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天然气
一次能源
上升
势不可挡
高新伟
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占比上升势不可挡天然气作为相对清洁的能源,相比于其它化石能源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天然气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由于我国天然气在能源领域消费占比低,人均消费量低,消费增速远大于生产增速。最近10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快速增加,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4%,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气进口国。在国际地缘政治冲突背景下,天然气进口受到诸多国际关系和政治军事等因素制约,在冬春季天然气消费高峰期,天然气供应问题凸显,同时亚太地区存在的“溢价问题”,天然气供应与价格难题同时困扰我国的经济和能源安全。未来10年,天然气是能源转型过渡时期的重要资源从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来看,化石能源未来10 高新伟 李慧珂我国天然气消费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逐年快速增长,2022年为8.9%,但还是远低于全球平均消费占比27.27%的水平。这表明,我国天然气仍存在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未来10年我国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可能突破15%,加大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规模,是我国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经之路。2017年至202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呈上涨趋势。专家预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会持续增长,在2040年达峰,峰值消费量约为6000亿至7000亿立方米。最近10年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快速增加,对外依存度已经超过44%;预计2027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可能突破50%的警戒线,2040年对外依存度最高可达55%。专家谈保供Spotlights关注322023 /01 中国石化2022年12月2日,位于甘肃酒泉地区西气东输四线工程五标施工现场,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苏油建分公司建设者在风雪中进行天然2022年12月2日,位于甘肃酒泉地区西气东输四线工程五标施工现场,石油工程建设公司江苏油建分公司建设者在风雪中进行天然气管道连接施工作业。刘 健 摄气管道连接施工作业。刘 健 摄年仍占据核心位置,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过渡时期的重要资源,其消费占比逐年快速增长,由2017年的6.58%提升至2022年的8.9%,但还是远低于全球平均消费占比27.27%。这表明,我国的能源转型已初见成效,也说明我国天然气仍存在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未来10年我国天然气在能源消费占比可能突破15%,进口天然气常常会受运输船舶和国际贸易摩擦等因素影响,因此加大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规模,是我国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的必经之路。由于天然气存储运输困难而且成本高,天然气消费受限地域和供应制约,天然气生产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202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排名较为靠前的是四川省530亿立方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387亿立方米、陕西省394亿立方米等,这些省份的特点是大多处于中西部,天然气资源丰富。Spotlights关注332023 /01 中国石化而消费量排名靠前的主要是广东、北京、天津、江苏、上海、河北、山东等省区,这些省份有的靠近东南沿海,进口相对便利,东南沿海省市工业发达,工业用气量也大;有的人口众多,居民用气量大。我国天然气连续5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国内生产方面,随着国内勘探投资力度的加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天然气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全国天然气探明储量约6.3亿立方米,2021年,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约1.6亿立方米。其中,常规气(含致密气)、页岩气、煤层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分别达到8051亿立方米、7454亿立方米和779亿立方米。2017年国内天然气产量为148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8%,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全国天然气产量分别为1584亿立方米、1752亿立方米、1925亿立方米、2076亿立方米,连续5年增产超100亿立方米。预计在2027年,我国天然气年产量将会达到3000亿立方米。但由于地质条件差,页岩气储量丰富的地方缺少压裂水源,地面工程和开发技术难度大,钻井深度目前超过珠穆朗玛峰高度数值。未来几年,正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关键时期,逐步实现化石能源被替代,加大天然气的使用力度,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势不可挡。我国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储气运气能力显著提高。目前我国天然气主干管道总里程高达11.6万千米,同比增长15.9%,储气运气建设全面提速。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呈现上涨趋势2017年至2021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呈现上涨趋势。2017年,天然气被确定为主体能源后,天然气市场呈高速蓬勃发展态势。2017年,我国天然气的消费量达到240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5%;2018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280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17%,2020年开始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3280亿立方米,仍呈增长态势,但比上年增长率放缓至7%;2021年随着经济逐步复苏,国内消费活跃,天然气消费量得到较大提升,比上年增长达11%,消费量为3690亿立方米。根据以往天然气消费的增长速度可以得知,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速度远大于生产的增长速度,未来五年,在全球能源绿色转型的大背景及我国“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平均增速将会保持在3.6%左右。此外,我国天然气下游消费主要包括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化工用气、发电用气等,未来下游消费增长是村镇煤改气政策拉动。“十四五”期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天然气体系建设将更加完善,产业链运行更加完整高效,上中游协调高速发展,加快形成天然气“全国一张网”,未来几年,随着天然气“村村通”政策的实施,也作为能源转型最现实最有效的能源,天然气利用范围仍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将持续快速增长,预计在2027年,国内天然气消费总量将会达到4350亿立方米,较2021年增加约705亿立方米。经过多位专家调查预测,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在2040年前将会持续增长,在2040年达峰,峰值消费量约为6000亿至7000亿立方米。2017年至2021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高达44.9%,创历史新高;2022年,国内增产上储效果显著,全年整体供需较为稳定。预计2027年,我国天然气对Spotlights关注342023 /01 中国石化外依存度有可能突破50%的警戒线,2040年对外依存度最高可达55%。我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思考及建议落实需求侧增速管理。天然气不同于其他能源,不太符合完全竞争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天然气发展主要推动力量是政策。由于天然气作为当下能源转型过程中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其供应和发展严重依赖国家能源转型路径规划。因此,国家政策仍是推动天然气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力量。天然气保供问题的重点是对消费需求进行科学管理,地方政府应结合当地综合能源发展状况,以及当地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和配送能力去管控需求增长速度,以目前情况保守预测,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速度应该控制在3.6%至5%为宜。重点应该协调推进农村太阳能及光热、生物质能的综合高效利用,提高清洁分布式能源利用效率和应用范围,减少对天然气的过度依赖。加大管输及配送设施建设力度。我国天然气消费管理相比石油来说起步较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当前,石油的管输能力超过了4亿吨,而天然气管输能力却不到0.4亿吨。相比于北美、欧洲、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管道里程及管网密度,我国天然气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推进。目前,规划在建的天然气接收站只有35个。对农村地区而言,目前很多农村地区依然没有天然气管道,无法快速扩大天然气使用范围,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居民对天然气的消费。因此,未来我国亟需加快推进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快推进形成“全国上下一张网”,早日实现天然气管道及配送“村村通”,实现天然气从上游开采到下游消费的高效运输,以满足国内居民用气及能源结构转型的需要。增加国际天然气市场话语权。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和天然气生产国,俄罗斯是第二大消费国和生产国,中国作为天然气第三大消费国,但是天然气的产量却排在世界第四和第五之间,产销不平衡。实际开采量无法满足国内经济的需要,尽管如此,人均消费量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天然气在能源领域的消费占比不到9%,远低于全球平均24%的占比水平。这也说明我国天然气市场具备较大的提升潜力,未来要着眼于我国自身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降低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天然气贸易的合作组织,参与制定贸易规则,快速完善中国天然气期现货市场,增加天然气贸易中的“中国价格”影响力,为我国在天然气贸易谈判中争取更多主动权和话语权。分散天然气进口风险。当前从英国NBP、荷兰TTF、美国HH天然气价格看出,国际天然气供应最糟糕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对亚洲市场的挤压,不会继续放大,国际天然气供应会逐渐宽松。但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进口国以及增速最快的亚洲国家,我国一直受到“亚洲溢价”的影响,长此以往对我国的经济和能源安全都造成严重损失。未来我国应坚持多元化的进口策略,随着我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合作的商谈以及合同的签订,我国的天然气进口国逐渐增多分散,力争天然气实现多元化进口。密切关注国际天然气价格趋势,实现天然气价格预警管理,石油进口公司必须把握进口的低价时机。坚持海外油气投资和长期协议,加强一带一路油气合作国家金融、能源、基础设施的全面合作,注重合作国家投资和贸易合作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化,保障我国经济安全和能源供应安全。(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第一作者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能源经济管理研究中心负责人)Spotlights关注352023 /01 中国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