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填詞宜
金縷起
倚聲填詞
一項獨家
施議對
詞學第四十八輯四六填詞宜自金縷起(中國澳門)施議對倚聲填詞的一項獨家之秘内容提要填詞宜自金縷起,這是一位老前輩填詞獨家之秘。老前輩憑一調而百咏之,成金縷百咏,爲倚聲填詞提供範本。本文以老前輩填詞經驗及體會爲導引,以詞調樂曲來源及聲情構成要素爲依據,斷定金縷所代表詞調正名非贺新凉,而是贺新郎,並以之爲例,在詞名與調名、篇法與片法、句式與句法、字聲與字法以及韻部與韻法五個方面,對于贺新郎之作爲當時流行歌曲合樂歌唱所構成樂曲形式進行分析與综合。最後,就詞調之作爲詞體構成的基礎物件作一延伸説明,以爲當下詞學聲學研究提供參考。關鍵詞贺新凉與賀新郎樂曲來源與聲情要素詞體構成及構成物件填詞宜自金縷起,這是一位老前輩告訴我的。意思是説填詞從金縷曲開始,你所填製出來的詞就比較容易像是一首詞。這位老前輩名叫周采泉。一九一一年生,一九九九年逝世。浙江省寧波市鄞縣(今鄞州區)人。生前于杭州大學圖書館供職。一九六四年秋,我負笈游杭,瞿禪先生曾對我説,學習過程中有什麽問題,可請教這位老前輩。一九八二年夏,我訪學滬杭,拜晤這位老前輩。他給我説:瞿禪先生曾説,文學史上會填詞的人,一般都會寫詩,但是會寫詩的人,未必能夠填詞。意思是:詩人不能填詞者有之,未有詞人而不能詩者。一周采泉先生説,自己寫了大半輩子的詩,直到七十方才填詞,可能就是瞿禪先生所説,會寫詩未必能夠填詞的那種人。不過,周采泉先生選擇了金縷曲,並且樂此不疲,于一年之間,賦得百餘闋,合爲金縷百咏。周采泉先生説?我對填詞雖不能算爲當行,但專填一調,果然成集,如魚飲水,冷暖自知,體會和經驗還是值得一談的。因此,本文的撰述,就從這亵開始。一當行而出色與易學而難工(一)老去填詞與金縷製作周采泉先生説:曾記有人説過填詞先要當行,進而求出色,怎樣叫當行?我的理解是,詞必須和詩劃清界限,另出機軸,所以,當行也談何容易!並説:我家自先祖以來均以詩鳴于時,但均不能度曲,我老去填詞,又無名師指教,僅能按平仄倚聲,怎能説得上當行?遑論工拙。周采泉先生告訴我,他專填金縷一調,與已故詞家張叢碧(伯駒)先生頗有關聯。張伯駒與周采泉,本爲文字縞竚之交,時以新製詩章或詩鐘相督和。伯駒八秩大壽,以金縷徵求和作。原唱出自黄君坦先生,因篇末以塏韻收,亦稱塏韻金縷曲。此詞一出,張伯駒先生以四叠應和,徐映璞、徐行恭、劉海粟、陳兼與、夏承燾、趙朴初、胡邵以及周汝昌諸先生亦有繼聲。周采泉先生説,此事不易討巧,但他還是不甘示弱。不僅依塏字韻,連叠四闋爲叢碧先生壽,而且依塏字韻,記事抒懷,酬贈答謝,一叠、再叠,乃至于八、九叠。周采泉先生稱:此爲我填金縷的嚆矢,實際上是出于被動招架的,對詞學向乏修養的人,何能一蹴即就成爲當行。並稱:凡是學習書法的人們,他們在人手之初對每種碑帖,總得臨摹幾千遍,才能收到得心應手之效。我之專填一調,用意也是這樣。而就周采泉先生的經驗看,他對于金縷一調之所以如此偏好,如填詞宜自金縷起倚聲填詞的一項獨家之秘四七詞學第四十八輯四八此自得,除了因爲主觀的努力,詞調自身在體制、體式上所具有某些特殊因素,應當也給予一定助力。對此,周采泉先生稱之爲好處,他説?我認爲學詞從金縷著手,有這樣一些好處。一、金縷是詞牌中聲調最美、長短最適中的詞調,一一、它是名副其實的長短句,一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都有,而這裹的五、七言,又和律、絶的五、七言有别,七言句裏竟有連用四個平聲的,就這樣逼著舊詩人向詞學邁進了第一步;三、金縷有嚴調、疏調、極疏調,所謂嚴調,也僅僅是七言句和末兩句的三言句,綜覽歷代詞人填此調者也很少嚴格遵守。目前詞家大致愛填此調原因不外于此。這裏,周采泉先生所稱好處者三,我將其歸結爲二。其一,在體制、體式上,金縷一調對于内容表達的適應性,爲聲家按譜填詞提供適中的載體。正如周采泉先生所説,詞中以小令爲最難討巧,若無王維、孟浩然這種天姿詩才,一旦拖泥帶水,便會韻味索然,長調如唐代排律,實在大花功夫,如驚啼序,要寫得意境完美,簡直比寫篇古文更要耗費精力。所以,一般詞家總喜填中調,而中調又以金縷曲填者爲最多。這是金縷一調,在體制上所確立的規範。至于體式,包括篇法(片法)、句法以及字聲、韻部所構成格式規範,因其自身所具備的多樣性,靈活多變,亦爲聲家的自由書寫創造條件。故之,周采泉先生曾説:律詩偏重格律、對仗,往往以辭害意,積久漸生厭倦。今讀此詞,句有長短,而且每首均押仄韻,無論即景遣懷,咏物寓意,咸能隨意發抒,曲盡其妙,遠勝律詩。這就是金縷一調所謂聲調最美、長短適中給聲家所帶來的好處。其二,金縷一調自身已有嚴調、疏調、極疏調的差别,歷來聲家對于某些格式規限,亦有嚴格遵守及不嚴格遵守的區分,這種差别及區分,亦爲聲家按譜填詞提供一定迴旋餘地。所以,周采泉先生曾説:詞是最講究平仄的,不僅講平仄,而且嚴去上,這是詞的特色。因爲詞是按譜歌唱的,一板一眼,容不得荒腔走板。當時那些行家,如柳永、周邦彦莫不篤守規律?,但在東坡看來,等于作繭自縛,何必自討苦吃。所以他的作品有嚴的,也有疏的。但大多數是憑著才氣,引吭高歌,不是篤守成法。周采泉先生並列舉前人所作,如葛長庚、劉辰翁以及顧貞觀等人所作,證實金縷製作,可以憑著才氣,縱筆填之。這是金縷一調在格式規定上給聲家帶來的好處。以上二事表示,金縷一調在體制、體式上所具有某些特殊因素,對于聲家按譜填詞能夠産生一定助力,其所謂特殊因素,既爲詞調自身之所固有,亦須經由聲家于實踐過程中不斷發掘與發明,方才得以顯現。周采泉先生憑一調而百咏之,爲倚聲填詞之達至當行而且出色的目標所作示範,有助對于金縷一調的全面認識及把握,他的金縷製作及製作過程的冷和暖也應知之。(二)嚴調疏調與難中求巧嚴調與疏調,這是聲家對于詞調在字聲、韻律以及句式、句法等方面所形成格式規定之嚴密或者疏散的評估問題。比如金縷曲,如將其當疏調看,即只須顧及一般格式規定,如龍榆生唐宋詞格律所云:二百十六字,前後片各六仄韻。大抵用入聲部韻者較激壯,用上、去聲部韻者較凄鬱,貴能各適物宜耳。對于全篇筋節問題及四字連平的特殊格式安排問題均未加以提示。但作爲嚴調,就有許多講究。如梁啟超所説,賀新郎調,以第四韻之單句爲全篇筋節,如此句最可學以及王力漢語詩律學所列舉毛并賀新郎(風雨連朝夕)、李玉賀新郎(春情)及高觀國賀新郎(月冷霜袍擁于上下兩個七言句之是否連用四平等問題,均屬較爲嚴謹的問題。兩個方面,寬鬆與嚴謹,周采泉先生都注意到了。有些規定,歷代詞人填此調者很少嚴格遵守,但他遵守。在他的金縷百咏中,若干嚴調,上下兩個七言句連用四平,均能見其精心的配置及安排。例如金縷曲(咏虱),上二句曾幻微軀車輪大及隨著荊公朝天闕連用四平,下二句果腹噴膚如蟬飲及偶憶麻姑搔背苦亦連用四平?,又如金縷曲(酬脂雪軒主人見贈),上二句藉藉文名揚寰宇、天塹無非横衣帶及下二句竟荷燈前忻揮灑、定向雲中征飛將,均四字連平。七言句,四平連用,構成仄仄平平平平仄這一特殊句式。這一句式,詞中可用,詩不能用。詩中的七言律、絶,依循仄仄平平平仄仄格式排列,爲律式句,此爲非律式句。此處四字連平,填詞宜自金縷起倚聲填詞的一項獨家之秘四九詞學第四十八輯五將順改拗,目的在于與近體詩中的律、絶劃清界限。用周采泉先生的話講,這是逼著舊詩人向詞學邁進的第一步,是對于平時做律、絶所養成慣性的一種脱皮换骨的改造。周采泉先生深刻體會到,詞調有寬鬆與嚴謹之分,填詞亦有工巧與笨拙之别。金縷製作,從不當行到當行,除了一調百咏、反復練習之外,還得于詞與詩的微妙差别處細加體驗,才能得其要領。在金縷百咏自序中,周采泉先生曾説:我以爲詩嬗變爲詞最主要的是把格律齊整的近體律、絶改變爲長短句以適合于音樂美。近體詩的律、絶是講究平仄音韻的,可詞的平仄音韻比律、絶還要嚴格,這就是夏老認爲學詞先得學會做詩的道理。但有一點必須注意:便是詞中的五、七言句子,和詩中的五、七言句子,意境、修辭,有著微妙的差别,絶不能貪圖便捷,把五、七言律、絶句子拖泥帶水組織到詞裏來?,同時律、絶基本上是叶平韻,詞雖也有平韻,但是以仄韻或平仄互叶的較多,爲求打破律、絶的板滞,這就給詞賦予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詞韻比較寬,甚至上、去兩聲可以通叶,這樣詞的盤旋餘地便較近體詩來的寬裕,這是詞比詩受人喜愛的一方面?也必須注意:詞是講究聲律的,因之有好多關鍵性的字眼,如領字(即换頭或轉折處的助詞、襯字),從字面上看似乎無關緊要的,有時却要嚴别去、上,因之詞是易學而難工。周采泉先生這段話,包括三層意思:其一、詞比詩難,詞的格式規定比詩嚴格,詞中五、七言句,有律式句,亦有非律式句,詩中五、七言句,只能有律式句,不能有非律式句,不能以律詩手爲之(俞彦爰園詞話語),並且在藝術創造上,詞與詩亦有微妙差别;其二、詞比詩易,詞體構成的一般法則、法規,落實到個别詞調的格式安排上,大多看得見,摸得著,可以照著做,易于學到手?,其三、難中取巧,易中求精,于難易之間,做、做巧,做得當行而且出色。三層意思表示,詞調的嚴與疏以及填詞的工巧與笨拙,没有一定標準,較難論定,但是,如從格式上對于詞調,尤其是詞調幾個關鍵部位,包括起調、畢曲等,在句式、句法及字聲、韻部的特别安排,以及詞與詩在意境、修辭上的微妙差别,作出一番仔細的考察及辨識,對于嚴與疏等問題的理解就會更加當行。(三)典型事例示範葉夢得賀新郎?睡起啼鶯語。掩青苔、房櫳向晚,亂紅無數。吹盡殘花無人見,惟有垂楊自舞。漸暖靄,初回輕暑。寳扇重辱明月影,暗塵侵、尚有乘鸞女。驚舊恨,遽如許。江南夢断横江渚。浪黏天、葡萄漲緑,半空煙雨。無限樓前滄波意,誰采蘋花寄取。但悵望,蘭舟容與。萬里雲帆何時到,送孤鴻、目斷千山阻。誰爲我,唱金縷。盛配先生撰著詞調詞律大典,指賀新郎在宋代,以葉夢得此詞最爲出名,即爲嚴調。盛配先生曾就篇中每句字旁標示平仄,並查對百餘究四聲之詞爲訂四聲,謂葉詞頗有法度。如向晚亂、漸暖靄與漲緑半、但悵望四處均作去上(或入)去,舊恨遽、爲我唱作三去,無人見、明月影與滄波意、何時到四處,宜均作平平去。等等。就各自所在位置看,其中嚴分四聲者,表示字聲組合,有特别安排。如向晚亂與漲緑半作去上(或入)去格,表示其所處位置的句子,爲仄平平、平平去上,去平平仄格式;漸暖靄與但悵望作去上(或入)去,表示其所處位置的句子,爲去上(或去)去,平平仄仄格式;舊恨遽、爲我唱作三去,表示其所處位置的句子,爲平去去,去平仄組合;無人見、明月影與滄波意、何時到四處,宜均作平平去,表示上下兩個七言句,除了上片一個一般律式句(寳扇重尋明月影)外,其餘均四字連平。以上幾種情况,一爲上下片的第二韻,當中兩個四言句,一順(平平仄仄)一拗(仄平平仄),提示句式變换?,二爲上下片的第四韻,處于居中位置,體現前後承接;三爲上下兩結,爲全篇定格,四爲上下兩個七言句四字連平,屬于舊詩人向詞學邁進的第一步。以上是葉夢得所作之作爲嚴調在格式上的精心安排。填詞宜自金縷起倚聲填詞的一頊獨家之秘五一詞學第四十八輯五二又,辛棄疾賀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緑樹聽鵜鴂。更那堪、鷓鴣聲住,杜鵑聲切。啼到春歸無尋處,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間離别。馬上琵琶關塞黑,更長門、翠輦辭金闕。看燕燕,送歸妾。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絶。易水蕭蕭西風冷,滿座衣冠似雪。正壯士,悲歌未徹。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梁啟超説賀新郎以第四韻之單句爲全篇筋節,如此句最可學。此句所指,就是上片的算未抵,人間離别及下片的正壯士,悲歌未徹。二者爲上下兩片的第四個韻脚,單句用韻,獨立成句,于篇中居中間位置,爲居中句。依律言,二句句中標點,應爲頓(、)?,依意言,則當爲逗(,)。頓號表示語氣上的停頓,逗號將一句斷爲兩個半句,表示語意上的承接及轉换。就修辭方法講,歌詞叙説人世間的别離故事,兩個居中句,前一個居中句的上半句(算未抵),承接上文,表示啼鳥的恨(離别)抵不上人間的恨(離别),下半句(人間離别),開啟下文,引發出一系列别離故事,列述人間的恨(離别)?,後一個居中句,上下兩個半句,語氣停頓,語義未停頓,兩個半句所説都是人間的恨(離别)。意即前一個居中句,既承上又啟下?,後一個居中句,正壯士,悲歌未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