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大报告第11部分为中心展开_谢波.pdf
下载文档

ID:2737203

大小:944.71KB

页数:6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推进 时代 国家安全 体系 大报 11 部分 中心 展开 谢波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1党的二十大报告第 11 部分独立成章对“国家安全”作出深刻阐述,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工作的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2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对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作出了全面部署。新时代新征程,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提出立足“两个大局”,彰显出深刻的战略逻辑、制度逻辑和善治逻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一、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逻辑:从战略全局把握安全在治国理政意义上,战略问题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是一个政党和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的问题。国家安全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国家安全工作的总体构想,其立足全局对国家安全作出谋划,既是治国安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科学指南。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在党的全会文件中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3作为一个独立部分进行系统阐述,充分体现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和党对国家安全的战略考量。2015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我国第一部国家安全战略文本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对国家安全作出战略谋划和顶层设计,从战略上为维护新时代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 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又审议通过 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 年),进一步强调维护国家安全要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其中彰显的战略宏图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得到呈现和进一步丰富发展。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三重逻辑谢波曹亚男(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401120)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第 11 部分以专章形式对国家安全作出阐述,提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彰显出深刻的战略逻辑、制度逻辑、善治逻辑。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谋划国家安全,贯穿统筹发展和安全治国理政重大原则,强调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化解,体现了战略逻辑;强调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的制度化,推进国家安全法治、战略、政策等方面的体系化,注重国家安全政策制度落地实施的机制化,体现了制度逻辑;在明确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关系的基础上,融入善治精神目标,体现了善治逻辑。三重逻辑对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新时代中图分类号D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53(2023)01-0005-06以党的二十大报告第 11 部分为中心展开作者简介谢波(1983),男,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曹亚男(2000),女,西南政法大学总体国家安全观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元明清时期中国 大一统 理念的演进与周边关系研究”(LSYZD21009)。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5DOI:10.13945/ki.jlac.2023.01.014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谋划国家安全其一,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进入新时代的中国,从大国走向强国,国际地位与发展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变化4,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看,我们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一时期国内经济转型与社会转轨相耦合,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5,各种社会问题凸显叠加,社会主要矛盾出现了根本性变化。我国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也使人民群众越来越关注更高层次的安全环境;国际各种敌对势力与霸权主义企图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目前我国的国际地位虽有提升但“将强未强”,前进的道路上仍然充满重大风险。这些来自内部和外部不同领域的安全风险相互交织、高度联动,必须高度警惕,防止引发系统性安全风险6。其二,只有国家安全才能保障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初心和使命,将有效维护国家安全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尽管当前我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但是我们应看到实现目标的过程面临着诸多风险挑战,必然历经艰辛曲折,因此,必须以强有力的国家安全为保障。也是在此意义上,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相互契合、一脉相通,前者可以说是后者的“国家安全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 91 次出现“安全”一词且以专章形式对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作出论述,是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认识把握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必然逻辑。(二)贯穿统筹发展和安全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发展和安全如同车之两轮、鸟之两翼,必须在系统思维下进行有效统筹。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通过党的全会文件在述及总体国家安全观时增加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并将其上升为党治国理政的“重大原则”8。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 建议)第一次以专章形式“对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战略部署”9,并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党的二十大报告针对国家安全提出新的“五个统筹”,与之前不同的是未把“统筹发展和安全”列入其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不重要,而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 3 次提及统筹发展和安全,除在第 11 部分强调“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发展和安全能力”10外,还在第 1 部分阐述“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和第 3 部分论述“坚持发扬斗争精神”中出现这一表述,足以说明发展和安全是事关全局的两件大事,统筹发展和安全是贯穿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方面全过程的。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明确“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11,同样内蕴着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大原则理念。“新安全”和“新发展”这两个“新”格局紧密相关,而新安全格局只有与新发展格局相匹配,才能在新发展阶段真正构建起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相互支撑的新安全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这一重要论述,确定了新征程上国家安全将以构建新安全格局为统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提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强调“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提高市域社会治理能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12,这些重要论述从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角度回应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人民群众最现实、最迫切的安全需求,其背后都蕴含着对战略全局的深刻考量。(三)更加强调对安全风险的防范化解进入新时代,我们面临着更加严峻复杂的国“五个统筹”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内涵之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提出的“五个统筹”为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五个统筹”为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其中前两个统筹的表述有所变化。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6辽宁行政学院学报际国内形势,传统安全领域和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威胁挑战相互交织,各种可以预料和突发的风险更多更大,“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防微虑远,防患于未然,增强防范抵御国家安全风险的能力13。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上尤为强调提高风险预见预判能力,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比如,完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有助于防止临界性事件发生,防止风险事件演变成危机事件;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有利于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超前化的公共安全防护体系。同时,还着眼于源头治理、防微杜渐,强调要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等。这些都意味着党和国家对于安全风险的态度已逐渐转向事先主动防范化解,将着力点放到源头治理上,而非事后被动地补救与应对处置。此外,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树立“大安全”理念,构建“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这实际上也清晰地反映出要善于从战略层面观大势谋大事,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着力提升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能力,守住新发展格局的安全底线。二、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制度逻辑:以制度机制保障安全在现代社会中,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法治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愈发关键,“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稳定最可靠的保障”14。而作为总体国家安全观核心要义之一的“坚持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即包括“加强法治思维,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15等重要内容。制度本身所具有的长期性、稳定性等特点与国家安全之内涵高度契合,而完备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则构成国家安全体系的关键内容。因此,国家安全迈向制度化、法治化,不仅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时代之需。党的二十大报告第 11 部分同样包含“法治”“体系”“体制”“制度”“机制”等字眼,这些重要论述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制度逻辑。(一)强调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的制度化良法是实现善治的前提条件,完备的国家安全法律制度是国家安全现代化之基础。过去的五年,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在生物安全、出口管制、数据安全、反外国制裁、个人信息保护、反有组织犯罪、反电信网络诈骗以及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等重点领域和重大事项上加快推进立法,与此同时还强化了国家安全领域的党内法规建设,如 2018年通过 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规定、2021年出台 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 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充分体现了“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16的全面依法治国新要求,从制度层面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全面系统的保障。新时代新征程,国家安全面临更加严峻复杂的新挑战,其内涵外延、时空领域、内外因素均发生着深刻变化,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和新型领域不断拓展,这些领域无疑都将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阵地和战场。在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重大基础设施、金融、太空、海洋、海外利益、应急管理等重点领域加强制度化、法治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国家安全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和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更加有效地防范、化解和管控重大风险隐患,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的能力,努力推动建设平安中国。(二)推进国家安全法治、战略、政策等方面的体系化所谓“体系”,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或同类事物相互关联而组成的一个整体,具有整体性、模块化、动态性等显著特点。党的二十大报告在第 11部分中数次提及“体系”一词,涉及内容十分丰富,包括国家安全法治体系、战略体系、政策体系、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国家应急管理体系、重点领域安全保障体系、重要专项协调指挥体系、公共安全体系、生物安全监管预警防控体系以及城乡社区治理体系等多项具体内容。有学者指出,防范和治理不同安全风险交织形成的“风险综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7辽宁行政学院学报表 1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国家安全机制与国家安全理念、政策制度的对应关系总体国家安全观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提国家安全机制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国家安全理念、政策制度如全球安全观、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理念,全球数据安全倡议 全球发展倡议 全球安全倡议 等文件内含相关政策参与全球安全治理机制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如第 45 条、第 51 条)有关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建设相关规定反制裁、反干涉、反“长臂管辖”机制如 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2021 年商务部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