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数字
经济时代
人民币
发展
探析
黄舒婧
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数字经济时代下数字人民币发展探析黄舒婧(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108)摘要:随着国家试点的不断拓展,数字人民币的使用场景更加多元,并且拥有了一定数量的使用群体,影响也逐步显现。文章从数字人民币的产生背景入手,在数字经济的大环境中探讨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发展空间,分析数字人民币发展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和风险,提出数字人民币的核心生命力在于与数字经济相融合,应重点将推广核心转向积极参与生态场景构建,并从法律、金融监管、货币政策等有关层面提出促进数字人民币稳健发展和防范有关风险的政策建议。关键词:数字人民币;数字经济;数字货币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740(2023)03-0073-05收稿日期:2023-02-04作者简介:黄舒婧,现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数理金融实验班学生。数字人民币是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由指定运营机构参与运营,以广义账户体系为基础,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与实物人民币等价,具有价值特征和法偿性。数字人民币自2019年推出以来,试点运用和场景建设进展顺利,受到广泛关注。数字人民币契合经济社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具有便利化的特点,未来将迎来更广阔发展空间。当前,有必要关注数字人民币发展的潜在影响,加强制度和机制设计,为其发展和运用创造更平稳的环境。一、数字人民币的产生背景和试点推广情况(一)产生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深入,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的场景从各类基础性管理软件开发应用、管理流程智能化升级逐步扩展到更加核心的领域。数字经济的发展,催生了数字货币形态。以比特币、稳定币等为代表的各类加密货币加速推出,但由于其由私营部门设计,存在公信力的天生缺陷,价格波动剧烈,交易效率不足,难以发挥货币职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客观上需要更加安全、高效、通用的新型数字货币公共产品。正是在这种背景下,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对数字货币的深入研究与相关政策制定。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21年1月发布的一项对中央银行的调查结果,被调查的65家央行中,86%的央行正在对法定数字货币进行研究,60%的央行正在对法定数字货币进行试验,14%的央行正在部署试点项目,并且推测在未来三年内约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所在地区的央行很可能发行通用的法定数字货币。我国中央银行顺应趋势,2014年启动了数字人民币研发工作,2019年开展真实试点运用,目前各项工作走在全球央行前列。(二)与实物货币和电子货币的比较。数福建金融FUJIAN FINANCE实践与思考73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字人民币同样是法定货币,具备货币的价值尺度、交易媒介、价值贮藏等基本功能,但其是法定货币的数字形式,具有与实物货币、电子货币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一是与实物货币相比,具有发行成本上的显著优势。实物货币印制成本高昂、防伪技术投入成本大,且携带不便易遭窃,而数字人民币以数字形式实现价值贮藏和转移,且具有较高安全防护,在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二是与依赖银行的电子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支持银行账户松耦合功能,不依赖于银行账户,拥有可控匿名的功能。点对点的交易方式无需银行间清算等中间环节,支付即结算,支付效率高。同时数字人民币支持“双离线”支付,在不具备网络支付或是停电断网等特殊恶劣环境下也能满足支付需要,充分体现优于其他电子支付工具的特质。三是与其他数字货币相比,数字人民币由央行发行,与私人部门创设的数字货币明显不同,是国家信用保证,具有法偿性。(三)推广情况。自2019年开展真实运用以来,数字人民币试点取得明显进展。一是试点地区和运营机构有效扩大。截至目前已有17个省(市)的部分地区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并确定了包括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兴业银行、邮储银行、招商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等在内的10家运营机构。同时有更多的金融机构与运营机构合作提供数字人民币的兑换、支付、钱包管理等服务。二是产品服务持续升级。通过“数字人民币”APP,支持线上线下全场景数字人民币应用。针对“无网”“无电”等极端场景的“双离线”支付功能有效实现;基于智能合约的智能化产品应用加快探索。三是应用场景更加丰富。数字人民币运用已经拓展到购物消费、生活缴费、交通出行、餐饮服务、政务服务等各个领域,在批发零售、餐饮文化、教育医疗、公共服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涵盖线上线下、可复制推广的应用模式。四是交易金额持续扩大。目前累计交易金额已突破千亿元,支持数字人民币的商户门店数量超过500万户,2022年末流通中数字人民币余额136.1亿元。二、数字人民币发展空间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且是一种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在将来的数字化零售支付体系中,虽然数字人民币和指定运营机构的电子账户资金具有通用性,但对其发展前景存在争议。部分分析人士认为,当前在“红包促活”等各类激励措施下,数字人民币推广取得成效,但随着激励措施的减退,数字人民币由于定位于M0,账户不计息,其更多作为现金的数字形式,很难打破现有零售支付的格局,在支付上主要发挥电子账户资金支付的补充作用。相关分析忽略了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属性,以及其在经济数字化背景下可能具有的交易模式重构能力。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前景应置于数字经济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一)数字人民币具有的智能属性将使其拥有更大发展空间。数字人民币具有实物货币、电子货币等所不具备的可编程特征,可通过加载不影响货币功能的智能合约实现可编程性,使数字人民币在确保安全与合规前提下,根据交易双方商定的条件、规则进行自动支付交易,促进业务模式创新。目前,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功能已经在租赁资金监管、教育培训预付资金监管、美团等电子商务平台资金支付,以及政府民生领域的各种财政补贴发放等多个领域、场景得到运用。数字人民币的智能合约功能,可以实现财政补贴的定向、精准发放和资金使用监管,对提升财政资金使用和监管效率意义明显。同时其有助于解决交易双方的“信任”问题,对活跃交易,更好促进经济实践与思考金 融福建FUJIAN FINANCE74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将发挥积极作用。可以预期的是,数字人民币将作为数字经济新时代下的重要支付载体,因其具备的可编程性等功能,支持数字经济的对私场景和对公场景构建,更适应经济数字化、信息化发展趋势,展现出更强的优势。对一些交易模式甚至可能形成颠覆性影响,实现交易模式、消费习惯和场景的重构,发展具有较大潜力。(二)支付便利性使数字人民币在跨境结算上有发展空间。当前,跨境支付结算主要依靠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系统。跨境人民币支付清算需要通过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进行,要求境外非居民开设人民币存款账户,还存在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数字人民币因为与银行账户的“松耦合”功能,有助于突破相关限制,只需要拥有央行数字钱包的使用权限就可以直接通过“点对点”方式进行跨境交易支付,不再受制于SWIFT、账户开设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的约束,通过互联网应用于不同场景,满足交易双方对货币支付的便利、快捷、低成本的需求,实现人民币在全球范围内的支付结算。目前,数字人民币可以实现7*24小时运营,不再受制于支付基础设施在运营时间上的限制,真正实现实时结算。未来数字人民币在跨境结算支持国际贸易发展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三)更广阔适用性有利于拓展数字人民币发展空间。数字人民币支持断网、断电等特殊环境场景下的“双离线”支付。考虑到一系列不便于利用网络支付的情况诸如地铁或地下超市人员密集造成网络卡顿、因地震或台风造成通讯中断以及通信基础设施较差的偏远山区等,“双离线”展现出极大的环境适用性优势。其具有较强的普惠性,并可以更好应对灾变等突发情形,大大提升突发情况下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我国现金使用率呈下降趋势,但总量仍保持增长。根据2016年末至2022年末统计数据,中国流通中现金(M0)余额分别为6.83万亿元、7.06万亿元、7.32万亿元、7.72万亿元、8.43万亿元、9.08万亿元和10.47万亿元。尤其在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地区,公众对现金的依赖度依然较高。因此,创造条件推进数字人民币作为实物货币的替代仍具有较大空间。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数字鸿沟”的存在,在偏远地区和老年群体中推进数字人民币存在一定难度,但形态多样化的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可以有效降低使用难度,满足不同人群对数字人民币的使用需求。(四)技术进步使数字人民币发展存在更大潜在空间。数字人民币的技术路线选择是一个长期演进、持续迭代、动态升级的过程。技术的持续进步将使数字人民币发展展现更强适应性和创造力,并与数字经济相融合,构造更广阔的运用场景,拓展数字人民币的发展空间。以智能合约为例,中国人民银行已推出“元管家”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解决方案,并正在响应各行业差异化市场需求,开展前沿技术研究,持续提升底座支撑能力,建设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生态服务平台。通过开放和开源,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有效解决方案,数字货币必然在其中能获得更多发展机遇。三、数字人民币发展中亟需关注的问题在数字人民币设计和推出阶段,中国人民银行高度重视试点对货币体系、货币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等方面的影响,努力通过业务、技术和政策设计,防范潜在冲击。当前试点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持续评估其对经济金融的全面影响,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制,确保数字人民币平稳发展。对试点中潜在的问题和风福建金融FUJIAN FINANCE实践与思考75福建金融2023年第03期深圳险亟需加强研究和关注:(一)关注数字人民币对货币供给和货币创造的影响。数字人民币定位于M0,2022年12月起已纳入人民银行M0统计范围。商业银行对数字人民币不计息,且不计入存款,不参与存款派生和创造。根据经典货币银行学理论,现金漏损率是影响货币乘数的重要因素。数字人民币的发展必然对现金漏损率会形成一定影响,影响商业银行货币创造和派生能力。然而,影响路径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较为复杂。理论上看,数字人民币因其形成渠道的不同,可从两个方面影响货币乘数大小。一方面数字人民币可能来自于电子账户资金的兑换,将增大现金漏损率;另一方面数字人民币也可能来自于实物现金的转换,未来随着数字人民币认可度持续提升,相关渠道的转换将具备一定规模。其虽不影响现金漏损率大小,但因为数字人民币与电子账户资金的转换更为便捷,将降低M0向M1和M2转换的摩擦系数,不可避免影响货币供应量结构。目前数字人民币的形成更多来自于储户和企业银行电子账户资金的转换,增加了现金漏损比例。由于数字人民币的规模尚小,2022年末仅占M0的0.13%,占M2的0.01%,对货币乘数的影响较为可控。但从未来发展看,数字人民币对货币供应的影响应加强评估,尤其随着智能合约的推广和数字人民币参与各类生态场景建设,规模将持续扩大,从而可能对现有各类基于保证金的交易形成明显影响,实物现金、电子账户现金向数字人民币的转换将同步存在,影响将更加复杂,因此应细化数字人民币形成来源的监测,细化分析。(二)关注数字人民币对金融监管的影响。数字人民币采取中心化管理、双层运营的模式。人民银行负责向作为指定运营机构的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指定运营机构及相关商业机构负责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数字人民币兑换和流通服务。在数字货币试点初期,人民银行就高度重视相关试点对金融监管的潜在影响。目前在双层运营架构下,主要压实指定运营机构的风险管控责任,由指定运营机构负责相关交易的真实性审核和反洗钱等工作。但由于有关数字人民币交易尚未有统一的监管制度,加上相关监管仍在探索中,指定运营机构的监管尺度不一,与基于银行账户的各类交易监管可能存在执行标准不尽统一的情况,容易给市场主体留下套利的想象空间,因此完善监管是规范发展的重要保障。但同时必须注意的是,过度的监管也可能不利于数字人民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另外,数字人民币所具有的可编程性,本身可参与新的监管模式构建,促进提升监管效率。因此,如何平衡好监管与创新的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