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有效路径探究_冀竞媛.pdf
下载文档

ID:2735954

大小:1.95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提升 大学生 道德 素养 有效 路径 探究 冀竞媛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0月总第157期我国现处于新的发展阶段,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信息手段多样化,也带来了多元化的思想,当然其中也不乏一些腐朽的思想。大学生可以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也容易有一些学生受到错误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使他们的道德认知复杂化。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推动了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因此也不能忽视一些因素效应带给祖国未来的建设者青年大学生的负面影响,这也凸显了加强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的重要价值。一、道德素养的内涵道德是人们进行行为判断的内心准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整个社会生活进行行为调整和规范的一种意识形态。道德的发展可以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和促进社会的进步。道德素养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作为人的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存在于人的个体内部的,可以引导个体在特有的道德情境中,依照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进行选择,并在这个过程中持有较为稳定的心理因素。当今人们通常用道德素养水平高低评价一个人,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养的人不仅掌握、了解丰富的道德知识,还具有实施道德规范的行为能力,并且在努力践行的过程中保持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道德素养由道德中的认识、情感、行为、动机、信念和意志六个因素所组成。其一,道德认识是人们在道德实践中逐渐积累和发展的,是形成道德素养的基本条件,人们在道德实践中形成对道德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主动地把先天的条件和后天的学习结合起来,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和标准实施道德行为,在“怎样做”“为何做”中主动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其二,道德情感是人们在进行道德活动时所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基于对道德行为的判断,具有持久、稳定的特点,包括敬仰、怜惜、同情等。例如,集体主义情感、爱国主义情感、民族认同情感等。道德情感是在认知和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在具体的道德实践中,人们常常用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评价其他的道德行为,如果符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则会产生正面积极的情感,如赞美、快乐等,从而成为一种鼓舞人的强大动力,把人的整个身心都调动起来,相反可能就会产生一些负面消极的情感,如厌恶、烦躁等,以致做出违背道德原则的行为。其三,道德行为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可以是偶然性的,也可以是持久性的。因此,道德行为可以说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有效路径探究冀竞媛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摘要:如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的全面普及,导致各种思想文化不断涌入。由于大学生正处于形成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面对不良信息的影响,部分学生就会出现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脱离等行为。因此,高校必须作出行动,避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作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更有责任和义务结合对学生实施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对此,本文在分析道德素养的内涵和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现状的基础上,探究了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途径,以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加强道德教育工作,加大教育方法改革,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关键词:大学生;道德素养;路径探究作者简介:冀竞媛,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080在道德认识和情感的支配下,对他人和社会是否有意义的社会活动。其四,道德动机是一种心理过程,当人们希望自我的道德行为满足道德需求时引发的一种心理状态,一种内部动力;是人们结合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为了达到一定的道德目的,自主产生和完成道德行为时所形成的内驱力。其五,道德意志是指人们有计划的调节和支配道德行为,以达到实现道德目的的心理状态。它能帮助人们把道德动机贯穿于道德行为之中,坚持自身的道德标准和行为习惯,抑制不道德行为,将自己的道德行为进行到底,实现道德目的。道德意志成为了个人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其六,道德信念是构成道德素养的主要因素,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作为强烈认同的道德认识,在自身炽热的道德情感的驱使下,形成相应的道德行为。道德信念是道德意志行为,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指引方向,使道德行为坚决,不会轻易改变。人一旦形成道德信念,就会在生活中明确目标,果断迅速的按道德常规行事,并且在现实的道德变化情境中,变得更加完善和坚强,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引人们明辨是非,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二、当代大学生道德素养的现状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养整体水平是较好的,比较积极健康的,对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等有较高的认同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能够明辨是非善恶,主动积极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仍有部分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相脱离,不能用道德认知指导道德行为,使之失范,容易出现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集体利益等行为,职业理想日趋功利化。大学生的价值观初步形成,具有不稳定的特点,还不能把理想的价值目标与实际结合起来。例如部分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以集体主义的标准要求别人,却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来满足个人需求。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下我国大门的开放,各类文化、社会思潮、新观点等通过网络世界汹涌而来。对于社会经验不足,没有足够的甄别分析问题能力的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特别是道德素养的养成,会影响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实践,造成道德意识形态的选择混乱。三、提升大学生道德素养的路径(一)加强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为了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养成,要帮助他们在道德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第一,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充分理解,准确认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之间的联系,要深刻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现实基础之间的联系。第二,在教育过程中,增加情感教育,建立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强大精神力量的同时,转化为自觉行动。第三,加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通过鼓励和教育,引导学生自主将内在情感转化为外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增强爱国情感、民族自信心和社会责任心。(二)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努力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以此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首先,教师要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进而产生强烈的国家认同与民族意识。大学生是最具有活力的青年群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共享者,文化自信的确立,能够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指导,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操守,更好地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规范、制约和激励中,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成为中国梦的造梦者和圆梦人。其次,加强家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的家风建设中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在生活中,传承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营造良好的家风,父母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引导孩子潜移默化地形成优秀的道德素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对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把个人、家庭和社会有机联系起来,充分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08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年10月总第157期(三)要将理论实际相结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首先,继续坚持用理论武装头脑,教师要坚持讲好思政课,理论联系实际,循序善诱,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深入简出,提高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帮助学生用于探索新问题。其次,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教学中引用视频、时事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抬头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体性,引导学生主动自愿接受道德教育。再次,注重课下的道德素养培养。可以依托校内学生团体组织开展爱国主义、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活动,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宣传学习典型人物和事件,来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四、大学生道德素养的评价道德评价是人以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道德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行为进行道德价值的评论和断定。道德修养的评价,也就是高校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科学手段,对学生的思想和道德品质等方面进行价值判断。(一)评价方式在当前道德教育评价中,评价方式主要局限于教师评价,教师的主观性较大,容易造成评价结果单向、武断,这种评价方式可能会难以发挥学生个体的积极性,造成德育效果不够理想。在新课程背景下,可以选择主客体双向互动评价的评价方式,必定要由主观评价与主客观评价相结合,并以客观评价为主的方式转型,对学生的道德评价不再局限于教师的主观评定,可以通过更多的评价方式体现,例如学生自评和互评等。在进行道德评价时,教师不再有绝对的权威,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充分体现在道德评价中。(二)评价内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强调评价对学生的激励功能,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的获得情况,还要加入情感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内容。对道德知识的评价不能停留在记忆表层,要注重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不能只以卷面成绩作为标准,其评价内容还可以包括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感受与收获。对学生道德素养的评价要注重道德素养形成的过程和变化,要通过个人的纵向比较,对学生道德素养变化中积极的一面进行评价,激发并引导学生不断地主动提高道德素养。(三)评价目标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生良好行为进行激励与调控,发挥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引导学生根据评价结果,总结和反思自己的道德信念,道德行为和道德价值观等,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做到积善成德,逐渐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五、结束语大学生想要在社会中激发潜能得到全面地发展,首先必须学会“做人”,而学会“做人”的根本途径就是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水平,这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应具备的基本要素,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更有责任和义务结合自身工作来加强大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具备较高的道德素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帮助其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发展和梦想,同时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自己的一些贡献。参考文献:1 张朝霞.社会化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养培育的困境及其破解 J.中州学刊,2016(9):4.2 李楠,武昭阳.大学生道德素养研究及分析 J.经济师,2018(12):2.3 田鹏颖,赵美艳.思想政治教育哲学 M 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4 郭丹.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途径 J.现代交际,2020(24):3.08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