开始渗透到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各个层面。会计是一门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行业,数字化转型对其造成的冲击锐不可当。早稻田大学的 教授直面 是否会代替会计从业人员这一问题,提出会计工作者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机械地从事记账算账等基础工作,更重要的是在经济活动中进行判断与沟通。教授指出随着技术的进步,区块链、金融科技等新兴技术手段对会计与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会计工作者执行更多的程序来确保财务数据的安全可靠。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人工智能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工作的效率,但也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工作者也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优势,与数字伙伴合作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一)数字化实务:多视角会议邀请了瑞幸咖啡高级副总裁姜山、安永大中国数字化审计和创新主管合伙人殷国伟,和上海爱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帆,分别从企业、中介机构以及信息技术咨询商的角度,对数字化时代的实务经验与进展进行了报告与分享。瑞幸咖啡作为企业方的代表,积极探索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企业业财数据可信度。企业通过与新一代区块链开源底层软件平台合作,利用区块链自身特有的去中心化、分布式、数据可追溯且不可篡改的特性,可以将销售链路上的关键业务环节产生的数据上链存储;未来,企业还可以积极探索引入外部节点上链,实现数据的多方共识验证。殷国伟指出,审计业务也受到数字化技术的冲击与影响,数字化可以贯穿于审计工作的全流程,从业务承接前,到计划、执行,直至审计完成后。电子式函证、自动化底稿等工具的运用,使得一些重复性审计工作逐步走向自动化;更重要的是,借助数字化技术,审计师观测分析被审计企业业务、财务数据的能力大大加强,分析利用非结构化信息的效率提升。殷国伟认为,这些变化促使审计业务从原来的资产负债表审计逐步转向过程审计。产业化,是数字化转型业务成功与普及的不二选择。张帆以证券期货业数字化转型建设为例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