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挖掘
教材
资源
内涵
培养
学生
应用
意识
孙艳芬
教师教育2 0 2 3.0 4建构主义教学原理认为,学习内容应贴近生活,建立在自己已有的认知上。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建立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构建与数学知识的联系,产生学习的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其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进数学应用意识。一、让教材中的每一幅图都成为学生生活的写照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和情境图丰富多彩。这些图中的故事、场景等都以学生的生活为背景,形式既新颖又具有启发性,深受学生喜爱,这也正是我们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素材。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研读教材,吃透每一幅图的编写意图,建构每一幅图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成为图的主体,从而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让这些丰富多彩的图画最大限度地发挥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作用。(一)理解每一幅图的编写意图一年级教学“5以内的加减法”,以下是两位教师不同的课堂教学。教材主题图:树上的松鼠,左边3只,右边2只。教师A的教学如下。师:“图上有什么?”生一:小松鼠在树上玩耍。生二:左边3只,右边2只。师:一共有几只?我们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3只松鼠,用数字“2”来表示2只松鼠,一共有多少只,用“+”表示(板书:3+2=5)。看着书上的图说一说,在3+2=5的算式中,3、2、5分别表示什么?生三:3表示一个数,2表示另一个数,5表示合起来的数。教师B的教学如下。将教材中的主题图设计成动态:“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动物园吧,看,好多小动物在向我们招手呢。快来看看,它们是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可以是小棒,也可以是圆片、正方体等,讲一讲图中的故事。学生选用一种学具来表达,比如不同颜色的小棒分别表示左边和右边的松鼠,分成两部分放在不同的位置。学生把自己表示的事件和同桌说说。学生展示,教师让大家观察不同的展示方法。教师在黑板上画出5个“”代替学具演示,引导学生思考:“”表示什么?如果颜色换一换表示什么?放到一起表示什么?同桌合作,用5种实物(如铅笔、课本、本子、小刀、橡皮等)表示把两部分物品合并起来的情形,并用数学语言表述。每个学生都进行了动手操作、语言表达、不断接受质疑不断修正的过程。教师总结:“+”就表示将两部分合起来,所以刚才的故事都可以用3+2=5来表示。教师让学生换一种学具再次讲故事,这次要用数学语言来讲。1.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事件可以用3+2=5这个算式来表示。2.尝试用学具摆一摆4+1=5;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义。反思两位教师的设计,我们不难发现,第一位教师:对图的基本要义理解较浅,按部就班看图教学。这样的教学对图的处理太简单化,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主题图的内涵,也就导致了一些学生理解得不深刻。第二位教师:深刻理解图的意义和作用,大胆开发图意,对教材创造性地再加工、再设计,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又生动有趣。学生通过用学具讲故事的方式将生活问题逐步抽象成数学模型,数学的应用意识得到培养。(二)让学生成为图的主体数学教材中的主题图大多数是学生喜欢的挖掘教材资源内涵,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安阳市殷都洹滨小学孙艳芬数学经纬60DOI:10.16586/ki.41-1033/g4.2023.04.009教师教育2 0 2 3.0 4卡通人物或者学校教师、同学等,颜色明艳活泼,特别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主题图呈现的场景也是学生熟悉的,如校园占地面积、商场购物、学校图书室的藏书量、外出研学乘车、游乐园玩耍等。学生在这样的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不仅有浓厚强烈的学习兴趣,还能深切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充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就是我们身边的生活。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图中的小朋友、小动物等,亲自成为主题图的主角。比如,“咱们班的小明跑得真快呀,看看他用了多长时间?”(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图);“迎面走来的就是我们的校长,快看校长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图形?”(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主题图);“这两个分苹果的同学原来就是咱们班的小明和晓东啊,来告诉同学们你们是怎么分的?”(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图)等。比如,在教学一年级15的认识中“怎样使游戏变得公平”记录了一场拔河比赛。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会数数,认识3、5;会比较3和5的大小;会进行基本的移多补少。如何公平的问题一提出,学生纷纷举起小手,自信满满。“右边的5个人派1个人到左边,两边都是4个人,这样就公平了。”“对,对”一片赞同声!教师让孩子们用学具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说。这样借助图形来感知会更直观形象。“这5个人都是一(5)班的,谁愿意去一(4)班呀!”一学生小声嘟囔着。原来,教师引入课题时说“一(5)班和一(4)班展开了一场拔河比赛,右边是我们一(5)班,左边是一(4)班”,看来这孩子当真了。数学源于生活,并为生活服务。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时时刻刻结合生活实际,这未尝不是件好事。教师笑着给他比了一个大拇指手势。“老师,我们班不给他们班人,但是允许他们班加人可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短暂的安静后,“对,对”的叫喊声开始此起彼伏。“他们可以加2个人,两边都是5人,这样也公平!”“他们也能加1个人,我们班去掉1个人,这样也公平!”孩子们一边说,一边摆弄手中的学具,语言表述加上直观的感受,也在悄然之中对等式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孩子们真正地会学以致用,数学应用意识自然提升。二、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学生生活的乐园(一)以生活为抓手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一个重要目标。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小学数学的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以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主。比如,一年级上册“数学乐园”,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安排一系列的活动帮学生认识数的现实意义:生活中你见到过数字“7”“20”吗?在哪里见过?这些数在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列举与数有关的事物,比如一个星期有7天、我家有7口人、文具盒里有7支笔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字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构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到活动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真正会应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二)以实践为重心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最显著的外在特征。学生通过动手实践,亲自参与知识形成或应用的过程。教师不要拘泥于课堂教学这一单一的形式,可以大胆地走出教室,将教学搬到室外去。六年级数学教材中有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确定起跑线”,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学校刚刚修建了环形跑道,但是各赛道的起跑线还没有标出,于是经过申请,由六年级学生完成这项工作。学生的积极性瞬间高涨,纷纷拿出纸笔开始画图、设计、计算当问题“各跑道的起跑线应该相差多少米”抛出后,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卷尺、粉笔等简单的工具,带领学生来到操场。计算、分析、测量、纠错、质疑、再计算,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终于亲自标出了学校跑道起跑线。“数学真是无处不在,想不到操场上还能上数学课。数学让我们成了伟大的设计师,数学让我们成了学校建设的贡献者,这是我小学阶段最难忘、最自豪的数学课!”学生常志恒在他的数学日记我是跑道设计师中激动地说。总之,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实践中感受、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升数学应用意识。(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农村学校应用性教育科研课题“农村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培养研究”的研究成果。结项证书编号:21-YYJX-139)数学经纬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