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新发展
格局
视阈下
激发
农村居民
消费
潜力
研究
代丹丹
问题探讨当代农村财经2023年第3期新发展格局视阈下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研究 代丹丹摘要: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新发展格局,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提振农村消费市场是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内蒙古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对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熵值法分析影响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的因素,建议从提高居民收入、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条件,引导消费理念、增强消费意愿等方面激发消费潜力。关键词:新发展格局 农村消费潜力 内蒙古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消费能力显著提升,由于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渐增长以及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居民的消费意愿也与日俱增,同时农村居民消费长期显著滞后于城镇居民,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居民消费、激发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途径。根据 2021 年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内蒙古现有农村牧区居民763 万,是全区总人口的 31.8%,自2017年以来,农村牧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连续 5 年超过城镇居民,农村消费领域蕴含巨大潜力。激发农村消费潜力、提振居民整体消费,对内蒙古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内国际大循环、提振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二、模型构建及测评结果(一)数据说明本文选取 20122020 年相关数据来测度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数据来源于 中国统计年鉴内蒙古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 及 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等公开数据,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二)模型构建形成有效居民消费要求居民具有消费能力、消费意愿以及具有能够支撑消费的消费条件,缺一不可,任一方面短板都会制约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潜力是蕴含在居民中的尚未释放的消费,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分析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补足短板进而激发居民消费潜力、提升消费水平。本文通过用熵值法对影响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的各项因素进行权重分析,对应权重指数代表了该项因素对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进而明确能够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构建消费能力、消费意愿和消费条件 3 个一级指标、8 个二级指标及 19 个三级指标来衡量内蒙古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能力受收入水平、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抚养少儿和养老负担影响。在消费能力子指标中,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能力的重要因素,收入水平越高,消费能力越强,本文也度量了不同类型收入对消费能力影响。教育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消费支出水平越高,代表居民基本生存需求已得到满足,并在此基础上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客观上反映出消费能力的提升。少年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越高,代表居民抚养少儿和养老负担越大,相应分配更多收入用于相应支出,消费能力随之降低。48问题探讨当代农村财经2023年第3期消费意愿受到预期收入、城乡收入差距、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等方面影响。预期收入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和农村居民物价指数衡量,当收入增长率增长或下降时,居民会预期次年的收入同样变化,会增加或抑制其消费潜力;当物价指数升高时,代表居民实际购买力下降,因此对消费潜力具有抑制作用。城乡收入差距用城乡居民收入比值衡量,比值越大,代表城乡收入差距越大,对消费潜力的抑制作用越强;社会医疗保障条件分别用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每千人口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数和农村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衡量。消费条件包括道路、交通等物质条件和网络、金融等非物质条件,根据现有研究,更高的交通物流水平、便捷的网络通信对居民消费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使用频次有助于缓解家庭面临的预算约束从而释放流动性,尤其是短期内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本文采取农村邮递路线公里数、农村牧区常住居民家庭年末拥有移动电话数量、农村牧区宽带接入用户数量,以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数量来衡量农村牧区居民物流交通、网络通讯以及金融服务水平。(三)测评结果首先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消除数据不同量纲的影响,然后采用极差标准化方法消除指标对统计结果的方向性影响,在数据单位统一的基础上运用熵值法分析不同指标的权重,得到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消费潜力影响因素权重赋值结果(见表1)。从赋值结果看,农村邮递线路里程、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率、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转移净收入等因素对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消费影响较大,农村宽带接入用户、少年儿童抚养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及医疗保健和教育文化娱乐支出等因素权重较低,可以得出结论:网络等信息化渠道对消费的影响尚不明显,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可能更加依赖传统消费模式,交通物流等基础消费条件欠缺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及向享受型消费转型倾向。收入是影响消费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从消费能力层面看,财产净收入、经营净收入、工资性收入和转移净收入水平对消费能力均有一定影响,其中转移净收入指标权重为 0.063,权重略高于其他三种收入类型。从消费条件层面看,代表物质条件的两个指标权重明显高于非物质条件指标,说明物质消费表1 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消费潜力影响因素权重消费能力消费意愿消费条件人均收入教育医疗保健等支出少儿养育和养老负担预期收入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物质条件非物质条件转移净收入财产净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少年儿童抚养比乡村老年人口抚养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率每千人口农村卫生技术人员数农村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移动电话(部)农村邮递路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农村宽带接入用户0.0630.0550.0520.0480.0350.0340.0270.0400.0320.0870.0880.0560.0470.0530.0400.0580.1180.0400.02749问题探讨当代农村财经2023年第3期条件的欠缺是制约我区农村牧区居民消费水平的更重要的因素,由于非物质消费条件需求一般滞后于物质性消费条件需求,且往往需要一定的物质性消费条件为基础,该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结合赋值结果中代表物流交通水平的农村邮递路线指标是唯一影响权重超过 0.1 的指标,说明物质性消费条件欠缺是现阶段影响我区农村牧区居民消费提升的短板,且交通物流条件不足的制约尤其明显。从消费意愿层面看,城乡收入差距和预期收入水平对消费意愿的影响更加明显,代表社会医疗保障水平的指标权重均不高且差别不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率来衡量,是权重排名第二的影响因素,说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这与已有的诸多研究结论一致,且表现更为明显,说明加快城乡融合发展、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有助于激发农村牧民的消费潜力。在预期收入水平子指标中,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权重接近 0.9,在所有因素中权重排名第三,这说明我区农村牧民消费对物价水平较为敏感。近年来内蒙古农村牧民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比较稳定,在本文研究期限内,该指标在 101.1-102.8间波动,所以相对而言,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提升农村牧民消费水平作用更大。三、释放内蒙古农村牧区居民消费潜力的对策建议(一)提高居民收入,提升消费能力1.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保障水平。继续实施帮扶政策,对农村低收入人口进行常态化帮扶,防止返贫。提高救助水平和覆盖面,进一步深入落实 草 原 生 态 补 奖、退 牧 还 草、粮食补贴、退耕还林还草补贴等政策,扩大农村牧区保险险种及保险范围,完善农村牧区社会保障机制,增加农牧民转移性收入。2.大力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以战略眼光做好乡村产业布局,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结合本地优势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加强农村产业需要的技术、金融及政策等支持引导。另外要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既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也有利于引导其非农业就业。3.积极发展服务业,提倡农民就业创业。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居于三大产业之首,要积极发展服务业,尤其是高质量开展对家政、用工、养老、托育等刚需生活服务类用工领域技能培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服务业良性发展,提高就业吸纳能力。由于农村居民外出务工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外出务工收入往往高于务农收入,要积极提倡农村居民外出就业创业。(二)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条件1.加强物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网络和物流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促进农村电商发展,做到村村通快递,送货上门全覆盖,鼓励不同行业横向联合加强物流运输能力,通过班车带货等方式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引导农村居民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和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线上服务方式获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实现全时段、全方位的农村消费金融服务功能。2.以县域乡镇为基点建设消费综合体,提供购物、餐饮、休闲娱乐、农产品收购加工、商品配送等多种服务,鼓励定期开展交流会、庙会、集会等传统消费聚集活动,鼓励企业在乡村投放自助售货机、开设乡村便利店等便民消费设施建设,使农村居民消费更加便捷。3.拓宽消费选择,优化适农商品和服务。鼓励企业面向农村市场研发商品和服务类型,生产更多有别于城市生活的、适合农民收入水平且质优价廉的、适应农村生活生产的特色产品服务和工具;鼓励金融机构研发差异性、个性化的涉农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民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开展绿色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方式增加农牧民的耐用品消费品选择。4.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农村长期以来是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销售甚至是生产重灾区,严重损害了农村消费市场秩序、降低农村牧区居民消费体验、抑制农村牧区居民消费意愿。要加强农村消费市场监管,打击取缔假冒伪劣产品生产销售活动、提高农村消费产品质量,为规范农村消费市场保驾护航。(三)引导消费理念,增强消费意愿(下转第54页)50现代农业当代农村财经2023年第3期进,要时刻关注在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从而不断调整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以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建立更符合乡村人才适用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现有制度和创新乡村人才实施制度,才能更加充分地释放出乡村人才活力,快速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步伐。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政府应该尽快健全乡村人才培养机制,与农业科技院校联合定向培养学生,整合乡村人力资源,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乡村振兴人才。当地政府应该积极学习全国其他地方优秀且先进的乡村人才培养模式,然后建立培训学习基地,邀请其他地方优秀的人才代表来分享培训经验,积极引导乡村人才和当地农民积极主动参与技能培训。科学有效地设置人才培养计划,调查学员的实际需求,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建立综合评价系统或者奖励机制,更加强有力地激励乡村人才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综合运用国家拨款、国家政策、科学技术等措施,完善、创新乡村人才激励机制。全国各个地区的发展程度不同,所面临的情况也就不一样,所以,要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参考文献:1段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法治乡村建设的理论逻辑及其展开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3(08):87-91.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N.人民日报,2018-09-27(01).3王俊程,窦清华,胡红霞.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乡村人才突出问题及其破解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4):104-112.4齐岩.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的继续教育问题研究J.成人教育,2022,42(06):42-45.5山东财经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课题组.乡村人才振兴如何推进、面临哪些难点?看看来自 6 省 20 个县的调研报告J.老区建设,2022,(14):4-8.6朱亚坤.缺位、补位与就位: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相关问题探究J.青年探索,2022(01):40-48.7姜广多.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对策J.农业经济,2022(07):52-53.8 王亚迪.乡