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代文化名人入蜀论略_杨玉华 (1).pdf
下载文档

ID:2735662

大小:1.77MB

页数:9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宋代文化名人入蜀论略_杨玉华 1 宋代 文化名人 入蜀论略 杨玉华
第6 3卷 第2期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 o l.6 3 N o.22 0 2 3年3月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M a r.2 0 2 3宋代文化名人入蜀论略杨 玉 华(成都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 1 0 1 0 6)摘 要:巴蜀文化历史悠久、成就辉煌,从古蜀文化开始,就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互鉴、相摄共融,并不断碰撞出绚丽火花。到了唐宋时期,大量著名诗人入蜀的现象更是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产生“自古诗人皆入蜀”之论。实际上在唐宋时期,除了诗人、作家相继入蜀外,其他文化名家也纷纷入蜀,形成了蜀中文化名家群星灿烂的盛况。考察宋代各个文化领域名人蜀中经历及其文化活动,并对古代文人入蜀的原因和影响进行深入论析,可为探究宋代蜀中文化之鼎盛提供新的视角。关键词:宋代文人;入蜀;文化繁荣;原因;影响中图分类号:K 2 4 4;I 2 0 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0-5 2 4 2(2 0 2 3)0 2-0 0 5 8-0 8收稿日期:2 0 2 21 01 1基金项目:国 家 社 会 科 学 基 金 重 大 项 目“东 方 古 代 文 艺 理 论 重 要 范 畴、话 语 体 系 研 究 与 资 料 整 理”(1 9 Z D A 2 8 9)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杨玉华(1 9 6 3-),男,云南楚雄人,文学博士,成都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成都大学“文明互鉴与 一带一路 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一、从“自古诗人皆入蜀”到“自古文人皆入蜀”自公元前3 1 6年秦惠文王派遣张仪、司马错灭蜀后,丰富灿烂的古蜀文化就融入了秦文化。公元前2 2 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蜀文化自此融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大家庭。古代许多非四川本地出生的诗人在入蜀后都取得了显著的文学成就,特别是以唐宋时期为代表的许多著名诗人,如唐代的“初唐四杰”、杜甫、白居易等,宋代的陆游、范成大、王十朋等。由此,逐渐形成了“自古诗人皆入蜀”之论。“自古诗人皆入蜀”现象表现了巴蜀地区与全国的紧密联系,生动描述了蜀地的人文盛况,深刻揭示了古代诗人的蜀地情缘。因此,有必要对于该说法的由来进行考察。(一)自古诗人皆入蜀有学者认为唐代的韩愈将巴山蜀水的雄奇壮美与李杜诗歌的超拔绝伦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应视作“自古诗人皆入蜀”说的最早萌芽。钱钟书认为“韩愈 城南联句 中的 蜀雄李杜拔 把李白、杜甫在四川的居住和他们的诗歌造诣联系起来,宋代也都以为杜甫和黄庭坚入蜀以后,诗歌就登峰造极。”到了宋代,在一些人的作品当中更是明确出现了“入蜀”一词。如南宋王之望 帅漕复次韵再和:“入蜀词人多妙句,向来严杜一编同。”南宋楼钥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少陵入蜀往来久,须行万里方知诗。”总的说来,唐宋时期人们对于入蜀现象更多地着眼于当时的杜甫等诗词大家。到了明代,以杨慎为代表的文人不再把眼光聚焦在杜甫、陆游等名家个体上,而是以群体视角来观察唐宋诗人的入蜀现象,升庵诗话 云:“张蠙、韦庄、牛峤、欧阳炯皆他方流寓而老于蜀者。”清代之后,蜀人李调元在 送朱子颖孝纯之蜀作宰 中明确说:“自古诗人例到蜀,好将新句贮行囊。”自此“自古诗人皆入蜀”以成文形式85张仲裁:“自古诗人皆入蜀”小考,宜宾学院学报,2 0 0 9年第9期。钱钟书:宋诗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 0 0 0年,第1 9 9页。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全宋诗(第6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 9 9 1年,第2 1 7 0 8、2 9 3 6 4页。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北京:中华书局,1 9 9 7年,第8 7 0页。陈红,杜莉注:李调元诗注,成都:巴蜀书社,1 9 9 3年,第1 3 5页。DOI:10.15991/ki.411028.2023.02.005流传开来。(二)自古文人皆入蜀有学者将唐宋时期的入蜀文人分为三种形态,即贬谪流放、躲避战乱、宦游入蜀等,并认为这些入蜀文人来自各个文化领域,将“皆入蜀”一说的主体扩大到了诗人以外的其他文人群体,并从社会属性来对这些文人与蜀地的情感、关系进行概述。但这种认识只是从整体概念上拓宽了入蜀现象的主体范围,缺乏从具体层面考察诗人以外其他文化领域的文人入蜀现象。明清时代的蜀地文人出于对唐宋时期巴蜀文化盛况的怀念与自豪,提出了“自古诗人皆入蜀”这一充满文化自信的说法。但需要指出的是,唐宋时期由于诗词文化的繁荣昌盛,这一时期的文人基本上都会吟诗作赋,因此人们习惯用“诗人”一词来指代所有“文人”。如果仅从唐宋著名诗人在蜀地的历史活动这一角度去考察古代中原主流文化与巴蜀文化的交流互鉴,未免所见甚狭。巴蜀文化的精彩、繁荣也绝不仅仅呈现在唐宋诗人的锦绣诗篇上,还表现在其他文化领域中。综上,本文认为“自古文人皆入蜀”更能准确描述历史上大量外地文人进入蜀地的现象。陈寅恪先生 邓广铭 序 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相比唐代,宋代文化更加繁荣,文学之外的其他文化领域也异常兴盛。宋代各个文化领域都有不少名人大家,其中一些人与蜀地产生了割舍不断的经历情缘,参与宋代巴蜀文化的建构,助推了巴蜀文化的繁荣发展,却尚未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以下拟以两宋时期各文化领域的入蜀名家为研究对象,以期从更加广阔的视野对“自古文人皆入蜀”作深入考察。二、宋代入蜀的文化名人(一)宋代名臣多入蜀两宋时期,巴蜀地区凭其丰富的物产资源、易守难攻的地理环境成为当时重要的政治、经济、军事要地,在南宋甚至成了抗金前线,地位十分重要。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两宋朝廷的许多文臣相继被派遣至蜀地,与蜀地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联系。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作为宋代的著名文臣,其入仕后的政治作为、文化活动虽然与蜀地并无明确直接的关联,但他们幼年时期都在蜀地生活过一段时间,有着或深或浅的蜀地情缘。“唐宋八大家”中宋代占了六位,而其中又有五位与蜀地有关 “三苏”为蜀人,欧阳修、王安石则有蜀中经历,由此可见宋代蜀中文学之盛。欧阳修出生在绵阳,其父亲欧阳观时任绵州军事推官。四岁丧父后,欧阳修跟随母亲离开蜀地、投奔远方亲人。对此,欧阳修在 七贤画序 中自叙:“某不幸少孤,先人为绵州军事推事,某始生。”可以说,欧阳修终生对父亲的人品道德、文学才华的敬仰之情与其绵州的幼年生活经历息息相关,欧阳观在绵州的政治抱负、文学思想都影响了儿时的欧阳修。王安石幼年同样在蜀地新繁生活过一段时间,其父亲王益时任知县。宋代蔡絛记载:“长安西去蜀道,有梓潼神祠,素号异甚。士大夫过之,得风雨送,必至宰相;进士过之,得风雨则必殿魁。有王提刑者过焉,适大风雨,王心因自负,然独不验。时介甫丞相年八九岁,侍其父行。后乃知风雨送介甫也。”记载虽有夸张妄诞之嫌,却证明了王安石跟随父亲出任新繁这一事实。司马光作为宋代著名历史学家,关于他的出生地目前有两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其父司马池任郫县县尉时,司马光出生在官廨之内。南宋临邛人张行成 司马温公祠堂记 载:“故谏议大夫司马君池以某年作尉郫邑,越明年五月生公于官廨,字之曰岷,以山称也。”由此可见司马光幼年也与蜀地结下了一份情缘。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作为宋代的朝臣领袖、文坛巨匠,蜀地给他们的童年留下了深刻记忆,对于他们入仕后的政治思想、文学创作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除此之外,宋代还有大批名臣相继入蜀,可以张咏、赵抃、王十朋作为代表,他们不仅为蜀地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在文化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也倡导、参与、襄助,不遗余力地推动了巴蜀文化的繁荣发展,造就了宋代巴蜀文化的彬彬之盛。1.张咏张咏(9 4 61 0 1 5),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城)人。张咏一生两次入蜀,在世为民景仰,死后其事迹为世人传颂。95伍联群:试论历史上的文人入蜀现象,青海社会科学,2 0 0 9年第2期。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北京:三联书店,2 0 1 5年,第2 7 7页。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北京:中华书局,2 0 1 1年,第9 5 1页。蔡絛著,冯惠民等点校:铁围山丛谈,北京:中华书局,1 9 8 3年,第5 4页。胡昭曦:宋代蜀学论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 0 0 4年,第7 2页。张咏是北宋名宦,仁宗时期的士大夫将他与赵普、寇准并列为宋兴以来事功最显著的三位名臣。张咏一生以治蜀著称,分别于太宗、真宗二朝两知益州,在平息战乱、恢复经济、关注民生以及规范发行“交子”等方面取得优异政绩,最终使蜀地大治。张咏还注重文治,在蜀期间大兴教育,礼贤下士,引导蜀人的仕进风气,使蜀地文风大振。“自是蜀人不以千里为远,来学者众。”其精神品格、政治功绩对于蜀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咏在益州期间,注重改善、革除当地落后风习,因此其诗歌一大内容就是关注成都的民俗风习。二月二日游宝历寺马上作 云:“春游千万家,美女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摇似欲乘烟霞。花间歌管媚春阳,花外行人欲断肠。”作为一个富有浪漫气质的文人,他惊叹于成都的艳丽美景。但是作为地方长官,他身怀教化地方民众的重大责任。因此,他在最后告诫:“但使家肥存礼让,岁岁春光好游赏。”他没有迷失于描写蜀地软媚艳丽的景色中,而是充分发挥诗词的美刺教化功能,对于当时蜀地的奢靡之风表示明确反对。早在第一次入蜀期间,他目睹蜀地遭受战乱、满目疮痍,有感而发,作 悼蜀四十韵 长诗,认为造成蜀地祸乱的一大缘由就是“奢僭极珠贝,狂佚务娱乐”,因此“侈极祸必作”,并认为救治蜀乱的方法是“移风复俭约”,改变奢靡的风俗,以“淳化”宣导蜀地民情。他在送别出蜀贤才的诗中更是深切表达了对于蜀地士子的殷切期盼,其 送张及三人赴举 云:“才雄扬子云,古称蜀川秀。千载遗英声,三贤继其后。文章积学成,孝友亦天授。远郡得充庭,期将免固陋。”希望蜀地士子能够在朝廷大有作为,并改革巴蜀长久以来的陋习。张咏在蜀地创作的诗歌的一大特点就是重视诗歌对现实内容的反映,对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这种刚劲雅正的现实主义风格对于后来宋代文人入蜀的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2.赵抃赵抃,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县)人。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其学识、德行、政绩为世人所称道。赵抃一生曾四次入蜀,政绩优异。赵抃在入蜀后,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还编撰出 成都古今集记。首先,与蜀中文人交游广深。赵抃游历了巴蜀地区的自然风光,结识了许多蜀地的文人佳士,流传最广的是与三苏父子、文同的交往。嘉祐五年(1 0 6 0),赵抃出于对苏轼、苏辙两兄弟的赞赏及对苏洵才能的认同,向朝廷极力举荐三人。苏辙在 太子少保赵公诗石记 中记录了他与赵抃见面的相关经历:“始见公于成都,中见公于京师。其容晬然以温,其气肃然以清。”赵抃与苏轼的友谊更是值得称赞。赵抃当上太子少保后,苏轼写下 贺赵大资少保致仕启 以祝贺,并流露出对赵抃的仰慕之意。赵抃去世后,苏轼写下了 赵清献公神道碑,记录下赵抃一生的经历和功绩,文字间充满了对赵抃的崇敬与赞美之情。赵抃与文同的交往不仅出于两者在政治、文学上的相惜,也是建立在二者德行的基础之上。文同(1 0 1 8-1 0 7 9),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四川盐亭)人,著名画家、诗人。1 0 5 0年,时任江原县令的赵抃作 题邛州文同判官五箴堂 一诗,对刚任邛州军事判官的文同以韩愈学生自居的态度大加赞许,还勉励文同要终身坚持韩愈的文学主张。1 0 6 5年,赵抃上任成都不久,其子赵屼在洛阳病逝,给赵抃造成巨大打击,并向文同倾诉悲伤情绪。文同为此写下了 试秘书省校书郎赵君墓志铭 一文以此来纪念好友儿子短暂的一生。其次,“中和之政”及发展教育。赵抃治蜀,以身作则、宽厚为政,为蜀地政治、经济、文化的稳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宋英宗评价说:“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也”。他为政简易、宽贷民力、妥善处理民族关系,尤其重视教育,并将劝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化手段。知江原县时,他作诗 劝学示江原诸生:“任从客笑原思病,莫管时几孟子迂,”以此来教导诸生要一心求学,不要因为世俗的看法而荒废学业。在知成都府期间,又作 劝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