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同推进的实证分析与路径选择_付春香.pdf
下载文档

ID:2735183

大小:1.43MB

页数:11页

格式:PDF

时间:2023-10-13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西北地区 乡村 振兴 新型 城镇 推进 实证 分析 路径 选择 付春香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实证分析与路径选择付春香周卫涛(甘肃政法大学商学院,兰州730070)【摘要】面对百年变局、世纪疫情、投资与消费减弱、人口红利衰减交织的外部环境及战略区位、经济社会迟发展和生态脆弱等内部环境,西北地区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在构建乡村振兴推进的“Please”模型与评价体系、新型城镇化推进的“Plight”模型与评价体系、二者协同推进的协同度模型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5年来,西北地区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以及二者协同推进程度均呈上升趋势,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推进均进入快速推进阶段,二者协同推进程度进入中度协同阶段,但与全国平均推进程度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区域内推进程度差异大,宁夏、新疆相对领先,甘肃相对滞后。西北地区应基于“人民利益至上”“城乡等值化”“序参量支配”等行动逻辑,以城乡融合为目标,以战略协同、资源协同、内外协同、行动主体协同、三次产业协同等五个协同为路径,协同推进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关键词】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Please”模型;“Plight”模型;行动逻辑【中图分类号】F327;F29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4997(2022)03-0100-09一、问题提出推进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的乡村振兴进程、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后全面小康时代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矛盾,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的战略举措1。20182022年连续 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对乡村振兴问题进行了重点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协同推进”,既是对城乡发展历史经验的传承,也是对新发展阶段城乡关系的现实回应。面对百年变局、世纪疫情、经济衰退、人口红利衰减等现象交织的复杂环境,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将持续释放城乡生产生活消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需求潜力,既是消费提振的“加速器”,也是投资扩张的“催化剂”,最大限度激活区域发展动力。西北地区地处西部大开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黄经济带交汇的战略区位,面积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0%,具有生态脆弱、资源富裕、干旱缺水、荒漠广布等环境特征,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发展差异明显。特定的自然收稿日期:2022-02-28作者简介:付春香,博士,甘肃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周卫涛,甘肃政法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知识权力氛围影响科技人员创新行为的跨层次研究:基于认知、互惠、情感视角”(71862002);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地区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城镇化战略协同推进研究”(18BJY119);甘肃省高校青年博士基金项目“新发展阶段我国乡村建设的行动逻辑与效果监测研究”(2021QB-103)。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100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决定了探讨西北地区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问题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二、研究综述城乡关系影响中国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2,城乡之间通过反哺、吸收、互惠促进融合发展3,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关键思路4。(一)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研究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我国学者对二者关系研究大多始于2018年。蔡继明(2018)认为乡村振兴强调农民权益保障,新型城镇化强调“以人为本”,二者在根本目的上是一致的,可以实现协同推进5。陈丽莎(2018)认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各有侧重点又紧密相连,城镇可以带动乡村发展6。徐雪、王永瑜(2021)探究了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性与耦合机制7。蔡昉(2018)8、韩立娜(2021)9等认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可以同步推进,协同发展。(二)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研究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丁翠翠等对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水平进行评价10。杨佩卿(2022)基于陕西实践探索的案例分析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协同推进路径11。王杰(2021)、卢兴(2021)等探究了新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径与策略12。江霞、尹思敏(2021)基于城乡耦合视角探讨了青海的城乡治理13。马亚飞、吕剑平(2020)以甘肃为例,探究了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策略14。总体来看,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定量研究少见,现有研究大多是从定性的角度对两者关系进行阐述,针对西北地区的直接研究更是少见。因此,基于嵌入性、多维性、协同性视角研究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实证分析、行动逻辑与路径选择等问题,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三、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的实证分析乡村和城市作为区域两大子系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命运共同体。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协同推进要依赖两大子系统发展程度。因此,在分析协同推进程度前,先对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推进程度进行实证分析。(一)西北地区乡村振兴推进实证分析1.乡村振兴推进的“Please(满意)”模型基于中央对乡村振兴的要求,借鉴相关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出乡村振兴推进的“Please”模型。乡村振兴推进的关键点是生产(Product)、生活(Life)、生态(Ecology)、治理(Administer)、社会(Society)、乡风(Ethos)。基于英文首字母,构建出“Please(满意)”模型。“Please(满意)”模型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乡村振兴要让“人民满意”。乡村振兴推进要以“三生”空间(生产-生活-生态)为抓手,以治理和社会为保障,以乡风为魂。2.基于“Please(满意)”模型的评价体系构建评价体系的指标确定基于有效性、客观性、可衡量性等原则,主要采用相对指标。依据“Please(满意)”模型,构建了由6个一级指标、36个二级指标构成的评价体系(如表1所示)。一级指标权重确定时,让从事乡村振兴的实务工作者和高校的10位专家基于斯塔相对重要性等级表,对所列乡村振兴评价的6个一级指标通过两两比较判断方式,确定一级指标对乡村振兴推进重要程度的总排序,将结果写成判断矩阵形式,计算出乡村振兴推进6个一级指标生产、生活、生态、治理、社会和乡风的权重分别为 0.35、0.22、0.09、0.06、0.06、0.22;权重确定后,进行了一致性检验,一级指标平均一致性指标为0.016,小于0.1,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6个一级指标权重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二级指标权重设计采用专家决策和头脑风暴法(如表1所示)。3.指标计算基于构建的评价体系,对不同类型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计算,本研究采用最小-最大标准化对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计算乡村振兴推进程度时,首先计算36个二级指标推进值,正指标强调该指标值越高,越有利于乡村振兴。逆指标推进值越低,越有利于乡村振兴;然后将每个二级指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101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标的权重值与推进值加权求和,分别计算6个一级指标推进值;最后,将6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值与推进值加权求和,计算出不同区域乡村振兴总体推进值。4.乡村振兴推进阶段划分为了直观反映乡村振兴推进程度,整合潘启龙(2021)等对农村发展阶段划分、李秉文(2012)对城乡一体化发展阶段划分,结合研究目的,依据总体推进值得分,将“乡村振兴推进”划分为五个阶段:推进程度小于或等于20%,为停滞阶段;推进程度大于20%,小于或等于40%,为起步阶段;推进程度大于40%,小于或等于60%,为平稳推进阶段;推进程度大于60%,小于或等于80%,为快速推进阶段;推进程度大于 80%,为高质量推进阶段。5.西北地区乡村振兴推进评价200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新型城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徐建华(2003)表1 基于“Please”模型的乡村振兴推进评价体系指标名称一、生产1.乡村从业人员生产效率2.乡村从业人员占乡村人口比重3.乡村人均粮食产量4.节水灌溉面积比重5.单位耕地面积农业产值6.单位耕地面积机械总动力二、生活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农村居民人均用电量10.乡用水普及率11.乡人均住宅建筑面积12.乡人均道路面积三、生态13.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4.乡绿化覆盖率15.乡万人环卫专用车辆设备数16.乡万人生活垃圾中转站17.乡排水管道密度18.单位耕地面积农用化肥施用量19.单位耕地面积农药施用量性质0.35+0.22+0.09+-权重0.200.200.150.150.150.150.200.200.150.150.150.150.200.200.140.140.140.090.09指标名称四、治理20.村委会覆盖人数21.民间组织覆盖人数22.农林水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23.社区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24.科学技术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25.人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五、社会26.乡村15岁及以上人口文盲比重27.乡村万人拥有医生和卫生人员数28.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面29.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支出比30.农村居民与城镇居民收入比六、乡风31.乡村万人拥有乡镇文化站数32.乡村万人拥有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数33.乡村万人拥有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34.乡村万人拥有乡镇文化站藏书35.乡村万人组织文艺活动次数36.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消费支出性质0.06-+0.06-+-+0.22+权重0.200.200.150.150.150.150.250.250.200.150.150.200.200.180.180.120.12注:乡村从业人员生产效率通过乡村从业人员人均农林牧渔业产值反映,村委会覆盖人数以乡村人口与村委会数量比值反映,民间组织覆盖人数以乡村人口与民间组织数量比值反映;+代表正指标,-代表逆指标。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102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发表的 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南山经验解读。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本文实证分析数据从2005年开始,再考虑城乡数据分类、分省计算,部分省份 2021 年年鉴数据缺失,所以数据从 2005 年至2019年共15年数据。数据主要来源为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62020)中国城乡建设统计年鉴(20062020)中 国 人 口 与 就 业 统 计 年 鉴(20062020)中 国 民 政 统 计 年 鉴(20062017)中国第三产业统计年鉴(20062020)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62020)、西北5省区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实证分析时基于15年面板数据进行,考虑到图表显示问题,本部分结果仅显示了2005年、2010年、2015年及2019年相关数据。(1)西北地区整体分析。横向看(如图 1 所示),2019 年,西 北 地 区 乡 村 振 兴 推 进 程 度60.94%,刚进入快速推进阶段,与全国平均推进程度(70.85%)相比,低了 10个百分点。纵向看,西北地区乡村振兴推进程度提升幅度较大,西北地区 整 体 从 2005 年 的 25.53%增 加 到 2019 年 的60.94%,提升了 35.41%,比全国平均提升程度40.61%(从 30.24%到 70.85%)少 5.2%,推进阶段由2005年的起步阶段进入到2019年的快速推进阶段。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西北地区乡村振兴进程相对滞后,需要大步跟进。(2)西北5省区分析。横向看(如图1所示),2019年西北5省区乡村振兴推进程度由高到低分别 为 新 疆(68.14%)、宁 夏(63.95%)、陕 西(62.44%)、青海(59.24%)、甘肃(50.95%),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0.85%),其中,新疆位于5省区之首,最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甘肃则处于5省区末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 19.9%。5 省区中新疆、宁夏、陕西进入快速推进阶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